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陌上花开人如玉
不管林家主宅那边怎么闹腾,林夏至和林承祖吃了晚饭就在商量怎么才能合理利用那十两银子,为他们的凉粉摊子做准备,早点用钱生钱。
既然已经分家,那林虎子和林承祖就不用再管主家那边的田地,李秀也不需要侍弄牲畜和菜地,一家子一下就闲了,得找点事做。
自家阿爹和阿么的性子林夏至清楚,别说去招揽生意了,就是买点东西都局促得很,最好不要让他们去做对外交流的事,只能在家做事。两人都是做农活的好手,两亩菜地几下就能收拾好,他们两在家闲着很可能会被老房子那边的人叫去干活。林夏至想了个法子,他们上山去找木头,不管是做桌凳还是以后建房子,都少不了木料。
林老头会做木活,虽然他没有教过林虎子,但如何看木头林虎子还是知道。林夏至的意思是他们先上山找找,看到了好木料也不用着急带回来,做好标记找个时间一起去砍。
安排好林虎子和李秀第二天做什么,林夏至和林承祖抓紧时间上街去看看。
凉粉的方子林夏至已经调配好了,准备好桌椅板凳就能开张,得先去县城里考察下市场再决定做多少桌椅板凳。
林夏至刚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是五月十一,现在经过了五十多天刚刚八月,天气热得死人,这时候推出凉粉肯定很受欢迎。
林夏至这还是第一次到县城,江宁县比林夏至预料的繁华,毕竟靠着景国第一大江怒江,还有一个大港口,只是过往的商客每天就不计其数。
村子里那条大路直接通向了县城东门,东门附近就是港口,是店铺最多的地方,现在已经发展出来了七八条大街。
为了维护秩序,县丞专门规划了四片大空地给流动商贩摆摊,每天有两个衙役巡逻,管理得仔细,看着自然也不错。
街面上卖各种东西的都有,叫卖声此起彼伏,林夏至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看什么都觉得有趣。
在现代的时候,林夏至大都市什么见过不少,这样热热闹闹的小街倒是只有古镇里才有,但是很多古镇都是后来翻修的,看着好看,可惜没有这种氛围。
“大哥,在这里摆摊就挺好,我相信我们的凉粉绝对会大受欢迎。”林夏至兴奋地说。
看这些人的衣着就知道,只要味道好,这些商人肯定愿意掏银子买。
林夏至找了个卖面条的小摊,摊贩是一对三十多岁的夫夫,看上去比较面善,小摊的东西看着也干净。
拉着林承祖坐下来,一人点了一碗普通臊子面。
现在还没到正午,不是用餐高峰期,面条摊子只稀稀拉拉坐了一两个食客。
林夏至选了个离煮面锅更近的位置,同那位煮面的夫朗套近乎:“这位阿么,你们一直在这边卖面条吗?”
第044章 买布
林夏至长得白白嫩嫩的,又爱笑,看着很讨人喜欢,卖面的夫朗笑了笑:“小哥儿,我们在这里摆摊卖面条都快三年了,这附近的人都知道我们余记面条。”
“原来是余记啊,那我叫您一声余阿么吧,听您口音不像是咱们江宁县的……”
一番聊天之后,林夏至就已经和余记面条的余阿么混熟了,知道他们夫夫两是前两年带着儿子逃荒过来的,凭借家乡那边的特色面条在这边摆摊糊口。
从余夫朗口中林夏至得知,港口这边租固定摊位一个月五百文,十天二百文,如果不租固定摊位,就一天十文。
按照一个月的租金来算,不用固定摊位一个月只用三百文,但是来晚了很容易没有摊位或者摊位很偏僻,按月租固定摊位虽然贵两百文一个月,但省事不少。
在港口附近逛了一圈,林夏至心里有了大致规划,过两天直接带着钱过来找管事订位置就行。
摊位的事差不多看完,林夏至拉着林承祖去了布庄。
“夏哥儿,咱们来布庄做什么?”站在布庄门口林承祖不解地问,夏天的衣服都还有,不用添置新衣服。
“大哥,你有没有注意到摆摊的人的衣服?”林夏至耐心地给林承祖解释,“我发现只要是生意好的摊贩,他们的衣服不说多么光鲜亮丽,但至少做到了一点:整洁。咱们是做吃食的,更要注意这个。你想想,如果咱们穿得破破烂烂,客人会不会觉得咱们卖的食物不够好?”
林承祖听完觉得很有道理,自从夏哥儿摔破头之后,他说话做事就越来越有章法,难道真的像胡郎中说的,摔破头反而把心思摔通透了?
见林承祖想通了,林夏至继续说:“除了衣服,连桌凳碗筷那些,咱们都要做到干净,不能有油污,像筷子和碗咱们就用木头的,成本低还不怕摔,每天少开水烫一烫就行。不过这些先不急,咱们今天把布料买回去先把衣服做了。”
这家布庄的伙计见他们两在门口站着讨论了好一会儿了,正好他手上没什么事,走过去笑吟吟地招呼:“两位,要不要进来看看,我们锦绣园的布是整个江宁县最全,保管您进来看了会买到心仪的布匹。”
林夏至和林承祖穿得不怎么好,衣服已经洗得发白,还打了不少补丁,但布庄的伙计脸上没有看不起的神色,很是热情。
因此,林夏至对这个布庄的印象好了不少,率先走进去。
锦绣园布庄确实是全县城最大的,由三个店面打通了装修,看着很大气,里面摆满了各个价位、各种图案的布匹。
林夏至看了眼价格高昂的绸缎,果断放弃,就连细麻布林家现在都穿不起,他和林承祖商量:“大哥,咱们就买点蓝色的和绿色的粗布做上衣,你穿蓝色,我和小叔么穿绿色的,裤子买黑色的,你看怎么样?”
白色的粗布最便宜,但是穿着不耐脏,林夏至的想法挺好的,林承祖点头:“行,听你的。”
第045章 出事了
“伙计,麻烦你带我们去看看蓝色和绿色的布料。”林夏至礼貌地对布庄伙计说。
“好嘞,您二位跟我来。”这伙计就是随口招呼一声,没想到这两人真的进来买布了,他脸上的笑意更真诚了,这一单拿下来又能有一笔银钱进账。
粗布的颜色大多较深,颜色也不多,没两下就挑好了,买了足够他们三个人每人做两身衣服的料子,因为买的不算少,一共是七百四十六文,伙计还给他们便宜了六文钱,多送了一卷线。
把布和线放到背篓里,林夏至和林承祖去了杂货店。
到杂货店本来是想买一些调料,然而这家店铺里卖的调料只有盐、酱油、醋、白糖这几种,这时候林夏至才感觉到这个时代物资的匮乏。
林夏至原本想着,其他合成调料什么没有很正常,但至少蒜瓣、老姜和替代辣椒的茱萸应该算调料吧,居然也没有卖,那这些县城里的人都用什么调味?看来要找香料还真的得去药房。
最后,林夏至看了半天,只花了一百三十文买了一斤盐、一斤糖和一瓶酱油。
这物价贵的,以前在超市里盐和白糖就两三块一斤,这古代的盐居然卖到了四十五文一斤,糖更贵六十文一斤,都比肉贵了,买得林夏至一阵心疼。
在县城溜溜达达了一躺,还没怎么买东西就花了八、九百文,林夏至感叹手上的银钱不经花。
看着时间还早,林承祖和林夏至去看看林安成。
林小叔虽然在学堂做夫子,但学堂不提供住宿,他们只能在学堂附近租房子。
林夏至他们过去的时候,林安成已经正好被回春堂的帮工送回来,大夫和林小叔就跟在后面,周小竹在堂屋里哭得像个泪人。
“小叔,这是怎么了?”林夏至快步走过去。
“夏哥儿,为了筹措银钱多等了一天,回春堂仅剩的那根人参被另外一个病人用了,现在整个江宁县的药房都没有人参了,大夫让我把成儿带回家,能不能恢复只能听天由命。”林小叔在说这话的时候眼里的恨意掩饰不住,如果不是家里不愿意借钱,成儿的病就不会耽搁。
林夏至心头一跳,没有了人参,除非遇到华佗在世,否则林安成的病在古代就基本没得治了。
以前总说看病难,但是和古代对比起来,二十一世纪的条件真的是好的不能再好了。
“大夫,您知道哪里有人参吗?我们可以去自己去买,缺银子我们想想办法。”林夏至走到大夫跟前,祈求地看着老大夫,希望能得到一点消息。
老大夫捋了捋胡子,皱着眉思考片刻:“不是我不把帮忙,实在是人参不常见老夫也爱莫能助。”
闻言,周小竹哭得更伤心了,林小叔在一旁扶着他,脸色灰暗。
林安成是他们夫夫两唯一的儿子,当初生林安成的时候周小竹伤了身子,以后不容易再有孕,要是林安成没了,他们两以后……
第046章 聚福楼
见病人家属这个样子老大夫于心不忍,他不确定地说:“倒是聚福楼可能有,听说去年他们从猎户手上收了根人参,不知道现在那根人参还在不在。不然就只有去丽水郡碰碰运气了,想在丽水郡找人参三十两银子肯定不够,少说得准备个五六十两才能买到一小截。”
听完大夫的话,林家人更绝望了,不论是找聚福楼还是凑银子去丽水郡,以林家现在的情况来看,都不现实。
林夏至倒是眼神一亮:“大夫,那我明天找到了人参,我弟弟还能救回来吗?”
“可以,风疾发病的前三天都能救回来,明天刚好是第三天,越早越好。”
回春堂的大夫和帮工走了之后,大家把林安成安置在床上,周小竹呆呆地看着脸色一会儿白一会儿红的林安成抹眼泪,其他人都沉默着没有说话。
林夏至想了一会儿,把他的打算说了出来:“小叔,我把凉粉的方子卖给聚福楼,看能不能换到他们手上的人参。”
见大家脸色一变,林夏至赶紧接着说:“你们先别急,听我说完,刚才大夫说了,聚福楼手上很有可能有人参,但聚福楼不会缺钱,就算我们拿着银子找上去人家会愿意卖人参吗?他们是开酒楼的,吃食反而很有可能打动他们,如果他们那儿没有人参了,那我就用凉粉方子换一笔银子,咱们两家再凑一凑,去郦水郡碰运气,说不准能买到。银子是赚不完的,不管怎么说救成儿最重要,人还在最重要。”
林夏至一番话说完,林小叔和周小竹都被他感动了,但他们不同意用方子去换银子,一个方子要是保护得好,绝对能够传给子子孙孙,福泽后人。
最后林承祖也加入了劝说队伍,好说歹说林小叔和周小竹才同意,但是他们说以后一定要还卖方子的银钱,方子值多少钱他们以后就要还给大哥一家多少。
林小叔他们的说法林夏至很满意,他虽然看在林安成的分上愿意帮忙,但也不愿意养成小叔一家占便宜的习惯,成为大房那样,帮亲戚反倒养出了一群大爷。
时间不等人,林夏至和林承祖这边同林小叔说好后,就准备回林家村。
回家之前,林夏至去了趟粮油店买了一小壶花生油,别看就一小壶,价格却不便宜,足足要一百五十文钱,还咬牙买了一瓶三十文的醋。
林夏至和林承祖回到家的时候,林虎子和李秀还没回来,他们赶紧翻出两个大红薯就开始做凉粉。
他们到家时就已经快下午四点了,紧赶慢赶差不多六点了才做好,等凉粉凝固成型最早也得明天。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亮,林夏至就起来忙活,让林承祖上山去那片花椒林摘几串花椒回来,他则跑到自家菜地里摘了点葱姜蒜和茱萸。
摘回来的调料洗干净,铁锅热油,把花椒粒放进去炸,没一会儿花椒的香味就出来了,捞出花椒,直接把热油浇在切碎的蒜末、姜末、茱萸末上,等油冷下来后加入酱油、醋、白糖和葱花,调料就做好了。
把昨天做的凉粉拿出来,切了一小部分和上调料,连续吃了十几天没什么调料的凉粉,今天这份放足了料的显得尤其好吃。
确定调料和凉粉都没问题后分别拿容器装好,林夏至和林承祖一起拿着往县城赶。
时间还早街上就人来人往的,聚福楼开在县城商业街的中心,味道不错,而且三餐都在卖,开门又早,现在楼里已经坐了不少人了。
林夏至和林承祖走进去,伙计见他们手上拿着盆子,走过来问他们:“客官,你们要来点早餐吗?”
林夏至不卑不亢地回答:“伙计,我们想见一下你们掌柜的,有一笔生意想和掌柜的谈谈。”
林夏至说完,就把手上的调料罐打开,一股从未闻过的香味从罐子里飘出来,伙计的口水一下就冒出来了。
见伙计闻到味道后变亮的眼神,林夏至赶紧把调料罐关上,一脸笑意地看过去。
这味道闻着就让人想吃,伙计都想里面打开陶罐吃一顿,他咽了咽口水:“好嘞,那您二位这边稍等,我去请掌柜的。”
伙计找了个角落的空桌安置林夏至和林承祖,赶快跑去通知掌柜的,如果自家酒楼能卖这道菜,自己肯定能先吃到,要是买得好掌柜的说不准还会给他一笔赏钱。
没心情观察聚福楼的环境,林夏至现在只希望能够在聚福楼顺利换到人参。
林夏至预料的没错,酒楼最重视新菜色,掌柜的立马就被伙计形容的味道吸引了,很快就放下手上的事过来接见两位带着新菜的客人。
“侗掌柜,这两位就是我说的客人。”伙计两边介绍,“两位客官,这是我们聚福楼的侗掌柜。”
“两位客官怎么称呼?”侗掌柜态度亲和,丝毫没有因为林夏至他们的衣着而看不起人的意思。
林承祖看了眼林夏至,见林夏至微微点头才站出来说:“侗掌柜,我们兄弟二人来自林家村,我叫林承祖,叫我一声林小子就行,这是我弟弟林夏至,家里人都喊夏哥儿。”
在景国,没有哥儿必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规矩,哥儿出门做事的也有,只是没有汉子方便。
侗掌柜见两位客人是兄弟,但是汉子哥哥反而听哥儿弟弟的,心里觉得有些奇怪,但他没有表现出来:“行,林小子,夏哥儿,听说你们是拿了新菜色来聚福楼?”
第一次面对这种大酒楼的掌柜,林承祖表面镇定实际上非常紧张,林夏至见状只好自己站出来说话。
“侗掌柜,能否找个安静的地方谈话?”林夏至见因为侗掌柜过来,他们这个在角落的一桌都有不少人关注,赶紧提出换个地方。
“哎哟,是我没考虑周到。”侗掌柜拍了下脑门,“二位跟我去后院谈。”
在后院坐定,林承祖把两个罐子放到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