作者:一滩湖
郭彤笑他,“体委确实这两天在班里求爷爷告奶奶,都没人理他,听说他一个人就报了八个项目。”
姜广摇摇头,“看来这班干部真是不好干。”
“那个,我前两天在电视上看你比赛了。”
“啊,你也看了?”
郭彤点头,“你现在可火了,之前很多人都不知道你,但最近你已经成为学校论坛的风云人物了。”
“这样啊,但我不怎么有空看这些。”
“那你可以给我签个名吗?怎么说你也是拿了银牌的牛人。”
姜广点头,随手伸手,“签哪儿?但是我签名应该也没什么用。”
紧接着,郭彤拿了薄薄一沓照片,“这里可以吗?”
“这么多!而且这照片哪来的?”姜广看这照片里的自己还穿着校服,但自己却没一点印象有拍过照片。
“论坛上有人发,我打印出来了。”
姜广也没想太多,结果签完之后。开幕式刚结束,他蹦蹦跳跳几下,舒展舒展身子,就听见身后的郭彤在吆喝。
“快来看一看,瞧一瞧,一中跳水明星姜广的签名照,帮我们班写两份加油稿就能换一张嘞,感兴趣的找我哦!”
姜广听见了,哭笑不得,这时候他才记起来郭彤是他们班宣传委员,加油稿的活是她的“kpi”。
“挺有商业头脑。”姜广低头笑着在心底里评价。
三千米的检录结束后,姜广脱了外套和毛衣,只穿了件薄T恤,就去起跑线准备。
原本也不知道要参加运动会,衣服也没准备,不过好在今天还算运气好的穿了双运动鞋。
三千米需要在四百米的操场跑七圈半,因为距离太长,其实参加的人并不算多。本身他们班不参加也不会怎么样,但一生要强的体委偏偏硬着头皮答应了班主任说每个项目都会有人报名。
原本是达不成这个目标了,但谁知道姜广这个冤大头又去学校了。
“姜广加油!”
他们班的女生在操场旁给他鼓劲儿,他只是偏头朝她们看了一眼,乖巧地点点头。
因为他这会儿被风吹的实在是有点冷。
其实他一直觉得跳水就像是不停地在操场上跑圈。学习一个新动作,他就跑一圈。跑步路上被路上的砂石绊倒很多次,但冲到终点的那一刻伤似乎也痊愈了。
跑步的中段,往往需要一个强大的意志力,能够保证自己速度不掉太多的同时,也能坚持下去。
跳水也一个样子,如何与学不会新动作,做不好动作的自己和解并靠着意志力继续撑下去是他必须经历的过程。
发令枪此刻响起。
姜广并没冲上前,而是默默的跟在队伍后面,直到一圈后大家逐渐分散,他才往前多迈了几个步子,跟在了领跑的几个人身后。
周遭的加油声异常繁杂,他眼底只有前面的路。
一千米结束,身体发生生理性的倦怠。双腿步子迈的很艰难,对于他来说这个阶段的办法只有顶住压力继续跑下去。
汗水已经浸湿胸口的衣服,因为是冬天,呼吸也更为急促。
“姜广,你是我们班的神!”广播台此时传来一篇加油稿。
颇为不正经且搞怪,惹的一堆人笑,姜广迈着沉重的步伐,也抬头笑了笑。
这校园名人当的可真好笑。
两千米过后,身边的人速度慢慢的快了起来。他下意识想跟着加速,但被带乱了节奏,一个不留神就在跑道上重重地摔了一跤。
他立马爬起来。
这时候想不了太多,努力控制节奏,有规律自己的呼吸。
第一显然是加速的太早,最后一圈时步子慢了不少。
他们班的人依旧在为他加油。
像极了从前初出茅庐比全国体操锦标赛时的场景,那时候他也靠着外表有了一批粉丝,只不过他实力日渐下滑,最后加油的粉丝也逐渐没了踪影。
竞技体育一直都是靠实力说话的。
他抬头看看那几个为他呐喊的同学,不得不说他很怀念这种状态。
最后一圈他开始调整好自己的步频,逐步提高速度,慢慢的就赶超了好几个人,名次提升到了第二。
他们班的人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聚集到跑道上,特别是刚跳远摔在沙坑里吃了一嘴沙的体委,也不跳第二跳就冲到跑道边热血沸腾的加油。
姜广没有在乎自己的排名,只顾着调整呼吸,按照自己既定的节奏冲刺,直到最后十米。
他从外道超越。
身子往前压,双腿一迈。
拿下毫无争议的第一名。
比赛结束后到一边,姜广灌了两瓶水,感觉肺都要炸了,身子都是软趴趴的。
结果,没休息多久。
体委刚庆祝完他的三千米第一之后,就领着他去了铅球比赛场地。
“现在比?”他问。
体委人畜无害,“没办法,学校这么安排的。”
姜广无言以对,该死他可不是驴,全盯着他一个人薅。
拿起铅球的时候,他双手在抖。
完全没什么力气,结果铅球还没往前抛出去就顺着手掌,重重地砸在距离他的脚后跟一公分的泥土里。
远处的裁判,诧异的抬起头盯着姜广问,“还比吗?”
姜广没说话。
裁判默默对着旁边登记的实习老师,“姜广,-0.5米。”
第27章
姜广铅球投了负数的消息,一时间被传遍了。这会儿还有人向广播台投加油稿,内容是,“姜广你是最棒的,没人会因为你的反向投球嘲笑你哦,请相信自己的实力!”
听到这段时,他面如死灰。
……
倒也不用这般大张旗鼓的“鼓励”他,真挺丢脸的。
学校里的“乐子”都一阵一阵的,没多久这件事也没人再说了。
姜广校运会后,这段时间都在好好学习,和普通学生没什么区别。直到顺利考完期末,才被余庆丰又拉回了跳水馆。
回去的第一件事,也就是练练基本功,姿态联系,拉拉腿,保证后面的动作能顺利完成。
基础训练练了两天之后,余庆丰就拉着人去跳台上跳动作。
这段时间他的训练日程依旧集中在动作难度的提升上,首先开始的就是一组。
之前在一组上男台大部分人都至少能做个109C,如果只能跳107那难度一下就低了0.7,肯定是不划算的。
想要在单人男台上有竞争力,一组就必须能跳109。
学习新动作前,余庆丰先让姜广上七米台上跳107C,直到在平台上能跳成百分之八十的完成度之后,才正式开始学109。
“这个动作因为是四周半的动作,其实难点就在你核心力量要够,身子能转的过来。但是,这个难点对你来说其实是小意思,因为你翻腾的速度一直都很快,所以你主要着重需要学习的是入水的时机把控。”
姜广点头。
依旧是在保护带上开始一点一点扣动作。
“身子抱紧,你看看自己大腿和肚子中间空隙有多大,不贴紧你肯定翻不好。”
“注意二次打开的动作,你最后入水模拟,角度都差到哪儿去了?”
“核心收紧!”
……
余庆丰拉着保护绳也没忘挑毛病,最后看效果确实有点不尽人意,让姜广解开保护带,到陆台上练定位了。
“这个框你看到了吧,你往前抱膝起跳,最后要落在这个位置,不能有偏差,偏一点就多跳一次,一共做二十组哈。”
“不然你这定位总是差太多,感觉就是没概念。”
姜广低着脑袋,没说话,默默地估计距离。其实这个训练是基础的基础,之前也做过很多次,但不会这么严苛。
他也清楚自己的毛病,动作有一段时间松了之后,再重新训练就会做的吃力,又得花时间重新开始一点一点抠。
往前做抱膝训练的第一次,稳稳落地,刚好站在框里的正中间。
“不错,保持住这个状态。”余庆丰双眼都盯着他看。
姜广长舒一口气。
好在身子的控制在这个时候逐渐稳定,定位的控制上也没再出现差错。
“这不挺好的吗?待会儿再去蹦床上练,109对你来说肯定就算不上难点,你保持自己的优点,你需要打磨的也只有入水。”
再次绑上保护带,他轻轻在蹦床上跳了跳,在余庆丰拉下保护绳的瞬间,同时有力的向上起跳。
双手紧紧的抱住小腿,核心随即发力,在空中飞快地转过三周半,最后一周却还是泄了力,转速明显慢了一些。
“贴紧啊,核心顶上去,跳台上一跳就几秒钟,你翻不过去那肯定是这个动作会失败的啊。”
姜广喘了口气,点点头后又继续开始。
在蹦床上训练了几乎一周的时间,才勉强能掌握所有的技术难点。
除夕前一天,姜广还是正常去到跳水队训练,他们队里除了一小部分家比较远的提前回去了,剩下的都坚持在队里正常训练。
他们的训练日程连大年初一也没放过,虽然部分队员也有情绪,但教练一句“我们不也还陪着你们一块在这”就给全把情绪堵回去了。
舟阳队的成绩从来都不只是依靠天赋异禀的人才,还与刻苦的训练分不开。
这些天于冈也从国家队回了舟阳,他们也放假,年后再回国家队继续训练备战10年的跳水世界杯。
“你们明天不是也得练?”于冈来到队里时,正巧看见姜广换了泳裤,在做热身。
上一篇:我靠美食治愈全星际毛茸茸
下一篇:直男社畜深陷万人嫌修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