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哭起来我真的顶不住 第16章

作者:油盐不进 标签: 励志人生 情有独钟 娱乐圈 近代现代

  他喝得有点多了,语气挥斥方遒:“等我回去了给你们一人送几套,把你们这辈子的刀都包了!”

  说完他又细细讲了自己的打算,货源已经找好了,他准备回去开个网店,现在网络直播带货那么火,他们就跟着搞,先花钱把销路打开,等客户稳定了就会越来越好了。

  宗继他们听成哥说得头头是道也放心不少,孙贵举起杯子:“让我们一起住成老板生意兴隆!”

  “生意兴隆!销量第一!”

  他们在饭店包厢里笑得开怀,另一边却有人黑着脸砸了桌上的烟灰缸。

  “昨天的试镜方导竟然选了那个扫地的?”没有外人在,江慎行的脸上半点没有粉丝们嘴里“翩翩公子”的模样。

  经纪人解释了几遍宗继不是扫地的,只是被误认成了工作人员,江慎行不听,他懒得再说,只是嗯了一声。

  “你知道方导为什么不选我吗?”

  江慎行古装剧出道,一身白衣剑客造型是他不少粉丝心中的白月光,后面他再接戏,形象也都差不多。这次方导的民国剧是他渴望已久的转型机会,为此花了大量的精力去准备,对此势在必得。

  江慎行自认是通过机会最大的那个,结果竟然败在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身上,这让他怎么能甘心!

  “我不太清楚,但听说宗继的试镜表现非常好,几乎试镜一结束方导就跟编剧定了人选。”

  江慎行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这个机会对他多重要经纪人也十分清楚,虽然不甘,但方导主意已定,他们似乎除了接受没有其他办法。

  “你帮我通知制片方,就说我愿意降五成的片酬,我是真的很喜欢这个角色,希望方导能给我一个机会。”

  能混到今天的成就,江慎行深谙能屈能伸的道理,骨气和面子那种东西,不过是演给别人看的,就跟他对外的人设一样,都是假的。

  但那又如何,只要什么对他有利,他会去做什么。

  经纪人没说话,思考了一下江慎行提出的办法有多少可行性。

  “好,我马上帮你联系一下。”他坐下来开始打电话,烟灰缸摔在毛毯上,灰褐色的烟渍落在江慎行眼里,晕开一团晦色。

  几分钟过后,经纪人冲着江慎行摇了摇头。

  “合同已经签了,宗继只要了十八万。”

  十八万?

  江慎行明白经纪人的话意味着什么,按照他现在的身价,就算自降五成片酬,那也是一百万。宗继的十八万,连他的五分之一都不到。

  虽然他粉丝也不少,但大多都是冲着他古装造型去的,民国剧同样是他没接触过的题材,出来效果怎么样还不一定。

  宗继又是方导和编剧一致决定的人选。

  他彻底没有机会了!

  桌上没有东西可以再让他砸,江慎行狠狠踹了一脚茶几,脚趾处传来的剧痛让他面容扭曲:“宗继!”

  十一月三号,成哥正式结束在冀北的群头生涯,该见的朋友都见了,该说的话也都说了,他带着行李踏上回家的列车,对着前来送行的宗继他们摆手。

  “回去吧,有空我来冀北看你们,或者你们来看我也行。”

  离别总有说不出的愁绪,但几个大男人都没表现出来。

  送了成哥,宗继直接去了影视城办公区跟方导的剧组签合同,同时拿到了新戏《夜色》的剧本。

  宗继饰演的角色按戏份能排到男六号,但因为剧情线贯穿了全剧,所以勉强算个男五也没问题。

  他是真的便宜,方导都说他好久没用过这么便宜的演员了。

  十八万的片酬宗继到手六万,剩下十二万同样是等杀青后结算。

  宗继在小套一的客厅里转悠,沙发因为刘旺长期睡在上面已经有了明显的凹陷。

  他用步伐量了一下客厅的面积,还没他之前拍盛开在天承大酒店的客房大。

  “旺哥。”辣子鸡丁的香味从厨房飘出来,宗继打开厨房门,呛得直打喷嚏。

  “厨房呛,你快把门关上。”老化的抽油烟机嗡嗡转动着,但厨房里的油烟半点不见减少,刘旺的眼睛也呛得发红。

  宗继扒着厨房门,扭过头去大大地打了个喷嚏,眼泪都出来了:“旺哥,咱们重新租套房子吧。”

  刘旺把辣子鸡丁盛出来关上火:“你说什么?”

  阿嚏!他脑袋都呛懵了。

  “我说,我们换套房子租。”宗继用手背擦去眼泪,进厨房把碗筷拿出来,“租个两室一厅,你一间我一间,还可以接大娘来冀北玩。”

  刘旺当了群头一个月的收入差不多能是当群演时的两倍,他人实在,不像别的群头那样抽成抽特别狠,拿钱也干脆,很多群演都喜欢跟他合作。

  而且他挑人准,送过去的群演剧组也很满意,基本没出过漏子,可以预见以后的收入会越来越高。

  宗继马上就是有两部电影傍身的人,一个《盛开》一个《夜色》,指不定哪天就有经纪公司会主动来找他了。

  所以,他们完全有能力负担得起一套更大的房子。

  刘旺睡沙发睡习惯了没有太大感觉,听宗继提起来才发现,现在的房子似乎是小了点。

  他夹了块没有骨头的鸡肉到宗继碗里:“换!今天下午就看房子去!”

第20章 新家

  刘旺比宗继想得更多,既然要换,那就最好一次性到位,免得搬来搬去的麻烦。

  宗继肯定是会成为大明星的,再有三个多月《盛开》就要上映,总不能还住在城中村。

  对刘旺来说,在城中村从套一换成套二,压根没有区别。

  他把目光放到了天河广场附近的几个小区,那边的地理条件和楼盘状况都比较好,如果钱够的话,当然能直接买套房子最好不过。

  可惜那边一套房子七位数,他们没那么多钱,只能租。

  刘旺联系了房产中介,把自己的要求发给对方,价位在两千左右,电梯房,交通方便,如果小区安保完善,私密性特别好,上三千也没问题。

  中介很快整理出了许多符合刘旺要求的房源,问他什么时候方便看房。

  既然决定要换,那就越快越好。跟中介约好时间,刘旺和宗继换了身衣服就出去看房了。

  冀北影视城所在的位置并不在冀北城中心,这边更多的是酒店,毕竟拍戏的都是跟着剧组走,今天在这明天在那,很少有在这边安家的,要么住酒店要么租房。

  天河广场的周边一共有四个小区,房价根据小区环境略有浮动,但整体都比较合理,不会像海市和京市那边那样贵到让人难以负担从而选择跨城上班。

  两室的价格一般都在两千五到三千,差点的两千一二,好点的三千多,都在刘旺他们能负担的范围内。

  跟着中介看了几套房子后,刘旺跟宗继商量了一下,最后定下一套月租三千的,签半年约,押一付三。

  这套房子所在的明光小区离天河广场不是最近的,但是门口就有公交站,可以直达影视城。宗继观察了,小区出入的门禁并不是摆设,没有门禁卡的外来访客需要出示身份证登记才能进入。

  房子在小区的中庭,六楼,楼层不高,万一停电走楼梯也不会太累,如果住到顶层的二十八楼,估计能把腿走断。

  房间里的基本家具都是有的,不用添置什么,但是床上用品刘旺打算重买。这边的床都是一米八的,小套一那边的床品拿过来不适配。

  再者那些床品也用了有那么长时间了,新家新气象,干脆把能换的都换掉,房子都租了,也不差这几个钱。

  不过今天暂时搬不了,看完房子都晚上了,刘旺打算打电话给孙大娘让她找人看个好日子,搬家的事不能随便。

  租金是刘旺付的,押一付三就是一万二,宗继立马给他转了六千。

  “嘿!你转钱给我干什么,自己收回去。”刘旺根本没想过要让宗继承担房租。

  “你不收我就不住。”宗继才不怕刘旺不收钱呢,他总能把刘旺制得死死的。

  刘旺无奈收了钱,点点他的额头:“其他的你不准再跟我争!”

  等确定了日子,新家那边的东西也收拾得差不多了。刘旺叫了车,把东西打包好,搬家!

  虽然不是自己买的房子,但宗继跟刘旺还是请了朋友过来暖房。

  新的厨房抽油烟机十分好用,里面炒菜,关上厨房门,坐在客厅都闻不到油烟味。

  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刘旺之前租的套一冬天是不供暖的,新房它供暖!

  充满暖气的房间中,宗继只穿了长袖和牛仔裤,孙贵提着水果一进门就脱了外套。

  十一月的冀北气温跌下了十位数,天是晴的,看着暖和,但一出去就知道那风简直要把耳朵都吹掉。

  宗继第一次在北方过冬,新奇中又有点怀念青溪的温暖,他跟孙大娘视频,带她看他们的新家。

  “在外面都得穿羽绒服了,旺哥给我买的羽绒服,嘿嘿,我还没穿过呢,比棉服轻,还比棉服暖和,等过年回去我给也买一件。”

  “青溪哪里穿得住羽绒服,你看我现在,穿毛衣都觉得热。”孙大娘看着房间里的书,“这间卧室是你的吧?”

  “对,是我的,旺哥的在客厅那边。”

  宗继于是又拿着手机穿过客厅,给孙大娘看刘旺的卧室。

  “我一看那么多书就知道是你的,你旺哥他从小看书就喊头疼。”

  孙大娘看完房子,夸了声不错,又祝福宗继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要学别的小年轻贪风度,感冒就麻烦了,身体是自己的,不能胡闹。

  “我知道的大娘,大娘这是孙贵哥,湘南的。”

  来暖房的大都是刘旺的朋友,宗继也邀请了《盛开》剧组的徐导他们,但他们都说有事来不了,不过寄了礼物过来。

  礼物宗继已经收到了,徐导送的是一本书,讲的是人的微表情,还配有详细的图文,宗继觉得非常有用。

  周嘉佳送的是一个保温杯,在微信上跟他说天冷了要多喝热水。

  还有其他人送的一些小礼物,宗继都拆了,能用的都用上,不能用的就收起来。

  孙贵除了水果还提了一个多功能豆浆机,为了避免重复,他们几个都是提前互相确认了的。

  “开饭了。”刘旺作为今日的大厨一直在厨房忙活,当然宗继他们也没闲着,时不时帮他打个下手端端菜什么的。

  “终于又尝到了刘旺的手艺,太怀念了!这个味我能记一辈子!”

  孙贵表情夸张,宗继没来冀北前他曾吃过几次刘旺做的饭,每一次都是赞不绝口。

  “等刘旺你不想做这行了,就去开个饭馆,凭你的手艺肯定生意兴隆!”

  一群人一边吃一边笑,身体是暖的,心也是暖的。

  徐导送的那本微表情的书宗继还没看完就到了该进组的时候,他收拾行李的时候一并带上了,准备趁着拍戏的空当把它看完。

  《夜色》是十二月末开的机,宗继过完元旦进的场,此时冀北已经下了入冬后的第四场雪。

  第一场雪不大,是深夜时分下的,宗继醒来以后连雪的影子都没看到,只是听人说昨天晚上下了雪,天倒是冷得厉害。

  第二场雪和第三场雪都在白天,宗继看到了盐粒似的雪花,冰冰凉凉的,接到手上就化了,地面也没有积雪。

  第四场就是进组的这一场,大雪如同鹅毛,视线所及之处白茫茫一片,地面又湿又滑,每一步都要走得分外小心,车流都放缓了速度。

  从下车到进酒店,宗继看到不止三个人摔了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