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相吸 第74章

作者:摩童 标签: 校园 HE 近代现代

总之,晨哥的那个小本本上,终于被圈圈画画地只剩一条了。

但那条恐怕大概要几十年以后才能实现。

那年春天,他们听说周伯力终于犯事儿被抓了,不光赔光了这些年的积蓄,还平白多了十几年的牢狱之灾,也怨不得别人。

那年春天,他们在院子里专门辟了块地方,学许文远的样子种上各色瓜果蔬菜,有青菜、小番茄、黄瓜、丝瓜、辣椒、石榴,还有柿子、柚子和枇杷树,每到时令季节,热热闹闹的果实压弯了枝头,他们就请那些狐朋狗友到家里来聚餐。顺便尝尝徐晨自己开发的新菜色。

他们也把衣服和被单洗干净了,晒在院子里迎风招摇,干了就有一股子太阳的味道。

那年春天,别墅的廊檐下,有一窝燕子在那筑了巢,很快就有几只小燕子在巢里冒头了,天天嗷嗷待哺的样子煞是有趣。

李亮和徐晨有空就在那个露台上,看下面的风景,听远处传来孩子们成群结队嬉戏打闹的声音。

徐晨说:“小时候,我在福利院,天天扒着栏杆往外看,就想有人能带我玩。”

李亮说:“小时候,我在乡下,天天骑着个小破车挨家挨户去敲别人门,就想带别人出来玩。”

彼时青涩的男孩中间,有一股攀比的风气,要喝最烈的酒,泡最靓的妞。

没有妞,崽也是可以的。

“我们来玩个游戏。”徐晨拉着李亮躲在刚晾上的被单后面说:“1,2,3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

李亮就真的不动了,眼里却堆满了笑意。

徐晨眸光一动,俯身就亲了上去。

——全书完——

第44章 番外一 太阳福利院

太阳福利院在县城一条小路尽头,好几十年风风雨雨一直没拆迁过。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时候,那片儿遇上自然灾害,不少人家原本热热闹闹有三四个孩子,一旦天灾人祸来了,根本负担不起,于是有条件的就分批往南送,没条件的,咬咬牙被单一包,把不好养活的那个往犄角旮旯里一丢,天寒地冻,小孩再苦再闹,也绝不再回头看一眼。

后来,这样的人多了,上头就决定拨款在这座北方小城里造个福利院,无论如何都要先挨过这一阵。

说是福利院,其实一开始就是在一片荒地上筑几道围墙,一栋二层的小楼再加几间矮房就是全部资源,几件小破玩具、几张又硬又冷的平板床,虽然说不上四面漏风,但也是要啥没啥。

徐晨被遗弃到福利院的那年,正好5岁。

那时候北方民用建筑开始集中供暖,不过还在试点阶段,小郊县依然是没有这种待遇的,偏偏那年又是寒潮频发,天气齁冷的滴水成冰,连水管都经常冻住不能用,只能靠几个老师轮流用手压井打水淘米做饭洗菜。室内实在冷得不行了,就生几个煤炭炉子取暖。

那年福利院里大部分收来的孩子都是因为家里养不起,就想脱手让公家帮忙照顾,也好过留在自己身边活活饿死。也有少部分是身体或者智力本身就有残疾,家里头嫌弃的。所以这么一来福利院的孩子就也有了“阶级”之分。

毕竟竞争是人的天性,更可况,“活下去”这个念头早就在那个特殊年代,在老老少少每一个人的心里深深扎根了。

所以福利院平时分伙食,玩具,那些身有残疾的小孩是抢不到的,就连睡觉时候为数不多的几个“热水袋”,通常也轮不到那些体弱的孩子。

管院的老师不是不知道,只是心有余力不足,统共就几个人,又当爹又当妈,能尽人事的都尽了,实在也分不出什么精力去处理那些资源分配不均的事儿。

院长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注意到徐晨这孩子的。

他刚进来那会儿,整个人也是黑瘦黑瘦和个猴似的,但一直不像其他孩子一样爱闹腾,有玩具就玩,没玩具就能坐在窗口,盯着外头发一天呆。谁来和他说话,他就认认真真地回人家,不找他他也不粘着别人。

每次打饭,高个孩子挤兑几下抢在前面,会闹腾的再嚎几嗓子。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喝,分饭的老师心一软,总会偷偷多给一勺,后面个小的就遭了殃。

徐晨也从来不喊,有的吃就吃,轮到他要是没了,就默默走开。

院长观察了很久,有点心疼这孩子,就偶尔会从自己的伙食里克扣下一点,偷偷塞给这孩子,有时候是饼干有时候是半个馒头。

徐晨每次收到的时候,眼里都有深深的感激。

但这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

一天徐晨浑身是血地站在院子里,大冬天的浑身就穿了一件单衣,裤子膝盖已经全部磨破,裸露在外的皮肤混合着血和煤渣灰,糊成一团。脚上那双鞋,鞋头破了个大洞,露出沾满煤灰的脚趾——好几块指甲都翻了个,在流血。

他头发凌乱,脸色有点发白,但还是那副平静到没什么表情的样子,手里死死拽着个破皮桶,里面都是煤渣。

身边有两个孩子告诉院长,他们本来是和徐晨一起,偷偷帮老师们去隔壁后山上捡煤渣,结果被几个大孩子推了一把,最小的那个没站稳,从煤渣山上滚下来,徐晨就护着他一起掉。

院长看着他手里剩下的半桶煤渣,张了张嘴,半天没吐出一个字。

她问徐晨:“疼么?”

徐晨摇摇头,把小半桶煤渣递过去。

再后来政府拨了笔款项改造福利院,机构设施就得到了极大改变。社会开始关注福利事业,这儿就再也不是“吃饱睡、睡醒吃”的地方了。

院里像模像样地建了图书室,陆陆续续也有很多好心人会捐赠玩具进来,学龄儿童还能被送往对应学校获得九年制义务教育。这时候,就开始有一些普通学校的孩子会应学校要求,逢年过年来福利院“结对子送温暖”。

福利院总会安排一些年龄上对等的孩子接待。

那是刚过完年的第一个春天。大地回暖,燕子回巢。

院里又要来一批孩子搞活动,院长按惯例还是把徐晨推出去。

听说这次来的学校有点远,不是他们本地的,院长招呼他们要有“主人翁精神”。

人到的时候,徐晨还在分小礼物——几个孩子连夜用手工纸叠出来的千纸鹤,小皮球,每人一袋。操场上哨子一响,徐晨还没装完,也只能拉着几个小伙伴跑出去列队欢迎。

一辆挺气派的大巴上陆陆续续下来十来个学生。

徐晨皱皱眉头。

看校服就不是本地的,一个个脸上还有点趾高气昂。“送温暖”是学校指定的,估计心里也都是不乐意。

院长和对方学校的老师匆匆说完几句话就已经中午了,就干脆直接在福利院开了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