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王冕 第266章

作者:沉尘浮世 标签: 近代现代

  这是两人四年后第一次见面,是杰克第一次向恩尼斯提出一起生活的建议,也是恩尼斯第一次逃避并且告诉杰克自己的恐惧,是他们所有悲剧的开始。

  影片变得越来越压抑,杰克和恩尼斯一次次的见面最后只带来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不少人在心底咒骂着恩尼斯的懦弱和胆小,但又理解他的恐惧和退缩,所以最终只能咒骂编剧和导演。

  这种压抑在杰克和恩尼斯争吵后得到了第一次爆发,在那平淡和含蓄中积攒了几乎大半电影的苦闷,随着杰克的质问和痛苦一并喷发,就连一直保持着理智头脑的影评人都哭了,不知是为了心已死的杰克,还是为了时刻处于恐惧之中的恩尼斯。

  但李安还不打算放过他们,紧随其后的杰克过去和现在对恩尼斯的凝视的蒙太奇剪辑,让忍着泪水忍得喉咙都痛了的观众们终于无法控制自己。

  他居然放出了当初两人在断背山上的闪回,恩尼斯从后抱住了站在原地闭着眼的杰克,温柔地提醒他不要站着睡着,之后杰克目送着恩尼斯远去放羊的温柔如水眷恋缠绵的眼神,以及发自内心让人心神荡漾的微笑,和此刻杰克望着恩尼斯开车离去的身影,那种心碎而又空洞,从失望的愤怒转换到绝望的爱一般,死寂的眼神以及不知是自嘲还是逞强的浅笑,形成鲜明的对比。

  哪怕到此刻,杰克还是深爱着恩尼斯,就像他自己所说的,他就像一只奋不顾身扑向烈火的飞蛾,他戒不掉他,他做不到,他也期望自己可以恨他,而不是爱他。

  谁也不知道他们是最后一次见面。

  你会后悔的,恩尼斯。了解结局的观众在心底呐喊着,你会后悔终生!《断背山》并不是一个破镜重圆的美好故事,不少人刚刚擦干了眼泪,却又得知杰克意外身亡的消息时,猛然意识到这一点。

  露琳告诉恩尼斯这只是意外,但无论是露琳当时的脸色和说话语气,还是恩尼斯脑海中止不住地想起惨死在恐同者撬棍下的杰克的幻影,无一不在向人们诉说着杰克真正的遭遇。

  很多人在结尾的时候哭了三次。

  第一次是得知杰克死亡的时候。

  第二次,是恩尼斯在杰克老家的房间里,发现了自己当初遗失在断背山的衬衫,杰克将自己当初的衬衫套在恩尼斯衬衫外,仿佛紧紧抱着他的时候。杰克永远都没有停止过对恩尼斯的爱与期望,哪怕他最终和另外一个人开了一家农场,他的衬衫也永远紧紧拥抱着恩尼斯。

  第三次,是在最后的最后,孤独一人的恩尼斯对着衣柜中两件重叠在一起的衬衫,说出了“Jake, I swear……”的最后一句台词。这一次,恩尼斯的衬衫包裹在杰克的衬衫外,就像他们当初在断背山上,他将杰克紧紧拥入了自己的怀中。

  他向杰克发誓什么,没有人知道,杰克也永远不可能听到,也许直到此刻,恩尼斯才敢真正面对自己对杰克的爱。

  伴随着那悠扬的吉他声,银幕画面渐渐变暗,演职员表出现,却没有任何一个人出声起立。剧院中所有人都坐在原地,有些人还在抽泣着,他们一边听着那与开头无二的吉他声试图平复自己的心情,但越听那曲子心情就越难以平复。

  直到整个演职员表结束,大厅亮起,稀稀落落的掌声才渐渐出现,接着掌声越来越大,在场的所有人都满含泪光地站起身,向《断背山》的主创团队投以最热烈最激动的掌声。

  西奥罗德也站了起来,他的眼角也带着泪水,将自己的掌声送给了希斯。虽然他没能看到最后一幕希斯在片场的演出,但是看着电影中希斯含着眼泪郑重又深情地说出“Jake, I swear”时,他就知道,这届奥斯卡,必定有他的一席之地,他的表演当之无愧!

  “我相信,我一定可以在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上看到你。”西奥罗德对他笑道。

  希斯的眼里也有泪光,《断背山》勾起了他当时拍戏的回忆,而他也真的为能加入这样一部电影而自豪。希斯直接拥抱了西奥罗德:“我也如此,《断背山》会有两个最佳男主角提名,一定。”

第244章 Love is a force of nature

  十一月十六日, 米莉和弗兰克一大早就从被子里钻出来,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门外拿上报纸, 然后坐到电脑面前, 一边开机一边紧张地翻开报纸,只为找到昨夜全球首映的《断背山》开画情况如何。

  她很不幸的没能抢到《断背山》的首映票,她的男友弗兰克也没有, 虽说今天《断背山》就会在全美1000家电影院上映——这还是环球不断争取后的结果——但不少如同他们一样在意《断背山》的影迷群体,以及希望《断背山》出师不利的抗议者,还是会在今天一大早就寻找影评人和有幸参加首映的观众评价。

  “啊!天呐!弗兰克!啊啊啊!上帝我不敢相信!”看到报纸上影评人评价的米莉无法控制自己激动的情绪,直接放声尖叫,挥舞着报纸。

  “怎么了怎么了?”还没打开网页的弗兰克还以为米莉看到了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不良评价, 他立刻凑过去,“冷静, 快给我看看!”

  “你看你快看!”米莉将报纸塞到他手中。

  弗兰克翻开一看, 顿时也嚎叫起来,他握住拳头在空中挥了挥:“漂亮的全垒打!”

  他们所订阅的《芝加哥太阳报》的娱乐版块,罗杰·伊伯特的评论几乎占据了大半个版块。而且无论是罗杰·伊伯特的长篇大论,还是其他影评人的简短几句影评, 都透露出一个统一的观点——

  《断背山》是前所未有的难得好片!

  “如果你只因为《断背山》讲述的是一对男人的禁忌之恋而选择放弃这样一部珍宝,那么我不会奉劝你对你说这样你会错过一部注定会进入影史前列的佳片, 也不会告诉你你以后会后悔的, 因为如果你仅仅因为性向而抛弃艺术的话,那么你绝对无法欣赏到这部电影的真正的艺术之美。”

  罗杰·伊伯特居然一上来就如此毫不客气地对那些反同者开炮,这和他以前的评论风格可不一样, 也许《断背山》的美真的让他义无反顾对那些狭隘肤浅的极端恐同者恨铁不成钢,又或者这是他对自己心爱的演员西奥罗德的维护。

  “《断背山》的故事并不复杂,然而也并不简单,从杰克和恩尼斯在断背山初遇到最后两人的悲剧结尾只过了二十年,但却是所有爱人生命中最珍贵的二十年。也许只有李安才能把一部落入其他人手中注定会变成爱情肥皂剧的电影拍出深度和怅然,也只有西奥罗德·莱希特和希斯·莱杰这两位专业敬业的演员,才能将故事的主角演出宿命的悲剧……”

  “……杰克如同生活在那个年代的所有同性恋群体一样,但是他又拥有着非比寻常的勇气。他追寻着自己想要的幸福,他坦然面对着自己的内心,他对恩尼斯所说的爱并不仅仅是单纯的感情,而是一种二十年如一日的承诺。西奥罗德巧妙地抓住了杰克的所有内心,然后将它展现在所有人面前,展现在恩尼斯面前,尤其是最后一段爆发戏中,他甚至将杰克融入到他的灵魂之中……”

  “恩尼斯则大大相反,童年他的父亲让他看到同性恋惨死的阴影一直伴随着他,让他恐惧着身边的一切,恐惧着自己,甚至,恐惧着杰克。在希斯的诠释下恩尼斯是内向的,卑微的,被动的,但绝对不是胆小懦弱的,至少他还有勇气去面对自己心中对杰克的爱……”

  “……聪明如李安并没有将整部电影放在一个大画面上,他甚至不想向观众说教,他只是用他独有的含蓄内敛的手法,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独特群体的人生。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种种压迫和歧视下,两个彼此相爱的男人被迫否认各自唯一的真爱,但又小心翼翼地维持着两人仅有的短暂幸福,这种悲剧至今为止都是普遍存在的,而我们,仅仅看到了这一对而已……”

  “杰克拼命想改变两人的命运,但恩尼斯却无动于衷跟着命运随波逐流不断退缩,最终的最终只留下一声回荡在他们仅剩的断背山的叹息。我曾想过恩尼斯最后会后悔吗?也许他会后悔自己没有珍惜杰克的感情,也许他会后悔自己不断退缩,也许他会后悔没能和杰克一起改变两人的命运……”

  “但是他绝对不会后悔二十年前,抬起头,看向正对着后视镜刮胡子的杰克的那一眼,也绝对不会后悔自己踏上了断背山,和杰克相爱。”

  “Love is a force of nature……”

  罗杰·伊伯特无奈地感叹着,最后给予了《断背山》四颗星以及四个大拇指的评价。

  也许单看他一人的评价会显得有些片面,但若是其他大部分影评人都给予了《断背山》特别好评,那就不一样了。

  “这是一部足以忘记《绿巨人》的影片,也是一部让你永远无法停止哭泣的爱情片。”《波士顿环球报》的影评人艾琳·泽瑞如此感叹着。

  “杰克和恩尼斯所剩的不仅仅只有断背山,还有爱情。有人曾经是《断背山》是‘同性牛仔片’,我不知道当看完这部电影后那个人是否还会如此残忍地认为。”《纽约太阳报》的影评人伦纳德·马尔丁说道,其实他知道当初评价《断背山》是同性牛仔片的影评人是谁,只是他没有指明,“李安导演用平缓却又引人入胜的方式给我们讲述了一个足以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爱情故事。”

  不过他没指名道姓,并不代表着最先如此简化贬低《断背山》的人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肖恩·索普知道,因为这句话就是他最先说出口的。《断背山》讲述的故事的确很巧妙,压根没提到更大的社会少数群体现象,但仅仅只是这两个男人纯粹的爱情和残酷的现实就足以赚够一大堆眼泪。

  但说出去的话就如同泼出去的水,尽管《断背山》中除了服装背景外和“牛仔”沾不上任何边,肖恩·索普还是不打算收回那句话,并且还挺巧妙地“答非所问”嘴硬说:“我想就算把《断背山》中两个男主角改成一男一女,也可以达到同样甚至更加催泪的效果。”

  当然,他这句话立马得到了不少同性恋群体的抨击和谩骂,认为他这是在歧视他们这些弱势群体。不过除了对《断背山》的拥护和追捧外,网络上也有不少同性恋者抱怨李安将《断背山》的结局拍得太过悲观,抱怨着原著作者安妮·普露对他们同性恋似乎有误解,他们才不会像电影中的恩尼斯和杰克一样那么悲剧。

  当然,这些抱怨只是少数,毕竟现在电影才刚刚上映,网络上大多都是有幸看过首映的影迷们的分享,并且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在谈论杰克和恩尼斯的爱情,谈论着“从《泰坦尼克号》以后,再也没有哭湿一包纸巾的我居然在看《断背山》的时候哭湿了两包纸巾,在回家途中心情都无法平复”。

  IMDb上9.6的高分以及烂番茄上94%的新鲜度,无一不在向所有没能参加首映礼的观众证明《断背山》的口碑魔力。再加上西奥罗德这位年轻影帝的号召力,十六日这天就连一些对这个题材都不感兴趣的观众都选择走进电影院,看看这被影评人和脑残粉们吹得天花乱坠的《断背山》到底有多么好看。

  十六日这天刚好是星期天,《断背山》在1000家影院上映后上映的第一周就会结束。270万的票房收入似乎不怎么起眼,但这270万可是1000家电影院上映一天的收入,平均下来每家影院2700美元,而影院一般下午到晚上才开始影业,按照《断背山》这一天五场的排片率来算,每场的上座率几乎在60%左右。

  60%的上座率,这相当于什么?要知道爆米花特效大片上映第一天的上座率最多也只有80%-90%,而《断背山》,可是一部小众到不能再小众注定只能走叫好不卖座路线的电影,影院方一开始认为上座率能到30%以上他们才会愿意继续和环球签合同,而现在,60%?

  那还管什么极端群众抗议不抗议的,签签签,一定得签!

  于是,接下来的一周,看着1000家影院票房蹭蹭蹭达到了1572万,一开始没有和环球签约的影院开始坐不住了,这个影院数量渐渐扩大到1384家,并且随着犹他州影院忍受不了金钱诱惑对《断背山》解禁,这个数字还在一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