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人间 第143章

作者:老草吃嫩牛 标签: 布衣生活 业界精英 古代架空

  就是这种莫名其妙的江鸽子效应,它到底是怎么产生的?是如何产生的?

  虽然艺术家真的就是看作品说话,江鸽子的作品也的确是好作品,不过这也太快了吧?

  九德先生也好,九尚先生也好,现在还有九月大师……

  他很少见到槐九月大师,会以这样的态度,亲切的与人沟通。

  他迅速扭脸看向坐在一边喝茶的周松淳,满眼都是不遮掩的困惑。

  而周松淳,作为对俞东池最了解的人,他就只对他举举茶杯,然后满面一言难尽的仰头灌茶。

  对!没错!就又是这样了!

  他也早就被打击的习惯了,那家伙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他要了自己手里工作机会份额,还要卖给自己各色大包子!

  然后自己还要对他心怀感激。、

  真的,他就是感激了!

  所以殿下,您就过来喝茶吧,反正是免费的。

  能让这家伙免费的机会可不多呢!

  再说,您都镇物了,镇物就不该说话!就应默默的做本职工作,趴着不好么?像自己一样,他可怜的小心脏啊,可早就趴下了呢……

  感谢完江鸽子,九月大师回身走到木雕面前,他先是用手掌来回抚摸这根核桃木……随着他眼睛越来越亮,他手里的动作也越来越复杂,他甚至有时候会用脸去贴木头表层感受,从头到尾,他用一根银色的小金属棒子,细细的反复敲打了三次。

  甚至最后他还从身边的口袋里,取出一个银色的盒子,拿出一个巴掌大的仪器,将之扣在核桃木上,来回挪动看上面的数据,经过背正两面,上下勘探之后,他面上的神情就更加满意放松了。

  是的,不是赞赏,而是期盼之后,得到想要结果的满意放松。

  后他扭头问江鸽子:“您对木性处理,是有独门技巧的吧?”

  木性?

  江鸽子抬脸看看他,还没来得及理解透彻这个问题,那边又开始不管不顾的絮叨了。

  他说:“您这个年纪,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这……真是太了不起了!这就是我一直!一直说的材料为主,本真至美原则!

  其实我上次在中州艺术高校做过这样的演讲,可惜没人听,看!那……那群蠢货就是什么都不在意,也活该报应!”

  蠢货?不对吧!

  也许以前江鸽子会有盖尔艺术很蠢的刻板印象。而这一切印象的来源,是因为他生活的老三巷,只有生活需求,没有到达对艺术有追求的程度。

  而这次参赛,别的场馆他也是去了的,也是不断被震撼的。

  不说最好的,就说隔壁吧,虽只是几个小国拼馆,然而人家国家出宝石,出水晶,因此他们的宝石镶嵌艺术,就是全世界最好的。

  不论从设计到镶嵌手法,甭说盖尔,甚至是地球也比不上。

  反正,江鸽子是第一次见到,将宝石语言连成一串祝福,然后通过艺术切割,宝石会随着每天光线不断调整,不断变化,并互相反射的渐变艺术……它不是直接反射的,是可以穿透隔壁晶体,照射反射的……二十四小时,十二种变化的,这!简直就是技艺太精湛,太精彩了。

  人家一国,就只做珠宝设计艺术,然后靠着珠宝出口生意,反哺国民,难怪人家就厉害呢。

  反正他是没有在地球看到过,那么美的,切割,镶嵌渐变色艺术。

  总而言之,四处参观之后,收获颇多,耳目一新,很震撼就对了。

  耳朵边,九月大师还在生气当中:“……您相信我说的一切吧!这绝对不是看在殿下的面子上,对您进行的虚无吹捧!您不了解我,虽然他内心是这样想的,可是我内心已经拒绝他了!”

  江鸽子的眼睛立刻看向俞东池。

  这叫人家俞东池可说点啥好呢,他只能苦笑着表示遗憾,继续沉默不语。

  可九月大师并不准备放过他,他直言到:“他这样做,就大错特错了!这样对您不公平,您说是么?您应该得到公平的评判,这样才能得到正确评价,这有利于您的成长……您最好跟殿下保持距离,他对一切艺术的态度,都有铜臭在腐蚀,政治家的心是黑的,他们只做剥削艺术……”

  站在一边的俞东池当下尴尬,不能忍,只得忍,他只好转身离开这个糟心的地方,找周松淳去了。

  周松淳见他来,便立刻蹦起,去对面的照片墙下面,于叠放的整齐漂亮的《老三巷》牌点心匣子里,挑选出几样不太甜的,给他伟大的殿下奉上,期盼可以抚慰他受伤的心灵。

  甚至他还低声说到:“您能不能离这只老猴子远些,真是~惯坏了!”

  俞东池无奈的点头:“是我母亲惯的,这话你跟陛下说去……”

  那头,槐九月大师是压根没看出来自己得罪人了,他依旧在那边诚恳的与江鸽子探讨着:“我是做建筑出身的,设计的时候就总会将材料质量放在一切的前面……现代科技虽然昌明,却依旧有很多雕刻大师不敢触及木质素材,您知道为什么么?”

  江鸽子摇头,他是外星人来的,他怎么知道为什么?

  “哼!那是因为!大自然公平公正……材料做不好,嘿!您懂的!所以就冲着您对材料的处理这一点,出于您对材料的爱惜,我就能给您个全世界最高分!所以您对朽木有特殊的处理办法,对么?这可真是了不起的技巧啊!”

  江鸽子对这话唠算是没法了,他说:“所以要……谢谢您么?”

  “谢谢?为什么谢谢?不要!这是您该得的荣誉!我是说,您挽救了全世界的废料厂……送您一条发财的道路,我要是您,就早跟那边那家伙签署废料厂使用合同,如果成功了……嘿嘿,恭喜您,您发财了!大财!”

  正在拆包装的周松淳再也无法忍耐,他噗哧笑出了声儿。

  俞东池抬脸看向江鸽子。

  而江鸽子也满面笑的,半点都不羞愧的在看着他。

  所以,他又被算计了么?

  好吧,您高兴就好!

  九月大师大力的拍着这根木头,还在赞叹着夸奖到:“……有很多人对木性理解不够,就只敢下手石材,石材石性不变,可你能雕刻一辈子石头?雕刻大师之路,木雕是重中之重!我没想到会有您这样的人,小小年纪,会选择一条最难的道路!想想全世界的那些废料厂吧!能不心疼么?那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啊!所以这就是那帮傻瓜,永远无法进入上九的原因……您是懂的……”

  我懂,我懂,我懂的个屁啊!所以你在说什么啊?

  江鸽子懵懵的点头,事实上他跟这位槐先生存在严重沟通不良,他拿的那个仪器是啥玩意?有关材料的理解?又是个什么意思?这很伟大么?到底哪儿伟大啊?

  为何你如此激昂?是在说木材质量么?

  别把沉默当有内涵好么,其实这世上大部分的沉默,亦不过是沉默中腹中,压根没啥墨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罢了。

  要说处理,其实他就是按照亲爷收用木材的习惯,在选好料子车珠子之前,要把树材处理几遍,反复的干湿……一直到把料子夯实在了,才可以下手车珠子……可这是谁都该知道的常识吧?

  至于技巧?呃……也算是技巧吧。

  用初级法系技能大风术吹干!再用熔岩术去烤烘……再用种田技能里的春雨浇透,总之就是反复使用技能呗。

  不是他吹牛,这根核桃木经他处理,只要保护得当,随随便便放个几百年是没问题的。

  槐九月先生激昂的表达完,他就给自己认定的小知己,奉献出了他的选票。

  当看到他很认真的趴在核桃木上,写了个大大的满分后。

  俞东池跟周松淳一起失控的站起,都一脸惊讶的看着槐九月。

  这……这就下票了?

  然而九月先生却只是一笑说:“其实,他们的艺术我是不懂的,您的我也不太了解,有关悲怆的情绪也好,悲愤也好,讥讽这个世界也好,我就是个盖房子的,我求质量!我一直求质量,你们为什么不信呢?”

  俞东池嘴唇哆嗦了几下,又缓缓的坐下,然后他捂着额头就开始笑。

  是呀,九月先生一直在说,可他就是不信呢!

  槐九月大师恳切的说:“殿下,现在的年轻人怎么如此浮躁呢?我反复跟他们说,材料的性格是一切艺术的基础,是艺术品寿命的关键成因,可是他们总是急于求成……唉!我国艺术体系为什么持续垫底,从雕刻类说……他们就知道从技巧找原因,可木性呢?石性呢?这些最初的本因,难道不存在么?是可以忽略么?难道石性就真的安全?它若安全,玉石何来?玉是本就有的么?那是因为石性也变啊!”

  一直没说话的江鸽子,突然他就明白了,他大声说:“啊?就这样啊……我还以为是什么呢!”

  说完他也笑了起来。

  槐九月拿着选票,重重的在核桃木上一拍到:“对!就该好好的嘲笑,嘲笑他们!年轻人,你有前途,跟那些傻子不一样,我看中你!”

  江鸽子笑着点头:“谢谢您看中哈,回头我请您吃饭……您说的这个技巧,其实不难,很简单的,我跟您说……”

  俞东池猛然插话:“鸽子!!”

  见江鸽子扭脸看向他,俞东池犹豫了,他心里也是很纠结的。

  他期盼九州艺术可以迈入世界一流,然而,如果这是在损害到江鸽子的利益基础上,那他宁愿跟全世界作对。

  最后他说:“我希望您的名字,可以出现在永动球上……”

  所以不要说,暂时不要说……

  槐九月也笑了,这老家伙巧妙的绕过尴尬说:“殿下说的没错,您先把奖项冲上去,然后什么都不晚的。再说了,如果您宣布技巧,那么对那些创作者公平么?您是压缩了他们的学习时间,我想这对他们来说,不算是好事儿……对吧?”

  九月先生说的很真。

  然而,这话就是个伪鸡汤罢了。

  有关于他看中的那个石性问题,其实就是江鸽子想的那样!官方解释当中,天生万物,万物皆有性格。

  木有木性,石有石性,水有水性……

  一块木质素材到手,匠人不可立时下刀,要先对木头的变形力,扭曲力做出深度了解,待处理之后,才能开始设计创作。

  要知道,每一种树木的木性都有区分,都有特殊的忌讳,是需要区分处理的。

  当一块原材从山上被精选出来,尤其是木头,遭遇冷热,湿干,均会产生,裂,扭,脏,缩等无穷变化。

  如处理不好的话,作品即便是再精彩,它也会毁于时间,温度,甚至虫蛀等带来的“变”。

  而为了防止变,就需要对木材木性的理解之后,巧妙处理了。

  处理木性,将原材“定性”,木质雕塑才能不变。

  简而言之,在盖尔,就是要通过独家的技巧,将木材通过无数次反复,烤,吹,湿的手段,除去木头的一切性格,求最后的无性格结果。

  很显然,对木头的不变处理,他们没有发育好。

  而在地球,那些博物馆内,成千上万的木质艺术品,在经历传承,甚至千年轮转,暴露在空气当中,直面冷热湿干,它们为什么能做到始终不变。

  那是因为,地球人掌握了,自然风干处理方法,控制木器变化的办法。

  是的,一切技巧就在于,最好是自然雨水逐渐湿,自然风逐渐吹干,自然热度逐渐烘烤……然后,于木质家具制作上,技巧就是留下一条缝隙,坦然迎接一切变,允许变,这样木质品的寿命就会无限昂长了。

  反之,机械处理过的不变结果,是不能长远的,生硬的,干僵而不俏,并难控的。

  其实这知识,地球华夏乡下,就是随便找个年纪老的农民,都懂的晾晒板材技巧。

  他们会花上几十年给自己嗮棺材板儿。

  这就是个常识啊?

  然而,盖尔人似乎就不耐烦花上几年的功夫,去处理一块板材,他们不懂得控制木性技术。

  并且他们也没有对材料的爱惜精神,深挖巧雕,俏色艺术,避免浪费材料。

  这也算是报应吧!

  所以他们的一切艺术当中,雕刻之路最难。

  那些没有传承下来的木质物品,大部分的原因就是原材性格没有处理好,没保护好,遇到外因,它就自然的腐朽于历史当中了。

  所以在盖尔,古董家具的价格,才会那么高!超越一切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