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Econgee
就见那人指尖迅速地一挑,层层卡好的又散开了。
晏淮清还是很提防地说:“此事你知道便可,没有探究的必要。”
李浔前倾地身子又收了回来。“好好,那臣不看便是。”语罢,将兵符藏到了贴身之处。“食君禄、分君忧,用皇后的身份享了这么多日的福,该到报答的时候咯。”
李浔大笑着舒展了一下自己的肢体,发出一声喟叹,而后朝门外走去。
“走吧陛下,去做正事儿了。”
-
李浔离开京都的那天,是一个难得的晴天,干而热的阳光照射在每一个人的身上。下了许久雨的京都,像是一块儿被泡发了的旧抹布,一晒,就被挤出了潮湿的味道。
街道旁的柳树冒出的嫩芽已经长成了新叶,水洗过后变得越发翠绿,撞上去能掸一身的叶香,淋上金黄色的阳光后,像是泡在热水里的新茶。
他戴上了一个木质的面具,是这几日新赶出来的,模样有些粗糙,胜在能用。
终究还是无法做到大张旗鼓。黎民百姓认不得太子的脸,但记得住在荣景街街尾那个臭阉人、大佞臣的,所以他不愿再平白给晏淮清生出负担。
“这是做什么去?”
“追大皇子和叛军啊,谋反的人就该杀。”
“当时烧了我们多少房子啊!”
“那这个骑着白马的将军是哪个,模样很年轻,可一身红衣让我想到的那位。”
“哟,您这就见识短了吧,这哪里是白马啊,这是一匹汗血宝马!”
“这马……看着也眼熟啊。”
“学那位的吧,那位可是能止小儿夜啼的人物,领兵作战也能吓吓对面。”
“还好烧死了,真是好事一桩啊!”
乘着无形带着兵一路往城外走,就听了一路的话,好的坏的悉数都进了李浔的耳朵里。
即将走出城门的时候,沿街的百姓自发地、齐声地呼喊了起来。
“将军保重,平安归来!”
“将军保重,平安归来!”
一句接着一句,盖过了嗒嗒的马蹄声,震得周围的柳树都在轻晃。
他没有回头,抬手对着沿着的百姓挥了挥手。
甫一出了城门,李浔就回身往城墙上看,只见那影影绰绰之间,有一道身影。那身影藏在人群之后,脸也教人看不清。
他勒马转了一圈,从怀中掏出了一个被握得圆润的小瓷罐,对着那个身影晃了晃。其实还有木簪,只是没能拿出来。
理所应当的没有得到回应,不过他也并未有任何不满,驭马摆正了马身,又继续朝前。
高呼了一声。
“众将士,随我出征!”
“是!”
回答的声音响彻云霄。
-
晏淮清回到坤宁宫的时候,才真正的有了人已经走了的实感,往日里坤宁宫人就不多,如今不过是少了一个人,竟然变得越发寂寥了。
“陛下,可要沏壶热茶?”待小玉躬身到他身边低声问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在罗汉床上坐了许久了。
他揉了揉自己的额角,“沏一壶吧。”
小玉的动作很快。
滚烫的茶水倒入杯中,漫出氤氲的热气,馥郁的茶香散了出来,让晏淮清闻得清醒了不少。
端起茶盏抿了半口,他才迟迟地看到小几下面团着一团绢帕,没有多想就伸手捞了出来,握在手里的时候才感受到里头是包裹着什么东西的,犹豫少许,还是打开来看了。
那东西的全貌展示出来的时候,晏淮清愣住了。
竟然是一个银镶玉的镯子,银身上没有雕什么花,被磨得很是细腻光滑,那玉他却认得,雕着圆润精致的玉兰花,不过有些花瓣能窥见几分残缺,像是磕碰过,而这分明就是当时李浔送给他的玉镯的模样。
他的指腹悬在花上,想摸却又不敢。
“呀,竟然是这东西啊。”李浔不对他们做规矩,小玉和小兰的胆子也就大了一些。“自从拿了些器具回来之后,就总瞧着李公子在埋头做些什么,常常废寝忘食,想来就是这个镯子了。”
确是如此,晏淮清想起了当时李浔说,要再回一趟掌印府,或许拿的正是雕刻镯子的器具。
几日前相拥的热度与力道似乎还在,他又隐隐觉得自己后颈的酥麻疼痛还未退去,再握着这个银镶玉的镯子,心中就不免产生了几分动摇。
“你……”他顿了顿,“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话音刚落,小玉就砰的一声跪了下去,接连地磕离开几个响头,面露惊恐。“陛下恕罪、陛下恕罪,奴婢对李公子,绝对没有非分之想,绝对没有。”
“朕何时说过你对他生出了龌龊心思了?”晏淮清往日从不觉得自己模样凶狠,如今倒不免怀疑了起来。“你且起身,也顺着他的意,无需自称奴婢。”
小玉侧着脑袋看了他几眼,确认了不会被怪罪,才起的身。
“但说无妨,就说你觉得他这个人怎么样。”
吞吞吐吐了许久,再晏淮清再三的承诺和安抚之下,小玉才终于开口说了些什么出来。“李公子他,奴……我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好看的人。”说完,小玉的脸就涨红了起来。“和陛下,真真是璧人一对。”
晏淮清看着他的模样,莫名想到了初入掌印府时见到的小柳,又想到了擅于欺瞒的雁音,还想到了虎头虎脑的念生,开始觉得其实没有过去多久,可偏生出了一种恍如隔世的错觉。
他想笑,不过嘴角勾到一半又觉得悲凉。
“还有吗?”他问。
“嗯……”小玉揪了一下衣摆,“又觉得李公子是个顶好顶好的人,旁的都不拿我们阉人当人,但李公子就不会,他还说人不是生来就要为奴为婢的。”说到这里又是一惊,“当然,陛下也是顶好顶好的。”
“还有呢?”他又问。
小玉咬了一下唇,脸又涨红了,声音小了不少。“我觉得李公子,他是一个很喜欢陛下的人。”
晏淮清就彻底不笑了。“你是为何如此说?”
“日夜打磨这个镯子且不说,就是上次那碗面,李公子也是细心弄了很久的。”小玉羞赧垂头,“陛下病了,李公子也是着急的不得了,有时候您睡着了,公子他还会为您揉松眉心,揉捏肩膀呢……总之很多,多得我数也数不清、说也说不完。”
他不说话了,垂眸看着手中银镶玉的镯子,再次后知后觉地发现绢帕上 其实还写了几个字。
【银比金要更衬你。】
是李浔的字迹。
晏淮清用力地眨了眨自己的眼睛,倏地站了起来,随后大步往冬暖阁外头走,惊得小玉愣在了原地。
走到某个屋脊下的时候他猛地抬头,说:“派人去查,查十多年前玉龙关到底发生了什么。”
-
“前朝崇尚金乌,是个什么道理?”
袅袅的白烟从香炉中飘出,带着腻到发晕的气味,打在蘸着朱砂红写满符文的黄符上,密密麻麻的黄符下是一块儿刻着小篆的石碑,石碑正立于堂中。
石碑前一个蒲团,晏悯此刻正如老僧入定般打坐于蒲团之上,可面上的表情却算不上好看。
“通神了这么多年,什么也没有得到,这就是你当初对朕允诺的?”
“陛下莫急。”飘飘的帷幔后面忽而出现了一个身影,声音也十分年轻,甚至带着几分不谙世事的天真在其中。“悟道,讲究的是一个机缘,机缘到了,自然一切都能得到了。”
身影始终未走近,又开始解答道晏悯的第一个问题。
“《山海经》中有言:‘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浮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前朝……”
那人的话还没有说完,便被晏悯给打断了。“朕知前朝蛮子崇尚金乌是崇尚太阳,朕对金乌是何由来并不关心,朕只在乎这东西到底有什么用。”
帷帐后的声音顿了一会儿,片刻后才说:“自然是想寻求像太阳一般的神力与长生。”
“哦?”晏悯生出了几分兴趣。“不若朕也试试看好了。”
“陛下英明。”
晏悯哼笑几声,念了几句经文后,又像是想起了什么。“朝中之事你去看,别让那个所谓的晏淮清真的握到了什么权利,若有必要,将他除去,再用那张皮弄个人皮傀儡也是一样的。”
“是。”帷帐后的人微微一躬身,退了出去。
晏悯缓缓地睁开了眼睛,眼中皆是阴鸷,慢慢地勾起了一个笑。
“慢慢玩吧。”
作者有话说:
这个金乌其实是很厉害的(就是在我们的文化里) 是他们这些坏家伙就是乱用了,不是这个金乌不好的意思。
第124章 【贰拾壹】箭
京都以西有五个直隶州,甬州、乾州、浏州、汉州,西北有一草原广阔之地,唤之为上阳。横跨了大晏的大河天曲自上阳而发,穿过甬州、乾州、浏州、汉州五地,天曲分流而出的小河又灌溉了无数的地方,哺育了大晏无数的生灵,可称之为大晏的母河。
离京都最近的是甬州,甬州地小人少,但以砚台闻名,自古便有一寸甬砚一寸金的说法,是西边儿难见的富庶之地。他们外界的交流并不多,然而又处于关隘之地,想要深入西北之地,就必须得穿过甬州不可,否则要抢渡春河、绕山而行,这是个赔本的买卖。
李浔带着晏淮清的三千兵马,领着韩元嘉以及对方的两千羽林军左卫亲军,日夜不停地赶了十日,才到甬州地界,再有一日便到甬州城下的时候,他发现自己行军的队伍后头,跟了一个人。
与韩元嘉打了一声招呼,他绕到了那人的身后,直接将人从树后面拎了出来。
他哼笑一声怒斥道:“哪里来的小毛贼如此胆大妄为?”
语罢,举着希声就做出了往下刺的样子。
“是我,是我,老爷!”那人砰地一声跪下了,直接抱住了他的大腿。“我是念生啊,给你驾马车的车夫的儿子,以前叫做小虎,后来公子给我取了一个新名,叫做念生。”
念生哇地一声哭了出来,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着。
“我不是你的老爷,你认错人了。”李浔说着,却把希声收了回去。“这里是行军队伍,速速远离。”他其实早就发现了这个蓬头垢面、鬼鬼祟祟的是念生了,只是眼下这个时节,不能认、也没有认的必要。
念生显然没有把他这一番话给听进去。
“老爷啊老爷,我们找你找得好苦啊!人都说你死了,但我不信,我爹娘也不信。”念生还知道分寸,知道就近的就是士卒,既扯着嗓子,也压着声音。“前儿个我在那城里头一看,嘿,那骑在高头大马上的不就是老爷你吗,赶忙就跟了过来,一刻也不敢停啊。”
李浔见着那快要沾在自己衣服上的鼻涕,一个用力就抽出了自己的腿,念生以为他要走,又慌里慌张地扑了上来紧紧抱住。
“老爷,我知道是你,我一眼就看出来了,那我还能认错人吗?”
“老爷你别赶我走,我爹娘说了,要不然我就跟着你,要不然我就在外头做个没家的野人,老爷你不能抛弃我啊!”
念生哭得那叫做一个动情,翻着白眼,身子已经开始抽抽了。
瞧着眼前这一幕,李浔觉得好笑,心中也难免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