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盛世男妃 第69章

作者:祎庭沫瞳 标签: 生子 甜文 近代现代

“娘娘说哪里话,若非怕被疑心,我与兄长认您做义母也是应该的。”封钦道。

封钦这话说得妥帖又暖心,贞贵妃和懋妃都很高兴。

之后懋妃又拉着江翊了解了一番,气氛一直很不错。

懋妃笑道:“我出来后,就听身边的人说律王妃是个博学的君子。原还在想我这随意之语是否会显得不够雅致,但不曾想王妃却是个好相与的,与我聊些闲话也是可以的。”

江翊微笑道:“诗书谋略是用在需要之时的,当下母妃与娘娘在这儿与我闲谈,关心我与王爷的生活,自是家常,我倒也不必拘谨刻意了,有什么说什么便是。”

贞贵妃放下茶盏道:“也就你这性子,能跟钦儿合得来吧。”

懋妃掩嘴笑道:“正是呢。”

贞贵妃道:“还是钦儿有福气。”

封钦脸皮厚的根本没谦虚,反而握住江翊的手,一副“你们说的都对”的样子。

吃了一会儿果子,贞贵妃道:“对了,立秋时皇上要去日坛祭天,钦儿,你想跟着去吗?”

这是每年立秋的习俗,是来祈祷秋收顺遂的,这也是农民一年中最重要的时节。每年皇上都要亲自到日坛祭祀,皇子随从倒没有定数,一般皇上会带得力和喜爱的皇子一起去,最开始的时候去的都是大皇子,后来封业回来了,回回也都会带上封业,二皇子和四皇子也去过两回,封钦倒是一回也没去过,一来是他没有主动去求,二来是怕他途中遇上不顺心的事,再发个脾气影响祭天。

“往年都没去,今年不去也罢了。”封钦对这个倒没有什么执念。

懋妃道:“王爷,今年你还是跟着一起去吧。”

封钦问道:“可是有什么要紧的事?”

懋妃摇摇头,“皇上祭天,百姓夹道,谁知会否有不轨之人混入其中?这次祭天,襄王必是会去的,现在皇位的争抢已经渐渐展露,皇上年纪越来越大,皇子慢慢年富力强,自然不会再像之前那样被束缚着。所以难免不会有人动了异心。王爷跟着去,能护住襄王,我和贞贵妃也能安心些。”

封钦点头道:“娘娘思虑周全,那到时我去求了一起去便是。”

“好。”懋妃温柔地笑道。

时辰差不多了,两个人便告退回府了。

进了门,封钦问江翊,“你觉得懋妃怎么样?”

“挺好相处,思虑也周全。能让皇上惦念,又力排众议复位的妃子,当然不会是简单的人物。懋妃就算只为自己的目的,也得三思而后行,定不能让出差子的。”江翊微笑道,“再者,你应该相信母妃看人的眼光,不会错的。”

“你说的对。看来立秋当日,又要辛苦一番了。”

立秋当日,艳阳高照,似乎预示着将会是一个大丰之年。

从宫中出发到日坛,需要一个时辰。

皇上出宫,侍卫自然不会少。拥在道路两边想看皇帝一眼的百姓也已被官兵挡住,不得靠近。

御驾走得不快,封钦和封业骑着马走在后面。这次跟来的皇子除了他俩,还有大皇子。

不过他们跟大皇子没什么话可说,也就各走各的了。

而在这多人前,也不方便讨论事情,所以封钦和封业虽并骑而行,却也没聊什么。

正当一行人走过衔房街准备出城之时,一边的人群中传来一阵骚动,只见一名女子大力撞开侍卫,冲到了御驾前,跪地大声道:“皇上,求您为民女做主!”

“大胆!”皇上身边的黄公公怒指着那女子道。

队伍不得不停下。

封钦他们听到动静,驱马走了过去。

皇上皱着眉头掀开帘子,问道:“何人在此?”

那女子倒是不卑不亢道:“民女织湖县范邬村姜氏。”

“你有何事?”百姓们都看着,皇上自然不能将人直接拉走。不过看这女子的打扮,估计不是什么富裕人家,衣服又旧又破,头上也没个饰物,看起来寒酸极了,估计一路上京是吃了不少苦。

“皇上,民女要告织湖县知府强抢民女,与二皇子勾结。二皇子贪污结党,包庇其党羽,对知府所为隐瞒不报,民女无法,才一路上京来告。还请皇上为民女做主!”说着,姜氏一个头磕在地上。

“胡说八道。”黄公公怒道。

这可是在大街上,让百姓听到,皇家声誉还要不要了?

封钦和封业对视了一眼,并没说话。

“民女没有胡说,整个织湖县都知道此事。民女的父母为救民女,都已被知府的家丁打死。民女现在孤身一人,已经没什么可怕的了。左右县城知府只会推脱,民女不得不告到京中,让恶人得到惩罚!”姜氏道。

皇上严声道:“真有此事?”

“皇上,民女一介弱女子,若非不得已,怎么会孤身一人千辛万苦跑到京城来伸冤?不说路上的种种,就连到了京城能否见到皇上都不一定。还请皇上为民女做主啊!”

黄公公小声在一边提醒,“皇上,不如将这位姜氏先带回去,等祭天结束,再细问。别耽误了祭天的吉时。”

皇上点点头,便让人照办了。

大皇子在旁边,封钦没说什么,向兄长使了个眼色,意思结束之后去府上说。封业点点头,就当什么事没发生一样,随队继续前行。

除了姜氏的那点小插曲,祭天一切都很顺利。

护送皇上回宫后,两个人去了襄王府。

宋颀这几日正全力照顾几株名贵又难得的药材,根本没时间招呼封钦。封钦倒也不在意,毕竟谁都有忙的时候,自家人根本不需要计较那么多。

“这事哥哥怎么看?”封钦喝着茶问。

“你想借此一搏?”封业问。

“那姜氏的话倒也有些可信,毕竟二皇子手底下的人的确干过这事。当然,如果姜氏有更多的证据会更好些。”封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