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霆 第57章

作者:雨虹 标签: 近代现代

所以我一直不敢亲近佛教和僧人。

我很自卑。

佛爷,我记得我们汉族的一个和尚讲过,除了正常的夫妻之间的性行为之外,其余的一切性行为都是邪淫。

是肮脏的,是要下地狱的。

但是我真的爱霆。

我不知道我和他以前是什么缘分,但是只要我和他能够在一起幸福的生活,就是真的下地狱,我也愿意。

他真的是受了太多的苦,我爱他,所以不应该让他再苦下去。

就是让我现在就死,我也愿意。

只要能够让他快乐一些……佛爷,”

佛爷用手势制止了我再继续说下去,叹了口气,然后想了一会儿,才用极其沉重的声音对我开始说话。

那种声音显得很悠远,很空洞。

飘忽不定,好像找不出声音的来源,时真时虚,让我无从揣测佛爷的用意:“看来你确实很痛苦……不过,我想告诉你,其实你真的不用自卑。

佛教是伟大的。

佛教有一本经典,汉文的名字叫《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描述了一位菩萨所能够具备的全部慈悲和情怀。

地藏菩萨很伟大,他发誓要救度地狱里的一切罪苦众生,并且以牺牲示现圆满的胜化身而究竟成佛的机会为代价。

许下了‘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伟大愿望!”

“我认为,你从对一个人的热爱出发所做的事情,虽然在出离六道轮回而趣究竟涅盘的方向上,与佛教的修行者是有一定的距离。

但是,这恰恰是考验一个佛教的修行者对待众生的态度的最好机会。

我想,你比起那些已经堕入地狱受苦的众生来说善良得多。

比那些做了坏事情还自欺欺人、不肯认错的人要善良得多。

虽然给你带来了伤害和痛苦,但是因为你内心深爱着一个人,而使你愿意去承受,我很感动。

至少这种感情是真挚的。

为了一个深爱的人忍受一切痛苦,和为了一切苦难的众生去忍受一切痛苦,在性质上都应该是从善良的动机出发的,只不过存在着一个范围大小的问题!”

“我现在想告诉你的是,我个人认为,你对你所说的这个男孩子的感情,其实已经不是简单的爱情。

爱情是因为彼此对对方的贪爱而发生的,可是你现在对这个男孩子的情感好像更复杂。

有情欲和贪爱的成分是不假,但我也从中看到了你不顾一切的疼爱和保护他的动机。

你对他充满了理解和信任,还有很大限度的宽容和溺爱。

这其实更象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心态!”佛爷开始用左手捻动念珠,一粒一粒很慢的捻动,心里好像若有所思。

“一千多年前的印度,有一位皇族的灌顶王子(被预言将来继承皇位的太子,有区别于普通的皇子)受到一位导师的感化,虽然犯了很多罪过,还是出家修行了。

后来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写了很多关于佛教深刻义理的书籍。

他就是‘圣龙树’菩萨。

他有一本书叫做《四百论》,汉族很伟大的高僧玄奘法师,就曾经翻译了这本论述。

这本论述里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来解释菩萨面对众生的时候应该具备的基本立场和态度。

他说一个菩萨,在面对众生的时候,要象一个母亲面对儿子一样。

母亲对待儿子,永远是疼爱、理解和宽容的。

不管儿子做了什么样的坏事情,在他幡然悔悟的时候,母亲的怀抱永远是敞开的。

在他生了最严重的恶性传染疾病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会远离他,而只有母亲会更加心痛,无微不至的守候在他的身边,直到他康复起来!”

佛爷好像很有感触,眼睛里竟然含着泪水:“如果,一个母亲有很多儿子的时候,她会对哪一个最疼爱?那一定是身体罪羸弱多病的那一个,或者是正在病痛中的那一个。

那一个菩萨在面对所有的众生的时候,会怎样呢?也应该是最关心正在经历痛苦折磨和痛苦最重的众生。

如果一个儿子因为自己的疾病是恶性传染的缘故,而回避自己的母亲的时候,做母亲的会更加痛心的。

因为在母亲的心里,宁肯让自己来承受所有的痛苦,来换取自己儿子的康复和快乐。

这是无私而伟大的。

其实你现在对于你说的这个男孩子,也是这样,宁肯用自己的痛苦来换取他的快乐和幸福。

这在现在这个时代,真的是很少有的一种情感,这种心情如果能够真实的生起哪怕一个瞬间,都是功德无量的!”

“我很惭愧,对众生还没有生起这样现量的慈悲关怀。

你虽然没有接受过佛的教育,但是却走在了我的前面。

我很感动。

我想我不应该再落后了。

我不但不会厌恶你,而且要感谢你。

是你的举动让我明白了自己在修行上还有差距。

上一篇:末世种田忙

下一篇:哪里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