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劫老祖的科举官途 第63章

作者:余缠缠 标签: 种田文 科举 轻松 玄幻灵异

像他们修真界,也有互相结为道侣,但在墨珣看来,他们都不是所谓真心相爱之类,而是为了功法和法宝共享。结为道侣的仪式也十分郑重,除了要订立契约之外,双方还要大宴宾客以作凭证。

打肿脸充胖子当真没必要,累己累人。

越国公点头,“所以现在侯爷身体不适,无暇顾及其他了。而昌平郡君的夫君虽然只是个钦天监从七品的灵台郎,不过好赖也算是在朝为官了。相伯也不敢明面上跟昌平郡君撕破脸,便暗地里搞些小动作来膈应人。”但这种拿一个哥儿的名声来搞动作着实是太恶心人了。

“就算相伯再怎么折腾,林家的就是林家的,不可能再还回去了。就算要还,那也是还给侯爷,不是给他。”昌平郡君这个情况跟墨家的又不一样,伦沄岚是因为墨延之故去之后才被墨家人膈应的。此时郡君的夫君还在,而林家的家业又归林醉的父亲在管,相伯无论如何都插不了手才对。

这才是墨珣觉得莫名其妙的地方,难道这么小打小闹的,就能让昌平郡君将家财拱手相让吗?

“这就不清楚相伯是做何打算了。”越国公垂下眼帘,思索片刻,“虽然昌平郡君出嫁时带了不少嫁妆,但林家上头原先就是皇商,本也有钱,当时给侯爷的聘礼也不见得会比那些嫁妆少。甚至有人还说,林家给郡君的聘礼有些甚至又被侯爷充当嫁妆又送了回来。”

“而林家则是经了先帝钦点,并特例允许林家的子嗣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但若是已经继承家业,便不能再考取功名,所以林家那边一贯是将读书与经商的子嗣都分开来培养的。”

墨珣点头。如果不是因为林家本也家底殷实,并且得了先皇首肯允许参加科举,恐怕侯爷也不会将自己的爱子下嫁到一个商贾人家才是。宗室无论有没有钱,都瞧不起商贾,绝对不可能有将一个宗室子嫁到商贾之家一说。

不过昌平郡君不应该是墨珣考虑的重点。他转而去想林醉的事,林醉已经没有爵位了,就是一个普通的商贾之家的哥儿,相王真想从昌平郡君手中取回些什么,那也绝不可能冲着林醉去。

不可能。

墨珣原先虽然猜测那些山贼冲林醉去,但他也不过是觉得或许会是林醉的叔叔伯伯派人捣鬼,而不是他爷爷的哥哥。墨珣眉头紧蹙,觉得越国公说的这些话都说不通。“有没有可能是与林家生意上有牵扯的人想给林家使绊子?”

皇商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林家却是所有皇商的头儿,这就是独一份了。只有林家倒了,才有别家爬起来的机会。

越国公有些诧异,“林家是皇商,怎么可……”

“可是林老太爷死了,现在是郡君的儿子接的手。”这样一来,越国公之前说的那些也都说得通了。

因为林家跟宗室沾亲带故,所以别的商户不敢贸然滋事。毕竟昌平郡君虽然是嫁出去的哥儿,但怎么都是侯爷的嫡子。只要侯爷在世一天,那林家就算有了靠山。但侯爷一去,相伯虽然是昌平郡君的哥哥,可名头上已经不如侯爷了,也无权对郡君的家务事指手画脚。

再者,一个有名无实的相伯,领着俸禄安分度日就算了,哪敢跟别人较劲?

而敢在京师辖区内挑事的,恐怕不单单是商人这么简单,保不齐已经是官商勾结了。

墨珣的脑子一下子转过来了。

他刚才让越国公说的那些个王侯公爵之类的关系闹得是如坐云雾,原来竟是因为那并不是真正的原因。墨珣沉思——越国公说的这些事,除了京里人尽皆知之外,必定也是有人刻意引导。

犯事者原就想好了:戴月山本就在昌州境内,那就派人伪装成山贼,将林醉掳走,装作是劫财劫色的样子。

却没想到越国公认的干孙子会这么好巧不巧地遇上林醉,并将他救下来。而林府的下人只知道林醉逃了出去,却并没有谁亲眼所见林醉被掳。再加上大多数下人都是家生子,要么签了卖身契,自然不会轻易出卖主家。

那么犯事者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混淆视听,将大家的注意力转移到别个事情上面。

林家那边,只要墨珣不张口,那就没人能判定林醉当时已经被山贼掳走了。所以丢脸算不上,顶多就是众人惊叹一下在京都的管辖范围之内竟然会混进戴月山的山贼罢了。

墨珣并没有对越国公过多解释,而是这么盯着他瞧。越国公见墨珣这副模样,也跟着蹙眉沉思。

“所以,你的意思是,朝中有人在针对林家?”

“是。”

第93章

越国公听完墨珣这么肯定地回答之后反而笑了, “若是如你所说,是官商勾结,那又为了什么呢?”

墨珣乍一下还没反应过来, 而后又仔细打量了越国公的表情,不断地在确认越国公究竟是真的没听明白还是在跟他讨论。“我说句不好听的, 现在为民请命的官真的很少了, 或许一开始是雄心壮志, 但慢慢的应当就是为权为利或者为财。人人都有私心与偏向……”墨珣说着便停了, 他这么直白地讲出来,也不知道越国公受不受得了。毕竟按照赵泽林的说法,越国公也就是年纪慢慢大起来才能忍些, 年轻时候真是眼里不揉沙的。

“你继续。”越国公并不觉得墨珣说话哪里不对,他既然在官场数十年,这些也都是看遍了的。要不怎么宣和帝到现在都没能彻底将朝中的党。派完全捏在手里?

“依孙儿拙见,譬如拿钱丞相那边来说。想维持这么大的自上而下的官僚链条, 不是只靠着钱相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他说一句话就有人替他卖命,凭什么?”墨珣说着都有些想笑,“钱相手中没有别人想要的东西,或者没有别人的软肋, 又有谁愿意当他的走狗?”

依附丞相或者是太尉,无非就是想在官场仕途上走得更顺,要么就是为了以权谋私。至于是什么私欲, 暂且不提,但要说真正无所求, 墨珣不信。

林家作为皇家首饰的采买,应当也是油水不少,才会被人这么盯上。皇商的作用并不只是为朝廷置办购买物资,他们在一定时候,比如战乱、灾年,都是会帮着朝廷出一份力的,这也是朝廷允许并且支持他们存在的一个原因之一。

“只要侯爷一闭眼,林家就当真是砧板上的鱼肉了。”这样的结论一出,墨珣立刻抿紧了嘴。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林家一倒,林醉也好不到哪去。但墨珣现在两手空空,想帮林醉也没那个能力。就是不知道对方只是想要这个“采办”还是想斗倒整个林家了。

越国公显然也跟墨珣想到一处去了,两人对视了一眼,一时间竟有些同情林家。

俗话说的,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爷孙俩苦恼了好一阵子之后,越国公才猛地一拍桌,“我俩在这胡思乱想什么?这不都还没个定论吗?而且你是怎么回事,怎么对林家的事这么较真?”越国公发觉,自打他认识墨珣以来,墨珣似乎没有对某样东西表现出特别浓厚的兴趣。就拿考科举来说,墨珣给他的感觉就是——别人都考,那我也去考吧;别人也读书,那我就去吧;别人进官学,那我也进吧。

墨珣歪着头,“不是祖父先提的吗?”因果什么的,墨珣连林醉都不说,又怎么会告诉别人知道?

越国公让墨珣这么一反问,仔细一想,倒也是。“那就不管了,别人家的事想那么多做什么。”

“不过昌平郡君似乎是爷爷的闺中密友呢。”墨珣“嗯”了一声,拖了个长音。看似在思考,实则是提醒越国公:林家有点什么事,你还是得盯着。

若说越国公没听出来倒也罢了,可偏偏他就是听明白了,才觉得墨珣这混小子,由始至终都没跟他说过一句实在话。气也只是表面,毕竟墨珣的性格与他年轻时完全不同,甚至更为沉稳。一时冲动是很容易坏事的,像墨珣这样将事情剖开来看反而更适合做官。

正是因为看得透,所以才对所有的事都报以无所谓的态度。

这样很不好。

越国公觉得墨珣似乎与这个世间格格不入,看似沉静的神情下面是漠视。他刚想张口问点什么,墨珣便率先脱口而出,“若真有人想针对林家搞什么动作,恐怕不止会只有这么一回。朝廷里可能也会有什么大动静。”

如果真是官商勾结,不可能只有林家这么一点小波小浪的。

“难道是立储?!”越国公将这句话反问出口时,自己都吓了一跳。其实不是最近,而是很早之前,朝臣已经开始上折,让宣和帝早日定立储君,以免夜长梦多。

这段时间立储的事被建州贡院起火的案子压下去了,没人敢在宣和帝的面前提起立储的事去触宣和帝的霉头,这也使得越国公一时间竟把这茬忘了。

墨珣闻言,将眼睛一睁,“应当是了。”他虽然心中觉得越国公这记性也是挺差的,但却没有明面上说出来。拿立储这种事来说,如果越国公不提,像墨珣这种平民百姓恐怕只会等到诏书出来的时候才知道到底立了哪位皇子为太子。

立太子不是皇帝高兴立谁就立谁的,否则宣和帝也不会将立储一事一直拖到现在。

墨珣虽然不知道宣和帝究竟几岁,但之前与越国公讨论或是闲谈时,能从越国公的话语中听出一些来。宣和帝的年龄必定不会比越国公大,毕竟越国公是前朝老臣也不过年近五十;而钱丞相又是宣和帝的外祖父,本朝的约定俗成为“文武官七十以上者,皆听致仕①”,也就是说钱丞相的年龄并不到七十岁。就算他早早取夫生子,而太后则十三岁选秀进宫再生宣和帝,那宣和帝也就三十出头吧?

不过虽然规定七十十致仕,但大多数的官员都是终身制的,干到干不了为止,有好些还活不到七十岁呢。

再者,就算立了太子,之后不也还有废弃的时候?就像宣和帝,在先帝在世的时候并不是太子,甚至连钱丞相一开始都不看好他。最终要不是文信王染了重病药石无灵,钱丞相也不会转而扶持宣和帝上位了。

话虽如此,但争夺储君一位的派系仍是很多。毕竟太子继承王位,那就是正统。日后有别的皇子来争夺,那也是叛乱,为天下人所不耻。否则不会有那么多人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为自己正名了。

而在朝为官的大臣,想要自己的家族生生不息,仅仅只是朝中有人是远远不够的,后宫也需要有人能给皇帝吹吹枕边风。后妃虽然不干政,但往往他们的一句状似无心的话也会改变一个王朝的历史。

大多数的朝臣都十分惧怕换皇帝,这就跟你好不容易孵着的鸡蛋快破壳了,突然又换了个蛋给你孵一样。譬如越国公,虽然是先皇的心腹,但在宣和帝这边他就完全排不上名了。而一个朝廷的最大的人员变动就在新老皇帝交替的时候。所以,也有句话叫做一朝天子一朝臣。

要想争夺皇位,手中就必须要有钱。有钱才有办法养兵,否则谁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做这等诛九族的事儿?画饼充饥可以,一次两次倒也罢了,吃多了饼子恐怕还消化不了。

原先越国公还想袖手旁观,可林家发生的事万一真跟立储有关,那他也无法再置身事外了。

“你会不会想得太多了?”越国公虽然觉得墨珣所言有理,但他还是十分难以置信。怎么会一个区区的皇商家眷遭遇了山贼,就与立储有了关联呢?

“那祖父就姑且一看,看我是不是想得太多吧。”墨珣知道越国公其实已经信了,但他却不愿意去面对。既然如此,那他就不多劝了。

墨珣微微弯了眼睛,若是真如自己所料,那对方必定不会只来这么一回。只是不知道接下来的招数是对着林醉,还是林家的其他人了。

至于要不要提醒林家?墨珣觉得这个问题不该他来考虑。他去了那一趟林府,自然也能知道自己与林家并无因果。那么林家是死是活又与他何干?他完全可以等到林家覆灭了之后再将林醉救出来。一次救命之恩还不了的,那就两次。两次不够,那就三次。

越国公见墨珣不再说了,也沉了声音,“万一只是寻常商业之间的竞争又当如何?”

墨珣轻笑出声,“若不涉及朝政自然是好。”在没有确凿证据的前提之下,墨珣只靠主观臆断和推测就认定林家的事与立储有关,其实是非常不合适的。但他这个人就是这样,认定了一件事情之后,只才会开始去找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不过我想,祖父还是应当防范于未然。立储毕竟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未来,还是慎重为妙。”

墨珣不是在危言耸听,他见过太多的王朝兴衰,都是从争夺储君之位开始。定立储君不是宣和帝一个人的事,他的任何一个举动都关系到这个国家未来的兴衰。

“目前看来,若你所言属实,那么最大的嫌疑人就是怀阳府尹韩博毫了。”这话刚说完,越国公便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我们现阶段既然已经有了这样的猜测,不如就先静观其变,看看他们下一步是何动作,不要自乱阵脚。”

墨珣看他的神情便知他想到了什么。无非就是怀阳府尹权利巨大,唯恐他对宣和帝不利罢了。不过这不可能,毕竟他现在好好地当着他的怀阳府尹呢。除非有人允诺了他更高的权利和地位,否则他没必要干这种事。

无论怎么样,现在越国公对此事上了心,那么林醉那边应当也就安全一分了吧。

第94章

墨珣与越国公讨论的事, 等到赵泽林从林府回来知道便也知晓了。他在听完墨珣的想法之后却止不住地摇头,“你们爷孙俩就这么杞人忧天?毫无根据的事就把你俩吓成这样?”

越国公被赵泽林这么说得有些脸红,却仍是梗着脖子说:“那还是得好生注意, 万一是真的可就来不及了。”

“好生注意是没错。”赵泽林也是认同的,但他还是忍不住想叹气。看师明远跟他说话的语气和神情, 摆明是心中已经认定了。“储君并不是不能被罢黜的。”只要证明他并不适合做下一任帝王, 那就是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理由。

越国公点头。他其实在与墨珣讨论完林家的事之后便派人去查了, 但韩博毫捂得紧, 外人要查这些并不容易。他目前知道的仅有林醉回京途中遇上山贼一事绝非偶然。

而且,他也就是一开始觉得皇商竟然还插手朝廷政务,十分匪夷所思罢了。与此同时, 因为担心定立储君一事会出现纰漏,所以才显得十分焦躁。到后来沉下心思想了想,他这个浮躁似乎来得莫名其妙?

越国公自己都搞不懂,虽然他年轻的时候性子急, 但后来看得多了,渐渐也就觉得那些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或许是年纪大了反而看开了,虽然在其位谋其政,但宣和帝如果真真蠢到让身边的人蒙蔽了双眼, 他就算再草木皆兵也没有用。

赵泽林反而觉得这爷孙俩真是凑在一起就叽叽咕咕说个没完,这还没碰到真正的幕后主使,便把自己先吓得不清。

越国公在京里其实与谁的交情都很一般, 充其量是点头之交罢了。而有些人对他来说,连点头都嫌浪费精力。那么无端向他透露提起相伯的饶文霆饶翰林就十分可疑了, 无端端诱导他,使他当真误会了相伯与昌平郡君的关系。

越国公仔细思考了一下为什么饶文霆会出现:因为是过年期间,越国公和一应大臣都是施行的轮休制,以免重要的事件无法及时处理、折子堆积如山。临近过年,地方的请安折很多,这些基本都是要被压到后头等过完年之后再呈给宣和帝批复的。

因为各个衙门的排班是由衙门自行拟定的,御史丞到建州去查贡院起火一案之后,整个御史台都由越国公负责,所以上工表是由他一手拟定并下发给其他御史的。

这就不由得让越国公想起还在建州时,谢建阳曾向他透露过——钱丞相已经在插手御史台的内务了。

怀阳府尹与其他的朝中大臣不同,韩博毫就算是过年的时候也是需要每日都上衙门一趟的。与平时不同,他不用一整天都在衙门里,但却是需要随叫随到的。万一京里出现了什么大事,临了了找不到人,那可就糟了。

而饶文霆出现时,似乎是韩博毫刚跟越国公说完墨珣的事之后,饶文霆就出现了。而且这个出现的时机非常巧,巧到越国公竟第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之前越国公对墨珣介绍的时候,直接将整个翰林院都划归为钱丞相那边,其实不然。不可能整个衙门都清一色是钱丞相的人,他还没到那种只手遮天的地步,而宣和帝也不会这么放任钱丞相一直坐大。

所以,不见得饶文霆就是钱相的人。

“选择皇子”对于所有的朝臣来说都是一场豪赌,就算此时跟随的皇子成了储君,最后也不见得这个储君就能顺理成章地继承王位。跟对了主子,日。后主子荣登大宝,那你便是功臣;跟错了人,日。后沦为了阶下囚,那就是罪臣了。

赵泽林自然是知道越国公所想,御史台在越国公丁忧之前是由越国公掌管的。而现在,他离开了三年,御史台也更新换代,好些人他都不大熟悉了。“好了,你也放宽心,还没有的事儿呢。再说了,皇上应当也是知道某些人背地里在搞小动作,否则不可能将立储一事拖到现在。”虽然宣和帝与越国公的关系很是一般,但怎么说都不算是个糊涂皇帝。

事到如今,越国公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得点点头,“我这边派人多注意一些。”因为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总不能拿着一大堆的猜测捅到宣和帝跟前去。

越国公作为御史中丞,在御史丞离开京都时统领整个御史台。是以初五的随驾便无法参加,毕竟这么来来回回跑太过折腾了。

伦沄岳虽然住在国公府里头,但却不大出门。毕竟会试将近,他也没什么闲情在怀阳城里瞎逛。等考完了会试、殿试,他有得是时间。

墨珣知道科举对于很多人来说看得比天还要大,所以平日里除非伦沄岳主动出门,否则他也不去打扰。而自己乡试成绩作废一事,伦沄岳还安慰过他。但对于墨珣来说,劝与不劝都无所谓。不过家里人都十分担心墨珣只是表面上看似平静罢了,毕竟也有那些个考生因为考试不中而轻生的。

临近上元节,宣和帝便从行宫里回来了,同时还在上元节那天宴请了朝廷之中有封号的官员及命夫进宫赴宴。

怀阳城的上元节十分热闹,毕竟是天子脚下,官员们也都想办得热闹些,让宣和帝觉着百姓生活富足。此时,已经好些进京赶考的举子也都到了,那么猜灯谜这项活动怎么能少得了文人的参与?

墨珣原是不想出门,但赵泽林进宫之前曾嘱咐过墨珣,让他带上伦沄岚上外头去走走。其实赵泽林更多的是想让墨珣出去走走,毕竟墨珣太静了。平时如果不是主动唤他,他可以一个人在馥兰院里呆到“天荒地老”。

怀阳城内大街小巷都张灯结彩地挂满各式各样的花灯,而宫里也是筹备了很久:为了体验民间的上元节,宣和帝特许在皇家园林之中划出一个区域来开设有集市,以模仿民间采买交易之景。而沿边道路上悬挂有各个宫制作的花灯,以供猜灯谜用。入夜后还安排有烟花观赏和角抵戏,宣和帝亲身下场,与百官同乐。

宫里的玩法墨珣是不知道,但猜也猜得出来,无非就全都是围着宣和帝转罢了。

正月十五当天,墨珣与伦沄岚一同外出,便能看到路上有好多未出嫁的哥儿蒙着面纱三五作堆,或闲谈,或驻足沿边店铺、花灯。墨珣偶尔还能从身边经过的人口中听见夸赞的声音:这个体态丰盈、那个目光流转……

道路两旁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摊子,卖绣帕的、卖彩绦的,要价比起铺子里来也不贵,就是个图个色彩艳丽和样式新颖。伦沄岚及青松雪松以往都在石里乡过的十五,这次进了京,竟是对什么都好奇得很。再说伦沄岚不过二十出头,青松雪松也才十四五岁,要按墨珣这边的年龄算,他们仨都是半大的孩子呢。

三个哥儿加个墨珣,赵泽林虽然让他们出去参加上元彩灯会,但还是担心四人会遇上事儿,便派了两个护卫跟着。然而上元节灯会整个街上被挤得水泄不通,不多时便走散了。墨珣是直接拉着伦沄岚的手腕,防止他走丢。

上一篇:我来自精神病院!

下一篇:神格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