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只想活着 第140章

作者:金戈万里 标签: 强强 宫廷侯爵 打脸 穿越重生

是否能想到,他心心念念,不忍见其受胡虏之苦的臣民,在不久的将来会如此对待他。

太子登基,还活着的皇帝算什么。

太上皇还是乱臣贼子?

陈玉双手紧握,目光炯炯的盯着唐臻,发现太子的目光有所变化,立刻出言打断唐臻的思绪,“殿下三思,定不能让这些不安好心的人如愿!”

这些日子,他刻意的避免在殿下面前提起陛下,就是怕殿下尚未彻底稳定的思绪再次受到陛下的影响。

没想到千防万防,居然是千里之外的陈国公坏事。

唐臻回过神,不怒反笑,对程诚道,“挑两个态度最积极,理由最充分的人带进来。”

程诚满脸意外,悄悄转头,想看陈玉的提醒。

“看什么,他是你的殿下?”唐臻随手拿起果盘中的橘子朝程诚的头砸去。

程诚没敢躲避,更不敢辩解,立刻转身离开。

陈玉满脸担心,“殿下......”

唐臻抬起手,示意身侧的人闭嘴,漫不经心的道,“孤心中有数。”

不久之后,程诚冷着脸带来两名朝臣。

唐臻眯眼打量他们,脸上的笑意渐浓,“杨磊、高玉光。”

这两人在朝堂向来没什么存在感,目前还看不出是谁的人。

杨磊和高玉光面露惊讶,继而转为喜色。

殿下竟然能叫出他们的名字,看来对朝政远比他们想象中的在意。如此,他们说服殿下年前登基的把握能再提高两成!

“臣杨磊、臣高玉光,给殿下请安。”

两人郑重下跪,直奔主题,请求唐臻即刻登基,昭告天下。

唐臻盯着两人略显稀疏的发顶看了会却没理会两人,抬头看向程诚,吩咐道,“再带进来......十人,开着门,让他们站在外面,能看见门内就行,只是做个见证。”

杨磊和高玉光心中有盼望,自然不介意多跪会,老实的令人侧目。

程诚去而复返,身后却跟着十一个人。孟长明反常的穿着身白衣,只有领口和袖口有淡淡的紫色绣纹。他捧着手炉跟在程诚的身边,毫不见外的在唐臻开口之前径直走进门内。

“我掐指一算,殿下今日肯见人,所以进宫碰碰运气。”

唐臻翻了个白眼,对孟长明的所有神棍行为保持怀疑,看在对方主动提起过年陪他守夜的份上,好心提醒道,“坐远些。”

孟长明点头,若有所思的环顾屋内的人,不客气的吩咐程诚,“劳烦搬个椅子去门口,我与诸位同僚坐在同处即可。”

诸位同僚按捺着心中的焦急和激动,隐晦的向孟长明投去白眼。

什么坐在同处?

分明是他们站着,孟长明坐着!

程诚在孟长明手上吃了哑巴亏,才肯在没有太子吩咐的前提下,答应带孟长明进入福宁宫。如今又当着太子的面被驱使,脸色顿时苦涩的比天生苦相的程守忠更难看。

他眼含期望的看向太子,没得到任何回应,只能任劳任怨的去搬椅子。

唐臻端起茶盏,本想等孟长明坐下,观众全都准备好,再开始表演。

奈何演员心急,杨磊重重的磕了三个头,迫不及待的开口,“请殿下三思,臣知道殿下待陛下至孝,不愿意擅自登基。然而陛下如今远在北地,不知......,更没有笔墨送回京都,殿下又怎能笃定,您立刻登基不是陛下所愿?”

高玉光也跟着磕头,显然是赞同杨磊所言。

门外的朝臣格外入戏,竟然也自发的跪下磕头,口口声声皆是请殿下三思。

如此氛围下,分别站在唐臻左右的程诚和陈玉尚且不算违和,端坐在门口的孟长明却格外可恨,亏得他脸皮厚,竟然还能稳坐不动。

“不知?”最近才养出些血色的脸上浮现思索,唐臻抚掌而笑,“孤知道了,杨大人的未尽之语是不是,陛下如今远在北地,不知是死是活?”

此话一出,位于最前方的杨磊和高玉光,本就是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思随程诚进门,尚且能保持沉稳,门外的人却下意识的看向孟长明。

杨磊这番话,几乎是将对陈国公的怀疑放在明面上。

孟长明今日出人预料的恬静,侧头看了眼门外的人,不怒反笑,“别看我,看殿下和杨大人、高大人。”

“殿下明鉴,臣一心为殿下和陛下考虑,绝无半分私心。”杨磊继续叩头,大有唐臻不答应,他不停下的意思。”

相比之下,高玉光更理智,仔细为唐臻分析利弊,“虽然不知陛下是受到何等蛊惑才会悄悄去北地,但是陛下最吸引人窥视的地方,莫过于九五之尊的身份。只要殿下能够取而代之,原本不怀好意将目光放在陛下身上的人,立刻会将目光转向殿下。我等愚笨,只想处这等办法。冒着损害殿下的风险,保全远在千里之外的陛下。”

唐臻点头,似有被说服之意,叹息道,“你们的话,确实有道理。”

当昌泰帝不再是昌泰帝,投放在他身上的精力,只能用浪费形容。

杨磊和高玉光面露喜色,屏息凝视唐臻。“殿下......”

不料唐臻脸色陡变,眉宇间的温和、动容,转眼间尽数化为冷漠,“可是孤不爱听。”

“呵......”

孟长明朝纷纷看向他的人摆手,从容示意众人看太子和杨磊、高玉光,不要分心。仿佛突然没忍住,笑出声的人不是他。

杨磊和高玉光再次开口前,唐臻忽然道,“抬头,看着孤的眼睛。”

两人呆滞的抬起头,不明白原本按照他们的计划顺利完成的事,为什么只有前半段顺利。

唐臻正色道,“孤不爱听的话,别说,否则别怪孤没有警告你们,滚吧。”

杨磊和高玉光面面相觑,眼底皆是不甘。

身前的太子殿下已经拿起此前随手放在身边的书册,显然不想再理会他们。身后却是同僚不满的呼喊和锲而不舍的请求。

杨磊狠狠咬牙,终于将额头彻底磕破,鲜血顺着额头流入他的眼底,丝毫没有影响他紧盯着唐臻的目光。

“殿下,良药苦口,良言刺耳,您身为君主,怎能偏听偏信?陛下一日未曾安全的返回京都,所有与陛下悄悄离开京都有关的人,皆应被您怀疑,包括深受陛下信任,数十年来和陛下形影不离的程将军!您......”

唐臻叹了口气,放下好不容易提起兴致却只看了三行的话本,“堵住他的嘴。”

杨磊闻言下意识的想跑,至少将想说的话都说完,然而论反应,他如何能比得过程诚?

只是稍微愣神的功夫,他连挣扎的时间都彻底错过。

唐臻朝程诚招手,示意程诚离自己近些,然后看向神色沉重的高玉光,“孤知道你有话说,能不能憋住?孤不爱听。”

高玉光垂下眼帘,不与唐臻对视,想起来福宁宫跪求太子登基之前收到的密信,强行忍住心中的不安,苦口婆心的劝道,“殿下登基只是权宜之计,做出对您和陛下最好的选择。等到陛下安全回来,您再将皇......位、还给......陛下?”

突然起来的疼痛令这番本该一气呵成的话出现停顿,他下意识的低头,忽然发现盘腿坐在软塌上的太子正弯着腰,以至于他没法看清太子的表情。

继续低头,看到喷涌而出的鲜血。

恍惚间,高玉光觉得有点不对劲,很吵,身边似乎有人在挣扎,身后像是有人在呼喊。

直到这句话只剩最后两个字,他才后知后觉的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蓦地睁大眼睛,难以置信的望向笑着擦匕首的太子。

整句话说完,他再也没有力气质问太子,无力的倒向地面,鼻翼间满是血腥的味道。

最后,他看见血泊中还有个失去力气的人,面容格外的眼熟,杨磊。

唐臻接连刀了两个人,回头瞥了眼表面庄严肃穆,实则双腿发抖的陈玉。

为免陈大人因为被吓得腿软闻名京都,他放弃让陈玉去拿帕子的想法,撩起外袍,仔细擦拭匕首上的血迹。

程诚拖着两个还没咽气的人,尽可能的远离太子殿下,免得他们身上的血沾染到太子殿下的身上。

不知道殿下是不是在匕首涂了药,为什么血这么多?

程诚凝神观察片刻,抬头发现太子正在用外袍擦匕首,顿时愣住,下意识的看向陈玉,总觉得自己又好心做了蠢事。

唐臻的动作过于利落,以至于门外的朝臣,大多数都没能看清,太子殿下究竟是先杀的杨磊,还是先朝高玉光下手。

等他们听见尖叫,纷纷抬起头的时候,杨磊和高玉光已经倒在地上,只有胸口和脖颈汹涌而出的鲜血,能够证明他们为什么会忽然变成这样。

......不,还有太子殿下的匕首。

脾气不好的太子殿下忽然变成杀人狂魔太子殿下,令对太子和唐氏皇族存在刻板印象的朝臣相继做出难以置信的反应。

有人吼叫、质问。

有人瑟瑟发抖,心生退缩之意。

有人愣在原地,看着太子殿下从容不迫,平静的脸上甚至能看出愉悦的模样,想到曾令家中长辈深恶痛绝的烈宗。

......

哪怕是烈宗,手段也不曾如此残暴!

唐臻仔细的擦掉匕首上的血迹,满意的点头,手腕灵活的翻动,只是眨眼的功夫,匕首就藏到陈玉和程诚找不到的地方。

“送去太医院,能不能活,看命。”

程诚立刻动手,地上的血,大多来自伤口在脖颈处的杨磊,肯定没救。高玉光的伤虽然血流的也多,但是伤在腹部,胸膛始终有起伏,说不定还有机会。

他将人交给守在门口,拦住朝臣的羽林卫,径直回到太子的身边。

唐臻的目光在地上的血迹蔓延处停留片刻,再抬眼时眉宇间满是趣味,笑道,“去问他们,谁还有话面奏,排好队,直接进来。”

门外的朝臣闻言,如同突然被掐住脖子的鸡,忽然没了声音。

皇权旁落,所谓的朝堂,对圣朝的影响甚至不如骠骑大将军府的晨会。

除了孟长明这般特立独行,像是脑子不好的人,有真本事在身,不怕没有出路的人,谁肯在京都朝堂虚度光阴?

真正只认正统的高洁志士,宁愿省下时间,在府邸研究学问,博个书画或文字、诗词大家的名声。

因为昌泰帝秘密前往北地逼太子登基,各种理由说得冠冕堂皇,实际有几分私心却只有他们背后的人知道。

只是替人办事而已......最惨的是即使死在太子刀下,也无法令太子答应即刻登基,年前昭告天下。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珍惜性命?

各怀心思的朝臣目光躲闪,隐蔽的交换眼色。

有人高呼哀叹,即刻昏倒、有人重重叹气,甩袖离开、有人面露忧色,匆匆赶往太医院......总之,没人想试太子殿下的匕首。

几个呼吸的时间,程诚甚至还没走到门口,朝臣已经走得干干净净。

只剩依旧从容坐在门口的椅子上,因为听了唐臻的好言劝说,满身纤尘不染的孟长明和地上的血迹。

唐臻饶有兴致的欣赏孟长明眼中的晦涩,不怀好意的问道,“老师,今年准备在何处守夜?”

“自然是在宫中。答应殿下的事,总不能一件都做不到。”孟长明面无表情的抬起头,目光从地上的血迹移动到唐臻的脸上,仔细打量片刻,言不由衷的敷衍道,“见殿下不曾吃亏,臣才能放心。宫外还有要紧事等着臣,臣先告退。”

话毕,没等唐臻开口,孟长明已经抬脚迈出门外。

唐臻目光幽幽的盯着地上的血迹,忽然叹了口气,“原来他是答应了别人,在三十那日,要陪孤在收岁。”

程诚满头雾水,询问的看向陈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