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后随机连线到前男友 第18章

作者:风听我令 标签: 情有独钟 破镜重圆 甜文 成长 忠犬 近代现代

郑千玉无奈道:“导盲犬都很专业的,不是陪玩的啦。”

他简单地把自己在基地里了解到的和郑辛说了说,郑辛虽然事先已经了解过一些,但还是存在了信息差。

“现在申请要等一年多?”

郑辛嚼嚼饭团,语气带着震撼。

“导盲犬训练时间很久,现在排队时间又长……而且等到了,也不是百分之百可以匹配的上,还要和导盲犬一起训练。”

郑千玉一件一件地说清这些障碍,道:

“哥,我想要不……”

郑辛掐了他的话头,道:“那你在基地,有没有试过和导盲犬一起走路啊?”

郑千玉愣了一下,想起飞飞,它的头轻轻拱过自己的手心。

他只好诚实地回答:“有。”

郑辛坚持不懈:“是不是感觉挺好?”

别的郑辛可能还不如郑千玉清楚,但有一只导盲犬,他认为这对郑千玉来说很重要。

郑千玉无法否认,道:“是很好……”

郑辛:“好弟弟,去申请吧,算哥哥求你的,好吗?我想好了,到时候我就搬到你楼下,每天都早起帮你遛狗……”

郑千玉笑:“你还要上班呢,哪有这个空?”

郑辛:“那我就再找个人和我轮流遛……没什么事是解决不了的。”

郑千玉沉默了一阵,道:“哥,你也要过自己的生活。”

兄弟二人的感情很微妙。小时候父母很少在家,两层楼里,除了住家的保姆,一个儿子,一个新来的养子住在一起。郑辛已经七岁,郑千玉还不太懂人事,也知道这个哥哥不太喜欢自己。

不过这又怎么难得倒郑千玉,他是那种天生最会讨人喜欢的小孩,远远不只是讨巧讨好,而是真诚、进退有度、投其所好、乐人之乐。

郑辛的欺负是小恶作剧和冷暴力,为一个突如其来的,可能和自己争夺父母之爱的孩子。在他七岁的脑袋里,郑千玉在这里待着不开心,也许就会从哪儿来回哪儿去了。

然后他就被爸爸打了一顿。父母告诉他,郑千玉没有家了,他这个年龄,连没有家了这件事都不太懂,你要让他回哪里去。

郑辛老实了。知道真相,放下成见,郑千玉成为了他的弟弟。郑辛后来很难讨厌他,但也做不到兄友弟恭、柔情似水,因为郑辛做惯了独生子,突然当哥哥,也当得很别扭。

两人一起长大,性格迥异,爱好不同,最后竟然连性向也不一样。郑辛念医学院的时候,惊觉郑千玉这个男朋友,在郑千玉高中的时候就来过自己家,有一种家都被这人偷完了的感觉。

郑辛心里不爽。

他关心郑千玉,但很难轻声细语,因为郑辛从来不是一个温柔的哥哥。只会凶巴巴说为什么很晚回家,气呼呼道零花钱为什么这么快就花光了,阴森森问怎么会想到和男生谈恋爱。

他也不用太关心郑千玉。因为郑千玉优秀、漂亮、聪明,不会活得很吃亏。郑辛在外介绍自己的弟弟,很真心地说他是个画家、艺术家,郑千玉会说自己有个医生哥哥,妙手回春,救死扶伤。

郑辛本以为成年后他们会这样不远不近地生活着,郑辛很独立,郑千玉亦是如此。

然而,然而。

郑辛从在急诊实习开始,看了太多的生死。他实习的第一天,给三个人做了心脏复苏,一个死在下午,一个死在凌晨。

人死如灯灭,那是很快很快的。郑辛查房的时候都和他们说过话,听他们寥寥讲过几句自己的生活,郑辛以为自己用力按压了他们的心脏,就能把他们救回来,医生的手和死神在拔河。

没过几个小时,刚刚还说过话的人,心跳在仪器里变成一道直线。医疗程序上没有任何错误,做了一切该做的检查。郑辛看他们脸上盖了布,从急救室推了出去。

郑辛抢救过的人里面,大多有生的意志,能活下来的有多少,这是一个很残酷的数字。

而对于没有生存意志的人来说,走到这一步,生命的光火只会消失得更快。

“意志”对于人这种动物来说,有时就是面临死亡时的筹码,它不一定保证人会赢,但它一定会让人在这张桌子上坐得更久。

这种意志可以来自家人、朋友、爱人以及任何,牵挂的东西越多,留恋的越多,都构成生的意志。

有一段时间,郑辛看到郑千玉身上这种意志越来越少。他也想过,配合弟弟和他的前任分手,是不是对的。

郑千玉手里的筹码越来越少了。

后来郑千玉勉强振作起来,郑辛没有就此松一口气。郑千玉想要一个人住,不要别人照顾,郑辛使了办法,让郑千玉住进一个安全人多的小区,左邻右舍都打点好,物业也打了招呼。

他弟弟现在是一个盲人,做再多,他都没法完全放心下来。

郑千玉今后的人生要去往何处,连郑辛都很难想象,想多了心痛。

无论如何,郑千玉能活下去是最重要的。多一条狗,多一个人,都多一种可能性。

郑辛从一个很酷又有点凶的哥哥,变得像那种爱八卦又很啰嗦的老头子,一遍一遍在郑千玉耳边念,有只导盲犬多好,还能陪你出门,我看李想人挺不错的,你有没有那个想法。

“什么你的我的生活,神神叨叨的。”

郑辛的饭团吃完了,捏着包装纸,搓得猎猎响。他朝电话那头道:

“郑千玉,没什么事是解决不了的,我是你哥,我说了还不算数吗?”

郑千玉静了几秒,那是郑辛最害怕的那种沉默。他刚想说话,急诊室来了病人,郑辛不得不结束,对郑千玉说:“我走了,我要去救死扶伤了。”

郑千玉被他逗笑:“好的,郑医生。”

郑辛挂了电话。忙完这一天,他想来想去,还是要更尽人事。

摸出手机,点了李想的窗口。上次郑千玉在的时候,郑辛和李想加过微信,李想也很忙,所以郑辛和他也没什么空闲聊,但看了朋友圈,觉得李想是个生活充实、性格阳光的人。

他给李想发了微信,想问问他有没有空,给他打个电话。

没想到李想很快回复:有空,辛哥什么事?

郑辛当机立断,给李想拨了电话过去。

他先寒暄一阵,又向李想道谢,说辛苦李想上周末陪郑千玉去导盲犬基地了,那地方路又远,李想还要开车什么的,有劳了云云。

郑辛打这个电话,目的是想迂回着再问问郑千玉在基地的状态,他有没有申请的想法,郑辛反正是没从郑千玉那里问出来。如果李想能够帮忙劝一劝就更好了。

“辛哥,上周末我没和千玉出去。”

李想的声音在电话里有些无奈,郑辛脑子快语速更快,说了一通,愣是没让李想找到解释的空隙。

郑辛:“啊?”

他一头雾水:“那……那他没有和你提起过吗?”

李想:“没有,千玉要是提了,我肯定陪他去了。”

郑辛:“……”

李想仿佛有些失落:“千玉很独立,也不太喜欢别人帮忙,可能我也有做得不周到的地方。”

郑辛当即开始亡羊补牢:“不不,不是你的问题……当然也不是我弟的问题,这里面肯定有什么误会。李想,你千万别往心里去。”

郑辛一阵解释,说去问问郑千玉,挂了电话,大脑开始飞速转动。

难道郑千玉没去?但看郑千玉说的那些,不像瞒着他没去。

李想也没理由骗他。郑辛细细回想他嘱咐郑千玉的那一天,老天,那一天刚下夜班,郑辛已经全然失忆了。

郑千玉说了是和李想一起去的吗?郑辛以为他是和李想一起去的,所以他才那么放心。

——那一天陪郑千玉一起去的人到底是谁?

第18章

林静松独自坐在一家咖啡厅里。

他一向不喜欢在陌生人很多的地方工作,嘈杂,无序,非常影响思绪。

林静松也不喜欢陌生人的气味和声音,那让他很不习惯。活到现在,几乎所有人对林静松来说都是陌生人。

但人活一世,不习惯也得习惯了。

林静松忍耐地活着。他曾经寻得一种让他感到舒适、满足的气味,也有让他觉得动听的声音,后来一度失去,林静松很失落,原来舒适、动听并不是他人生的主旋律。

陌生和嘈杂才是。

现在这段失去的旋律竟然突如其来,虽然变得很微弱,但确切存在。

林静松在电脑上登了账号,他一边工作,一边默默留意一些消息。

当然是没有消息。

自从那一天晚上,他和郑千玉结束了一场不算太愉快的谈话,他将他送回家,郑千玉从此杳无音信。

是了。那一天郑千玉没有说“下次见”或者“再联系”。这就意味着不联系吗?

他们好像进入了一种冷战的状态。

虽然是这么说,但冷热是要有对比的。应当是先有一些温暖的接触,才会显得现在的冷清。

林静松仔细回想了那一天。当郑千玉展现出失落的时候,他以一种常人的积极回应了他,这是林静松结合了他所模仿学习的价值观而计算出的结果。

如果郑千玉失落,理应鼓励他走出阴影;郑千玉难过,就要给予一些愉快的、温暖的抚慰。

可结果并不如人意。

林静松陷入一种深深的思考之中。

只从林静松的角度来说,他完全不会因为郑千玉的眼疾而少爱他一分。当他恍然明白当初郑千玉为什么要分手时,更多的困惑几乎又接踵而来。

为什么郑千玉会觉得他们在那种情况下无法继续?

在林静松眼里,郑千玉无论怎么样都是郑千玉。

如果郑千玉死了,埋进地里,林静松去找来巫师,把郑千玉刨出来再拼一拼,施以巫术。届时郑千玉变成一个破破烂烂的僵尸,不再聪慧也不再漂亮。

林静松也还是觉得,那是郑千玉。

当然这只是林静松不切实际的想象。

唯一能使林静松放弃郑千玉的理由,那就是郑千玉不再喜欢他了。

郑千玉说过这些话的。

他既能说过“我很喜欢你”,也说过“到此为止吧”。

就像林静松那个面目模糊的父亲。他对母亲甜言蜜语海誓山盟,又弃如敝屣避之不及。

等待一个已经“到此为止”的人回心转意是相当没有自尊,也极其浪费人生的。林静松很了解,他不太想重蹈覆辙。

即便很难放手,也要放手了。

林静松喝了一口咖啡,那非常苦涩,没有加糖,经由喉头一路苦到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