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神断 第237章

作者:桃之夭夭夭夭 标签: 种田 古代架空

  穆文穆武一听都很高兴,双手双脚赞成,穆绣见哥哥们高兴,她也被撺掇的举手。穆林嘿嘿直笑,但穆婉知道,只要穆清彦说一声,他立刻就会帮忙找人开工。

  穆婉只得无奈放弃:“我不是不赞成,我是担心你的身体。开饭铺不是在家做饭,一天不知忙多久,你这身体……”

  穆清彦笑道:“大姐放心吧,我在城里看过大夫,大夫说我近来养得不错。况且,总是静养也不好,劳逸结合才健康。”

  “啊,是吗?”穆婉是听不懂什么劳逸结合,但既然是大夫说的,应该不差。

  既然事情敲定,穆婉不再拦着,立刻就开始计算各项费用。

  穆林问道:“二弟,这饭铺你打算盖几间?”

  在穆林和穆婉的默契里,尽管现今还没分家,但他们都默认即将建好的饭铺是属于穆清彦的。到底穆清彦之所以在他们家长大,缘由特殊,再者,这银子本就因着穆清彦才赚到的,他也大了,以后饭铺也是他经营。有个正经营生,过一二年也好说亲。

  “三间就够了。”这也是考虑到费用。

  穆林点头:“三间屋子,前面搭棚子。棚子简单,我一个人半天都能做完,屋子的话,找三四个人,赶赶工,四五天也就做起来了。房子要用的砖瓦木料,砖得花点儿钱,屋顶就不必覆瓦了,木料的话,得从山里砍了跟别家换,刚砍的木头太潮不能用。”

  穆婉接过话:“现在请人盖房,一天二三十文,饭铺子赶得急,又是农忙的时候,价高,给三十文吧。就请五个人,大哥要忙衙门的事儿,不能总盯着家里。木料的话,我问问王嫂子,她家堆着一些木头,看她愿不愿换。砖的话,买吧,买的结实,也要不了多少。”

  穆婉觉得渡口潮气大,风也大,房子还是结实点儿好。反正都是盖新房,也不必省那点钱。

  穆清彦追问一句:“四五天能盖好?”

  他不大信,真那么短的时间,房子也太粗糙了。

  穆婉白了穆林一眼,才转头跟他说:“哪有那么快,打地基费些功夫,框架也得做好,不然不结实,住着多危险。最快十天吧。这么一算的话,光人工就得将近一两半的银子。这还不算其他,请人做工得管一顿中饭,这样的重活儿,饭菜得有肉,又是一项开销。”

  穆婉也认得一些字,不多,但写写算算不是难事。

  她在纸上一笔笔写着,忍不住叹气:“看着一项项费用好似不多,可统算下来,这铺子最少得五六两银子。”

  就这,还是好多材料没算在内。

  “有了房子,还得锅碗瓢盆这些,桌椅板凳也得准备,还有床柜被褥等东西。”说着穆婉沉默下来,这就等同于分家了,她心里难受起来。

  不过她很清楚这是早晚的事。

  穆林都二十二了,再不说亲,真的只能找寡妇了。

  往后穆林娶了亲,到底不同。大嫂便是再和气,也不可能和家里人一样偏着二弟,早晚要矛盾,倒不如让二弟早些独立,有铺子傍身,不近不远的住着,倒更好相处。

  一家子凑在一起,写写算算,不但算了盖房子的帐,包括之后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大致费用在十两以内。

  晚上吃过饭,穆林跟穆清彦出门去了,一是还钱,二是趁着晚上各家各户都在家,把人工请了。安排好这些,穆林才能放心回衙门。

  当初借钱,赵家是大头,毕竟穆家跟赵家关系最近,赵家家底儿也最厚实。

  还赵家是十五两。

  赵叔赵婶都是和善人,知道了银子的来处,又听说还要在渡口盖饭铺,知道他们有余钱,这才把银子收了。

  “以前清彦不爱说话,到底心里有主意,我看在渡口开饭铺就很好。”赵婶拉着穆清彦进屋,又热情的给倒了一碗糖水,从屋里取出一封信,笑说道:“清彦啊,河子写了信回来,你给婶儿念念。”

  赵河就是赵家二儿子,在外跑镖,写信回来都是找穆清彦念信。

  寻常农家人哪里念得起书,也就穆清彦特殊,穆家其他人都是穆清彦教的,多多少少识些字。当初穆林能够顺利当捕快,跟他识字有很大关系,捕快们都是底层出身,五大三粗,识字是稀罕事。

  以前穆婉想让穆林去做账房,但穆林对算术不行,很多字会认不会写,只能作罢。

  赵河的信也是找人代写的,不长。

  信中一如往常,写他又跑了几趟镖,去了哪些地方,又问赵叔赵婶身体好不好,说给他们带了什么东西,又说今年忙,年底才会回家。

  赵婶又高兴又忧愁:“这孩子,去年过年就没回来,催他也不当回事。他都十九了,再不娶媳妇,好姑娘都被别人挑完了,我看他以后不急!”

  赵婶说这话时看了穆林一眼,可惜穆林正跟赵叔说话,根本没注意。

  穆清彦福至心灵,立刻明白赵婶是相中穆婉了。

  以前赵河还没离开的时候,跟穆婉就很好,有那么点儿苗头。穆婉对亲事不热衷,除了家境原因,只怕也有赵河的影响。按照世俗的条件来看,赵家父母好相处,赵河也是上进青年,两家结亲算是亲上做亲,但是,谁知赵河要在外面闯荡多久?闯的多了,见的多了,就怕心也多了。

  穆清彦觉得,还是看穆婉自己,在穆家,没人会逼着她嫁谁。

  从赵家出来,又去了胡家和王家,这两家都借了二两。

  这两家地少劳力多,通常都在城里找活儿干,穆林顺带说了请工的事儿,两家都乐意。胡家兄弟俩、王家大哥,又说去请刘家和李家的两人,如此就够数了,约定明儿一早去渡口看地方,备好材料就开工。

第331章 尘埃落定

  众人都以为皇帝已是性命垂危,召见大臣要不了太多时间,然而出乎意料。一刻钟、两刻钟……寝宫内没有声音传出,外面虽站满了人,也同样寂静。

  时间一长,众人有了分析猜测思的精力,品出不对劲来。

  旁人都猜测着皇位的最终归属。

  惠妃母子却是冷汗湿背,不详预感越来越浓。

  惠妃到底年纪大了,再精于保养,也是六十余岁的人。近来朝局多变化,她为了后宫局面,为了贤郡王,耗费不少心思,今夜又频出变故,心神紧绷,当负担到一定程度,她的身体就扛不住了。

  “老五……”惠妃身子一晃,只觉胸闷气短,眼前发花。

  “母妃!”贤郡王大惊。

  禁军统领孟河见状,忙道:“惠妃娘娘若身体不适,可先回寝宫歇息。”

  惠妃摆手,命贴身宫女送丸药来。

  眼下这种时候,她怎么能离开?便是离开也无心休息。

  孟河见了,也没太过劝导,只是将侧殿打开,请后妃与皇子朝臣们入内坐,又有宫人奉茶。男女有别,何况是皇帝的女人,自然不能同居一室。贤郡王不能跟惠妃在一处,分别前,母子俩又交换了神色,都是劝说对方静心等候的意思。

  如今不等也不行啊。

  殿内坐满了人,但无人交谈。

  有一刻钟,皇帝寝宫的门依旧未开,半点声息也无。

  有人沉不住,开始焦躁,频频朝外望。

  “孟河不见了。”怡郡王坐在肃亲王旁边,突然低声说了一句。

  肃亲王一直想着心事,倒没留心,听了这话,忙朝外看。其他人也听见了,甚至有人更早就发现,但都没多想。这会儿走到门口张望,守卫的禁军还在,但是统领孟河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两名副统领。

  按理,孟河不该擅离。

  肃亲王想到今夜齐齐而来的三个神捕司少主,那会儿跟着辅政大臣一起进了寝宫。当时不觉得,可细想来,完全没必要全都进去。甚至,他在猜测,那三人究竟是否还在寝宫,会不会和孟河一样离开了?

  今晚的事情太不对劲了,肃亲王也难免浮躁。

  他看了眼贤郡王,对方脸色实在难看,眼神中的阴郁几乎溢出来。

  正在这时,安静的夜色起了变化,远处有什么杂乱的声响传来。寻声去望,似乎是宫外发生了什么,夜黑中有火光闪烁。

  “出什么事了?”所有人都听见了动静,心头乱跳。

  贤郡王更是如此。

  他想吩咐人去查看,但不论是谁,根本出不去,哪怕是他们这些皇子也不允许走动。

  半个时辰,声音渐歇。

  对于乾清宫等待的众人来说,好似过了漫长的一年。

  终于,乾清宫门外又有了动静。

  一乘蓝绸软轿,在这些权贵们眼中,十分低调。然而此刻无人敢轻视,在皇宫内不准骑马乘轿,唯有两个人例外,一是太后,一是皇帝。太后早已故去多年,皇帝却在乾清宫,且遇刺……

  想法一顿,所有人面色惊愕。

  皇帝、当真遇刺了么?当真在寝宫?

  他们并未亲眼目睹,只是听了禁军统领的话,看到神捕司拖出的刺客而已。早先入了寝宫的四位大臣和宗令,迟迟没有出来,那么,眼下这乘轿子内的人……

  再看护轿的人,清一色神捕司,封停温明玉皆在。

  轿子落地,所有人屏息凝视。

  当轿帘掀开,看到坐在里面的人,众人面色恍然,不由自主尽皆跪倒。

  轿中人的容貌隐在阴影之中,但一身明黄龙袍不可忽视。当他从轿子里出来,尽管面上气色不好,又带着病容消瘦,可天家威仪不损,正是当今皇帝。所有人都以为皇帝在乾清宫养病,以为他遇刺性命垂危,谁知皇帝竟不在乾清宫,甚至可能根本不在宫内。

  惠妃看到这一幕,眼前一黑,软倒在地。

  “娘娘!”宫女惊呼一声,又不敢乱做主张,只望向皇上。

  皇帝只是淡淡瞟了一眼,没任何吩咐。

  另一边,贤郡王满头冷汗,险些跪立不稳。

  毕竟眼前这一幕,根本不在预想之中,太出乎意料了。再想到之前宫外传来的动静,他心里有了可怕的猜想,顿时满心绝望,绝望到了尽头,又生出浓浓的悲哀和愤懑。

  早有宫人抬来座椅,皇帝便坐在寝宫门前。

  又是一阵脚步响,宫门外行来一队禁军侍卫,拖拽着几个人。这些人身上并没什么伤势,但个个瘫软,面若白纸,身上带着失禁后的尿骚味。

  “李福!”有人惊呼。

  在场的人不是后妃,便是朝臣皇亲,李福又是惠妃宫中首领太监,多少打过照面,谁不认识。再看其他几人,哪怕叫不出名字,也都面熟,一样都是惠妃宫里的。

  封停出身向前,道:“启禀皇上,李福等人供认,一切行动都是惠妃指使。今夜放火烧皇子所只是声东击西,他们料准皇上重视二十九皇子,必要派人查看,便于半路截杀杜梁,易容后,乘机靠近皇上,以图刺杀。”

  众人倒吸口凉气。

  对于惠妃母子的野心,在场之人都知晓。实际说来,生于皇家,谁能没份野望,只没料到惠妃母子敢行刺,还是以二十九皇子为饵,着实手段狠辣。

  惠妃在一开始震惊惶恐后,面色逐渐平静,哪怕眼下阴谋败露,她也丝毫未曾抬头。

  相较于惠妃,贤郡王在发抖,想辩驳,却无法出声。

  温明玉又道:“经查证,庄郡王一案,幕后主使是贤郡王幕僚蔡骏驰。从蔡骏驰城外别院抓到两人,二人已吐口,真假刘升是蔡骏驰计划中重要一环,用以嫁祸肃亲王。”

  众人目光从惠妃身上,转移到贤郡王身上。

  又听封停道:“皇后中毒,最后查证,亦是指向贤郡王府。贤郡王府二等管事黄元,收拢外膳房郝成光,由郝成光带入毒、药,当计划完成,又将小太监灭口。黄元正是听令蔡骏驰办事。皇后宫中养花的两批宫女调动,有惠妃娘娘暗中的手笔。”

  正是宫女更换过,才使得宫女没有毒发,也错失了尽早发现花中有毒的真相。

  这时众人看向惠妃母子的眼神,已是惊恐。

  做一件事就不得了,眼下这对母子居然一次比一次狠辣,又毒害庄郡王、皇后,又刺杀皇帝,简直令人不寒而栗。自古来皇位之争十分残酷,兄弟相残、父子相杀并不少,但每每发生都会遭人唾弃、遗臭万年,哪怕就此上位,也要多方粉饰。眼下惠妃母子样样占齐,若今日事情没败露,可想而知,哪怕他继位,其余的皇子们也别想落个好。

  如康郡王、怡郡王这等存在感低的,吓得面色发白,不自觉动动身子,离贤郡王远一点。

  便是如端郡王、恪郡王、荣郡王几个,也是一阵后怕。

上一篇:临洛夕照

下一篇:拒不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