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的生活 第94章

作者:江湖太妖生 标签: 近代现代

  有人帮着吴德怀一起把猪斩成小块,猪内脏都放在一个大盆子里,由老周叔的媳妇儿跟妯娌去溪边清洗。猪头,猪颈肉,猪板油,猪蹄都分开放,等猪处理好了,老周叔家就要准备做杀猪菜跟婚宴菜了。

  他们这边做杀猪菜,俩伴郎陪着新郎要去接新媳妇儿了。

  因为新媳妇儿家不是这里的,所以提前过来了几天,平时住在老周叔家,但是今天结婚,老周叔跟叶逢河商量了一下,租了他们家的小二层作为迎亲的地方。

  叶爸爸原本想着都是邻居,这个钱就不要了。老周叔非要给。

  “你家开门做生意的,不能沾你家便宜。再说了我给你家养羊呢,也攒了不少钱。这个钱我必须给。”他不止是给叶家养了羊,自己还养了十来头,平时还能蹭点儿叶家送来的饲料吃一吃,长得也十分壮实。

  最后还是叶逢河给打了五折,两边都不吃亏。

  那栋小楼里里外外的都贴满了红双喜,也当沾个喜气了。

  因为老周叔家离村子比较近,这次又是杀猪又是给小儿子成亲,所以全村人都来帮忙了。说是全村人,也不过一百来口子,这边的村子都是小村子,加上年轻人大多都不在村里,所以能来个七八十人就已经算多的了。

  老周叔在家门口的空地上摆了一溜的长桌子,又在村里借了椅子跟碗,还去南涧县专门请了人过来跳菜,这下子就显得热闹了许多。

  南涧那边是跳菜之乡,叶家人多的时候请人来表演跳菜都是从南涧那边请的。

  那边热热闹闹的,叶家这边也十分热闹。虽然新媳妇家里来的人不多,就来了她老子和俩兄弟跟一个嫂子,但是叶家叶妈妈愿意帮衬着,还招呼了客栈里的几个喜欢凑热闹的客人,算作娘家人。

  客人们当然愿意,好歹这也是亲自见识了这种山村婚宴,光拍照片就足够回去炫耀了。

  新媳妇穿着租来的婚纱,早晨起来先吃了一碗嫂子煮的米粉垫吧垫吧肚子,然后由化妆师给她化妆。化完妆之后就安安静静的坐在床上,等着新郎来接。

  因为大家都是农民,倒也没有太多讲究,而且山路跑汽车也十分麻烦。老周叔就一早跟叶逢河还有彩虹商量,租他家的小毛驴迎亲。

  这件事新娘子家里也没有意见,他们虽然更希望能有一长溜的花车,但是这边的情况也就是这样,看过叶家的小毛驴,一头头黑白相间油光水滑,再打扮打扮,脑门上系了红绸花,倒是喜庆了不少。

  外面响了鞭炮声,新郎过来接新娘子了。

  客人们作为“娘家人”,开始换着花样的折腾新郎跟俩伴郎,一会儿仰卧起坐一会俯卧撑,还要对山歌。最后还是新郎各种讨饶塞红包,才让这群家伙们把们打开。

  新娘透过窗户看,早就笑的不行了,见新郎进来了,连忙让化妆师再给补补妆,然后静待新郎把自己背出去。

  叶逢河擦了把脑门上的汗,刚庆幸自己不用经过这种折腾,就听邻居再问叶妈妈,“你家那俩儿子不办个婚礼?”

  他们都看见那个施云飞了,跟叶逢海双出双入的。虽然叶逢河的那个所谓的糖豆舅舅没来,可是之前来过的时候他们也都见着了。

  叶家虽然现在有钱,但是俩儿子都没有女人缘,找了个男人这件事,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叶妈妈笑道:“回头都差不多了,就一起办。”

  “一起办也好,热闹。”邻居心满意足。

  办什么?办婚宴?

  叶逢河脑补了一下自己坐在床上娇羞的样子,浑身一抖。不行,太雷了。而且姓岳的那家伙现在还没把他自己家折腾明白呢,他不会跟他办婚礼。

  十二月的山间已经很冷了,如果早晨起得早,地面上都是一片的白霜,开车都要小心翼翼的。

  新娘子穿着婚纱,外面还套了一件红色的厚外套,手里抱着捧花。虽然长得一般,但是整个人小巧玲珑的,说话做派都是个利落人的样子。

  她侧坐在小毛驴上,由新郎骑着一头小毛驴牵着媳妇儿坐的小毛驴从前面走。后面跟着一溜的小毛驴,上面做的都是娘家这边的朋友跟亲戚。最前面则是叶逢河家借出去的那辆皮卡,摄影师正在给这个与众不同的婚礼队伍摄影呢。

  在山路上上上下下绕来绕去,走了二十多分钟才到了老周叔家。

  鞭炮声后,新娘子被新郎背进了新房。

  从老周叔家回来已经是下午了,几个孩子坐在小毛驴身上,兴奋极了。他们这都是第一次看见有人娶亲迎新娘子,芸豆嘴里嚼着巧克力,手里还抓着一大把新娘子给她的鲜花,一张小脸儿都涨得通红。

  “爸爸,以后我也要娶新娘子。”芸豆开心的说。

  叶逢海差点从驴身上栽下来,“你娶什么新娘子啊,以后你得当新娘子。”

  芸豆道:“我不当新娘子,新娘子总得做屋里,外面这么热闹她都看不见。还是新郎官好。”

  豌豆一本一眼道:“不行,我才能当新郎官呢,新郎官都是男的。”

  芸豆大声道:“不对,糖豆妈妈就是男的,以后他也得当新娘子。”

  豌豆想了想,无言以对。

  别人听见这些童言童语都笑坏了,这俩孩子还小,从小耳濡目染的以为新娘子还有男的,都是因为叶家这俩兄弟开了不太好的头。

  “坐蜡了吧?”其中一个“娘家哥们”笑道:“这下行了,以后那个卷毛跟云飞都得穿婚纱了,你家也是头一号,到时候结婚记得通知一下,我必须要来看热闹啊。”

  “去去去,”叶逢河摆手,“才不会让你们来,你们太缺德了,一点儿都不顾及咱们之间的情分。接新娘的时候这给我跟我哥折腾的。”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因为下了霜,地里的甘蔗也该收了。

  叶家的甘蔗收的比较晚,主要是之前各种活儿忙忙碌碌,实在空不出手。原本叶逢河还在镇上招人呢,结果上来的挺多,留下的没有几个。主要是他们一看这工作量和工资比例,就一个个的都退缩了。所以这些农活还得找本地人来做,今天婚宴倒是也有人问,说他们招不招长期工,都是打算等孩子们过年回来之后想把孩子留在家里的。

  这家里都是老人孩子,没有个年轻人真的不太好,尤其是重活儿都没人干,万一老人累个好歹出来,估计连有人看见都没有。

  叶家是打算明年多招人,要开一片山地出来的。

  陆叔的药园子也需要人,更别说政府那边还要求他们,等人工招上来一定要把发的香椿树头菜花椒之类的种下去,起个带头表率的作用。

  那可是好几千棵树,虽然都是小树苗,但是也得人去种啊。

  再加上叶逢林养的鸭子啊鹅啊都大了,也不能总是去池塘放。池塘里都是客人们放进去的一些锦鲤还有叶家自己买的鱼苗,不能全喂了鸭子。

  他们打算换一片地方,在另一边的山谷里截两条山泉,挖个专门放鸭子的水池出来。

  因为要做红糖,所以大爹叶兴国早早地就把那一套做红糖的家伙事都准备好了。就放在叶家用来晒稻米的晒谷场,晒谷场旁边支了两口大锅,专门用来熬制红糖的。

  晒红糖的模子是新打的,用盐水煮过去了味。叶逢河说了,这次做红糖不比之前在老宅做红糖,从头到尾都有人看着呢,还有人录像,必须要做的干干净净的。所以光那个架子叶兴国就来来回回洗了好几遍,恨不得都洗出反光来才好。

  红糖一捆一捆的从地里运过来,用水冲洗干净,然后一根根的塞进那个榨汁的口子里。这个红糖架子由一头大黄牛带着转。以前叶兴国做红糖都得去租牛,如今兄弟家有不少牛,找一头老实出来干活还是没问题的。

  青甘蔗的汁水顺着槽口哗啦啦的流了出来,汇聚在下面的大桶里面。压过两遍的青甘蔗已经十分干瘪了,就扔到一旁,留着熏肉。

  甘蔗汁经过两遍过滤,倒进大锅里面,下面烧柴火煮糖浆。等糖浆变得浓稠,而且变成了红褐色的时候,就可以把糖浆倒进早就准备好的模子里了。

  这些模子不是之前那种大木头架子,而是一个个大盆大小的小架子,精致了不少。糖浆倒满一个就搬去一边,锅里空了就会放入新的糖浆继续熬煮。

  叶妈妈还拿了个干净的盆子接了一盆子甘蔗汁,给围观的客人们喝着玩。

  这些客人都是之前的老客,这次是来看樱花的,住到叶家杀完猪之后才会走。等他们走了,叶家客栈几年就彻底消停下来了。

  这种古法红糖近几年在网上褒贬不一,有人说补身体,有人说脏,说是被炒作之类的。不过不管他们怎么说,自家村子里都是吃这种红糖,也没有看谁把身子吃坏了。而且这种糖味儿浓郁的红糖不管是泡水还是做菜,那种甜香味是不管多好的白糖也比不过的。

  村子里就叶兴国会做这种红糖,所以这次做了红糖,不少村民都预定了。

  晾的半干的红糖要提前用刀分切出来,这事儿大妈庞娟最拿手,她分出来的红糖一块就是一斤,基本上相差也就是一点点,之多不少,手底下十分有准头。现在切好的红糖等晾干了直接就是一块块的,如果等到全部晾干,红糖就硬的下不去刀了。

  煮红糖这件事做了整整五天,红糖的香味弥漫在整个落云山上,馋的小孩子们一个个舔着手指头,指望着大人们能掰一小块红糖给他们解解馋。

  哪怕只有一小块红糖,满满的啃,一点点的舔,能吃上好半天呢。

  第一批红糖出来的时候,叶妈妈就整了一大锅红糖糕。

  这种红糖糕是用米粉做的,大米磨成细致的面,均匀的筛在模子里,中间筛一层碾压的细细的红糖,上面再筛一层米粉,再一层红糖,这样坐上好几层之后放进蒸锅里蒸。

  红糖糕热着吃十分香软,米香味与糖香味在口腔中爆发,继而混合,变成了每个人脸上的心满意足。凉了的红糖糕用锅烤一下,烙的两面焦脆,又是另一种风味了。

  之前叶兴国自己种了两亩甘蔗,就做这两亩地的。但是这次叶逢河多种了几亩,所以就做了好几天。做好的红糖一小部分们都卖给了邻居和几个客人,部分分装真空袋上了淘宝。一半要自己留着,另一半其中的一大半卖给了程家,其他的送给了施家。

  叶逢河跟叶兴国商量了,如果淘宝上红糖卖得好,就收点儿甘蔗来继续做,盈利跟叶兴国三七分,叶逢河只拿三。但是自家种的这些甘蔗,盈利虽然也是三七分,但是叶逢河是拿七。

  叶兴国自然高兴的答应下来。平时他的这个红糖就是卖给村民,或者挑到集市上去卖,赚的都是辛苦钱。如今如果叶逢河能够大批量卖红糖,就算是辛苦,赚的也比之前多不少了。

  因为天气逐渐冷下来的缘故,他们家的卤味也好,豆沙馅玫瑰馅儿也好,都卖的特别好。叶爸爸一看这样,干脆又泡了不少豆种去种。否则他们家收的这些豆子都做完了,自己以后都没豆子吃了。

  至于叶妈妈的卤味,那是一直没停过的,原本两口汤桶变成了六桶,每天六桶卤味出来,仍旧一上架就卖光了。程爸都觉得叶妈妈做的卤味好,虽然配方是一样的,但是就是比他做出来的更香。

  他怀疑是因为叶妈妈用的是山里的泉水的缘故,毕竟泉水可比自来水或者他们喝的纯净水更加甘甜,自有一番风味。

  其实是因为叶逢河往里面加了一些灵泉水,加的不多,只要是味道能好一点儿,能好卖,就可以了。

  山里的大棚也利用上了,因为占地两亩,所以一亩地种了草莓,一亩地种了西瓜。这两种水果都是欧教授提供的,尤其是那些草莓,还有着什么白雪公主粉红姬的名字,也不知道是吃草莓还是吃人。

  因为不管是西瓜还是草莓,第二年都不能在同一块地上种。一开始叶逢河打算等果子都收的差不多了就给大棚换个地方,还是欧教授比较聪明。

  他说等天气暖了,那些收的早的草莓苗就直接种去溪边。草莓这个东西也会各种自我繁殖,回头能长出一大片草莓来。那种草莓因为溪水流动土质一直是变化的,生病的几率会小一些。在大棚里种之所以会生病,就是因为大棚里的土质不会有变化。

  至于西瓜,咱手里有这么多西瓜种子呢,也就是这次从大棚里种,回头等开春,种子就直接下地了,他们能从春天吃西瓜一直吃到夏天,简直美滋滋。

  这些西瓜种子是欧教授特地弄来的优良品种,种出来不是那种无籽西瓜,而是可以留种的。种的时候要种在坡上,因为山坡上存不下雨水,这样不会因为雨季的原因导致西瓜糖分变少。

  欧教授跟他讲这些东西的时候头头是道,就连王栋和冯莹莹都受益不少。反正回头这大棚里的草莓西瓜基本上也是他们俩接管照顾,课本上的东西毕竟是死的,只有现场教学才是活学活用。再说了,这还是欧教授亲自现场教学呢!

  说道欧教授,不得不提一下陆叔。

  叶逢河其实也闹不明白这俩叔字辈儿的究竟怎么回事。一开始陆叔各种甩脸色给欧教授看,欧教授各种小心翼翼的伺候着。等山上的小房子建好了,俩人又一同颠颠的进了山。

  叶逢河去送菜过去的时候,就看俩人一个烧火做饭,一个洗衣服,旁边还趴着一条半大狗子。看上去吧……总之不像仇人,反而像两口子了。

  不过陆叔不说,叶家也没人问。毕竟他们都知道陆叔这家伙脾气不咋地,惹急了真能在山上呆几个月不回来,到时候着急的还的是叶爸爸跟叶妈妈。毕竟他们都把陆叔当自己亲弟弟了,哪能让亲弟弟自己孤零零在山上呢?

  转过天来,叶家就要杀猪了。

  这次叶家要杀二十头猪,所以不但村子里的人来帮忙干活,就连经常在叶家做工的人也来帮忙了。二十头猪,那可不是个小工程啊。

  这次杀的猪有几头是在老周叔亲戚那边买的。除了那头老母猪和也就一年的小猪,剩下几头差不多养了两年的成年猪都得杀了。还有就是自家养的猪,挑了几头三年猪,几头两年猪,剩下的都是一年猪,凑够了二十头。

  叶家人养猪养得好,这是众所周知的。而且更难得的是,叶家的猪都是吃粮食长大的。

  “这肉得多香啊……”

  以前叶家也没少杀猪,但是杀了猪人家是要卖出去的,或者给客栈的客人们吃。再加上叶家离村子实在远,也很少做什么杀猪菜请人来吃。

  但是这一次叶家早早就把话放了出去,要开杀猪宴了。

  因为这次要晾晒许多的腊肉,叶爸爸提前在晒谷场支了不少棚子,这个地方等吃杀猪宴的时候会有客人坐,等客人们走了,这些棚子里就要晾晒腊肉,以及要熏肉了。

  让叶逢河没想到的是,高镇长带着王秘书来了,而且那个章经理也带着他侄女过来了。

  “我侄女关注了你的微博,看你在微博发来着。我俩想着反正也合作了这么长时间,怎么也得来凑个热闹。”

  叶家的卤味,每天做出来的一半都卖给了章茹蓬,听章茹蓬说那一样五十斤的卤味压根就不够卖,甚至还有一些小饭店跟她订货呢,都是原价拿,一点儿折扣都不给,照样咔咔的卖。

  只可惜,叶家毕竟不是专业做卤味的,就这么大的厨房,就这么几个人忙乎,一天能卤出这么多已经不错了。而且人家网上也再卖,价格还比她店里的高了那么一点点儿呢。

  至于高镇长,估摸着他在山里有眼线。

  叶逢河也知道强龙不压地头蛇的道理,上次高镇长既然亲自来道歉,就不能不给面子,不但要给面子,这条关系也得维护着。所以山里收了什么东西,他都会挑一些给高镇长寄过去。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就是维护个关系而已。

  不过高镇长每次都夸,恨不得把叶逢河夸出花儿来,说他家的东西多么多么好吃,送来的新稻米煮饭多么的香,送来的豆沙馅多么的好。等叶逢河要多送,他反而婉拒了。

  “你们这个是要卖钱的,我不能多收,那成什么样子了?而且我也有你的网店,你家上了新东西,我儿子咔咔的抢呢。”

  这次他知道叶家要杀二十头猪,于是提前给王秘书去了信儿。其实他也是想要靠叶家这个关系跟上面维护好关系,毕竟他听说叶逢河给王秘书和那几个领导都送了茶叶跟茶具,领导们都十分喜欢。

  本以为王秘书不会愿意来参加这种事,可谁知道,王秘书竟然提前到了,并且第二天一大早,就招呼着高镇长上山。

上一篇:为科学奋斗

下一篇: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