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仿佛知道得太多 第51章

作者:白孤生 标签: 近代现代

这所谓的老宅值得是焦君这一脉的宅子,焦家的嫡系自然不在这里,不过小镇上有很多人都是焦姓。焦家真正走出去的人也不多,焦芳算一个,焦君也算一个。不过焦芳是嫡系的人,自然不会因为一个旁支的长辈去世就赶回来,只是派人过来代他出席便是。

此次前来迎接他们的人便是焦君的二弟,焦明。

焦适之规规矩矩地叫了声二叔,然后便随着他们又走了一段路,他们这才从小镇门口到了内里的府邸。焦家在这里的老宅经过了几次修缮,看起来比焦芳京城的宅子不知占地面积大了多少,更不必说焦君那处。

焦君对这里极其熟悉,在下了马车后,他亲自把两个孩子给抱下马车,然后一手一个地牵着他们,低声对焦明说道:“你也不需要多布置了,虽然几处的人都住在一处,但到底还是不如以前的地方住着舒服,待我安置好几个孩子后,我便去灵堂守灵。”

焦君从很多年前里就不住在老宅子里,而是另外买了宅子居住,在他们来之前,焦君已经派人过来打扫过了,把房屋内都通风了一遍,现在他们来了,刚好可以直接入住。

焦适之牵着红枣进入这处只有两进的小宅子里,这里的布置并不如老宅那么大气辉煌,却带着独属于自己的精致气息,让人流连忘返。两个孩子脸上也满是喜意,这连日来的舟车劳累仿佛也烟消云散。

两个孩子还小,焦君不可能在这里放着他们单过,因此他们随着焦适之住在正屋,焦适之自己随便在旁边挑了一个便进去了。红枣似乎对这里有点不大喜欢,以她的脾气,估计是察觉到这里是个许久未开封过的宅子了,屋内还隐隐有着霉味,不过不是很重。

焦适之把屋内的窗户打开,让阳光透进来,然后牵着红枣出了门。

小镇很小,从小镇门口走到小镇最里面,也不需要花上小半个时辰,两刻钟便差不多了,但是在小镇背后,却有着一座高山,很多人都会进去里面采摘东西,然后带出来贩卖。

山里的空气比起外面清新许多,红枣的情绪显然高了起来,前蹄在地上踏了踏,然后低头蹭蹭焦适之,焦适之知道她这是想跑了。

这一路一直跑动,倒是养成了红枣的习惯,让她今日停留下来后便觉得不打舒服,因此她是一定要拉着焦适之去跑一圈的。

焦适之站在山道上望了望,沿路的情况都挺不错的,焦适之也便随了红枣的心意,“要跑得慢一点哦。”跑之前,焦适之还煞有其事地跟红枣告诫了一番,然后翻身上马,沿着道路跑起来。

红枣先是小跑了一段距离,然后又慢慢提速,很快便如同一道红色闪电穿梭在林间,直到她兴头过去后才乖乖地又慢下来,一人一马都被刚才的山风吹得仪容不整,焦适之轻拍着红枣的脖颈,无奈道:“说好的小跑呢?”

红枣嘶鸣了一声,听起来十分高兴。

焦适之无奈地拍了拍她,便算过去了牵着缰绳让红枣调转方向,他们出来得有些久了,需要下山才是。

等到红枣出了山的时候,天色有些暗淡,焦适之也不以为意,牵着红枣来到之前的小宅门口,守门的人连忙请他进去,“大公子,老爷已经等候多时了。”

焦适之一愣,这才反应过来现在他们是住在一起了。把红枣送到马房后,焦适之这才去了正屋,正屋内晚膳已经摆放好,显然就等焦适之到位了。

看着对面两个小小的孩子,焦适之心下有些愧疚,轻声说道:“父亲,以后不需等我回来后再进食,两个孩子还小,他们要紧些。”

焦君摇头,就道了声无碍,然后看着焦适之说道:“今日去了何处,怎么遍寻不到?”虽然寻找的人说是去了山边,但是他们并没有找到痕迹。

焦适之说道:“带着红枣进山跑了一圈,出来得有些晚了。”焦君闻言眉头轻动,似乎是要说些什么,但是视线落到焦适之身上后又停了下来,转而说了其他的事情,“父亲的灵棺需要停留七七四十九天,算上通知我们的时间,大概还有五六日,才能够下葬,这段时间需要随我去灵堂跪拜。”

第50章

焦适之点头, 其实他刚才入山的举动也不大合理, 本该随着焦君去拜访二叔, 然后去给祖父上柱香才是。不过焦君没有提及此事, 焦适之也不多嘴。

晚饭后,焦君便再度带着焦适之与两个孩子过去老宅,就连两个孩子都一身麻衣, 尤其是焦适之与焦君, 他们一人是嫡长子,一人是嫡长孙, 地位自然与别个不同。

等到了灵堂时,灵堂内寂然的气氛有些惊吓到两个孩子,不过一来熟悉的父亲还在,二来焦适之便站在旁边,他们两个略微躲在焦适之身后,便什么都看不见了。

焦君带着三个孩子为父亲的牌位上了三炷香, 然后就带着孩子在堂前跪下。

哭灵自古以来就是丧事中的必要组成部分,但凡是去世之人的家属, 无不需要披麻戴孝,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这是焦适之有记忆以来, 参加的第二场丧事。第一场自然是龚氏的, 那时候的焦适之还太小, 现在回想起来, 根本不记得当时是什么样子, 那个时候心中恍惚, 只有一件事确实知道的,那便是母亲再也回不来了,那种难过的心情现在犹能记起。而现在面对着祖父的丧事,焦适之虽也略有感怀,却再也寻不到那个时候的伤心,莫说眼泪,便是红了眼眶也是极难的。倒是焦君,虽与父亲焦德关系极差,到底有过一段温和的父子关系,临到头了还是感伤万千,在灵堂里落下泪来。

如此四五日反复过来,即便是年轻的焦适之都流露出些许疲倦,更何况是两个瘦弱的小孩子,在大人们还没注意到的时候,其中焦适之的三妹焦秀娘便在那天早上发起了高烧。人手本来就不足,现在还有个孩子生病了,焦家内忙得有些团团转。

此时的丧事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流程,照着程序走了一遍之后,各处的人早已经累得不行。此时焦家的人顾着焦适之的三妹,倒是顾不上另外一个男孩了。焦适从犹豫了片刻,漆黑的眼珠子转了转,看着没人看守的门外,小心翼翼地跑到了门口,对他来说过于高耸的门槛让他止步,却让他异常渴望地看着门外那方寸世界。

忽而他的领子被人提了起来,一道熟悉莫名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来,“你这小身板还想着跑出去,小心被人拐跑了。”他不服气地噘嘴,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才是等等,刚才那道声音是,难不成,是大哥?!

焦适从猛然抬起头看,发现那倒映在他眼中的人,便是他那很少接触,却让他莫名憧憬的大哥焦适之!

焦适之就见被他提在手里的孩子眼睛猛地一亮,口齿清楚地吐出两个字眼,“大哥!”

焦适之一愣,把手里的小孩放到地上,就见那孩子赶紧转过头来,眼睛还是亮亮地看着他,让原本想要离开的焦适之有些迟疑。他虽然不记恨也不讨厌这两个孩子,但是因着杨氏的关系,却无论如何也亲近不起来,到底是有些隔阂在。只是现在这孩子这么看他,他拔脚就走也不太好。

焦适从不过是个孩子,可没有焦适之这么多的复杂心理。见着能靠近焦适之,心里不知道有多高兴,絮絮叨叨的话就多了。

在焦适从的记忆中,他的母亲早就过世,一直只有父亲焦君在抚养。

几日后,焦君拖着疲惫的身子经过庭院,偶尔见到焦适之带着小小的焦适从在旁边舞剑,焦适从脸上的全然喜悦与焦适之脸上的放松自在,都是他许久未曾见过的画面了。

焦适之与焦适从的关系在几日的相处下来后变得亲密许多,不过焦适之到底是喜好清净之人,并不时常留在府邸中,而是时常外出走动。

小镇附近那座山便是他常去的地方,山中空气清秀,寻常地方根本没有如此天地灵气般的东西,让焦适之第一次接触后便喜欢上这个地方。这座山与小镇平行,不过远远望去,山与小镇都处在较高的位置,小镇口那条路倒是最低洼的地方。

两日后,焦德正式下葬,这场法事算是走到了最后,焦适之在这件事情了结后,心里也松了口气。再待来往的事情处理完,他便能够打道回府了。

此时距离焦适之出京至今,已经过了一个半月。

这里小镇偏远,别说是京城的消息了,就连附近城镇的消息都很难获得,焦适之也不白费力气了。每天早上起身时去打拳炼身,偶尔把还赖在被窝里的焦适从拽起来,然后领着小小的孩子绕着小宅子跑圈,跑完后把他丢去吃饭,他就牵着红枣跑了。

焦适从虽然知道大哥去的地方大部分是在那座高山上,可是他连门槛都迈不出去,更别说是追出去了。

坏大哥!

焦适从今天也很生气。

不过今日焦适之还真的不是去山上,而是去了小镇门口。

这里虽然很小,但来往人口很多,因为这里是一个途径许多地方的必经路口。许多旅人走到这里的时候都会选择在小镇上歇歇脚,同时也能够让马儿休息一下,同时增添物资。因此这里偶尔会有些消息流经出来,或许已经不太及时,却还有点用处。

小镇门口最多的便是茶摊子了,小小的摊子上有着大壶,旁边又有好几个小壶,如果有人要买茶水的话,卖茶水的老妇人便会把已经分好的小壶茶水卖出去,一日里也能挣上不少钱财。

而此时在茶摊里停留的人也不少,焦适之因为身上戴孝的缘故,并没有打算入茶摊上喝茶,只是掏钱买了一小壶茶水,然后便打算往外走。老妇人笑着说道:“后生若是不介意,老身拿个小凳子与你坐在旁边,至少也能挡些日头。”

焦适之谢过了老妇人的好意,接过她递过来的小凳子,然后坐在旁边一边逗弄着红枣一边慢腾腾地喝茶。

旁边来往走过的人不乏有人注意到那个靠在外边的青年,他只坐在张小凳子上,然那随意洒脱的模样却胜过在内里端坐之人的风流姿态。细碎的阳光斑驳洒落下来,青年俊秀的脸上跃动之着微光,更增添了几分风采。

上一篇:荆棘王冕

下一篇:小兵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