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渡关山 第61章

作者:丧心病狂的瓜皮 标签: 古代架空

  他猛揉双眼,只见眼前是一双玄黑色官靴、再往上是尊贵的织锦盘龙纹缎袍,他猛一抬头,见关隽臣站在他面前,漠然地看着他道。

  “我说了,我给你们二人留一条命,如何,你选好了吗?”

  王谨之双眼通红地看着他,忽然之间,反手一掌,只朝自己天灵盖狠狠击下!

  他这一招击向自己、旁人很难防备,眼见必是不活。

  可是王谨之毕竟在雪中冻得久了,出手毕竟不若往日那般迅捷,关隽臣眼中厉色一闪,右手作擒拿之势,一把将王谨之的手腕关节卸了下来。

  王谨之闷哼一声,手软软地垂在身侧,他用另一只手仍勉强抱着程亦轩,看着关隽臣一字一顿地道:“王爷,谨之为仆追随你大半生,除了此事,自问对您忠心耿耿、无一日动摇,没什么对不住您的。难道如今,竟连个全尸都不能落下吗?”

  关隽臣低头看着王谨之。

  他们相识大半生,他还从未见王谨之看着他的目光流露出这般陌生的神色,他甚至要略一思虑,才明白过来——

  是了,那是恨意。

  他是恨上他了。

  关隽臣心里突地一痛,他低声道:“王谨之,本王待你不薄,不只将你看作仆从,而是把你看作兄弟手足,你难道不知?本王如今作何处境,你难道也不知?你为何、为何要在这个时候背叛本王……?!”

  他说到后面,心绪激昂之下,连尾音也拔高了:“你瞒了本王多久?你心仪程亦轩,难道就不能坦荡告知本王,本王未必不会大度允准?莫非你就是存心非要本王脸面受辱?”

  “王爷,你说你并非叫我看作仆从,而是把我看作兄弟手足。”

  王谨之跪在地上,他面上覆着薄薄一层霜雪,又因大悲之下神情激烈,显得有些可怖,森然道:“你当真是这样想的吗?”

  “麟庆三十八年,王爷在陕北一带巡视,有一武功奇高的刺客行刺,谨之为您挡了一剑,只差毫厘便会丢了性命,这道疤,如今仍在。”

  王谨之一把撕开绸衫,左胸前一道狰狞伤疤,距离心口只差毫厘,显然当年情况是何等可怕。

  关隽臣目光微微收缩,他仍记得那年的凶险,王谨之倒在他身前血流如注,他那时只以为王谨之已死了,在心中悄然立誓,必报王谨之大恩。

  “麟庆末年,襄王危急——谨之王爷带信儿去姑苏,两千里加急,换马不换人,生生跑死了四匹烈马,谨之却昼夜未歇,这才将信儿及时送到襄王手里。当时谨之便明白,若此信被太子截到,您便情势不妙,谨之心里已下定决心,若有人拦截而谨之不敌,谨之立时毁信自裁,绝不累着了您。这一桩事,你又还记得吗?”

  关隽臣沉默不言,他自然记得,当年送信一事,实则是搏命。他若不找王谨之,便不知该当找谁,只因王谨之是他最信的人。

  “王爷,你我如此交情,可是你于这些过往……如今又还记得多少?若真如你所说,你我兄弟之情,我心知肚明,为何却不敢找你一提程公子一事?王爷扪心自问,若我提了,你是会允、还是会怒?若你怒,你会不会杀程公子,而谨之又赌得起吗?去年此时,王爷曾锁着程公子双手,叫谨之看他赤身裸体的样子来试探、戏弄,这桩事你又记得吗?”

  关隽臣心头一颤。

  他脑中一片混乱,方才一直沉浸在被辜负之中,可是此时忽然转念想,若是王谨之问了他,他究竟作何反应,反复思量。

  当下便觉得冷汗直冒,是因他自己也明白,他自己也不知道他究竟会作何反应,他并不知道,更何谈会大度允准。

  王谨之又问道:“王爷说与我兄弟之情,可我跟了你近二十年,尽忠职守,操持王府事务。你可还记得,再过得几年,我其实便已年近不惑,我多年不曾婚娶、也未曾有过心仪之人,王爷过问过一句吗、关怀过一句吗?”

  他此言颇为偏激,可是听在关隽臣耳中却更是如遭重击。

  是了,他确是不曾想过、不曾问过。

  “王爷,您是上位之人,因此只有上位之人的感情。虽谨之为你出生入死,未必见得有恩。然而谨之若背弃你、欺瞒你,便是罪不可赦。”

  王谨之平静地道:“您口口声声说的兄弟之情,其实不过是略微亲厚的上下之义,不是吗?这一点,谨之看得清,是以才谨言慎行,而您又何苦自欺?”

  ……

  何苦自欺?

  关隽臣心中本是埋怨和暗恨,可是王谨之这番话说出口,他竟一时语塞。

  他心中素来认为自己待王谨之不薄,可是如今王谨之口中桩桩件件,却又委实难以辩驳。

  十多年来,他确实未关照过王谨之的家室,未思虑过王谨之的心情;王谨之为救他负重伤、为他铤而走险甘愿冒死,他在当下当然并非不感动。

  只是时日渐逝,那份当时的心绪终究是淡薄了。

  关隽臣始终看重王谨之,可是到了如今,竟也难说得清他看重的是那份情义……还是王谨之为他呈上的一份忠。

  他先前总觉得自己被背弃,是以心中躁怒不止。可是如今这份背弃,却自己也觉得有些根基不稳。可这股势头一旦有所衰靡,便感到突兀地疲惫。

  “依你之见,倒是本王一贯无情,负了你了。”

  他低声道,这句话说出来,少了几分气势,却多了几分萧索,自己也觉得颇为无趣。

  “王爷若只待谨之如仆从,便谈不上辜负。”

  王谨之紧紧抱着程亦轩,他先前一番话本是到了绝境之下说得颇为凌厉。

  可是低头看着怀中冻得脸色和嘴唇都发紫的少年,只觉心中惶恐不安,再加上一贯便对关隽臣尊敬有加,再次抬起头来时,语调不由又带上了似软弱和哀求:“但、但若王爷……还能对谨之有那么一丝情义……”

  他说着,音调突兀地低了下去,颤声道:“谨之一生,未求过王爷任何一桩事,就、就此一件……”

  “你就这么喜欢他?”

  关隽臣看着王谨之怀中紧闭着双眼的程亦轩,有些出神地问。

  他都不记得自己有多久没好好看过程亦轩了。这少年初时也是极受宠的,这倒也不出奇——冠绝金陵的貌美清倌,被他花了大价钱买进府里来,性子又柔软顺从,自然也叫他颇为中意。

  可是说来奇怪,他问出这句话时,才忽然发觉,自己对这少年真的从未有半分的喜欢。

  他宠幸程亦轩时,只为自己得了乐子,程亦轩如何,他从不挂怀;

  也有那么几次,他也曾看过程亦轩红着眼睛悄悄背过身子哭,他也依稀知道少年父母早忘,孤苦伶仃一人,却从来懒得过问。

  其实他纵横沙场朝野数十年,是何等的人尖。程亦轩在他的王府里,过得有多胆战心惊、诚惶诚恐,他从来都是知道的,只是他不屑于放在心上。

  王谨之说得极对。

  他的心是冷的,他从不将程亦轩当一个活生生的人看待,他没疼惜过,更没在意过。

  既是如此,又何苦去怪这少年与他离心。

  王谨之听出他话中与先前不同的意思,不由用膝盖堪堪从风雪中蹭了过来:“王爷,谨之喜欢程公子。”

  “不,谨之不止喜欢他——”王谨之冻得手指上都结了一层薄薄的霜,抓着关隽臣的衣袖,用力摇了摇头,嘶声道:“谨之待他,便一如王爷待晏公子,生生世世,不悔不渝。求王爷成全、求王爷成全……”

  关隽臣低头和王谨之对视着,那一刹那,他从王谨之满含热泪的双眼里,突然照见了自己的模样。

  他想起自己在周英帝脚边摇尾乞怜,只求大周天子能饶过他的心上人。

  他想起自己一生霸道峥嵘,可是到了如今,却连谭梦麟这位儒生的一条性命都留不住。

  大周庙堂,多少人流尽鲜血,多少人梦断心死。

  贵胄也罢、仆从也罢。

  权力面前,皆是蝼蚁。

  有一种莫大的悲哀袭上关隽臣的胸口——

  恍惚之间,他忽然想,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何来,又该继续到何时。

  关隽臣扭开头,他只怕再与王谨之多相看一眼,便也会无法自控。

  “去、去把你们的伤治一治。”他说到这儿,甩开了王谨之的手,语声却微微颤抖了起来,在寒风中轻轻飘散了开来。

  他说着,一掌凌空轰向在小路边依偎着的那两个雪人。

  洁白的雪茬子“腾”得洒了漫天,之后才缓缓地飘舞着落下。

  关隽臣背对着王谨之,狼狈地用手指狠狠拭去了眼角的湿意。

  他一字一顿地道:“治好之后,就带着程亦轩给本王滚,再也不要回来。”

  “谢王爷、谢王爷……”

  在他背后,王谨之连声道,随即便是一阵窸窸窣窣的脚步声急匆匆地越去越远。

  ……

  关隽臣站在大雪之中,没有回头去看,也没有挪步。

  他自己本也不太明白,他究竟为何要放过王谨之和程亦轩。

  他本不是宽和的性子,更何况这是他一生最孤寂潦倒之时,挚爱离去、众叛亲离,可他却偏做了这一生之中最大度的决定。

  他想了许久许久,雪停的时候,他终于找到了答案——

  他只是怜惜。

  心有悲悯,得见众生苦。

  悲悯,是他仅剩下的那么一丝人味儿。

  他终究是舍不得丢掉。

第四十章

  王谨之和程亦轩留在府中治伤那几日,关隽臣本已说了不想再见到他们,可是后来听说程亦轩在雪中冻得太过厉害,连日服药仍是高烧不下,王谨之便一直衣不解带地照料着。

  他心中略有些挂怀,还是找了个僻静点儿的时候去探望了一下。

  素云阁内很是安静,几个火盆烧得很旺,程亦轩此时穿着一身素净的衣裳,领口围了一圈儿白白的兔毛,衬得他苍白的脸蛋更多了几分惹人怜爱的模样。

  王谨之手中端着一碗莲子粥,一勺一勺地喂过去。程亦轩张口吃了之后,两人挨在一块悄悄耳语了几句。

  大约是王谨之这会儿又说了些什么,程亦轩被逗得“噗”地一下子笑出了声,随即软软地靠在王谨之怀里。

  关隽臣进屋时步子很轻,王谨之又受了内伤,是以屋里两人一时之间倒也没发觉,他站在屏风外看着这一幕,心里突地就有些发酸,怔怔地站在原地。

  还是程亦轩抬起头时才发现了他,少年的神情瞬间便有些瑟缩起来,怯怯地扯了一下王谨之的袖口。

  程亦轩一贯胆小,先前在雪中之时是将生死置之度外才会有了几分敢与关隽臣直言顶撞的胆色,可是这会儿已经峰回路转,自然也就恢复了之前那个性子,一见关隽臣,便像是受惊了的小兔子似的往后缩。

  “王爷。”王谨之一转身,见是关隽臣也吃惊地楞了一下,他起身像往常那样行了一礼,可是神情却还是有些紧绷:“王爷怎的来了?”

  关隽臣知道,他虽然先前已免了王程二人的罪责,可是如今他二人仍是不免要畏惧自己,这虽然也没什么奇怪,可是却仍叫他心里有些许不顺畅,他向后退了两步,冷声道:“本王有事与你说。”

  “是。”

  王谨之忙跟了出来。

  他们两人一前一后站定在廊下,关隽臣回过身时,王谨之忽地跪了下来,垂下头,声音微颤地道:“王爷,谨之该死。”

  关隽臣一怔,还未来得及回答,王谨之便已继续道:“谨之先前不知,那日、那日,晏公子竟是在那一日走了。王爷,您……”

  王谨之抬起头,神色中带着深深的忧虑和担心,想了想道:“王爷虽说让谨之和程公子出府,可是如今这样……王爷身边无人,谨之……不如谨之留在您身边,也有的照应。”

  他说到这儿迟疑地顿住了,显然是拿不定主意,不知关隽臣的心思。

  关隽臣明白,那日他去素云阁去得太快,王谨之还来不及知晓晏春熙离去的消息,如今这几日才得了信儿,虽然两人不似先前那般关系,可是仍马上惦念起了他的境况。

  关隽臣有些许感动,可是想到连王谨之心中也觉得晏春熙一走他必遭重创,这般软弱之处实在不愿被外人所见,脸色又不由有些不愉:“便是你肯留下,你的宝贝也未必愿意吧?”

上一篇:男儿也会流泪

下一篇:和月梨花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