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还是想要当冠军 第8章

作者:一滩湖 标签: 励志 成长 群像 穿越重生

从完成高度上看,余庆丰非常笃定的认为姜广在一组的难度上有极大的提高空间。

从水里出来的姜广,摇了摇脑袋,他能感受到刚才入水的过程中,脚尖偏了,应该溅起了很大的一层浪花。

余庆丰走到他身边,第一句开口就是问他为什么?

明明空中的动作做的都很不错,怎么打开入水就不行了。

“你是怎么并手的,你再做一次我看看。”

姜广乖乖的做了一遍,余庆丰叹了口气,“没什么问题,目前来说就是入水时机的问题,一般来说就是你往下做动作,你和水面接近三米台的位置,就差不多可以准备入水了。但是并手的时机,你要在差不多一米左右开始,让后紧接着就可以往下顶水。而且,从你的高度和动作翻腾的情况来说,留给你入水的时间都是很充分的,你应该能够把这个环节做好的。”

“不过没事啊,这个环节目前来说就是靠多练,练的多了也就熟悉了入水的感觉,最后就能找到适合的时机了。”

姜广点点头。

紧接着也没让他上十米台了,在五米台扣入水动作。105本身难度系数就不高,在五米台上也基本上能完成的大差不差。

五米台上练好了105到十米台做107也会容易的多,这也是一般训练中的常规手段。会先在矮一些的台子上练比平台上少一周的动作作为一个诱导动作来训练。

练了差不多一整个下午的时间,姜广的手臂青一片紫一片的都是淤青。

跳水是这样,入水角度偏差太多,手臂受到的力就会比预期要大很多,最后也难免产生身体上的不适反应。

余庆丰带着人穿好衣服就去医务室揉一揉擦个药,毕竟身体训练中磕了碰了没事,事后还是得解决问题的。

“跳水累还是体操累啊。”余庆丰在路上问他。

他摇摇脑袋,“其实应该都差不多,每项运动想出成绩,就没有不苦不累的。”

“你这么大的孩子我见的多,很多都是在某个环节处理不好,有瓶颈了,就放弃不练了,你能坚持早晚都会出成绩的。”

姜广点点头,“其实我觉得我们跳台实力也不差,这次奥运在我们家门口发挥的不是挺好的吗,虽然就差一点点,但努努力也能赶上国际水准。”

“确实啊,但是现在也是差在难度上,能参加奥运的选手没有很弱的。但是想要上领奖台,那肯定得难度和稳定性都不差啊。我觉得你难度以后肯定没问题,主要就是稳定性的问题。”

“这个方面怎么提高啊,也只能靠练啊。”

姜广点点头。

其实,现在的处境和当时体操一个样子,就都差一点点,都得靠意志力咬着牙一点一点扣,也完全急不来。

刚到医务室坐下来一分钟不到,就看着有人慌慌张张的往医务室里跑。

“张医生,我们队里有人把腿摔了,看起来挺严重的,你看看能不能先急救看看。”

“谁伤了?”余庆丰脸色焦急的问。

“赵渐鸿在馆里刚跳完动作,被不知道谁的毛巾给绊了一跤,摔地上好像摔骨折了。”

余庆丰连忙往跳水馆里跑,姜广跟在后面,去到时已经有一圈人围着了。

赵渐鸿咬着牙看起来难受,但也没哭,医生一看就大概知道是小腿骨折断了。

“这得去大医院,估计得做手术。”

余庆丰比大家都急,抱着人就出门打了辆车往医院赶。

运动员出现伤病本身就是没办法避免的事情,但有时候必须得看命,运气不好就总会碰到不合适的时机。

赵渐鸿这段时间训练的更加刻苦,其实就是心底里卯着一口气,要上还有个大半年时间的全运会上展示一次自己的实力。

但现在的情况,他手术完也至少得休整大半年的时间,到时候肯定也赶不上比赛,就算赶上了身体素质也没法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赵渐鸿在跳水馆里还没哭,但在余庆丰怀里的时候,没忍住就埋着脑袋轻轻地、缓慢地抽泣。

余庆丰拍拍他的后背,“没事,会好的。”

姜广是后面追上来的,刚好凑巧余教练打上车,就也跟了过去,能帮忙照顾照顾人。

到了急诊也立马去了骨科,紧接着就被推着进了手术室,打钢钉最后上石膏固定。余庆丰全程都没什么表情,破天荒的站在医院楼梯间抽了支烟。

直到人从手术室里推出来,余庆丰才连忙凑上去问具体情况。

姜广过去看赵渐鸿的状态,麻药劲儿刚过,但腿疼的厉害,赵渐鸿眉头忍不住皱成一团,看着姜广时情绪更加控制不住,咧着唇就低声哭了出来。

“阿姜,我没法去比赛了。”

“我难过。”

第9章

赵渐鸿的伤来的突然,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太倒霉。毕竟明年正巧是全运会,也就还剩不到半年的日子,这时候伤了那就直接退出竞争了。

全运会之后紧接着就是全国跳水锦标赛,这么说来确确实实失去了好几次比赛锻炼的机会。

姜广听见赵渐鸿哭,心底里也难受,但意外的来临他也没办法阻止。安慰的言语在这种时刻显得格外苍白,他也只能安静的陪伴。

伤筋动骨一百天,而且后续还需要进行复健活动,恢复到最开始的水准肯定是需要大量的时间的。

跳水又是个一天不练就会不熟悉的运动,本身就需要大量的重复练习才会赢得比赛里做六个动作的机会。

余庆丰也难过,觉得这事儿一出自己有很大的责任,也修改了队里训练的规矩,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完全杜绝这种事的第二次发生。

赵渐鸿的家长其实还是明事理的,本身就是意外,队里也保证会支付这段期间的医药费,也没发生吵闹的场景。

意外发生过去的几天,队里恢复正常训练,也为了半年以后的全运会组织了第一次队测。

场面很正规,请了一群省里比赛打分的裁判,几乎是流程到场景都尽可能的还原正式比赛的样子。

除了场馆里没有观众之外,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本来按理说队里男子十米台测试,正常情况下赵渐鸿肯定稳稳拿第一,平时随便跳跳也能跳个四百三四,虽然还不够完美,比不上世界水平,但对于舟阳跳水队来说是远超一大截的。

特别是5组和6组有转体的动作组别,赵渐鸿掌握的很完美,转体跳下来看起来就很舒展,裁判从观感上就会多了一点点的印象分。

现在少了个十米台大哥,几乎其他人都能有机会搏一搏,毕竟结果大概率会关联是否能参加全运会。

首先是女子十米台的比赛,队测也不分预赛决赛,就这一轮机会。

刘黎主要带女子这一块,她也带出了好几个国家队成员,几乎每次都是全运会时送过去的。

这回儿也一样,手上有好几个还不错的苗子,稳定性都不错,但上限就稍微差了点。不过拿到国际上,也不差,起码也有竞争领奖台的水准。

首先出场的是女子十米台的一号种子苏虹,今年才不到13岁,女子台的选手普遍年纪都不大,成绩都出的早,毕竟对于女子来说发育是个很大的难关。

第一个动作是107b(向前翻腾三周半屈体)难度系数3.0,对于女子来说也算不上难做的动作,想要站上国际算得上是最基础的动作。

单人跳水比赛的打分裁判一共有七个,对选手的跳水打分满分10分。选手总分需要去除两个最高分去除两个最低分,剩下三个分数为单跳的实得分,相加乘以难度系数就是单跳得分。

对于3.0的难度而言,实得分上8分才能算得上是个还不错的动作。

裁判发令枪此刻响起。

苏虹闭眼又深呼吸一次,助跑起跳入水,一气呵成。特别是入水控制的非常不错,入水时几乎没什么水花,只是在入水后缓缓涌起了少量的水沫。

对于苏虹来说,算不上完美,但也是正常的发挥。但唯一的瑕疵,还是空中动作上,她屈体时有比较明显的屈膝。

裁判都是火眼金睛最后七个裁判一致打了8.5,这一跳最终76.5分。

姜广和于冈都在旁边看,于冈点了点头,“跳的确实挺好的,感觉女子发育前的巅峰期都挺厉害。”

“对啊,我现在都跳不了这个动作,这么点水花感觉比我跳半周还控制的好。”

于冈偏头笑,“你才学了多久,后面就好了,别着急。”

其实对于姜广来说,这种水准确实比自己强不少,毕竟他还是连105抱膝都完成的有些勉强的人。

紧随其后的就是女台二号种子苏宁,苏虹的妹妹,她们是对双胞胎,本身最初也没想练跳水,但意外被刘黎发现了,才一并招进了跳水队。

妹妹的动作其实在完成度和空中姿态上都比姐姐好一些,但同样问题会出现在入水上,容易控不住水花,入水处理的很粗糙。

同样的动作107b,最终跳下来,入水角度偏差有点多,水花效果就不够好,实得分最后是一个6两个6.5。

刘黎看见了第一时间就上前问了原因,及时帮助苏宁调整自己,重点讲一讲动作要领。

女台一共是五个动作,可以在六个组别里选择五个最擅长的来比赛,相对男子来说节奏就会快不少。

一个小时左右就完成了整场比赛。

最终也是苏虹苏宁姐妹俩名列前二,苏虹这场比的相当好总分上了370,妹妹因为第一跳失误最后成绩是354.5,但都还不算太差。

紧接着就来到男台的比赛。

姜广因为学习的时间稍稍短了些,六个组别的动作都很基础,难度也是队里比较低的。但同时这六个动作也是刚学了没多久,除了105前两天才复习过,其他动作的台上练习就少了相当多,所以对他来说,依旧是一次难度不小的挑战。

比赛的顺序是抽签的。

男台选手在舟阳跳水队里总共不超过十个人,除去赵渐鸿剩下的也就都是些没学太长时间的,和稳定性差一些,为了走特招路子过来学的。

所以对于目前男台的状况,可以说就是菜鸡互啄,但最新的新人也都比姜广多学了一年多。

起码大多数人都有一套练的很熟的成套动作,而姜广动作都还只是拼凑学出来的高难度的诱导动作。

姜广抽到的是第一位上场。

虽然只是一场队内测试,但对他来说依旧背负了余庆丰的期待,他没想跳到完美,但起码要不给教练丢脸才行。

他把五组动作放在了最前面,5253C(向后翻腾两周半转体一周半抱膝),难度系数3.0,虽然不高但同时也是他成套中最难的一个动作。

男子十米台一般来说也会做5255抱膝或者5255屈体,这样一整套动作难度才不至于和其他人低太多。

姜广练这个动作是在轴承保护带的保护下在蹦床上练的,转体对他来说不是太难,主要练的就是整个动作的流畅度。但这个动作大多还是在保护带上做的,跳台上他还没怎么跳过,今天放在第一个是因为不想给自己太大压力,越放后他自己越紧张。

还不如放第一个,跳了就跳了。

裁判的发号施令声响起,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脚尖,心底里默默说了声“我可以”。

十米台依旧是个令人生畏的高度,何况是踩在台子边缘背对水面向后跳。

划臂下蹲,起跳腾空而起,转体一周半动作在十米台上几乎就转完了,但因为动作依旧有些生疏,脚尖没有蹦紧,转体时微微的有些分腿。

转体后是翻腾两周半的动作,转速很快,每个环节衔接的都相当紧密。之前几天说到的入水打开的时机,明显好了不少,水花效果不错,但翻腾速度太快导致身体角度稍稍有偏差,视觉角度上看可以明显看到身体与水面的角度是不垂直的。

但水花效果保住了,起码成绩不会太差劲。

最后实得分是两个6分一个6.5,最后这一跳一共获得57分。虽然不是太高的分数,但对他自己而言算是一次小小的成功。

跳完后,姜广就往余庆丰身边走。

余庆丰在旁边看完,拍了拍他的肩膀,笑了笑说,“这个动作没怎么在跳台上做,做成这样还算是不错,但测试之后我们肯定还是得慢慢抠的,毕竟你上比赛五组动作很多选手都很不错,不打个8到9分是没有竞争力的。”

姜广一个劲的点头。

第一轮结束后,姜广是在十个人里排第八,其他人难度虽然不大,但毕竟也多练了一年多,实得分都能稳定在7-8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