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太子胤礽 第93章

作者:伊川 标签: 近代现代

到了京城之后,按说已经不用再作难了。由于天下承平,近年来更渐现盛世之象,文风又兴,各地官员富商纷纷斥资在京修建接待本乡前来赶考的士子的会馆,免费为贫寒士子提供食宿。然而李去非和小童好容易找到了宣武门外的同乡会馆,一打听,会馆里的一溜儿大小管事竟然全是李父得罪过的,尤其出了名肚量狭小的主理事,更是曾被李父往死里得罪。

这种状况,李去非也只有无奈,没有去会馆碰钉子,和小童跑遍北京城,用身上所有的钱租了间最便宜的房子住下,继续卖字卜卦,挨到了现在。傅临元的父辈有一个就是会馆中管事的,也被李父狠狠得罪过,本人也一直李去非别苗头,这是明显知道内情,在故意嘲讽。

“傅兄,跟他多说什么,快走。”举子中的另一个看着松鹤楼已近在眼前,不耐烦地催促道。旁的士子也都是一脸急切。

李去非奇怪道:“诸位这么匆匆忙忙的是?”

傅临元听到催促,本已打算撇下他再次举步,听到这句问话不屑地回头道:“吃饭,”说着打了个饱嗝,一股酒气扑面散出,“李兄也要来吗?”说完打头昂首大步迈进了酒楼。

其余士子都忙急匆匆跟上。

只有头一个认出李去非的吴彦昉落在后面,很为同伴的行径有些不好意思:“去非兄……”

李去非忙摆摆手,这并不关吴彦昉的事。有些好奇地问:“你们这是……”这群人一个个挺胸凸肚一身酒气,有些连嘴唇都没擦干净,傅临元甚至还打饱嗝,明显不是没吃饭来吃饭的,倒像是刚从酒桌上下来。

吴彦昉倒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原来这帮人今日也捧韩老板的场去了,也听说有许多文坛泰斗都到了,也打算乘机接触接触,拜拜山门,同样没找到机会。散戏后本来正在一家店里用酒饭,听到确切消息号称北国第一才子的纳兰容若与曹寅、朱彝尊、严绳孙、顾贞观等等权要文豪听罢了戏在松鹤楼用饭,觉得又是个机会不能错过,可以假装也来松鹤楼吃饭巧遇一下,于是就有了这一幕。

解释罢,吴彦昉问道:“李兄,你要不要一起来?你才学可比我们大多数强的多,好好表现一下,说不定就能得到哪位大人的赏识呢?”

作者有话要说:诈尸

传说中的纳兰容若公子和冉侍郎

李去非忙谦逊,但也大是心动。算算身上的钱即使进松鹤楼也不至于出丑,就算没人赏识,也权当见世面了,这松鹤楼可是帝都第一等的地方,进去见识见识,即使这次春闱落第,也算不白来京城走一趟。

给了小童几文钱让他到对面的干果铺子买果子吃,嘱咐他就在那里玩不要乱跑,随吴彦昉跨进松鹤楼,一进店门,李去非就吃了一惊:六间门脸打通一气的敞阔气派大堂里,一二十张繁丽端庄的乌木八仙桌椅错落有致地摆开,竟然有一大半客人都是士子打扮。

李去非的第一个反应是:难道今年进京参加春闱的举子这么多?

旋即又发现这些人一举一动似乎都格外文雅潇洒,还有好几桌拿了梅花在点头晃脑、曼声吟哦,都不像来吃饭的,倒让人错疑是哪个文会。再仔细一看,这些人还有个共同点,就是吟哦的声音都格外大,眼睛还暗中一瞟一瞟地往二楼看。

李去非疑惑了一瞬,耳朵敏感地捕捉到几个敏感词汇:“纳兰大人……”“顾大人……”“朱大人……”再一看几个城府浅的望向二楼上的崇仰兴奋目光,顿时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看来大家目的都一样,不由叹惋,竞争压力好大呀!

傅临元一群人抢在另一拨士子之前在两张靠近楼梯、从二楼上下来能第一眼看到的桌子上坐下,看看这么多竞争者,脸色有些阴沉。再看到吴彦昉带着李去非进来,当即便有一个人不耐烦地道:“吴兄,你带他进来做什么,他给的起这里小二的赏钱么?”

这么不留情面的话让吴彦昉也不高兴了,沉下脸道:“放心,待会儿李兄那份分例由我出,这份钱我还出的起。”

吴彦昉的父亲是地方上是威望甚高的学官,这群士子面上不显,私底下还是让他一两分的,这时见他生气了,便都不再说话,任由他把李去非领到了席上。

李去非随着吴彦昉入席,假装没发觉同年们的敌意和排斥。他彪悍的父亲大人在世时曾把全县能喘口气的人都全都得罪光,在整个开封府都大名鼎鼎,有这么一个能得罪人的老爹,脸皮要不厚一点日子根本就过不下去,跟以前的比起来,眼前这个场面简直小儿科到可以忽略不计。

座上的举子们虽然给吴彦昉面子没有再说李去非什么,可也当他不存在,自顾自叫了一桌子菜两壶好酒,甚至也想法子弄来了一枝梅花,大声作起诗来,互相捧誉。吴彦昉几次想把话题抛给李去非,都被人刻意打断,李去非摸了摸鼻子,只好自得其乐去欣赏松鹤楼内部大气雅丽地陈设,和齐齐整整铺排了一桌子的美味佳肴。

说起来他还是第一次来这种好酒楼,吃上这等好席面。松鹤楼也不愧是京师第一等的店家,道道菜肴都色香味俱全,连所用碗筷器具都精洁异常,在一串串从高高的二楼屋顶悬挂下来的明灯照耀下,只看着就让人觉得赏心悦目。李去非每道菜都尝了尝,感觉滋味真不错,只为了这桌菜就进松鹤楼这一趟就不算白进。

众举子风雅地吟诗作对,见他这个样子,很是看不上眼,故意讽刺地问道:“李兄,好吃吗?”李去非一脸真诚的奇怪,反问道:“菜就在跟前,诸位自己尝不出来味道吗?”

众举子被噎的一时无话可说,只好忽略他继续吟诗作对。

在众人的咏梅诗“作”到第十四首,咏雪诗“作”到第九首半——之所以是“半”,是因为有一位仁兄只念出了前四句——的时候,二楼楼梯上终于传来了咚咚地脚步声,几个衣裘华丽、气度不凡的男子出现在了楼梯口,有老有少。

一楼大堂的人不自觉都暗中注意着他们。不知是谁小声说了一句:“就是他们了,那个石青披风,长的很俊的年轻大人就是楞伽山人!”

楞伽山人就是号称北国第一才子的纳兰容若的号,纳兰容若既然在了,其他几位大豪肯定也没跑!

众人猛然都兴奋起来,直白的就直接用崇仰地目光表达崇敬之情,含蓄的就当做没认出来这几人的身份,自念自己最得意的诗词佳句,希望才华能引起哪位大豪的注意,一时间众生百态。

纳兰容若与几位大豪相视一笑,却只是含笑以目光同众士子们致意过后,就在长随护卫的拥簇下穿过大堂,走出酒楼上了各自的马车,径自离开了。

松鹤楼内满心火热的士子们顿时都一怀冰雪。

京师物价高昂,这些外地远来的士子,未必个个都有钱,大多数家境反而是甚为贫寒的,来松鹤楼这种地方吃顿饭对他们来说是不菲的支出,没有得到能提挈一把的大人物的赏识,让人非常失望,大都有些垂头丧气。

正在这个时候,二楼楼梯再次有脚步声响起。

松鹤楼的二楼都是雅阁子,想在里面吃饭需要提前预订,因此二楼的客人大多非富即贵。听到这个脚步声,有些乐观的士子又重新燃起希望:虽然没有得到朱彝尊、严绳孙等文坛大豪的赏识,若有其他权贵赏识也是一样的。

不料这次楼梯口却走出一个领着几个从人的二十来岁的年青公子来,虽然也清贵不俗,众人却都有些失望:这公子实在太年轻了。

但众人中一个见多识广的却激动地低声对身旁的人叫了起来:“那是户部右侍郎冉默冉大人!从小儿作伴读跟万岁爷一块儿长大的,万岁爷跟前的大红人,实打实的天子信臣!”

众人一听,心中又都火热起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冉侍郎?这位冉侍郎不但从小儿同天子一起长大,不到二十五岁就当官当到二品侍郎,而且本身也才华横溢令名远扬,在北京城里是连三岁小孩子都知道这位大人日后必是前途无量的,若能跟他扯上一点关系那好处绝对会是数都不清!

只是众人心中虽都热切,却也一时没人敢上前攀谈——太莽撞了给这位前途不可限量的青年权贵留下坏印象,可就得不偿失了——倒是冉默,向外走时看到士子们中间的一个人,神情一怔,微微点头打了个招呼。

这个人是李去非。

作者有话要说:少了点,但表明我这次不是诈尸,是真的复活了

另,今天还有,这几个字只是宣告我的存在

——————————————————————

12点前告诉一下筒子们俺真的在写

我这悲摧的速度……

蜗牛继续爬,爬一段发一段吧,今晚一定要爬完这一章!!

——————————————————————————

4:57,更新时间证明俺真的很努力,泪奔爬下去补眠

眉来眼去情儿厚

李去非立时被满堂嫉妒地目光射穿了。

李去非在冉默出现在楼梯口时便已恭敬地站了起来——这倒不是因为他知道冉默的身份,而是认出他是那日跟在救过自己、身份疑似皇帝的男子身边、并曾给过自己十多两银子的人。

早猜到跟在那男子身边的人应当身份不凡,但还没想到竟然就是户部侍郎,更没想到的是这位大人物隔了这么久似乎还记得自己,李去非受宠若惊地躬身行礼。

冉默除了他之外并没有再理会别的士子,也脚步不停地在从人的拥簇下走出门去了,众士子也没有人敢造次上前。他一走出门去,松鹤楼内顿时沸反盈天,以前不认识李去非的全都冲到他跟前打听他跟冉侍郎是怎么认识的、跟冉侍郎是什么关系,倒是一众同乡坐着没动,脸色都有些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