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后随机连线到前男友 第10章

作者:风听我令 标签: 情有独钟 破镜重圆 甜文 成长 忠犬 近代现代

朋友“啧啧”了两下,说:“他爸爸现在也很有名啊,首富,很多人都说阮馨攀了这么多年没攀上,他爹也不认这个儿子。”

郑千玉有些哑口无言。

这一天下课,郑千玉上了顶楼,打开门,林静松还是坐在那里。

他现在知道他的名字了。

他是躲在这里的吗?郑千玉心想,很多人议论他,偷拍他的照片,还有人下课跟踪他。

郑千玉无法想象这样的生活。

也许是因为郑千玉这次在门口站得有点久,林静松抬头看了他一眼,两人对视了一下。

这是他们第一次有眼神交流,林静松那一眼似乎很警惕,很防备郑千玉一样。

阮馨在荧幕上以貌美闻名,她的眉眼为人称道,古典之中带着凌厉。林静松很大程度遗传了母亲的样貌,但这似乎是一种诅咒,他越像母亲,越被人注意、议论和比较,翻来覆去地重提那些陈年旧事。

郑千玉走进教室,像往常一样,他没有说话,坐下来,面对崭新的画布。

他最近开始尝试油画,就连调色的过程对郑千玉来说都相当美妙。

美妙到即使他刚知道眼前这个人震撼人心的身份,也无暇探究,只想尽快拿起画笔,沉浸到这快乐之中。

郑千玉戴上耳机,很快把那些事情抛到脑后,继续他的作画。

又这么过去了半个多月。

大概是因为郑千玉从未对林静松展露出过多的好奇,两个人顺利地无言共处。

郑千玉觉得林静松是值得同情的。他愿意友善地与人相处,对于林静松来说,沉默或许就是最大的友善。

盛夏天气多变,郑千玉刚下课走到楼下,天非常阴沉。他伸手去接雨水,似乎还没有下雨。

等他踏上两道台阶,雨突然泼了下来。郑千玉激灵了一下,往后一看,外面的景象已经蒙上一层白色,大雨下得水花四溅,几乎打到他的裤脚。

不好。

郑千玉昨天刚画的画,为了风干颜料,郑千玉把画架挪到窗边,这么大的雨,窗边的画肯定要完了。

他一步跨上两个台阶,气喘吁吁地跑上楼,到了顶层,远远看见门在狂风中开合。郑千玉跑过去,推开门,天光灰暗,窗外是闪电和暴雨。

雨水用力地溅入教室,甚至倾斜着打湿了窗边的桌椅。郑千玉喘着粗气,看到林静松的背影。

他的身体微微起伏着,手里抓着郑千玉的画架,肩膀湿了一片。

郑千玉慢慢走进去,昏暗的光线里,林静松听到他的脚步声,侧过身把头转过来,看向郑千玉。

随后,他动作很谨慎地把画架放回地上,是郑千玉平时坐着的那个地方。郑千玉昨天画的画完好无损,色彩依旧鲜艳。

这场急雨来得暴烈,但收势很快,没过几分钟,雨声变得淅沥,将停未停。

但半个教室都被这场雨泼湿,他们今天没法在这里继续待了。

郑千玉转身出去,对面有一个小的工具间,他拿出拖布,把抹布抛给林静松,把地板和桌上的雨水清理干净。

这毕竟是他们的秘密基地。

清理完之后,郑千玉把画架放回去,那是一幅画着阴天的油画,郑千玉刚开始尝试,就着夏天这样多变的天气,记录下了其中的一瞬间。

“林静松。”

郑千玉叫他的名字。

“谢谢你。

“雨停之后,一起去看电影吗?”

他很自然地发出邀请。

那既不显得轻佻,更不显得生疏、笨拙。只是以一个新朋友的姿态。

林静松沉默了很久。

昏暗之中,他点了点头。

第10章

夜间,林静松倒了一杯牛奶,为自己选了一部电影坐下来看。

在中学之前,他几乎从来不看电影,他不喜欢一切和镜头有关的东西。

林静松也不喜欢人,包括自己。

他看过一部科幻小说,里面的外星人是七条肢体缠成一个桶,无论在哪个方向看都呈对称。因此它们不分前后左右,这也代表着他们不分过去和以后

于是他们可以预知未来。

年幼的林静松看到这样的描述,想象这些外星人的样子,简直丑得不可堪言,让林静松心生羡慕。

林静松更欣赏预知未来这样的能力,如果他也能做到的话,他真想在自己出生之前就掐死自己。

现在,林静松活得没有这么暴戾了。人生行至十几二十岁,他第一次品尝到做人的滋味。而这滋味对别人来说稀松平常,像吃家常菜一样简单,对林静松来说却是求之不得,只有等老天爷高抬贵手,才从指头缝里漏一点点给他。

第一次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电影院里很暗,谁也看不见谁。

一开始,林静松的身体很僵硬,找座位的人从他身前穿过去,腿擦到林静松的膝盖,也让他像惊弓之鸟。

等到观众都逐渐落座,林静松才稍微放松下来,但他的心仍旧跳得很快,每时每刻的不安定感如影随形。

“那是我很喜欢的明星,他唱歌很好听。”

坐在他旁边的人肩膀稍稍靠了过来,其他人还窸窸窣窣的,他说话的声音更轻。

林静松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这么自然地和一个陌生人看电影。

他忍不住把这个人和他以前遇见的无数人比较,他会有什么目的吗?他想得到什么?

为什么要和他看电影?只是感谢吗?

他看到荧幕上郑千玉喜欢的那个明星的脸。

他真的喜欢他吗?或者只是他搭话的借口?

他唱歌真的好听吗?

对于电影的剧情,林静松全然没有看懂。只知道有两个人从年轻时开始分分合合,结局时都已经老了,还是针锋相对,纠缠不休。

最后终于分开了。

片尾音乐声响起,放出导演和演员的名字,林静松还是一头雾水。

借着屏幕微弱的光亮,他悄悄看向郑千玉,他坐在那里,身体和神情都很是放松平静,眼睛下却有两行泪淌下来,亮晶晶的。

郑千玉长得非常漂亮。这在林静松对美丑迷蒙的脑海中,也是很明确的客观事实。

林静松不知道他为什么哭,电影里的事件转折、人物感情和动机林静松都没什么概念,这让他不由得好奇郑千玉为电影流泪的理由。

这让他忘了要继续怀疑郑千玉。

“不好意思。”

灯亮起时,郑千玉挡住了自己的脸。他看到林静松很平静,没什么情绪的样子,一瞬间有些窘迫。

随即,他又对此释然。因为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好到不需要为流泪感到羞愧。

林静松拿出一包纸巾给郑千玉,他脸上还挂着眼泪,冲他笑了一下,抽出一张,擦去自己的泪水。

他们走出电影院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

下过雨之后,那是一个非常晴朗的晚上,夜空中的星星闪烁,清晰可见。

他们沿着街道走,路边的积水闪亮,犹如镜面,倒映着街灯和星空。

林静松不知道说什么,此时此刻,他尚不清楚这种体会是否算好,但确实没有感觉很坏。

他们分开时,郑千玉说“明天见”。

林静松点点头,“再见”二字像隐匿在舌头下的两颗小砂砾,他最终也没有说出口。

这一日,他依然一个字都没和郑千玉说,但却和他看了一场电影。

看电影成为林静松的一个习惯。他对电影类型没什么偏好,但他很想知道郑千玉为什么哭。

林静松后来在网上又将它从头到尾看了几遍,找来一些分析解说看,人们各持己见。林静松捋完一遍,也只懂了百分之三十。

即使到了今天,林静松对大部分电影的理解也只停留在常理层面,他看不懂隐喻和暗示。

不过,从中学时候开始形成看电影的习惯,让林静松基本懂得分辨他人的心情和意图,如果不是这样,林静松的人性不会比现在更多。

今晚的电影乏善可陈,看得林静松昏昏欲睡。他坚持到片尾字幕结束,将日程上看电影的这一项划去。

随后,他将油画老师介绍的几个画家的作品找来细细地看,每幅画都标注了时间,介绍了创作背景。他们风格迥异,看得林静松眼花缭乱,最后也勉强把这一日程完成。

睡前,他很想念郑千玉,打开微信,点到郑千玉的窗口。

在添加郑千玉之前,他谨慎地把写着自己全名的名字改去,目前也没有想好要变成谁。

今天他和郑千玉的对话甚少。郑千玉的工作很忙,时常没有多余的时间和林静松说话。

林静松想多了解一些艺术,产生和郑千玉的共同话题,但他也不知道现在和郑千玉谈论艺术是否合适。

这是对林静松孱弱情商的巨大挑战。他在困难的同时有所希望,像一个本该死了的人又续了几口气,林静松绝不抱怨他凭什么不能一直活。

第二天,林静松穿了熨好的衬衫,选了一条比较正式的西装裤,前往公司的展会。

这是一个大型展会,租了3个一万平的展馆,还有其他科技公司的展位。BYE的展台在中心区,林静松一进来就有些后悔,人太多了。

整个展馆充满了人,什么肤色的都有。很多公司带了自家的机器人和机械来展示,围观的游客也很多。

林静松给同事打电话,前去取参展证。

李想早早地来接郑千玉。

他们约好了时间,郑千玉很早就起床做准备。李想的车准时停到郑千玉的小区门口。

几场大雨过后,气温又开始回升。郑千玉穿了件水蓝色的衬衫,斜挎一个帆布包站在路边,像刚上学的学生。

李想开车停到他跟前,郑千玉听到车声,往后退了退。李想降下车窗,对他道:“早上好,帅哥,坐车吗?”

郑千玉听到李想的声音,露出微笑。他想绕过车头去副驾驶,李想连忙下车,跑过来给郑千玉开门。

郑千玉将盲杖收起,系好安全带。李想打开了音乐,仍然是郑千玉喜欢的那张专辑。

李想很久没和郑千玉见面了。看到郑千玉的模样,总感觉眼睛被洗礼,难以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