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逆命之宋青书 第27章

作者:思乡明月 标签: 江湖恩怨 灵魂转换 武侠 BL同人

很快,卫璧的心情就更“好”了,因为两个意想不到的人竟然出现在了他的面前——那便是朱九真和武青婴。

当日卫璧看到二女,还当是阳光太艳导致他眼花了,不禁揉了揉眼,便见到朱九真一脸清泪地扑到了他怀里,呜呜地喊着:“表哥……表哥……”

武青婴一看朱九真扑进卫璧怀里,脸色一下子变得漆黑,伸手就去拉朱九真,还使劲往卫璧身边靠,也泪眼迷蒙地说道:“师兄,人家好想你,你有没有想我?”

卫璧连连苦笑,下意识地往青书那里看了一眼,却见青书对他微微一笑,差点晃花了他的眼,然后却是做了个恭喜的手势,就潇洒地转身离开了——这下卫璧连苦笑都挂不住了,表情根本就扭曲了。

好不容易把二女从他身上扒拉下来,卫璧也不好对女人耍脾气,只得和煦地笑着说道:“你们两个怎么会跑来找我?”

然后卫璧终于了解到剧情惯性和蝴蝶风暴的威力了。

话说那日张无忌被韦一笑抓走后,最终还是安然脱身了。且不论他究竟是怎样脱身的,总之他一个人在昆仑山脉里转啊转的,居然还是在那飘飘落雪的冬日,遇见了那个容颜娇媚、眼波流转的朱九真……少男张无忌的美好初恋。

之后的剧情变化也不大,张无忌那时全身衣衫破烂得像个乞丐,便留在了那庄子上做杂役,却也不知那庄园就是朱武连环庄。后来过了段时间,张无忌恍然得知这庄子就是他卫大哥的家,又知道那个美艳绝伦的朱九真就是卫大哥的表妹,心中真是既喜又忧,患得患失——喜的是之前他与卫大哥和青书师兄失散了,却又巧合般地到了卫璧家里;患的是……那朱九真分明是喜欢卫璧的……

张无忌向来不知人心险恶,如今的他比之原著更是不及。原著里张无忌一路送杨不悔至昆仑,路遇种种危难,见惯了恩将仇报的丑恶人性,却依旧多次上了朱长龄的当。而这次有卫璧和宋青书一路相送,张无忌更是缺少防备之心,再加上把卫璧的家也当成自己的家,当即就将自己的身份和与卫璧相识的事一股脑儿说了出来。

朱长龄还是一如原著中一般地起了歹心——武林至尊,宝刀屠龙的诱惑,如何能轻易抵挡?于是他们先让朱九真故意以美人计诱惑张无忌,又假称张翠山是他们全家的救命恩人,再有假扮谢逊的人刺杀一事,最后连朱武连环庄都被烧成了平地——这么一番连环计下来,再加上朱长龄的一句“孩子,我死不足惜,却无论如何,须得维护你和谢大侠的平安。我本该问明白谢大侠到底身在何处,方能真正放心,可是这件事我却又不便启口。”彻底折服了张无忌,当下张无忌便将父母和谢逊如何飘流到冰火岛上、如何一住十年、三人如何结筏回来的种种情由一一说了,其中一大半经过是他转从父母口中得知,但也说得十分明白,还答应要带朱长龄他们去冰火岛找谢逊。

但所幸张无忌依旧金手指大开,都被骗到了那种状况下,却还是在半夜听到了众人的种种阴谋,也知晓了朱九真一直都在玩弄他的感情……之后张无忌站出来大声喝骂,被追杀,最终与朱长龄一起跌落悬崖,失去了行踪。

朱九真哭得一脸是泪,此时她爹死了,朱武连环庄也给烧成了白地,她一个女孩子也确实是内心彷徨无助、凄凉悲苦的。

而武青婴更是难过,本来武烈在这件事中并不会受到牵连,却偏偏在那之前,武烈有事往昆仑派去,结果正好遇上昆仑派掌门何太冲与其妻班淑娴自相残杀,大打出手,无辜被波及而死。

本来武青婴还不知道武烈已经死了,直等到朱武连环庄失火,朱长龄身死之后,她和朱九真无处可去,只好去昆仑派找武烈回来主持大局,这才发觉昆仑派上下乱成一团,也从昆仑弟子口中套话得知了武烈的悲惨结局。

朱九真和武青婴本来八字不合,一见面就打架——可此时偏偏两人都无处可去,只得相依为命了。她们心下彷徨,最终还是决定到中原找她们的心上人卫璧,于是便一路而来,历经了种种艰辛,所幸两人都有功夫傍身,终于安然到达。

卫璧“雪衣侠剑”的名号越发响亮,青书更是“乐于助人”地帮他好好宣传了一番,二女得到消息,自然就找来了。

卫璧真是各种崩溃,但师妹表妹都找了来,还说他的师父舅舅全死了,那他也不能不管,必须安顿好二女。

于是在经历了月余“左拥右抱”的美好日子后,卫璧终于成功将师妹表妹一起打包送走安顿在他的一个别庄里了——这义军营里实在条件太差,这雪岭双姝又着实是难得的美人——每天面对绿油油的眼神让两女渗得慌,住宿条件也无法忍受,最终还是挥泪离开了,走的时候还给卫璧留下了一堆爱心香囊、丝巾、腰带等等等等,直让卫璧头大无比。

然而好不容易送走雪岭双姝的卫璧,转身就要面对笑得一脸暧昧还打趣他何时成亲的青书——他的心情真是不知该如何形容了……

不过不管卫璧心情如何,现在都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

元至正十一年,天下大乱,白莲教徐寿辉圻水建都称帝,国号“天完”。张士诚高邮称诚王,建国号大周,以天佑为年号。

积弊难返的大元终于走向了战火纷飞之中,朝堂震动,大元皇帝连忙派遣御史大夫也先不花和丞相脱脱率军前往镇压叛军,然收效甚微,战火越燃越猛烈,烧起了许许多多汉人心头的热血,也烧遍了大半个神州。

而此时朱元璋等人也决定往濠州投靠明教起义军,锋芒渐起,彻底走上了一条布满鲜血和权谋的道路。卫璧以不便投身明教为由,与朱元璋等人暂别,继续发展自己的势力和暗桩,收拢流民建立义庄,又与濠州明教义军首领和将领交好,多次于危急中相助,人望急剧提升。

经过多年相处,卫璧有很多事也不瞒着宋青书了,青书便向他献祸水东引之计,派人四处宣扬徐寿辉、张士诚,大有取元而代之之势——大元果然将矛头对准了两人,派遣汝阳王察罕帖木儿率军围剿。察罕帖木儿有勇有谋,先是攻破徐寿辉圻水都城,逼其退走;而后又逼近张士诚部,稳扎稳打,最终使张士诚大败数场,不得已投降大元,被封为太尉。

此时天下风起云涌,江湖亦乱象将现。

就在各地起义军与元军多线作战之时,明教和正道门派之间的矛盾也越发地凸显了出来。

所谓的名门正派,虽也不齿为鞑子朝堂做事,但也不会公然与之为敌。

名门正派不缺钱不缺粮,家底丰厚,自然也不会光着膀子上阵杀敌。他们所标榜的道德正义,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自己的名声和利益。这些名门正派也许能护住一地的百姓,譬如武当山脚下的城镇,少室山下的村庄,峨眉派所在的地域等。但他们终究无法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偏安一隅的思想太过狭隘,也太过自私了。

更有甚者,这些江湖人士,尚且还做着夺屠龙刀做武林至尊的美梦,真不知当年传下这口诀的黄蓉若是知道了此事该作何想法?

是日卫璧刚安顿好手底下的事,便见得青书快步走来,面带愁容地说道:“大哥,我须得回武当去,和父亲师叔他们一同带领弟子们参与六大派围剿光明顶……”

第28章 又逢

六大派围攻光明顶!

这个消息在江湖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一时间高呼除魔卫道者有,暗藏心思者有,内心鄙夷者有,忧国忧民者也有。

但无论如何,这已是铁板钉钉的事实,还有许多小门派也摩拳擦掌,打算跟在六大派身后拣些便宜。

六大派究竟为什么要围攻光明顶呢?

宋青书和卫璧自然是心里透亮,这本是汝阳王察罕帖木儿的女儿绍敏郡主为了瓦解明教义军势力并控制各大门派的第一计。而这计谋,却又是一直为汝阳王出谋划策的混元霹雳手成昆所献的。

成昆此人,才是整个倚天屠龙记中种种纷争的幕后黑手——而综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瓦解明教,以报明教前教主阳顶天夺妻之仇。

一念生,一恶起。

成昆为了死去二十余年的心爱师妹做下种种恶事,奔波筹划二十年,甚至不惜忘祖背宗投靠元蒙,将意欲整顿江湖重振朝纲的大元朝廷也牵扯了进来。谋天算地,以整个江湖为棋盘,开启了一场惊天对弈——这样的心机智谋,却陷入了仇恨的泥淖,钻进了名为明教的牛角尖里,一世不可自拔——可悲、可叹、可惜,亦可恨。

成昆在利用汝阳王的势力对付明教和六大派,汝阳王又何尝不是在利用成昆的谋略?

这本是一场滔天的阴谋,大元欲一举扑灭明教总舵,使各地义军成为无头之蛇;再渔翁得利,捕获六大派精英,彻底瓦解江湖各大势力。

成昆在暗中煽风点火,促使六大派联合起来讨伐明教——而这讨伐的理由,自然是冠冕堂皇。

少林以找出谢逊给空见报仇为由,同时也大义凛然地表示这是为了平息正邪多年的纷争;武当因张翠山被连累身死,殷梨亭未婚妻纪晓芙失贞一事而无法拒绝参与围剿光明顶;崆峒是为报七伤拳谱被盗之仇;峨眉派则因孤鸿子和纪晓芙之死深恨明教;华山派是为了报白桓之仇——说起来这几派的理由全和谢逊有关。至于昆仑派的理由则更是追溯久远,乃是因上上位掌门死于明教人手中一事去讨说法——可这事早已过去几十年了。

那么事实上呢?其实谁心里都清楚,无非是因为四个字“屠龙宝刀”,抑或者再加四个字“武林至尊”罢了。

少林寺尽管都是出家人,却也依旧执着于声望,执着于武林泰斗的地位。武当派纵使张三丰不稀罕屠龙刀,但其他人,就算表面上不说,心里也未必就不想了。即使真的觉得拿不拿到屠龙刀都无所谓,也不好拒绝其他门派大义凛然的号召。峨眉派灭绝师太倒真是深恨明教的,但压在她心底的倚天屠龙之秘,也促使她必要想法子得到屠龙刀。崆峒华山无疑是和明教有旧怨的,但既然正邪有别,哪家和明教没有旧怨?选在这个时机联手,目的不言而喻。至于昆仑派,因为前些年发生的内讧,掌门人何太冲全家身死,各弟子为争掌门之位闹了个不休,致使昆仑派声望大大下跌,所幸昆仑派远在西域,才没有被趁火打劫。这次参与围剿行动,一是为了保证“六大派之一”的名望,二也是为了扭转门派的不利形势,以新姿态重立于江湖之上。至于屠龙刀,没有谁心里不在打小九九的,也不差那几个了。

宋青书接到武当派传讯之后,自然要立刻启程赶回去参加六派齐聚的大事了。卫璧虽然心里不想和青书分开,但他也知道这次事关重大,可谓是他谋划已久的重大转折,不容半点有失,即使再不舍也没办法。

更何况卫璧其实心里也有些担忧,张无忌那家伙不知道跑哪里去了——对于这等天生身负金手指的娃儿,你永远也不会知道他什么时候就会从地底下冒出来坏了你蓄谋已久的大事。

宋青书虽然也有些担心张无忌的问题,但他也不是没有准备的。更重要的是,能够远离卫璧这个无时无刻不在尝试把他掰弯的家伙,青书真是大松了一口气,简直想仰天长笑了。

于是就在卫璧的依依不舍中,宋青书一脸愁苦心下欢喜无限地离开了。

就在青书方才离开不久,卫璧也快马加鞭地往光明顶的方向赶去了——风云变幻,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