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当反贼 第305章

作者:青鸟临星 标签: 种田 基建 BL同人

对于程敬微有自己的房子还经常蹭住在刺使府这件事情,大家一开始也私下讨论过,只是没有拿到台面上来说。

不得不说,灯光摇曳之下,如果不介意这俩人的性别的话,单从外貌和才华上来讲也的确是一对璧人。

只不过以前觉得他们两个这一生可能都要在北带县度过,现在眼看着骆时行前途光明,程敬微也不差,他们就又有些矛盾。

可惜这俩孩子一年比一年大,他们也越发不好提这些事情。

大佬们都一脸忧心忡忡的样子,骆时行还以为他们担心京中针对他们的人,便安慰他们说道:“诸位先生不用担心,只要太后不怀疑我就没事。”

这也是骆时行哪怕听说自己被弹劾都没什么情绪波动的原因,历史上对于武则天是个什么样的人众说纷纭,但是骆时行也不需要了解武则天,他只需要知道处在当下这个时间点,武则天最需要的是什么就行了。

武则天想要登基,将国都搬到洛阳也是为了抗衡李唐皇室,那么她就需要有相应的功绩,只依靠神谕之类的东西也就骗骗普通百姓。

骆时行不敢说别的,如果他觉得需要,可以提供给武则天许多种办法应对各种危机。

只不过不到万不得已他也不想这么做,他主要是担心做的太好了,武则天一高兴把他给调回洛阳怎么办?

当官的往上走都想入京进入中枢,但是对于骆时行而言,他还是觉得留在交州更好。

众人见骆时行压根没有意识到他们担心的是什么问题,一时之间都颇有些哭笑不得,便胡乱挥手说道:“行了行了,你们赶紧回去休息吧。”

哎,管不了管不了,除非亲爹妈,否则谁能管这俩孩子的婚配事宜?

等把大佬们都送走之后,骆时行关心了一下巡察使的情况,仆人回禀说巡察使已经睡下,他才跟程敬微对视一眼,两个人回到了主院。

如今骆时行刺使府的主院都跟当初在岭南的那套小院子差不多大,他们两个都暂时没想睡,想要谈事情。

骆时行问道:“去书房?”

程敬微却说道:“回房吧,反正就我们两个。”

谈正事当然是去书房比较好,但问题是程敬微担心在书房谈完之后,他想要留下来就没借口了啊。

交州城当然是有宵禁的,但跟长安和洛阳一样,宵禁禁的是主路,里坊之内是不禁的,如果不怕邻居抗议,就算里坊热闹一整夜也没人管。

而刺史府跟州府主要官员的房子都在一个里坊,宵禁禁不到程敬微。

骆时行也想他留下来,倒不是为了占便宜,而是因为刺使府太大了,他的仆人又不多,一到晚上为了省电也不会让外面的电灯常亮,这就显得整个刺使府特别的空旷。

他一个人住这么大的地方,总觉得有些孤独,害怕倒是没什么可怕的,毕竟程敬微将刺使府的巡逻路线之类的布置十分严谨,各方面都找不出漏洞,如果有刺客想要刺杀他除非会土遁,否则也是不可能的。

是以他一听程敬微这么说便点头说道:“好。”

两个人回到骆时行的寝室,十分默契地洗漱换了睡衣,嗯,骆时行的衣柜有一半都是属于程敬微的。

换完之后躺在床上,骆时行才说道:“今天巡察使所说……你信吗?”

程敬微果断说道:“不信。”

说完他还补充说道:“吏部侍郎没必要这么做,除非他真的跟吐蕃或者蒙舍诏有所勾结,但若是如此……周兴等人怎么可能坐视不理?除非他跟周兴等人都是同伙。”

骆时行点头接过来说道:“他们要是同伙的话,太后不可能一点不知道,不可能放任的。”

朝中谁不知道太后视吐蕃为眼中钉肉中刺啊,胆敢勾结吐蕃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别想好过。

这个时候就会发现,这些酷吏的动向很容易让人辨别朝中的情况。

程敬微也赞同骆时行的话便说道:“巡察使或许是被蒙骗,又或许只是听了一些八卦。”

骆时行闭上眼睛说道:“京城果然水深,这件事情估计一时半会是没有结果了。”

他们都没打算过分追究,当然李游道等人已经说过要让家人查一查,不过这种事情,只是简单探听消息还行,如果真的想要深入,他们的家人也未必愿意掺合进来。

第二天巡察使醒来之后只觉得脑袋昏昏沉沉,想起昨晚自己喝多了,似乎说了很多话,但具体说了什么他都不记得,见到骆时行便连忙询问:“那个……昨晚……在下可否说过什么不该说的?”

骆时行对着巡察使眨了眨眼说道:“没有啊,您就说了一下京城的情况,我们……哦,我没去过京城,对这个比较好奇,您便介绍了一下那边的风土人情,别的……也没说什么。”

巡察使这才松了口气,他知道骆时行未必说真话,但对方这么说就意味着昨晚无论他说了什么都已经过去,双方可以很默契地当没发生过。

这在官场也是一种默契,巡察使会直接问也是担心这位少年刺使年纪太小,不懂这些,如今看来,人家年纪小,但人家不傻,甚至还很有分寸。

骆时行观察了一下巡察使的脸色说道:“昨晚大家见到巡察使太过高兴了一些,没有注意分寸,巡察使若是身体不舒服,我们明日再去庄园便是。”

本来昨天他们就定好了今天要去庄园视察稻田,骆时行担心巡察使本身不舒服回头再来个水土不服,这年头水土不服是真的能够要命的。

巡察使却比较敬业,十分坚定说道:“今日便去。”

他说完之后也有些不好意思:“早些弄完,我也好早些回京城禀报,不敢让太后久等。”

骆时行倒也理解,社畜出差哪怕当地招待的再好,也比较想早点回家。

他便说道:“若是巡察使有什么不舒服可一定要说,这边气候湿热,蚊虫也多,不可疏忽。”

骆时行一边说着一边让人给了巡察使一个药囊,解释说道:“这里是驱蚊驱虫的药粉,在岭南生活,这些东西是必不可少的。”

巡察使立刻将药囊别在了身上说道:“好,多谢关心,我们这便走吧。”

从州城到骆时行的新庄园距离并不算远,只不过因为道路还没有修好,所以这一路上并不好走。

最明显的就是坐车反而不如骑马舒服,巡察使坐在车里被颠簸的受不了,便干脆喊停了车队说道:“我去更衣。”

在野外,更衣的意思基本上等同于方便。

骆时行立刻停了车队,让人保护巡察使进入了旁边的树林方便。

过不多时,巡察使回来选择了骑马上路,一路上骆时行跟巡察使两个人有说有笑,哪怕是这样,到了庄园之后所有人也都比较疲惫,自然是要先休息的。

骆时行在半路上的时候就看到王安同一脸的欲言又止,便也找了个更衣的借口。

等回到主院之后,王安同后脚也跟着进来低声说道:“使君,巡察使或许有同党跟随,刚刚他方便之时留下了刻有记号的石板。”

第343章

骆时行听后立刻问道:“是什么样的记号?”

王安同立刻拿出一块猪皮,这东西是他们在外出任务时遇到紧急事情需要记录用到的材料,比纸结实一些,携带更加方便。

骆时行看了一眼所谓的记号其实是很长一串……奇怪的符号,他认真看了半晌才皱眉说道:“这……是不是某种文字?”

也不怪他这么怀疑,主要是这个符号看上去跟后世的藏文十分相似。

嗯?等等,藏文?

骆时行认真想了想,记得后世的藏文其实就是从吐蕃文字变化而来的。

而吐蕃文字还是松赞干布命人创制,也就是说吐蕃文字从出现到如今还没过多久,也没有形成什么体系,跟后世的藏文只是有那么一点点像而已。

真要说的话,现在的吐蕃文字其实受到汉字影响很大,看上去都是方块形,到了后世才一点点演变成类似于阿拉伯文的样子。

不过骆时行其实也不太确定这到底是不是吐蕃文字,他担心自己看错,便告诉王安同:“派人将这个记号送回城中,看看李先生他们能不能分辨出来是什么文字。”

王安同立刻应了一声,骆时行忽然想到一个最重要的问题:“等一下,你们是怎么发现的?”

巡察使做事情这么不谨慎的吗?从昨天随口就说出吏部侍郎的情况到今天这个记号,他怎么总觉得巡察使是在刻意透露什么消息一样?

王安同嘿嘿笑道:“其实不是我们的人发现的,而是狼发现的,他将记号隐藏的极好,是头狼闻出了不一样的味道,把他方便过的那片地给刨了,在地下发现了标记着记号的树叶。”

好家伙,你这是把狼当成警犬用呢?

骆时行问道:“那片树叶呢?”

王安同抓了抓头:“我怕打草惊蛇,又让头狼把树叶给埋了回去,不过我在树叶上又随便添了几笔,并且安排了幼狼在旁边监视,也不知道能不能抓到接头的人。”

这样的安排可以说是无懈可击,不得不说,这些年王安同在程敬微手下也算是历练了出来。

确定没问题之后,他一脸严肃问道:“那么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头狼的爪子洗了吗?”

不得不说巡察使也是个狠人,在自己方便的地方卖暗号,估计一般人都不可能在那里挖掘,要不是头狼鼻子好用,可能还真发现不了。

但是一想到头狼的爪子……要真是野狼也就算了,可问题是头狼在没有事情的时候是养在刺使府的,骆时行还时常跟它和它的孩子们玩。

头狼的爪子不清洗干净就别想踏入刺使府了!

王安同立刻说道:“我让人去帮它洗爪子!”

骆时行这才点点头,然后真的换了一件衣服出去了。

好在今天不算是正式迎接,不需要穿官服,那就容易多了,他换上的就是一套当地服饰跟汉服融合之后的产物。

这是为了让汉人们更好地融入当地,但是还保存自己的归属感设计出来的。

当然为了配这一身衣服,骆时行又把自己的头发重新绑了一头小辫子,头上的装饰物和耳朵上的耳坠都是红宝石所做,一出门就在阳光下折射出了漂亮的光彩。

巡察使看到他这一身之后不由得眼睛一亮:“刺使这样穿着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骆时行笑了笑:“在这里穿成这样比较舒适,若是巡察使不介意,回头也送您两套。”

每个地方的服饰形成都跟当地的气候有很大关系,中原的服饰放到这里就不是很合适,在岭南这里必须保证身上衣服足够遮挡大部分皮肉的同时还保障透气凉爽,这就很不容易。

至于为什么要遮挡……那就要问问这里生命力超强,种类超多,数量超多的蚊虫了。

骆时行跟巡察使讨论着当地的一些风俗,然后一路到了稻田。

如今的稻田正处在抢收抢种阶段,也就是所谓的双抢。

骆时行的庄园比较大,放眼望去稻田里全是在劳作的人们,大片大片成熟的金黄色水稻一眼望去只觉得十分震撼。

巡察使负手说道:“无论何时,看到丰收的场面都会让某感慨万千。”

骆时行看了一眼笑道:“下官是个俗人,不太会感慨,只觉得心安。”

巡察使大笑说道:“你若是俗人,世上可就没几个不是俗人的了。”

骆时行诗文双绝名声在外,就凭着两首诗追捧者无数,许多人甚至想要来岭南追逐他的脚步,只可惜这边实在太远,许多人在半路就开始生病,最后不得不打道回府。

还有一些就算没生病,想要跨越蜀中也不容易。

所以骆时行压根就不知道自己在中原有那么多追捧之人,听了巡察使这话也没往心里去。

他一边笑着客气一边随手拿起了一杆稻穗递给巡察使说道:“您可以看看,大部分都是四分蘖,偶尔有更多分蘖的,当然少分蘖的也有,但不多。”

性状稳定并不代表真的能完全控制植物生长,骆时行不知道后世是不是做到了,但如果做到了也是需要花费许多心力去研究,去稳定性状。

如今他们没有那些条件,能够让狸奴一号保持六成以上是四分蘖已经很不容易,剩下的少一点也并不影响什么。

巡察使倒是没忘了自己的责任,拿起分蘖认真看了看之后,又拿起了好几根,无一例外,这些水稻都是四分蘖,偶尔有三分蘖或者是五分蘖的都比较少见,不得不说,能够稳定保持这一点已经出乎巡察使预料。

他放下水稻拍了拍手问道:“真的无法让这些水稻在中原种植吗?”

骆时行叹了口气说道:“不是不行,而是要让人去研究繁育,岭南这边无法模拟中原气候,您跟我来。”

他一边说着一边带巡察使去了一间院子,院子里是各种器具,而围墙上面则弄了一头顶的玻璃顶,弄成了一个玻璃花房的样子。

只不过玻璃花房里面种植的全是水稻。

这里的水稻跟外面几乎是没办法比的,看上去一个个蔫头耷脑,稻杆本身也十分细弱,让人怀疑这些水稻到底能不能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