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科研 第577章

作者:晴空之下 标签: 打脸 种田 系统 古代架空

如今逃难过来的流民都是教员,用亲身经历给边城居民上了一趟趟生动的现实课。讲究伦常纲德的人,从来没有把庶民的命放在眼中,所谓的礼教不过就是用来捆绑并驱使他们的枷锁,提出这些东西的人自己从来都不用遵从。

他们也不需要遵从。

庶民死了便死了,反正再抓就会有,乱世之中谁会在意一个流民能不能活下去?!

“哦,对了。”

方胜忽地想起一事,便伸手从药箱里取了一叠纸出来。

“最新一期的定安报出来了,老朽有拙作被选中,还劳宁先生给点评一下。”

说是点评拙作,其实老头的脸上满是得意。

他拿着厚厚一叠,也不管认不认识,见人就给一张,连鱼忻这种小孩也有份。

定安报是定安城最近出现的新鲜物件,起初只是一张A3大小的纸,单面印刷,上面刊载一些定安城中的新鲜事以及农时农情。

第一期是宁锯子亲自撰写的,本意也不是为了办个报纸,而是想要把目前农耕需要的肥土肥配比广而告之,让没上过农课的新移民也能迅速上手。

宁非是个理工男,也写不出什么华丽的文章,本着工科论文惯有的严谨直捣核心,行文极其简洁,几乎就是数据的堆砌。

就这么干巴巴干到一滴水都挤不出来的干货,竟然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接连加印了好几次才满足需求。

一个大钱的售价大家都不在意,单冲那质地坚韧且轻薄的纸张就值回票价了,更别说上面还是墨宗矩子亲自撰写的堆肥秘笈,简直不要更有用。

有好多人家,干脆把这张薄薄的纸供起来,时不时就去拜一拜,祈祷自家也能出个出息的子孙,将来可以考进定安城的学房读书识字。

之后,这小报又出了几期,都是在讲科学知识,偶尔也会有军情政事在上面。

比如封恺的黑甲军最近以东莱城为据,一路南向对盘踞在旧京城的左谷蠡王发动进攻,两军交战不下十余次,已经把战线推进到原旧京的哨位城长宁关,将胡骑牢牢堵在版图的西南。

比如延寿郡王拼死抵抗,勉强抗住了胡骑大军的进攻,准备固守待援,与边军南北夹击。

再比如,陆家的大船封锁了鼎丰城附近的水系,借由贺岳家的仙匀港为联军运送补给,战况十分激烈。

渐渐的,报纸上关于时局的消息越来越多,宁非索性组建了一个报纸经营社,由九凌城负责外联的哈斯勒负责,从学坊中吸纳成绩优异的生员加入。

一来二去,竟然也发展得像模像样。

趁老头四下散发报纸的时候,宁非的视线偶然扫过敞开的医疗箱,蓦地被一物吸引了目光。

那是注射用的天然树脂倒灌,颜色斑驳,但已经有了现代输液管的模样。

等等!

天然树脂?!

天然树脂中有些品种是可以耐受高温的,如果用于汽缸腔的密闭上,说不定一直让他挠头的问题就解决了!

他怎么一直没想到去从合成材料中寻找答案?!胶圈密闭难道不是常识,真是白白浪费了时间!

若是能找到适合密封的天然树脂,那蒸汽机的小型化和高压锅炉也有了新的解决方案,做火车去九凌湖也许不再是梦想……

一想到这里,宁锯子的心跳再度澎湃了。

第267章

“这种胶管, 你们带了多少?”

宁非盯着医药箱,视线专注,心中暗暗盘算着九凌湖天然树脂的库存量。

以现在的汽缸大小, 这几人手里的加起来勉强足够,树脂的性能他是了解的, 除了量产较少之外几乎没别的毛病。

现在就看这批树脂能不能扛得住高温和压力了。

“这个, 都给我。”

宁锯子举了举手中的树脂胶管。

“有多少要多少,都给我, 我有用。”

他说得着急, 众人也不敢多问, 只得一脸茫然地将胶管全数给了他。

收集完材料,宁非也不多做停留,十分冷酷无情地往回走。

“矩子哥哥!”

鱼忻在后面喊他。

“你不去看大船下水了吗?”

宁非头也不回, 只伸手挥了挥,身形迅速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中。

不得不说,有时候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许多科学研究可能只差一步就能获得突破, 偏偏就是困在这关键的一步,最终止步于成功前的黎明。

搞科研很难, 真的难, 因为永远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走在正确的路上,走得越远, 重新开始的时候就越痛苦。

好在宁非的运气一直不错,之前制作胶管的材料刚好可以耐高温, 看着终于能够正常运作的锅炉和汽缸, 宁锯子露出了慈祥的微笑。

常压蒸汽无法产生推力推开活塞,宁非便在泵杆上添加了配重。等到活塞运动到指定位置,配重可以切断蒸汽输送阀门, 让低温的水进入汽缸,然后利用大气压力将活塞泵杆复位。只是这样一来,蒸汽机便不能做到全自动,中间需要专门的人员控制蒸汽阀和水阀。

即便这样,但第一台蒸汽机演示完毕的时候,研究小组除宁锯子以外的所有人,良久都说不出一句完整话,只能从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音。

“这……这……这……”三水老道“这”了半天,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

“这是如何做到的?!”

上一篇:江湖那么大

下一篇:晚来天欲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