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太子胤礽 第108章

作者:伊川 标签: 近代现代

上苍极其厚待他地,让他在那之前就见到了刻骨不忘的那个人,还让他有机会再到他身边短暂地与他相处。那时候他几乎都深深感激乡试舞弊的官员了,把他又送到了他身边,然而那个时候,他身边已经开始有了别人。

刘兼仍记得第一次见到沈廷文的情景,桃花眼里似笑非笑的敌意,似有若无的针对,以及言谈举止间对和同胤礽不同寻常关系的暗示。

初初得知他们之间关系时,他是黯然的。他艰难地追逐他的脚步,想要到他身边去,但他身边已经有了别的人。但再想想,他那样的人,身边何时会少得了仰慕的出色男女?

刘兼告诫自己不要多想,既然不能忘却他,那就尽自己的努力走到所能走到的、离他最近的位置吧,不再苦苦挣扎了,随着自己的心意。不要想以后,也不要想明天,走一步算一步,有多少人仰慕他,他却和他有过曾经,这已经很幸运了,况且胤礽对他究竟是不同的,他满足于那一点不同。

本来不抱奢望便不会有失望,静静待在有他所在的地方,等待自己的迷恋褪去——刘兼以为他看着胤礽娶妻生子,这份不能放下的牵缠会在流光、在最莫测纷杂的官场生活消磨中渐渐褪色,胤礽会遇到一个深爱的女子,而自己也终究可以彻底死心解脱放手。那时候离开这个实际上自己并不喜欢的城市,说不定流年暗换后,他也会遇到一个能携手一生的女子,而后各自有各自的圆满,以为沈廷文也不过如同自己一样,只是一个过客,然而他慢慢发现,不是这样的。

胤礽,在一点一点,慢慢喜欢上他。

胤礽自己没有觉得,或者他克制自己不能放纵感情,沈廷文也被他太好的伪装骗过去,但是一切的表象都不能迷惑清楚地知道胤礽柔软一面的刘兼。

再没有比看着深爱的、也曾经喜欢过自己的人一点点喜欢上别人更加痛苦的事。看着自己曾经的位置被沈廷文一点点取代,看着那个人离自己越来越远,却不能挽回无力挽留,那种痛苦不是激烈的,却如同细小的蚂蚁一点点啃噬骨髓心脏,或者小火慢慢熬煎五脏六腑,抑或是被一刀一刀的凌迟,没有人能了解这份绝望。

然而刘兼知道,沈廷文也不是能陪胤礽到最后的人。进入官场之后没多久他就知道了正当盛年的皇帝康熙是多么宠爱一手培养出来的完美继承人,追求完美的皇帝决不会容许自己完美的太子行差踏错,沈廷文永远不能站在台面上,甚至连影响胤礽的情绪决策都不允许。胤礽是深知这一点,康熙或许会允许他养个解闷取乐的娈童,允许他与男子春风几度,但如果有人引得他跨过了那条线,就只有死。

但即便是胤礽完美地控制着感情,没有跨过那条线,沈廷文还是很快被谴走了,一次形同流放的“高升”。胤礽没有任何挽留,没有任何失态,只是在他在漫天飞雪中远去后不再克制自己的心,承认自己爱上了他。

他不能有任何挽留,他不该有的行为都可能会给爱人带来死亡的威胁,只能看着他远去。

他是这个国家未来的主人,除了皇帝之外最尊贵的人,也是世间最不自由的人。

刘兼却在被他完全屏弃在心门之外的这个时刻,明白了自己永不能再挣出他这个迷咒了,注定要沉沦一生,不会再拥有俗世最普通的幸福。

他是最不自由的人,将来登上那个至高的位置,也许还将孤独一生,他愿意就这样陪他一生,即使永远只能像现在这样在他心门之外。

作者有话要说:完

选秀

胤礽回到养心殿,石氏着人请他过去。他来到永寿宫,却原来是通过初选的秀女在宫里为期一个月的礼仪训练结束了,到了复选挑人的日子,要胤礽去挑人。

胤礽方才在军机处看了半天的折子卷宗看的有些困乏,也对那些十来岁的小姑娘并不感兴趣,揉着额头说道:“这些你看着办就是。小五、小六、小七、小八都到该大婚的年纪了,秀女中有好的你都留意着。”

石氏道:“是。这回出身好性子也好的好秀女不少,臣妾已经留意了,各太妃娘娘自己也会留意。皇上身边也该添几个人了。”

胤礽顿了顿,放下手来,过了片刻,淡淡道:“那你就看着也留几个吧,性子要懂事。”他登基后没有充掖后宫,妃子只有皇后与还是太子时纳的三个侧妃,对于一个皇帝来说着实有点少,更加上这几年后宫一直无所出,石氏受到的压力非常大。子嗣问题也是必须解决的,这次必须留人了。

石氏垂下了头,道:“皇上到底还是亲自看一眼。另外,这一次太上皇身边添不添人?”

胤礽想了想,道:“你把秀女名单给我吧,我拿去让太上皇看看。”

石氏把名单拿给他,他翻了一遍,听着石氏讲解,对这界家世、出身都出众的秀女心里大致有了个数,便带着名单去找康熙了。

石氏送他出了永寿宫,回到内殿,周围没有一个人的时候,脸上才现出了一缕极淡极淡的黯然。

胤礽去乾清宫找康熙,康熙看过名单,饶有兴致地问可有好的。这些秀女其实胤礽一个都没见过,初选时他根本没去看,但皇后才跟他说过,倒也答的上来。

康熙听完他的回答显得很高兴,道:“这么说今天就是正黄旗和镶黄旗复选的日子了?走,我们去看看。”于是两个人就去了复选所在的翊坤殿。

秀女们已经在翊坤殿等着了,复选由石氏主持,胤礽拿着名单去让康熙看,她便来到了翊坤殿。胤礽与康熙走进翊坤殿,她与众掌眼的太妃和胤礽的三个嫔忙迎上来行礼,殿里的秀女太监宫女们也齐刷刷跪了一地。

命众人免礼,二人走进内殿去,康熙在主位坐下,胤礽坐在他左首,命开始复选。

穿着统一的宫装梳着统一发式的小姑娘们听着唱名,一个个战战兢兢地上前表演才艺,大多数都不敢抬头,偶然有一个大胆偷看的,也是很快就满脸通红低下头去。不过不管怎么说,规矩礼仪都算不错,看来在宫里的这一个月的特训没有白费。

这次适婚的宗室皇亲不少,胤礽身边要留人,老康身边说不定也会留,小九小十虽还不到大婚的年纪,可也快了,也该指侧福晋了,通过初选的秀女虽然不少,但这样一比就不算多了。石氏看着康熙与胤礽的脸色,凡是只要没出大错与太不堪的都留了牌子。

康熙兴致很高,遇到出挑的秀女,还会亲自考问一两个问题,这样一来,小姑娘们越来越紧张了,胤礽却并没有留心看。

清宫选秀,选的其实是秀色之外的东西,选的是秀女的出身、家世、品性;秀女们在宫里一个月的礼仪学习,学的也不仅仅是礼仪,而是宫里诸色人等在对她们人品行事长达一个月的细致观察。这次大挑谁能留下来,其实胤礽、康熙与负责查考的妃子们心里大致都有数。

秀女们表演的才艺大都是女工、琴棋书画、歌舞等,大多数人都十分粗浅,只是勉强说的过去罢了,连女工真做的好的都没几个。毕竟满人入关还没几年,祖先遗风尚在,让她们骑马射箭说不定还会更好一些。但选秀又怎么可能让她们去比骑马射箭。

因此连听几首拙劣的琴曲之后,忽然一首流畅优美的《江汉舒清》响起,一下子吸引了胤礽的注意力。

这次弹琴秀女唱名是黑龙江河营协办守备安晋之女乌雅氏·宁微,十五岁,白皙的皮肤,弯弯的眉毛月牙似的眼睛,黑森森的睫毛又长又翘,两把小刷子似的,颇为美丽。她弹完《江汉舒清》之后又表演了一下书法,秀丽的小楷写的是一首小令,看内容竟是自己所做的,也颇清新可喜。胤礽点点头,这小女孩不像他平常见的满人姑奶奶,倒像是汉人家的姑娘。他对这姑娘的名字有些印象,也知道她的父亲安晋,是德太妃胞弟,德太妃通过皇后求过将她指给胤祚。

康熙也连连点头,十五岁的小姑娘,能有这份儿才气已经很不错了,虽然出身不高,也算难得了。

石氏见二人都满意,便留了牌子。德太妃眼中露出些微喜意。

宁微脸上也不由露出些羞怯的喜悦来,但仍规规矩矩地站起来谢了恩,规矩一丝不错。

复选惯常的规矩是一日阅选两旗,两旗能过初选的秀女并不多,正黄、镶黄两旗是天子亲领的上三旗,通过初选的加起来也不过三十多人,两个时辰不到就挑完了。宁微的表现似乎给秀女们带来了点压力,后面没有再出现更出挑的,有四五个人被撂了牌子。

这次复选,三十五个秀女,留下了二十三个。

康熙对这个结果倒很满意,选完之后胤礽陪他回乾清宫,他道:“这次正黄、镶黄两旗的秀女都不错,有两个德容言功、出身都不差,那个乌雅氏·宁微也甚出色。”

胤礽道:“乌雅氏·宁微是德太妃娘娘的侄女,德太妃娘娘想让她指给胤祚。”

康熙想起来:“哦,是了,德妃也跟朕提过。”仔细想了想,道,“这姑娘才学出众,更难得性子柔中带刚,虽然出身有些低,但也堪为胤祚良配。”

胤礽并不赞同,倒不是认为那秀女怎么样,而是她跟胤祚是亲表兄妹,这血缘实在是太近了。只是这理由他却说不出来,因为姑表联姻姨表联姻在这里实在是太常见了,姐妹共侍一夫、姑侄共侍一夫都比比皆是,康熙本人的后宫里就不只一对姐妹姑侄。

因为他跟胤祚太亲近,胤祚已经二十岁了还连个侧妃都没有,宫中已有尘嚣流言,乌雅氏是德太妃自己看中的儿媳妇,求到了皇后跟太上皇跟前,他无故驳了,更不知要被传成什么样子。

限于选秀制度、祖宗规矩和满汉不通婚的禁令,清朝皇室宗亲挑选媳妇儿的范围其实很小,只能在八旗挑选,历届秀女的人数都多不到哪里去,整体质量自然也很有限,因此这一届在胤礽看来只是平平的秀女已经让康熙很满意。

“这届秀女都尚可,我看到复选的名册里还有皇后的堂妹?”

胤礽略微有点印象,道:“是。”

康熙点了点头,道:“石家的家教是好的。”石氏十五岁嫁给胤礽,从太子妃做到皇后,为人行事没有一个人能说出个“不”字,长辈同辈小辈里更没有一个不喜欢敬爱她的,连胤礽有时都免不了会做错些事情,但她竟然从来没有出过一丝差错。

胤礽以为康熙想把那个秀女指给哪个兄弟,略微有些迟疑:“皇阿玛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