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凶策 第36章

作者:凉蝉 标签: 情有独钟 甜文 近代现代

  ——“不能!”

  司马凤点点头,放低了声音:“它是什么?你在保护它?”

  许英的眼神前所未有地紧张,双拳紧紧握着,浑身都绷紧了。

  方才在司马凤以鞭子威胁他的时候,为了让这种威胁更具有压迫力,司马凤不断地把鞭子甩在地面上和许英所坐的椅子上。许英并不怕鞭子,只是哆嗦着哀求“别打我”。但司马凤每每把鞭子抬高,他都会下意识地稍稍偏头。

  迟夜白起初以为他是不由自主地躲避鞭子,但随即发现无论司马凤的鞭子甩向什么方向,许英的脑袋都会向左边偏。他扭动脖子,侧低脸庞,不像是躲避,反倒像在保护着自己的左肩。

  迟夜白只是随口一问,但司马凤却立刻猜到了许英的怪异举动是因为什么。

  “它是你的朋友吗?”他压低嗓音,平缓地问,“还是你的神?”

  马浩洋只给了司马凤一个时辰的时间。他和迟夜白走出那昏暗的牢房之后,听到迟夜白在身边轻叹了一口气。

  “可怕吗?”他问。

  “还行。”迟夜白回答,“牢房里有点冷。”

  “我也这样觉得。”司马凤问他,“这儿有其他人么?”

  “阿四在对面等着,没别人了。”迟夜白说。

  司马凤点点头,抓住他的手,贴在自己胸前。“那我给你暖暖——别动,不要怕嘛,没别人。”

  迟夜白:“……我没有怕。欠揍是么你?”

  “我瞎了,你舍不得打。”司马凤笑道。

  迟夜白费了些力气挣开手,阿四也恰好跑了过来。忠心耿耿的司马四对方才两位少爷拉拉扯扯的一幕只当没看见,发觉两人脸色凝重,不由紧张起来:“没问出有用的事情?”

  “问出了很多。”迟夜白说,“都是你少爷问出来的。”

  阿四:“所以那些事情是他做的么?他真的以杀人为乐?不是说他脑袋不行,是个傻子吗?”

  “他可不是傻子。”迟夜白拧紧了眉头,“他说杀人不是他的乐趣,是他保护自己的方式。”

  栖息在许英肩膀上的那个需要他保护的东西,许英把它叫做二弟。

  许英家只有他一个孩子,但在很久之前,陈氏还生过一个虚弱的小男孩。许英已经不记得那孩子叫什么,只喊他二弟。

  那个孩子才是许英第一个杀的人。

  二弟死于一块石头,那时候他三岁,许英九岁。

  许英木讷,二弟却十分聪慧。许英父母都相貌端正,偏偏他长得丑,在村里常常受人欺负,就连爹也在酒后因为他而狠狠揍过娘很多次。二弟和爹娘都很像,浓眉大眼,和许英毫无相似之处。

  二弟很黏他,爹娘于是便常常跟他说“不要把二弟带坏了”。

  许英那时候已经熟悉用石块打砸猫狗的方法,他还能剥下它们的皮,把光溜溜的一条肉身挂在树枝上。二弟很害怕,每次他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只敢在一旁远远看着,从不靠近。

  许英决定教二弟给猫狗剥皮。二弟被他抓住,嚎啕大哭,许英怕他的哭声把人引来,手里那块还沾着狗血的石块就拍向了二弟的脑袋。

  他砸了七八下,二弟的指甲裂了,把他的左眼抓破,此后几十年都好不了。而此后的二十多年,小小的二弟便一直坐在许英的左肩上,跟他说话。

  许英第一次明白,杀人和杀猫狗是很不一样的。他对这一切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兴趣——但苦于年纪太小,没有力气。

  二弟的尸体他扔进了山崖下,回家说二弟不见了,整条村人找了几日,终于发现了被野兽啃去半边的小孩子。

  许英不允许二弟跟别人说话,司马凤便顺着他的意思,一点点地从他嘴里挖出自己想要的信息。

  虽然有二十七桩锤子杀人的悬案未破,但许英自己却说他至少杀了三十个人,还有多的,记不起来了。

  “他们要害我,他们对我不好。”许英歪着脑袋,十分认真,“我蠢,我不懂的。所以都是二弟提醒我,让我把人杀了。”

  在许英的供述里,他没有生存的能力,也不懂得跟人沟通,更难以察觉周围人的恶意。而二弟,聪慧的、敏感的、善良的二弟,永远在他左耳边絮絮低语,告诉他哪个人怀着恶意,哪个人可以去接触,哪个人看到了就该远远跑开。

  因他天生一副丑恶相,别人都不想看第二眼,二弟始终陪着他,他心里便认为二弟是最亲、最好的人了。

  “嗯……原来是这样,你二弟很厉害。”司马凤惊叹得很到位,“那么陈二家呢?他当时只有七岁,二弟看出了什么?”

  “他长大了就不得了了!”许英忽地把声音压低,怕是被人听到似的,“他很快就会长大,长大之后就会天天打我。我很怕的,我怕痛,很怕。二弟就跟我说,拿着锤子去找他,吓一吓他,不行就砸砸他。”

  “然后你就砸了。”司马凤补充道。

  许英小心点头:“砸的时候他还在我手上抓了好几道伤口。二弟是对的,二弟说的果然都是真的。他以后一定会害我。先把他弄死了,我就平安了。”

  那位看不见的“二弟”就这样在许英的左肩上坐了许多年,一个个地指点,教他去杀了三十多个人。

  阿四听得浑身冒凉气。

  “我的妈呀,世上真有鬼!”他连忙紧紧挨着司马凤,“少爷你阳气足,我我我我得跟着你。”

  “你信他的话?”迟夜白问。

  阿四想了想,有点儿困惑:“也不是全信……可是真的会有这样的人啊,能看到些人世间没有的玩意儿,还能跟他们讲话。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嘛。”

  司马凤笑着点点头,伸指在阿四脑门上重重一顶:“你完了,你一辈子都成不了慕容海那种独当一面的大侠。”

  阿四被推了开去,十分委屈:“为什么成不了?”

  “你信许英的话?”司马凤笑问,“你居然信这种鬼神之说?”

  “他……他在骗人?”阿四呆了片刻,“可他这样一个傻子……”

  “是啊,这样一个不善言辞的木讷汉子,杀了三十多个人,潜逃这么多年居然从未被发现。”司马凤轻声道,“你真以为他是傻的吗?”

第46章 污血(10)

  同样不相信的还有马浩洋和甘好。

  许英杀人无数,但在审讯中完全没有表露出来,只在这次迟夜白问出之后才透露了所谓“二弟”的存在。鹰贝舍的探子带回来的信件里确实说到许英有一个很小就夭折的弟弟。小儿子死后,陈氏再没能生出孩子,于是许英即便不是什么好苗子,也被家人看做唯一的血脉传人,拼了命要保护他。

  但这些前事,并不能说明许英讲的是实话。按照他的说法,他从无杀人之心,全是“二弟”指示,令这多起命案都笼罩了诡怪的气氛。

  但马浩洋并不管这许多。

  “是他下的手,便是他的罪。”马浩洋身材高大,满面红光,是一个很精神的人,“不管这‘二弟’是真的存在,或是许英捏造出来的,总归都是他动的手。与其把时间花在研究不知何迹的‘二弟’身上,不如先理清楚许英到底杀了多少人。”

  他原本是看在甘好的面子上放两人进去,谁料竟立刻问出了想要的内容,于是对司马凤和迟夜白的信任顿时增加了许多。

  “这许英应当是有杀人癖。”马浩洋说,“说实话,我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凶徒。这人与我平日里审讯的犯人大不一样,他似是对杀人这件事毫无感觉,也看不出有任何害怕与惋惜,杀了人,倒像是做了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似的。”

  “杀人成癖者,与常人很不一样。”司马凤一口气喝光杯中浓茶,清了清嗓子后说道,“杀人对他们来说,就似弄死一个昆虫。在他们眼中,人与昆虫鸟兽没有不同。容易被激怒,也容易做出冲动的行为。比如他杀死一家三口,只是因为想喝粥,而那老夫妻没有让他进屋。但凡有些许常识,都不会这么鲁莽地动手的。”

  “且没有处理现场,也没有擦拭自己鞋上的血迹,就这样大摇大摆地要出城了。”

  司马凤赞同了马浩洋的话:“对的。他在一个普通人家长大,对生死总会有最基本的概念。但他每多杀一个人,每每轻易地取一个人性命,他对生死的看法就会模糊一些。他杀的人越多,对生和死的分别也就越模糊。”

  马浩洋点点头:“因而才说杀人成癖,无法戒除。”

  “而且他脑袋是肯定有问题的。”司马凤转头问迟夜白,“他当时保护左肩上那个‘二弟’的动作,你觉得是装出来的还是下意识的?”

  “下意识的。”迟夜白回答,“他的左眼因为受过伤,所以不太灵活。但只要他察觉左肩可能会被鞭打,他的左眼就会立刻眨动颤抖,并且开始缩肩。”

  马浩洋呆了呆:他审讯的时候并未发现这样的细节。“所以呢?”他连忙问。

  “人确实是许英杀的。但这位‘二弟’,也不代表就不存在。”司马凤指指自己的脑袋,“他活着呢,在许英的脑袋里,一直陪着他。”

  阿四一直在司马凤身后仔细地听,此时又觉得白毛汗飙出来了。

  “‘二弟’是否指使他杀人,我们不确定。‘二弟’是否真的如他所说,是在保护许英,我们也不确定。但许英这样自然的保护动作,至少说明了在他心里,自己左肩上是坐着一个小孩的。”司马凤说道,“这位‘二弟’是他自己捏造出来的,但绝对对他有很大的影响。”

  “所谓的‘二弟’指使杀人,不过是许英脑袋里另一个自己说的话罢。”马浩洋终于也反应过来。

  “是的。”司马凤说,“许英患有杀人癖,且脑子不正常,这就是我的结论。但他不是傻子,他懂得怎样最快、最狠地杀人,也懂得藏匿。这个人十分危险,一定要严加看管。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便是从他口里挖出那三十多条无主的命案。”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许英说话含糊,颠三倒四,装疯卖傻。马浩洋这边的人无力做好这件事,他便干脆委托司马家去做了。司马凤对许英有莫大兴趣,自然爽快地应承了下来,并承诺十日内会将完整的审讯卷宗交给马浩洋。

  回程的路上,司马凤为感谢甘好,特地请他到青河最好的酒楼吃了一顿饭。

  此时雨仍旧未停,举目尽是潮湿一片,楼上高高挑出的大红灯盏映在水淋淋的墙上街上,化出一团团氤氲的红色光团。

  甘好一口气叫了几个大荤菜,吃得满嘴是油。他还要了两瓶烈酒,司马凤还以为他打算和众人分喝,结果全进了自己肚子。

  吃饱喝足,甘好的话也越来越多。

  和甘乐意自小就开始学习仵作不同,他游历过许多地方。因为爹有了甘乐意这个弟子,对自己儿子四处浪荡的行为也默默容忍了,甘好十几岁时就在边疆地带跑了一圈,见识了诸多奇特草药之后,他对制毒用毒产生了极大兴趣,于是开始着力用心地钻研。

  “乐意不行,乐意这人真的不行。”甘好夹了一大筷子灯影牛肉丝塞进口里,“他太死板,毫无趣味。你回家可以问问,他现在肯定还是个童男子,不识人间极乐的滋味。这个岁数还是童男,这辈子都没救了。”

  桌上另外三人的脸色都很微妙。

  “甘先生这么说,你的红颜知己看来是不少啊?”司马凤笑问道。

  “自然不少。”甘好笑着点点头,“其中来头最大的那个,可是当今圣上身边的红人,晏贵妃。”

  阿四:“嗯?谁?没听过。”

  同样没听过的迟夜白露出一丝笑容,但很快就压了下去,装出认真的模样听甘好继续吹牛皮。

  “晏贵妃?”司马凤隔着黑布揉揉眼睛,“就是那个什么海棠春生压朱墙,半掩灯火映苍苔?”

  “对呀!”甘好哈哈大笑,“你懂得可真多。”

  阿四:“什么呀!少爷,这又是什么故事?”

  “这两句诗是皇帝写给晏贵妃的,说的是两人相遇的事情。”迟夜白笑道,“据说那年八月十五,晏贵妃因为思念家中爹娘,趁着夜深人静,悄悄在宫中放了花灯祈福。当时晏贵妃还没有位号,只是一个普通的秀女。那夜她身着海棠色的衣裙,身披雪色披风,手里是两盏亲手制作的精巧花灯。花灯流出不远,被闲步的皇帝看到了,于是便拾了起来。”

  阿四听得津津有味。

  “皇帝见花灯做得精细,上面的题字又纤巧秀丽,便来了兴趣,只带了一个侍卫,溯溪而上,去寻放花灯的人。晏贵妃那时正好提灯走过花园中的一面红墙,灯火被雪白披风挡了一半,恰巧映出了晏贵妃白衣红裙,还映亮了她脚下苍绿色的青苔。皇帝见之心折,晏贵妃从此便受了册封,享百般宠爱。”

  “那花灯可不是为她爹娘放的,是专门为我放的啊。”甘好连忙说,“真的,我与她有一段情。”

  司马凤哭笑不得:“你还真是不怕死啊甘先生。据说那两盏灯一盏是为老人祈福,一盏是为九五之尊祈天地和寿,哪个跟你有关系了?”

  “那肯定是这个‘据说’不对嘛。”甘好说。

  阿四意犹未尽,插话道:“这晏贵妃很聪明啊。”

  司马凤眉毛一挑:“何出此言?”

  “大晚上的,要真是想悄悄放灯,何必故意走到御花园去放?”阿四说,“还有,何必故意穿着一件白得显眼的披风,在黑夜里提灯行走?”

  甘好愣了,却见司马凤和迟夜白都对阿四露出笑容。

  “哎哟,四啊……”司马凤眼上蒙着黑布,仍旧十分准确地捏住了阿四的脸,“你可以啊。”

  甘好见两人打闹在一起,迟夜白又默默坐在一旁数饭,不由得十分落寞。他扫了一眼周围,发现酒楼上没什么人,他们数人坐的这个位置更是僻静。

  “司马,迟当家,方才确实是我开了玩笑。”甘好脸色肃然,把声音压得极低,“我与晏贵妃没有私情,反倒有一场交易。”

  司马凤认真听了他的话,立刻摆手:“停,好了,这个我们不听。”

  “你们应该听。”甘好笑了笑,“这是一件怪事,我一直没跟任何人说过。今日见你们如此认真地对待与自己毫无关系的案子,甘某愿相信你们。”

上一篇:我不知道的事

下一篇:妖怪饭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