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听我令
以前郑千玉住在家里,房间贴满了海报,他自己的画也很多。这种变化让郑辛觉得很心酸,郑千玉站在沙发旁,郑辛道:“坐啊,不要站着。”
郑千玉摸着扶手坐下来,一副心不在焉、不知道聊什么的样子。
郑辛:“钱够花吗?昨天转账怎么没点?”
郑千玉:“够的,昨天没看见转账。”
郑辛:“那我转你卡里。”
郑千玉用手抠布艺沙发,慢慢道:“不要。”
郑辛看了他一会儿,说:“怕你饿死。”
郑千玉摇摇头:“不会的,我吃得很少,花不了很多。”
这倒是事实。
以前郑千玉很伶牙俐齿,说话也很风趣,常常逗得爹妈哈哈大笑。现在郑辛同样说不过他,他叹了口气,说:“上次我和你说的……”
郑千玉知道他要说什么,他赶紧把头转到另一边,表示对这件事的态度。
“郑千玉你把头转回来。”
郑辛提高了声音。
郑千玉只好又把头扭回来,但仍然垂着头。郑千玉很知道自己可怜起来是什么样子,郑辛也拿他没办法,又放缓了语气:
“一条小狗,你怎么照顾不好?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
郑辛在医院工作,有渠道能帮郑千玉申请一只导盲犬,他已经和郑千玉说了有两个月,郑千玉说自己照顾不好狗,拒绝了。
郑辛觉得这是无稽之谈。
“下个月他们培训基地有开放日,到时候带你去接触一下。”
郑千玉的反应弱弱的,说:“我养不好的。”
郑辛:“那你就什么都不要管,我每天过来养它,我最喜欢狗了。”
郑千玉小声道:“那你自己养。”
郑辛:“你再说一遍。”
郑千玉闭嘴了。
等师傅修好厨房的漏水,郑辛还是没有让郑千玉同意养一只导盲犬,他甚至也没答应去导盲犬基地。这个月刚开始,郑千玉使出拖延战术,只道“再说吧”。
郑辛临走之前,郑千玉对他说:“那个……房租的钱。”
郑辛:“什么?”
郑千玉:“我最近接了点工作,发钱了。”
他看不见郑辛的表情,只听见他说:“你要给我转钱啊?”
郑千玉忙着摸自己的手机,也没注意他的语气,他点点头:“嗯……”
郑辛伸手弹了一下他的头,道:“郑千玉你真干得出来,信不信我立刻拉黑你。”
郑千玉:“……”
郑辛被他气到了:“你要是敢给我转钱,我就拉黑你。找你有事再把你从黑名单拉出去,说完再拉黑。”
他很认真,把郑千玉都说沉默了。
郑辛生了一肚子闷气走了。
他很关心郑千玉。但现在的郑千玉不知道如何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份关心。
郑千玉以前很争气的,实在不适应成为一个拖油瓶。
郑辛走了之后。郑千玉的手机震动,有人发来消息。
郑千玉点开,用旁白听,机械音响起。
“收不到你的回复,我有点担心你。”
“你生我的气了吗?还是有哪里不舒服?”
“如果你收到我的消息,希望你能回复我,因为我很担心你。”
“你还好吗?”
上一条消息发于3分钟之前。志愿者端无法主动发起连线,如果可以,他应该早就把电话打过来了。
郑千玉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体会到“要立刻去做什么”的心情。等他反应过来,他已经把消息发出去了,而且是一句语音,而不是他平时惯用的语音转文字。
林静松终于收到了郑千玉的消息。
他立刻点开那一小截语音,听见郑千玉的声音道:
“我很好。”
语音后面有一段空白,郑千玉按着录音键,语气停顿,好像想再说什么,但最终只留下了三个字。
林静松把郑千玉的语音反复听了几遍,像为了让自己的心和身体相信这件事一样。他将话筒放在耳边,静静坐回桌前。
过了一会儿,他才像终于回过神一样,把灯打开了。
第6章
“我不怎么出门。”
收到郑千玉的这则消息,林静松再一次察觉到自己线上聊天水平的孱弱。
他回顾自己发的消息,大都说天气、日程、食物。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之后,他再也没有说过任何越线的话。
林静松也知道要循序渐进。
郑千玉人很好,即使林静松聊成这个样子,他也愿意回复他。即使某段时间有事没回,事后他也会认真解释。
于是林静松便知道郑千玉目前是一个人住,他的哥哥经常来看他,他目前有一份线上的工作,推进得还算顺利。
林静松认识郑千玉的哥哥郑辛,他对此人的心情十分复杂,所以不想多问,只想知道郑千玉一个人的事情。
当他说起今天外面阳光很好,靠近二十号线某站出口有个森林公园,会很适合晒太阳时,也许隐含着某种期待,但林静松确实按捺着没有发出任何邀请。
郑千玉沉默了一阵,然后林静松就收到了他相当消极的回复。
林静松是不可能不察觉到郑千玉性格之中那种巨大的变化的。
以前郑千玉完全不在乎林静松线上那种呆滞、木讷的回应,一是因为他们总待在一起,二是郑千玉觉得逗这样的林静松很好玩。
他会给林静松发很多表情包,让他挑一个最像林静松自己的。林静松挑了一个,于是郑千玉让他发消息都要带这个表情包。
那只像林静松的歪头黑色牧羊犬在两人的对话框里罚站了一个月。直到郑千玉找到下一个更像林静松的图。
林静松并非可以要拿“从前”比较,也从没觉得哪个郑千玉更好。
郑千玉就是郑千玉,无论他变成什么样子。
如今林静松要自己搭起桥梁,走到郑千玉身边。只有努力去尝试过后,林静松才会知道郑千玉这个人有多了不起。
郑千玉的消极也值得回应。
林静松:可以在你想去的时候去。
郑千玉:你去过了吗?
林静松坐在被阳光洒满的长椅上,他的影子覆盖了旁边的位置。早春的空气寒冷清冽,但已有熏风的意味,是一种让人感到十分舒适的温度。
他认为,郑千玉如果来这里,可能会开心一点。可惜林静松囿于语言的贫乏,无法准确地形容这份感受。
林静松曾经试着让chatgpt帮助培训一些更好的回复,但是看到那些生成的大段文字,一向对此不敏感的林静松也突然找到自己的主体性。
他觉得那样说话不像自己,也许还会让郑千玉笑话。
林静松打字:我去过的。
他试着写下自己观察得到的、可能会吸引到郑千玉的一些优点。
“那里很安静,人不是很多。”
这个森林公园建了很久,风景宜人,工作日相对安静,早上七八点会有一些老人带着小孩,到九点左右就没什么人了。
郑千玉:原来如此。
话题到这里就结束了。
林静松已总结出规律,如果郑千玉想结束话题了,他就不会再延展话题。
这个时候,林静松需要等到第二天早上,郑千玉开启了新的一天。也许他的精神会好一些,也许他稍微整理了思绪,可以和林静松有新的对话。
林静松将手机收了起来,他看着对面种的一排松针树,历经一个冬天仍显苍翠,枝叶在春风之中微微摆动着。
坐在长椅的一端,林静松暂且陷入了思考。
郑千玉曾说林静松想事情的时候很像在发呆,其实林静松会想很多事。他的表情和语言并不活跃,心事却有很多。
也许有时候就是因为心事太多,使林静松更加缄默。
不久前他提前结束了自己的一个长期规划。林静松本打算不再回来了,要在异国他乡全情投入到工作之中,直到忘记某些事情,把回忆都洗清,再重审自己的人生,以及自己的下一步。
可惜进展甚微。
决定回国,林静松最终保留了工作,远程办公,仍在协助维护BYE的运转。
眼下的其他事情,林静松只有目标,但暂时还没有想到很好的方法。
在冬天最后的微弱的风中,林静松体会到这几年来如影随形的一种相当熟悉的迷惘,他难以分析,也就难以处理。
林静松坐了有一个小时多一点的时间,他准备起身离开时,听到一阵金属击打、摩擦地砖的声音。
这一瞬间他有种在悬崖踩空的感觉,心跳都空了一拍。林静松循声看去,他看见了郑千玉。
真人和屏幕里的影像是很不同的。当郑千玉真正出现在林静松眼前,在他毫无心理准备的这一秒,林静松意识到自己之前完全不算重新见过郑千玉。
郑千玉穿戴得很整齐,浅色的衬衫和外套,头发乌黑,修剪利落。他以前常戴耳钉,现在也一并摘去。他的神色很沉静,整个人看上去洁净而透明。
林静松坐在长椅上,没有出声地看着郑千玉,胸口深深地起伏了一下。
郑千玉握着盲杖,轻轻地点来点去,随后碰到林静松所在的长椅。他先用盲杖碰了几下,再俯身伸手触摸,确定这是一个空的座位后,将盲杖靠在一边,缓缓坐在长椅的另一端。
已近中午,阳光十分温暖,郑千玉像取暖一样搓了搓自己的手,从外套里拿出耳机戴上了。
上一篇:和前夫情人的神奇婚约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