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瑟嫣
“这还要你说?”张武玄瞪了手下A一眼。“我一天没有交代,你就不忘给老子捅娄子是叭。”
“今儿你给老子好好记住,别他妈什么都沾,小心死在女人的裤裆里。”
手下A讪讪然的笑了笑,主动求饶。
“头儿,属下再也不敢了。这回你就将属下当成屁给放了吧!”
手下B嗤笑,却跟着道。“头儿放心,接下来属下会盯准他,只要他敢再在女色上犯错,属下就帮他断掉烦恼根!”
手下A:“”
张武玄哈哈笑了起来,显然对于手下B的‘善于助人’感到十分的欣慰。
而手下A呢,却感觉到相当的无语。却又不好反对,毕竟他的好兄弟,是为了他好!
掬了一把心酸泪的手下A,接下来做事情,算是约束了自己那颗喜欢怜香惜玉的心。
半月后,被查出任职滇南巡抚几年时间贪污枉法到何种程度的周某某,被判斩立决。名下财产尽数被抄,家眷数十口外加亲族上千人,全都一块儿流放辽东。
至于巡抚之下的其他人,还有那什么土司,全都跟着一起洗白白。
并且此事儿还被当成典型,被游健拿来在金銮殿上供文武大臣传阅。
“朕其实挺欣慰的。”游健臭不要脸的道。“为了政绩,无所不用其极。朕都没有想到,原来政绩造假可以这样啊。”
“史官记录下来,就写某某年某某月,滇南巡抚周肥,为了政绩漂亮,不止将游商赵不易送的北地瘦马转送给他妻舅子的三表叔的侄儿,还和当地的,嗯,自封的土司一起称兄道弟,将怎么巴拉挖掘滇南的地皮,研究得十分透彻。”
“朕严重怀疑,这周肥,人如其名,苍蝇路过都能炸出三两油来。”
“朕现如今才知道,什么才叫专业。专业的贪官污吏,从来不会被环境所困,超级会创新。”
“尔等觉得呢,有没有觉得朕说得特别有道理。”游健笑眯眯的反问,还道。“朕读书少,但朕发现朕还是挺有读书天赋。只怪当初朕和皇兄的父皇,不重视朕和皇兄的学业。哪怕皇兄沉溺于自己发明创造,也不过问。而朕呢,想起以前就是泪两行。朕如此聪慧,都是被耽误了啊!”
一席话说得众臣沉默,都不知道该摆出怎样的表情来。是附和说万岁爷的确聪慧,都是被先帝爷(朱常洛)耽误了呢,还是该反驳说你们老朱家的血脉历来奇葩。
——又不只是一个文盲皇帝,像你哥你爸还有那谁谁谁,哪位读书厉害了?
“看来你们也不反驳,果然朕就是被特意耽误的人才啊!”
游健越感叹万千,众臣的表情就越奇怪。感觉像是吞了苍蝇,咽不下去又吐不出来。
“行了,看你们憋屈样儿,朕就觉得难受,朕是那种不允许自由发言的人?只要尔等尽忠办事儿,朕难道还能刻薄寡恩,苛待你们不成?”
众臣依然没有说话,气氛凝固了许久,还是薛凤翔等魏党站出来,挺言衷的赞叹道。
“万岁爷说得极是。像万岁爷这样聪慧的人,不说独一无二,也是世间少有。”
众臣:“”
——马哒,恶心的马屁精!简直太不要碧莲了!
众臣嘲讽,都一副羞与之为伍的模样儿。妥妥的假正经,道德楷模。
游健也没有管,反正这个时候的他,心情是舒畅的。
有关滇南巡抚周肥的事情告一段落,反正周肥已经菜市口斩首,亲眷则千里迢迢赶赴辽东一带,为辽东的基建事业发光发热。
这次早朝会,最主要的还是魏忠贤在魏府上离奇死亡的事儿。
可以说自从魏忠贤在自己的府邸离奇死亡后,整个京城的气氛十分的诡谲。
大家都很惶恐不安。
文武百官惶恐,那是因为感觉人生安全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宫里的人惶恐,则是因为兔死狐悲,害怕自己落得魏忠贤的下场。
游健则感觉挺冤枉的。
原因无他。游健根本就没有想过弄死魏忠贤,想的是荣养。结果魏忠贤离奇死亡,导致他这朵纯洁无瑕的大喇叭花,被污蔑是他下的手。
讲真,游健挺委屈的。
如果他要下手,早八百年就下手了,至于等到现在
冤枉死了!
游健就盯准了刑部以及大理寺,时不时问一句刑部尚书以及大理寺卿,调查得如何如何了!
现在上朝,游健又问了。
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该说怎样的话,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烦闷。
阉狗而已,死了就死了,这么紧迫盯人,他们的压力真的好大!
但不敢蛐蛐,自然不敢当着游健的面儿,将心里话蛐蛐出来。
刑部尚书看了看大理寺卿,又看了看三法司之一的督察院(御史台)。督察院的那些个没事就喜欢弹劾,皇帝吃喝拉撒睡都要管的御史们,这个时候居然安静如鸡,仿佛一个个都没有长嘴。
刑部尚书苏茂相只得出列表示正在调查,由于没有关键证据,一时半会儿还查不出个所以然来。
游健:“”
——想骂废物,但是想想还是算了。
心情蛮复杂的游健到底还是勉励刑部尚书几句,毕竟他是做皇帝的,哪怕再担忧惦记,也不能当着众人的面,特意给人难堪。
“大理寺卿觉得如何?”
大理寺卿:“臣觉得,万事由刑部尚书苏大人主持最好不过。毕竟大理寺掌刑狱”
游健打断了他的话。
“朕懂你的意思,你是说调查魏忠贤死因,不属于刑事案件?”顿了顿,游健继续说。“朕不知道你是怎么得出这样的结论。但朕不得不说,你这样子,怕是难以胜任大理寺卿一职。”
大理寺是什么衙门!
三法司之一,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位九卿之列。
魏忠贤离奇死亡,又不是自杀,不是刑事案件又是什么。
如今当着游健这位做皇帝的面儿,大理寺卿让负责制定和实施法律、管理囚犯和刑罚执行的刑部来查案,不是推卸责任又是什么。
反正游健挺无语的,并且觉得大理寺卿的脸皮忒厚。当着他的面就敢这么干,背地里还不知道搞出倒灶的事儿来。
“下不为例。朕希望你们联合起来,早日查清楚到底是谁,在京师搞风搞雨。”
好歹是一朝九千岁,莫名其妙就离奇死在自己家里。如果不查清楚,岂不是连朝廷的威慑都没了。
游健有些头疼的开始揉太阳穴。
“退朝。希望下次召开朝会,苏卿、乔卿能查出点什么。”
顿时朝臣好像纷纷松了一口气一般,鱼贯而出金銮殿。
游健也离开了金銮殿。
他没有回乾清宫,而是叫上郭允厚、郑云海二人,去皇庄查看游健从群里小伙伴那儿搞来的高产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主要忘了一件事,王者所处的那个都市位面,哪怕高科技已经达到了火箭筒藏裤裆,还能随时掏出来的地步。但是农业方面,和游健上辈子是同步的。
感谢农神袁爷爷,杂交水稻让未来的华夏再也没有饥荒。
除却水稻种子外,王者提供的高产作物种子,都被药物阉割,也就是说高产归高产,但是吧,得年年更新换代种子。当然也可以自我留种,但是呢,产量必然减少一半。
知道这个后,游健恨不得将王者吊起来抽打。可惜时空不同,游健只能进行语言上的谴责,并且行为上鄙视王者的不严谨。
王者简直无语死,只能‘老实’认错的同时保证自己下次提供的高产农作物种子,没有被药物阉割,完全可以自己留种。
第36章 Chapter 036皇庄巡查!……
八月十三,天气晴。
游健换了一身便服。月牙白色,发髻用白玉钗固定好,皮肤白净,看起来就好像读书人一样。
实际上游健,不,是原身朱由检,其实就比文盲好一点儿。天启帝朱由校,比朱由检更差。
由于爹不疼,亲娘又早逝,养母忙着争宠的缘故。朱由校这位朱常洛的皇长子,从小到大,属于野蛮生长。
没有受到长辈关爱的朱由校沉湎做木工活儿,同样没有受到长辈们关爱的朱由检,则喜欢读书
然而还是那句话,没什么卵用。
朱由检真的比文盲好不了哪儿去,主要自己一个人读书,和别人教导读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再者明朝朱理学说,盛行其道。像八股文,很多读书人专研一辈子,才懂得大概,何况是朱由检这种长大后注定要去地方当藩王的皇子。
哪怕有太傅教导,学不懂还是学不懂。
谁又知晓,朱由校这位皇帝会那么短命,连子嗣都没有留下,而朱常洛的儿子们,又死得只剩下朱由检,于是乎朱由检就这样捡漏皇位。
游健别了一把折扇,很是人模狗样儿。郭允厚和郑云海倒没有换便服,还是穿的官服。
种植高产农作物的皇庄位于郊外西北方,好几个村子都被围在里面。
算是佃户,不过是皇家的,而不是私人。
皇庄里的农作物都是他们照料。郭允厚和郑云海隔三差五的来一次,自己上手耕作的时候很少。
这倒没什么,主要游健也不会下地耕种,怎么种地,怎么才能将地种得更好,游健一点都不懂,自然不会非专业人士指导专业人士。
“万岁爷,这玉黍结的果实个个饱满,微臣琢磨,等收成大概能达到一亩十五石的产量。”
在明朝,一石约等于57KG到180斤不等,一斤大约590克,为了计算标准,就按照一斤500计算。
游健搞来的玉米,是高高产的玉米,带有一些不科学性。亩产的话,大概一亩地的玉米,能收3000斤左右。
(游健记忆中的上辈子,玉米一亩地的大概产量在1600斤到1800斤左右)
一亩3000斤玉米,换算成‘石’,就是16.666石。
真的超级高的产量了。像传统水稻以及小麦等,产量也就一亩三石至五石左右。
几百斤的产量,好点能上千斤。再加上‘十税三’的农税,然后租种地主家的地,佃户还要给七成的收成给地主,自己只留下三成。
这是不成文的规则,没有地的庶民百姓,要想活命,只能租地主的地来种。
土地兼并,是每个封建王朝后期都会面临的问题。
需要缴纳赋税的百姓无地可种,而不需要缴纳赋税,最起码农税的地主阶级,又有数以千计的田野。
拿读书人的科举来说事儿,童生不论,但是一旦考中秀才,名下20亩地免税。
举人乃至进士的话,名下免税的土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