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孵化系统 第72章

作者:周九衣 标签: 爽文 系统 近代现代

  看着上上下下密密麻麻的人头,忍不住感叹道。

  他也参加过不少讲座,却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大的规模。

  也对,这场讲座解决了困扰了人们数百年的难题,并且将会指引出将来数百年的前进方向。

  顾行一也看了一眼参加会议的学者,最重要的几位, 坐在前排, 桌面上放着他们的名牌。一眼望过去,便有无数时常出现在顶级刊物上的名字。

  而在道路的两侧,架起了无数摄像机, 将情况实时转播到网络上。

  他拿出手机看了一眼,小x发来实时统计,在线人数已经达到百万。

  还好提前做了点准备, 至少此时还不会怯场,顾行一一边想着,一边还是忍不住对着穿衣镜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服装。

  库尔斯教授带着学生坐在了讲台下。

  “真是好久不见了, 库尔斯教授,”说话的人五十上下,鬓角染霜,眼角是岁月留下的刻痕,但这一切都不影响她是一位美丽的女士,有着诗意的气质,“上一次见面还是在鹰国超导研讨会上吧。”

  “是啊,安妮教授,”他对着这位老熟人点了点头,“您上次关于铜基超导材料和希尔伯特空间里电子迁移的理论令人印象深刻。”

  “哪里,那一场研讨会中,最后是出尽分头的还是您的新一代的铁基超导材料发现。”他们两人分别代表超导材料的不同方向,相互竞争的同时也惺惺相惜,在得知自己落后之后,安妮教授也加速了研发过程,更是注意到了最近崛起的计算材料学对于超导材料研发的可能存在的作用,只不过终究是落后一步。

  “一个时代已经落下帷幕,新的时代将会有新的人物带领,”库尔斯教授坐在她身边,语气之中不乏唏嘘,“我们在潮头立了那么久,也该退下来了。”

  “就像迁移中的雁群,领头雁受不住空气阻力的时候回到了后排,然后后头的大雁将会接替它的行动,”安妮教授笑了笑,目光扫过半个会场,“这也是薪火相传的过程,这么多后辈,都将继续我们的努力。”

  “您是觉得他一定能够完美的阐述理论吗?”凝聚态物理学家巴尔夫听见了他的话,回过头来。

  库尔斯教授和他也算是至交了。两个人一个偏重理论,一个偏重实验,一个是物理学的大牛,一个是材料学界的支柱,合作无间,第一个拿出了突破极限的超导材料。

  “至少实验证明他的理论是正确的,”库尔斯教授对于理论体系的了解只是一般,他更看重的是实验中的实证,“至于理论,那是你的领域了。”

  巴尔夫教授摇摇头:“我大概可以理解,但我觉得似乎在这其中出现了一点差错。”

  “看上去你也是有备而来。”他的旁边坐着的是凝聚态物理学界的另一位大牛彭特,这是一位有着棕色头发的雨国绅士,他眼尖地看见了巴尔夫教授手中的黑色封皮笔记本,“这就是传说中的那本死亡纠错本吗?”

  这也算是凝聚态物理学界都知道的巴尔夫教授的一个小小的习惯了。

  这一位已经获得过一次诺贝尔奖的教授生平最爱好听各种各样的讲座,更是各家顶刊最为热切的审稿人,和他乐于帮助提拔年轻人同步出现的,也是这位伯乐找茬的能力。

  在上一次的凝聚态物理学年会之中,他就是拎着这样一本黑色封皮笔记本,打开来,用连续的十个问题问倒了那一位不知天高地厚地提出了BCS理论新发展的可怜的年轻学者,让他不得不回去继续修改理论。好在,这位年轻学者身上存在着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让他并没有放弃一切,最终他收获了一篇PRL的文章,以及,BCS理论的创造性修正。

  所以今天,这一位凝聚态物理学界的守门人,带着外号死亡的笔记本过来,恐怕也是要对这一位摘取圣杯的家伙做一些小小的考验。

  巴尔夫教授拍了拍笔记本的封皮,但是他的脸上少有的出现了一些迟疑:“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关于问题存在的猜测,当然,也有可能是我在数学上的理解差了一着。毕竟,这是一位在数学领域也有着不小成就的科学家。”

  彭特教授听了这话也笑道:“这一位顾教授确确实实是这个时代少有的全才,我还记得他在的成就,我们都叫他猎手。”

  “因为他捕捉了反物质?”巴尔夫也想起来那一段时间的报道,“从减速器的设计看这一位教授在工程学上也算是奇才。”

  “我觉得他更像是一位有着敏锐嗅觉的猎人,总能够在满满的雪原之上发现雪狐的痕迹,”安妮教授听到了那个猎手的外号,笑着说道,“我关注了他之前的履历,他真的很擅长于从细枝末节之中找到巨大的发现,用的是魔法一般的数学工具。”

  “他也让我们看到了材料学的另一个可能,”库尔斯教授感叹道,和安妮教授竞争了许多年,可能是感染了,他有时候说话也会带上一些比喻,“现在其实很多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材料问题,而我们的材料学还处于石器时代一般的蒙昧之中,全部都是在黑暗中摸索着寻找所需要的东西。但是他却给这些盲目摸索找到了数学的规律,就像是要点起火种,让我们可以真正的循着规律去寻找所需要的一切。”

  “或许有一天,只需要经过计算,我们便可以在奇妙的大自然之中找到所需要的一切。”安妮教授感叹道。

  巴尔夫教授摇了摇头:“曾经,我们以为物理学的大厦已经足够完善,却迎来了新的阴云,模拟的系统永远无法在精密度上比肩真实,还是不要抱太大的希望为好。”

  他们说话之间,中心已经架起了三块白板,大屏幕投影出会议的主题——顾氏超导理论。

  在万众瞩目之下,这一位刚刚摘取了圣杯的年轻人穿着一身西装,站在了舞台之上。

  顾行一在上台以后反而没有那么紧张了,他还可以冷静的看一眼观众席,迎来的是一双又一双期待的眼睛。

  都这么期待吗?顾行一心里有愉悦的火焰升起,成就感在他的血液里涌动,他清了清嗓子,开口道:“有关于实验的一切细节,我都已经在论文之中讲的很清楚了,而我背后的投影,也已经一一罗列了实验中的所有过程数据和分析。相信在座的各位也已经在研究所里面复制了这一套实验,它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是毋庸置疑的。”

  台下做过相关实验的研究者都点了点头。

  “所以我们今天就不再赘述了,我知道你们想要知道什么——”年轻人露出灿烂的笑容,拿起了就记号笔,“你们想要知道这一套理论是怎么来的,也想知道是不是从此以后,所有超导材料的研发都可以以这一套理论作为依据。我可以告诉你们,这就是我们未来的方向。而理由,就是接下来我会书写的证明过程。”

  说完以后,这一位年轻人便开始在白板上流畅地书写起来。

  “首先我们对数据进行处理,在这一步以后再做傅里叶变化,”顾行一一边解释着,一边往下书写了一系列公式。

  记号笔轻轻敲击着白板,留下一连串优美的字迹,轻轻的声音更是犹如见证历史的交响乐。

  如果说最后得出来的顾氏超导三大定律是一座华美的宫殿的话,那么这一个又一个复杂的数学公式就是宫殿的地基,就是建造过程的手脚架,成为了整座宫殿稳定的基石,提供了建造的便利。

  只不过,这一个又一个接近于玄学的数学公式,也给下方听讲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最先开始崩溃的是一起过来吃瓜围观顶尖物理学材料学发现的无辜群众们,人满为患的直播间里终于从见证历史发现的快乐之中冷却下来,缓缓刷过以下弹幕——

  “所以说,科学家们研究的东西,恐怖如斯。”

  “我为什么想不开要来看自己看不懂的东西,明明只要躺下喊666就可以了。”

  “妈妈问我为什么跪着看电脑。”

  “我有预感,明天教授可能要我们去复盘一下顾教授在论证过程中所使用过的数学工具。”

  “瑟瑟发抖着+1”

第98章 讲座下

  随着顾行一的讲解, 台下的学者们也渐渐有人跟不上了节奏。

  一般来讲,一旦一套理论涉及到物理学, 尤其是像凝聚态物理学这样的前沿,就和极度艰深的数学知识离不开关系了。

  虽然在座的研究者们不可能不接触到过基础数学的学习, 但是有的时候, 隔行如隔山,在一个领域相对高深的领域往往会力不从心。

  库尔斯教授和安妮教授也渐渐跟不上顾行一的思路, 无奈地对视一眼, 把目光投向了另外一边的凝聚态物理学家们。

  彭特也渐渐皱起了眉头,抽出一张纸在旁边打起草稿来, 转头看见巴尔夫教授神情还算轻松, 问道:“怎么样?是发现了什么吗?”

  “他的理论很有意思,”巴尔夫教授用食指叩了叩笔记本封面,露出了沉思的表情,“很有趣的用法, 我也没有想到竟然可以用这种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或许……”

  “或许他是对的?”彭特挑眉问道,“这是一个无懈可击的理论。”

  “我不相信有什么无懈可击。”巴尔夫轻轻哼了一声,双手环胸, 继续抬头听着顾行一的解说。

  好不容易混进来的荣总叹了口气,侧过头看了一眼还在一脸茫然的秘书,他轻声问道:“听说你有个朋友是研究凝聚态物理学的,他看得懂这一切吗。”

  秘书默默拿出手机,把顾行一的讲解拍了照, 然后转手发给了自己的同学。

  “卧槽,你原来在顾神讲解的现场啊,这个我是真不会。我要会了,我就去拿诺贝尔奖了好吧。”

  秘书叹了口气,告诉老板:“太难了,一般人看不懂。”

  白板被一点点填满,然后撤下去换成下一块,又是下一块。

  理论一点点进展到人类少有触及的领域,在荒芜的原野之上,经验丰富的猎人牵着名叫数学的猎犬,在无数杂乱的线索之中锁定了猎物。

  笔尖一下又一下轻击着白板,在这轻轻的声音中,巴尔夫的脸色渐渐沉重起来,再一次翻开了那一本被学界称为死亡的纠错本,那里面记载的是他一次又一次为凝聚态物理学界圣杯守门的圣迹,但是这一次,或许,是他固执地坚守着错误的理论,却不知道其他人早已将圣杯揽入怀中。

  于是,彭特发现身边的友人也拿起了笔,皱着眉头,轻轻的书写着。

  他看了一眼,这一位居然也在进行着演算。

  真是一颗在科学界冉冉升起的,不可忽视的新的恒星啊,他感慨地看着台上年轻人还不算宽厚的背影。

  这么年轻,继续探索自然世界神秘莫测法则的重任就要担在肩上了啊。

  等到顾行一心满意足的写下最后一行字,回首看向台下之时,看到的就是一双双闪亮的眼睛。

  前排的大牛们都露出了赞许的笑容,然后那一位让凝聚态物理学界又爱又恨的杀手巴尔夫教授率先鼓起了掌。其余的人也随之鼓掌。

  掌声从前排蔓延到后排,终于形成了雷鸣一般的声音,一波波的在大剧院之中回荡起来,像海浪一样淹没了顾行一。

  无数闪光灯亮起,记录下这一位夺取圣杯的全过程。

  很多年以后,这张照片都将放在教科书顾氏超导三大定理旁边,成为无数学生憧憬向往的传奇和疯狂备考时候的噩梦。

  当然那都是后话了,顾行一笑着向众人鞠躬,然后直起身来,就这麦克风又问了一句:下面是提问时间,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

  全场安静了下来。

  顾行一抱着等待行业大牛指点的心态安安静静地站着,微笑着把目光投向了那一位专业找茬一百年的巴尔夫教授。

  巴尔夫教授被这亮晶晶的期待目光看得老脸一红,有些尴尬地把黑色封皮的笔记本塞进了衣兜里。

  这种有一点点尴尬的寂静持续了一小会之后,更加热烈的掌声突然爆发出来,回荡在大剧院之中。

  所以这是没有问题还是没听懂?顾行一在对上了几个茫然的目光之后,不由得摸了摸鼻子。

  总觉得以后的教学事业会很艰难呢。

  但那些想法都是之后要考虑的事情了,顾行一打开了全息投影仪,将精心制作的一组模型呈现在众人面前。

  “那么我们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就可以讨论一下超导理论的应用了。”顾行一说道,纤长的手指拔动着全息投影,形态各异的超导材料从众人面前闪过,闪光灯不断亮起,媒体们兴奋地记录着这一切,而台下的专业研究者们也不由得坐直了身体,从之前让人昏昏欲睡的理论中醒过来,瞪大了眼睛努力观察着面前这一系列形态各异的结构。

  “通过这一套理论,我们可以研发出在各种条件下使用的超导材料,不同条件温度下的超导,不同条件温度下可以达成的约瑟夫逊铸件。”说到这里,顾行一轻轻地笑了一声,“众所周知,约瑟夫逊效应是我们研究常温超导材料的原因之一,只要有了它,计算机的世界将被改写。”

  “还在为计算机极慢的打开速度烦恼吗?还在为超级计算机巨大的能耗烦恼吗?”顾行一轻轻的笑了一声,在台上来回转了一圈,“普通的导体中,粒子磕磕绊绊,相互摩擦消耗着无谓的能量,也再消耗有着无畏的时间。现在,我们研究了超导材料,每一个材料里都自带着一个交警,领导着粒子排队有序的通过狭小的导线轨道,快速流畅低能耗。而约瑟夫逊效应,让出现的电流结快速传送信息,谁知道超导计算机的最佳选择。”

  随着他的描述,全新投影中一块芯片缓缓浮现出来。

  “所以,在研究出了超导材料之后。”顾行一玩着这一块芯片,含笑注视着台下渐渐露出不可思议表情的观众们,愉悦感随着血液流至四肢百骸,让他仿佛置身于云朵之上。

  他是想说超导量子计算机吗?常年在这个方向研究的学者们不可能不意识到这么一处应用方式,心中不约而同的升起这么一个问题。

  “可是,”安妮教授叹了口气,“从物理学材料学跨界到计算机,甚至是量子部件量子电路的制作,这真的是一个人能做到的事情吗?”

  其他人虽然没有说出口,但是表情却也是一致的。

  荣总却是在此刻坐直了身子,双眼紧紧盯着顾行一手中的芯片,目光之炽热,让秘书胆战心惊,生怕老板一言不合就扑到舞台之上。

  “这就是我想找他商讨的,”荣总深呼吸一口气,一点点冷静了下来,他靠回到椅背之上,凝视着这一位科学界新崛起的新星,也凝视着一位商场上出现的新贵,“却没有想到这一位这么早就把它做出来了,我还以为我将有机会从研发的时候就分一杯羹呢。”

  之后他又摇了摇头:“也是,这一位怎么可能都会继续研发下去,从他的履历来讲,下一步的目标就该是这个了。”

  “所以我们还需要和他接洽吗?”秘书侧身问道。

  “等讲座结束之后,我们找他聊一聊吧。”荣总握紧了椅背,开口说道。

  而媒体们的镜头依旧宠爱着顾行一。对于他们而言,难度跨度有多大根本不在他们的掌握中,但是只要顾行一说出来了,又是一个大新闻。

  “我们研究出了量子超导芯片的可能性。”顾行一左右手各捏住投影芯片的一角,向两边拉开,将它放大。

  细细密密的电路整齐地出现在众人眼中。

  “我们用新制出的石墨烯材料制作了芯片的存储器和超导开关器件,然后开始编写量子电路。”顾行一目光温柔地看着手中的芯片,这是他这一段时间的心血所在,“具体的研究进度暂时处于保密状态,但我可以说,我找到了进入量子计算机时代的一扇大门。这也会是我下一段时间的工作目标。”

  这一位年轻的研究者,在说完自己下一步的野心之后,再度优雅的一弯身。

  全场掌声雷动,久久没有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