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innay
韩如康听得额头冒汗,连鼠标都握不稳。
他强撑着开口辩解,说着说着却又成了对队友的反击:“现在你们知道反对了,刚才怎么不说清楚?收到邮件的时候,我也先提醒大家不要急着安装,结果呢?是谁提议的?还说让我装,说什么‘我一直在指挥,少有实际操作’。现在我看明白了,你们这哪是在让我安装补丁,分明是在阴阳怪气我,还顺便把我推出去当背锅侠!”
尽管众人的怒火几乎都集中在韩如康身上,但坐在他旁边的赵颖也没好到哪里去,此刻同样冷汗直冒。
因为,在韩如康安装所谓“补丁”失败了几次后,赵颖便接过了这个任务。
现在,她电脑屏幕上正显示着又一个“安装失败”的界面。
趁大家的注意力被和韩如康吵架所吸引,赵颖默不作声地将安装界面快速关掉,擦了擦额上的冷汗,压低声音说道:“好了,现在吵吵有什么用?不管权限泄露是对方攻击造成的,还是因为我们擅自下载安装了邮件附件导致的,现在总不能光坐在这儿推卸责任吧!得赶紧查清楚,对方究竟拿到了什么权限!”
尽管她的话像是给混乱局势泼了盆冷水,但也只是暂时缓解了争吵,混乱已经蔓延开来,防守方也失去了节奏。
有人开始翻查自己的邮箱,确认自己没有下载那封邮件的附件;
也有人死盯着系统日志,试图找出最初攻击的时间点和源头,也不知是为了推卸责任,还是帮助韩如康洗刷清白;
但也有人却不依不饶地盯着他,愤愤不平地嘟囔着:“凭什么他犯了这么大的错,最后还能轻轻松松揭过去?我们做什么都得被他束手束脚,真是够了!”
另一边,攻击方默默观察着防守方的屏幕反馈,从流量日志中清楚地看到防守方的操作频率在过去几分钟内几乎停滞。
——不是在热烈讨论,就是如王宇所预料的那样,吵起来了!
趁着这片刻混乱,攻击方的成员迅速行动,进一步深入系统,成功绕过防守方布置的几处陷阱。
虽然他们没能提取到考核要求中的全部五个目标数据文件,但成功获取了其中两个,成绩已经高出此前作为防守方时的表现。
考核结束后,考官宣布了比赛成绩,没有直接评判谁胜谁负,但结果已经显而易见。
作为攻方,对面在王宇布置的虚假钓鱼文件夹上浪费时间之后,现在又因为王宇发过去的钓鱼邮件导致内讧。
从机房出来,防守方几乎已经肉眼可见的心不和、面也不和了。大家特意保持着一段礼貌的距离,各个冷着脸,谁也不愿搭理谁。
防守方中有位同学与王宇的队友宋梦圆是同校校友。虽然两人平时并无太多交集,但毕竟都是同一个计算机竞赛班的,就算没说过话,也眼熟。
于是,那位同学主动走过来打听情况。宋梦圆瞥了一眼王宇,见对方用眼神示意“没什么大不了,反正考试已经结束,也不算泄露秘密”,便将这封“钓鱼邮件”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讲了出来。
宋梦圆的校友听得目瞪口呆,立刻召集几名队友,将刚才听到的话复述了一遍。
两轮考试结束后,大家准备去吃午饭。然而,防守方的几名队员显然咽不下这口气,竟折返回去,找宣布考试结果的考官理论。
一名同学率先开口:“考官老师,我们承认防守失败,也承认我们的进攻效率确实不如对方高,但这轮考试真的公平吗?首先,我们是先攻后防,虽然两轮服务器环境不一样,但漏洞就那么多,这点我们心里清楚。可对面显然利用了我们的心理弱点,发了钓鱼邮件……这考的根本不是技术,而是心理战!这符合考试规则吗?”
十七八岁的少男少女,正值饭量最大的年纪,加之上午接连几个小时的脑力劳动,大家早已饥肠辘辘,此时肚子饿得直叫唤。
但即便如此,这几名学生仍然折返回来找考官理论,一定憋了一肚子气。
考官没料到还会有学生专程来找茬,但身为治安部的官员,每年都主持选拔考试,见惯了各种性格的年轻人,他依旧从容地摆了摆手,语气平和:“心理战本身就是网络安全对抗的一部分,你们的对手采取的策略没有违反规则。作为防守方,你们的职责就是保护系统和关键文件不被窃取,不管对手用的是什么方式。”
韩如康听了这话,脸色铁青。他感觉自己必须要辩个明白,否则队友们嫌弃的目光就永远不会消失。
“但这封邮件本身毫无技术含量,仅仅是为了混淆视听。如果攻击方只靠扰乱人心就能取胜,那这考试岂不是偏离了初衷?这选拔考试难道不是为了培养网络安全人才,而是为了选出最会蛊惑人心的人才?”
考官看他嘴里的词一套一套的,心里觉得有点好笑,但面上却依然保持着平淡的表情,说道:“你们这组失败,并不是因为对方发了一封邮件,而是因为你们在面对不确定性、面对风险和机遇并存的情境时,缺乏有效的协调与判断能力。如果有人轻信未经验证的邮件,随意操作,而队伍中没有人及时发现并分析其中的风险,这就是管理上的漏洞。没错,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流程的问题。”
见韩如康脸上的不服气丝毫未减,考官顿了顿,心想:这些学生毕竟还年轻,不能说得太过严厉。
他放缓了语气,和面前的孩子们讲道理:“真正的网络安全攻防从来都不只是技术比拼。也不瞒你们了——五年前,我也是通过治安部首届网络安全人才选拔进入这行的。当时的考试内容确实更偏向于技术,无论是对术语的理解,还是代码编写速度,甚至记忆能力,都是重点考核项目。但真正投入工作后我才明白,技术固然重要,但攻击者从来不会只用技术。他们会利用一切手段,包括人性的弱点。”
考官的目光扫过在他看来依然稚气未脱的学生:“希望今天的经历能给你们上一课:网络安全的对手,从来不只是机器,还有在后面操作系统的人。”
第328章
除了已经去吃饭、没有回来追问的两个考生之外,包括韩如康在内的四名同学都低下了头,陷入沉思,揣测考官话语中的深意。
良久,其中一人终于鼓起勇气抬起头,声音压得极低,问道:“我明白了,可是我该如何防范这种心理战呢?”
考官的目光缓缓从几人脸上掠过:“要我说,最关键的在于规范行动流程,以及对团队成员的信任。一切行动都需要经过多重验证,冷静分析。最重要的是,在团队中保持清晰的分工与有效的沟通。当然,我知道这些听起来像是空话,你们可能觉得没什么用。可实际上,能够在实践中落实这些‘大道理’,才是从学生转变成职场人的关键。”
他顿了顿,语气略微缓和下来:“别为一时的失误太过自责、怀疑自己。能走到这一步的你们,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对新鲜领域好奇心。未来的路还长,现在最重要的是调整好状态。好了,该吃午饭了。你们不吃我也饿了,走吧!”
吃完午饭后,下午的考试偏向理论内容,对王宇而言就更轻松了。同场考试的学生,大多有计算机竞赛背景,擅长的是通过编程解决复杂的数学或逻辑题目。
而王宇则不同。他不但啃下了两本网络安全的大学入门课本,还刷了大量国内外名校的网课,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原本在他各个学科中相对弱势的英语水平也有所提升。
毕竟,在网络安全领域,许多领先国家的免费课程资源都相当丰富。
让高松然都觉得是“意外之喜”的是,王宇通过学习,熟悉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英语口音。
下午的理论考试题目更契合他的学习积累,王宇自觉答得游刃有余。回想起上午两场实践考试的表现,觉得至少可以给自己打80分,而下午这场理论考试更让他信心倍增。
考完试后,他心里踏实不少,觉得通过选拔应该不成问题。
而就在王宇这边感觉良好,认为自己能够顺利完成网络安全选拔考试时,在运夏市的另一个角落,治安部痕迹检验专项人才的选拔考试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也许是因为今年报名人数比往年多了一倍有余,而治安部场地经费都有限,无法为每位考生提供单独的考核场景;又或许是治安部别出心裁,想借机考察考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今年的痕迹检验选拔考试,采取了与王宇的网络攻防战类似的小组模式。
考试内容是由治安部工作人员精心布置的一个假犯罪现场。每个小组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观察并分析现场的痕迹与证据,推断案件的发生经过,并形成一份详尽的结论报告,最后向评审人员汇报。
每个小组由五名考生组成,现场提供的证据包括碎片、痕迹和物品位置等。考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还原犯罪现场发生的具体情况。
不过,这毕竟只是选拔考试,考生都是尚未接受正式培训的高三学生,要是将现实生活中刑侦人员要面临的案发现场真实模拟出来,怕是要吓坏一堆温室里的花朵。
因此,考场没有安排特别血腥的故意伤害案件现场,现场也未出现血迹等令人不适的元素。
刚到考场,听了考试要求和注意事项,有个身高一米九的男生就笑了起来,和同行的另一名考生笑闹说:“没有命案现场让我们还原杀/人/犯的犯罪过程?不爽!”
他身边两个男生听了,等宣布注意事项的工作人员离开后,也不以为然地窃窃私语起来:“还以为治安部会给我们来点更硬核的呢……”
他们所说全被丁悦收入耳中。作为这些考生中极少数——甚至有可能是唯一——亲眼见过凶杀现场的人,她对这些人轻佻的态度并不感冒。
尽管当时只有17岁的丁悦,在第一眼看到那个血液飞溅的现场时显得颇为镇定,但她清楚,她也是非常震惊的。
现场的母亲已经濒临崩溃,倘若她再情绪失控,对谁都没好处。
尤其是她还怀着一种如今看来有些奇怪的不服输的心态:无论哥哥把日子混得多么离谱,父母一直觉得哥哥才是能成大器的那个继承者。
而她,更要在那样的关键时刻展现出可靠的形象。
至于之后根据血液喷溅痕迹为哥哥洗刷谋杀的冤屈,则是她强迫自己镇定下来之后突然冲进脑子里的灵光乍现。
真正的凶杀现场有多么严肃多么可怕,这些只看过影视剧就大呼小叫“不够硬核”的人根本不懂。
今天丁悦所要面临的考试,要求不仅仅是得出犯罪过程的结论。若想取得高分,考生还需详细展示他们是如何从现场留下的种种痕迹中,逐步推断出案件的全貌的。他们需要说明犯罪工具、作案手法,以及这些细节是如何通过推理得出的。
痕迹检验考试算是治安部特殊人才选拔最冷门的一个冷门项目,每年的报名人数并不多。
今年,全省有二十多名考生报名,已经创下了治安部在高中阶段进行特殊人才自主招生选拔以来的最高纪录,考生人数的增加也让竞争更加激烈。
在考官的引领下,丁悦和她所在的小组成员被带入准备室。
这个房间陈设简单,除了每人面前的一把椅子外,中间的圆桌上就只剩下一些基础工具,比如放大镜、粉笔、直尺和量角器等。
这些简单的工具就是他们待会儿要用来进行现场分析的主要装备。桌上放着一张A4纸,上面清楚地列出了分组考试的具体要求。
丁悦低头细看那张纸,上面说明了考试规则,大致内容如下:度假归来的一家人发现自家别墅有一面窗户碎裂,家里也少了些值钱的财物。抓到小偷后,小偷矢口否认他蓄意踩点、找准这家人外出的时间破窗而入,而是路过这家时看见破碎的窗户临时起意,入室盗窃的。请分析玻璃破碎的方向,并推断事件的真相。
确认每位考试后,考生被迅带到“犯罪现场”房间里,分散开来,对现场进行检查。现场只有一堵墙,上面的玻璃窗碎裂了,墙边两侧一地的玻璃渣子。
一个戴眼镜的男生率先开口:“从玻璃散落的角度来看,大概率是内部破裂,两边都有玻璃渣。”
他语气肯定,蹲下身拿出一根粉笔,在地板上标记了碎片分布的方向。他似乎对自己的推断非常自信,眼神时不时扫向其他队员,也在关注他们的反应。
“角度并不能说明一切吧,”一个短发女生反驳,“裂纹的中心点才是关键。”她手里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窗户上余下的碎片,“你们看这里,这种射线状的裂纹明显是外部冲击的痕迹。”
“那也不一定,裂纹也可能是压力导致的。这又不是有机玻璃,能轻松找到那种蝴蝶状裂纹……”眼镜男低声嘀咕,但没有继续争辩。他似乎想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却因为不能破坏现场,无法实验,便安静了下来,不和其他人沟通。
丁悦站在窗边,沉默地观察整个房间。她注意到,的确有一些碎片分布在窗外,而落在别墅外侧的碎片中尺寸比窗户内部的更大,如果说内部的碎片是“玻璃渣”,外部的可以叫做“玻璃碎片”。
她若有所思,侧头看向争论不休的队友们,开口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两侧碎片大小不一?外部的有大有小,内部的基本都是小的。”
短发女生看了一眼地下,皱着眉头问道:“这说明什么吗?”
丁悦没有直接回答,因为她一时也得不出结论,直觉告诉她两边碎片的大小会是一条重要信息。
一个高个子男生插嘴:“会不会是有人打碎玻璃之后,为了模仿玻璃自然碎裂的样子,就把一些碎片捡起来扔到外面?捡碎片多半捡大的、更容易看见的,所以扔到外面的大碎片更多?”
眼镜男抬起头,目光闪烁,仿佛对他先前“自然碎裂”的推断有所动摇,但他并没有开口,只是低头继续观察。
短发女生连连赞同:“对,你说的有道理,肯定是这样!里面的玻璃渣分布有些不均匀,有些地方明显玻璃渣更少,肯定是小偷自作聪明,捡起了一些扔到外面!”
她在草稿纸上写下了推断,准备让队友纷纷过目后誊抄到报告上:小偷从外面砸碎玻璃后,为了假装玻璃自然碎裂,便将房屋内部的一些碎玻璃捡起来,扔到外面。
为了显得严谨些,她还附加了一句:“但暂无证据表明,小偷和砸玻璃的是同一人。”
丁悦却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太对,可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她还需要对现场进行更细致的观察。
她是个较真又要强的孩子,觉得不对的事不可能就这么放过。
于是,抱着拖时间的目的,她连忙说道:“别急着写报告,如果玻璃是打碎的,我们还得推断出使用的工具,不是吗?”
第329章
尽管在场的学生都听得出来,丁悦似乎并不打算把他们总结出的事发过程写入最终报告,但她说的确有几分道理,令人无从反驳。
那个戴眼镜的男生本就坚持认为“窗户是自然碎裂的”这一观点,而先前的短发女生已经驳了他的面子,现在丁悦又似乎表现出与短发女生截然不同的观点。
于是,秉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心态,眼镜男生迫不及待地附和道:“对呀,就算真是被砸的玻璃,但光有个结论也没用啊!咱们还是快点找破窗工具吧!”
另外两名男生从头到尾都没怎么发表过建设性的意见,基本是随大流的态度。此刻,在场所有人再次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拨弄着碎玻璃,试图从玻璃碎片中寻找可能属于“作案工具”的线索,也许玻璃渣里混杂着某种不属于玻璃的物质。
与他们不同,丁悦并没有继续低头寻找,而是站起身,闭上眼睛,似乎在闭目养神。
实际上,这正是她思考问题的方式。她在脑海中逐步还原窗户破碎时可能发生的各种情景,分析这些碎玻璃散落形态背后可能隐藏的受力方向、大小。
众人一番努力后,终于在窗台和玻璃碎片间发现了一些纤细的布条,看上去像是某种柔软织物上脱落的部分,很可能是被玻璃尖锐的棱角勾下来的。
一直没怎么开口的高个子男生看了看那些布条,皱着眉头说道:“这纤维没什么好看的吧?很可能是小偷进出时,衣服被窗台上突出的玻璃划伤,掉下来的。”
短发女生点头附和:“我也觉得,这几根纤维不值得深究。想破窗作案的小偷,怎么可能用软布包着东西砸窗户呢?首先,这可是富豪人家的别墅,窗户的玻璃你们也看见了,虽然不是钢化玻璃,但厚度摆在那儿,不是那么容易碎开的。其次,用布包裹着硬物砸窗户,虽然可能减少砸玻璃时发出的脆响,但这么厚的玻璃,裂开的声音还是很大。”
她继续道:“更何况,用布条包住硬物砸玻璃,看似聪明,其实反而会起到缓冲作用,导致玻璃可能一下子砸不碎。这样一来,小偷可能得重复砸第二次甚至第三次,而反复敲击的动静更大,更容易引起人注意——这样考虑周到的小偷应该不会想不到。所以,这种作案方式本身就不符合逻辑。
”她扫视了一圈,似乎睥睨着全场队友,看有谁不满意自己的意见,又说:“我也支持这位同学的看法。关于作案工具,我们还得再找找别的线索。”
眼镜男生不知不觉退到了丁悦身边,小声嘟囔着:“我就说嘛,这窗玻璃肯定是自己碎的。你看,忙活了半天还不是什么都没找到……”
他继续自言自语着,语气中带着几分为自己的推测找到支持的窃喜,但又难掩疑惑:“当然了……我也搞不清楚,为什么玻璃渣会分布成这样……”
潜意识里,他似乎已将丁悦视作同盟,觉得丁悦会赞同他的观点,认为玻璃是自行破裂、房屋被盗,不过是小偷趁虚而入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