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劫老祖的科举官途 第166章

作者:余缠缠 标签: 种田文 科举 轻松 玄幻灵异

“皇上怕是从大臣们催他立太子的时候就已经觉出端倪了。”

朝臣们先是逼着宣和帝松口说要立储,而后就开始争论究竟哪位皇子更有资格做太子了。

朝臣们逼得紧,最终宣和帝被逼无奈不得不说出要让皇子们到地方上历练这种话来。

催促宣和帝的人不见得心中想的就是他们说出来的那种冠冕堂皇的话,但用来搪塞宣和帝、堵住悠悠众口却是再好不过了。

越国公“嗯”了一声,点点头。

越国公本身也算是有自知之明,他并不觉得宣和帝将这个传位诏书交给自己就是对自己的倚重,毕竟,早在宣和帝未登基,还只是个先皇并不怎么喜欢的王爷的时候,两人之间就没有什么额外的往来了。

越国公可以十分负责任地说,他以前和宣和帝当真是一点交集都没有。

“因为秘密立储的缘故,所有的皇子都被封了王,但却并没有再分封地。而这些王爷们都被留在了京城,只是封了王府罢了。”

“大皇子为锦硕王,二皇子繁楚王,三皇子鸿薪王,四皇子赤几王,五皇子周行王,六皇子德音王,七皇子昭明王,八皇子骐濡王,九皇子是……”

“九皇子?!”墨珣一怔,下意识就张口打断了越国公的话。

如果墨珣没记错的话,宣和帝应该只有八位皇子,五位翁主才对。当然,这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了。

只是他当年怀疑宣和帝要选秀便是因为……子嗣艰难,现在皇家又有新的皇子出生,那就意味着墨珣当年的推断是错误的。

可是,不应该啊。

墨珣没记错的话,宣和帝的种种迹象都表明了他在服用凡间所谓的“长生不老丹”。

越国公知道墨珣是在诧异什么,便也点点头,算是对自己说法的一种肯定。“九皇子是上一次选秀进宫的钧侍君所生,也正是因为钧侍君只承了一次‘皇恩’便诞下皇子,这就直接破格从家人子被封为侍君。”

“除了九皇子外,还有其他的皇子或者翁主出生吗?”墨珣问得直白,似乎是在质疑。

“其实准确说起来,当年身怀有孕的一共有三位家人子,但最终只有九皇子顺利出生。”

越国公说的这些并不能够让墨珣得出一个完整的结论。

而且,当年的选秀,除却挑出来给宗室和皇子的家人子之外,被宣和帝纳入后宫的不说一百也有八十了吧,怎么就只有三个人怀孕?!

墨珣甚至怀疑宣和帝当时还没被所谓的“仙丹”彻底影响到。

“是夭折?”

“一个是生下来不足一岁就夭折了,另外两个怕是没成型就没了。”

墨珣闻言,倒是与越国公对视了一番。两人此时都没有说话,但却不妨碍他们从彼此眼中交换彼此的意见。

宣和帝这摆明了就是自己身体亏损,不说别的,就这几十上百的家人子都没能诞下龙子,还有什么可说的。

“皇上这几年……”

“围猎减少了。”

墨珣又是一怔,只觉得这不该是宣和帝的所为才是。之前墨珣曾听赵泽林和越国公说起过宣和帝服用“仙丹”后的反应,应该是生龙活虎才是。

而这段时间,墨珣虽说是得以日日进宫,但离宣和帝也是远了些……

或者说是因为墨珣之前觉得宣和帝如何与自己无关,所以才没去认真观察吧。很多事其实根本不需要越国公跟他说什么,他只要肯耐下性子来把这些当作是自己的份内之事,那一切都能得到答案才是。

就像今日,宣和帝在大殿上大发雷霆,墨珣听他的声音似乎有些气短,明明以前并不是这样的。墨珣还记得自己初次见到宣和帝的声音,他说话声如洪钟,真真是掷地有声。

就连越国公都觉察到宣和帝将自己酷爱的围猎活动减少了……那别的大臣恐怕也早就有了猜测。

按照墨珣的推断,如果宣和帝当真是身体日益变差,那么他就更应该将围猎办起来。就算是在上林苑里只猎只山鸡,那也好过这样彻底不去了吧?

“皇上可有给出什么理由?”否则要怎么堵住满朝文武的悠悠众口?

“劳民伤财。”

墨珣原先是想笑,但忽然想到今年的大汛,倒是禁不住挑了挑眉。

其实每年的灾害都不少,皇上以“省钱”为借口倒是不错。恰好又赶上今年的大汛,更可以树立一个正面的形象。

本来身为帝王,随便想要修建点什么,在别人眼里都是大兴土木的。大兴土木就要钱、要人,那就是劳民伤财。

只能说赶巧了。

墨珣此时倒开始怀疑起那些参加选秀的家人子们,最后进入后宫的那些怕都不是朝中重臣的子嗣。否则,宣和帝的身体异样恐怕很容易被人发现。

这么想着,墨珣甚至想搞一颗“仙丹”过来研究研究。

然而,墨珣在炼丹上的造诣实在是差到离谱,毕竟他当年炸了宗门里三个丹炉……当时二师叔还说,自己从未见过如此愚钝、没有天赋的弟子。

主要就是二师叔的教法实在是太让人难以理解了!非要他们凭感觉炼丹。

就这?还不如直接告诉他以什么火候鼓捣多长时间呢。

当时墨珣也针对这件事去问过二师叔,但是二师叔却说墨珣,身为道修,连这点悟性都没有,还修什么道……

凭感觉这件事对墨珣来说确实很难,闹到后来,他干脆就被禁止没有其他弟子在场的时候进入炼丹房。

那会儿二师叔还说是为了他的安危着想,毕竟墨珣是一个能把灵丹炼成**的人。就担心墨珣在里头炼丹的时候一个不小心毒气外泄,把自己毒晕在里头,错过了最佳的救治时期……

墨珣当时还反驳了一句,“会漏气的丹炉有什么用,不如换了!”

墨珣还记得当时他二师叔那一脸的痛心疾首却又语重心长地说道:“从未见过有人炸炉,已经换了第三个了。”

然后这话刚说完没多久,墨珣就把二师叔给他的新丹炉又炸了。

墨珣一时间想起了前尘往事,竟流露出了怀念的神情,心中自是感慨万分。

“朝臣们难道没有提出异议吗?”墨珣还记得有一次的科举考试,就是考的关于围猎的利弊。他那时候洋洋洒洒写了不少,所以也不见得围猎就没有益处。

越国公点点头,又摇摇头。“以往都是朝臣们劝着皇上减少每年围猎的次数,现在却反了过来。围猎又按季节分为春搜、夏苗、秋獮、冬狩。初时的今年,皇上几乎是一年要举行四次围猎,后来才演变成了随时通知……说是为了考验我朝将士接受调度以及行兵作战的能力。”

所以宣和帝突然一整年都没要求举办一次,还真是令人意外得很。

“太医那边怎么说?”

宣和帝身体好坏,恐怕还是要太医院的人才清楚。

越国公听墨珣问起了太医,这就摇摇头。“太医应该被皇上勒令过,怎么问都不肯说。”

越国公虽然看着是不管事,但他毕竟是两朝老臣了,总不至于连个信儿都摸不着的。太医院那边还有他的老熟人呢,但人家就是咬死了不说,问多了就只说是“皇上龙马精神,生龙活虎”。

然而,这已经算是一种暗示了。毕竟人家老太医可以一开始就说“皇上身体倍棒”,用不着等到越国公追问了才这么说。只可惜,再多的信息却是怎么都打探不到了。

“宫中可有方士?”墨珣觉得宣和帝忽然沉迷炼丹这个事让他十分意外,毕竟在此之前宣和帝年纪轻轻,怎么会那么早就怕死呢?

一般人在年轻的时候根本不会去想,自己什么时候会死,怎么说也得是等到年过半百的时候再去思考这些吧。

“这个还不清楚。”

“已经好多年了。”墨珣这话可不是无的放矢,从他头一次见到宣和帝,宣和帝恐怕就已经在吃那些奇怪的东西了。

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难道都没人会像墨珣与越国公一样去怀疑吗?既然怀疑,那肯定会有人去查的嘛!

越国公这边查不出来,不代表别人也查不出啊,后宫又不是连个苍蝇都飞不进。

见墨珣满脸的不信,越国公这才开口道:“是有探听到一些,说是在保顺门附近时常有闻到古怪的味道,而且也经常瞧见有青烟缈缈。我之前试着往那边去过一趟,还没走近就被禁卫军挡回来了。”

“方士是没见着,那边进进出出的也不过是宫人罢了。”

搞不好就是装扮成宫人的样子才好在宫中行走。

若要问越国公有没有见过什么生人,恐怕不成。宫里的内监那么多,他们能认得的也不过就是几个主子跟前的红人罢了。

“要查?”越国公觉得奇怪,适才“秘密立储”的事墨珣不问,但却对这件事问了这么多……

“不用特意去查了。”不用特意查,但是可以稍稍留意一下。

反正“宣和帝乱吃丹药把自己身体吃垮了”的事,在墨珣眼中已经是板上钉钉了,查与不查都是那样。而且宣和帝用药的时间已经这么长了,对身体的损伤怕已经是不可逆转,再查也不过就是越国公知道了之后给自己添堵罢了。

认真算起来也应该怪自己,都怪自己之前得过且过,不当回事。

墨珣想着想着,忽然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有误——就算他之前当回事了又如何?宣和帝难道能听他的?

“祖父,今日早朝的时候,我在殿外听到皇上发了好大的脾气。”墨珣不想再讨论宣和帝的身体了,反正宣和帝没了,不还有储君吗?既然传位圣旨已经写好了,那就不需要再去担心那些有的没的了。“散朝之后,在回翰林院的路上,还有同僚问我‘会不会觉得地方上要求的拨款太多了’。”

才不是打小报告。

越国公在御史台,是最早收到地方递上来的奏折的地方,而且这些奏折还都要过了御史的眼,墨珣肯定这件事问越国公准没错。

“谁问的?”越国公听到墨珣这么说,自然是没有抓到墨珣原先要表示的重点,反而问起了那个翰林是谁。

御史台可是个检察机构,具备了弹劾官员的权力。

竟然敢给越国公、御史副丞的孙子下套,怕不是脑子坏了!

“是不是那个周涛?!”越国公一想就想到了周涛。当真是个刺头儿。

“不是。是薛棠秝,薛翰林。”

越国公听完墨珣的话,倒也没有过多的表示,这就开始针对此次大汛的事同墨珣说了起来。

“钦天监在前年就递了奏折,已经提到了今年会有洪灾。当时奏折被递了上去之后,皇上也已经派了人到几条比较容易发生灾情的河流去查看过了。”

墨珣边听越国公说,边颔首。他是记得科举考过这么一道。

“去年,朝廷已经拨款了近十亿两,以修筑河堤。”

“今年,又拨了九亿两以作灾后重建所用。”

墨珣听越国公这么说,竟觉得面上一热,却是有些赧然。越国公说的这些事,他却是毫不知情。

竟是比那些个酷爱在茶馆里头大放厥词的读书人还不如。

至少他们还知道忧国忧民,而自己却只是挂念着个人的生死。

越国公见墨珣的表情有那么些许古怪,倒是一下子反应过来了,“你不知道这些也属正常,毕竟这等朝廷机密也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在越国公看来,墨珣之前回石里乡守孝,必定是不敢随意外出会客的。而乡下地方,消息本就闭塞,原也就是靠着百姓口口相传。墨珣直接把接收消息的渠道给断了,哪还能知道这些。

越国公这般劝慰墨珣,反倒让墨珣更为难堪了。

墨珣无非就是懒得去打听这些罢了,否则哪能不知道……

“今天皇上大发雷霆,却是因为之前拨款十亿所建造的工程在洪水来了之后便很快地失去了功效。”越国公干脆将话题再转了回来。

“什么意思?”“失去功效”这个说法真的很模棱两可——是说洪水摧垮了工程,使之溃堤;还是说没防住,洪水直接漫过去了?

“冲垮了。”

“不是说还开挖了河道泄洪?”

“引洪入渠之后反倒将两岸的农田摧毁了。”

“……”墨珣一时无语,这别说是宣和帝了,换成他恐怕也要气死了。“不是说前年就已经派人去考察了吗?”既然实地考察过了,怎么还会出现这样的纰漏?这个河道怎么往农田边上挖?

墨珣的眉头紧蹙,只觉得这些事恐怕怎么都说不通的。

上一篇:我来自精神病院!

下一篇:神格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