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的夸夸小夫郎 第125章

作者:不喜秋风 标签: 生子 种田文 甜文 科举 轻松 穿越重生

第155章

老皇帝乜斜着跪在大殿中央的应有初,舒了一口气,语气从刚才的淡漠变得温和了些。

“今年北方大旱,丝绸产量却远超往年,国库虽仍有亏空,不过朕相信,来年定能补上,应卿,”

应有初垂首回了声“臣在”。

“朕感你劳苦功高,特赐服麒麟补子,金革带,黄金千两。”

老皇帝声音低沉,目光看似随意的望着应有初,实际放不过他脸上所有的表情。

刚处罚完严老现在又来嘉奖他,应有初心里毛毛的,哪敢顺着皇帝应承下来,装作一脸惶恐,“微臣深感陛下圣恩,然这嘉赏臣是万万不敢受的。”

“微臣天资愚钝,承蒙陛下隆恩,能为陛下分忧,是臣的本分,不敢居功。”

老皇帝嗤笑一声,似乎对应有初的回答很满意,虽然有意试探,但老皇帝说出去的话焉有收回的道理,最后应有初还是被迫接受了赏赐。

“应大人说这话就谦虚了,不说旁的,单说这改良的织布机就造福了大越子民,你要是还天子愚钝,那我等又算得了什么。”林大人浅笑着说。

应有初侧头正视着林大人不语,但林大人好似今天跟人杠上瘾了般,接着说,“应大人心系百姓,在下听闻,平阳县平乱一事,应大人可是自掏腰包捐了整整五千两的善款呢,应大人的气度实在令在下佩服。”

这话听着像是在夸应有初心善,但话里话外的说着应有初一个五品小官却能随随便便捐出五千两银子,实在是让人生疑。

应有初微微一怔,平阳县捐钱是俞安得知那里的百姓的遭遇后主动提出的捐款,自然也是以俞安的名义捐的,这户部侍郎又是如何知晓的?

他本来是不屑与这种人说话的,可林大人触碰到他的底线了,竟然在背后调查俞安,还拿着俞安捐款这事来做文章,那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下官不才,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尽绵薄之力。”应有初一步一步靠近林大人,淡淡道,“林大人一家今年返京任职过得可还习惯呀?”

林大人眼珠微动,不知应有初怎么问到他返京是否习惯上面,“在下自幼在京中长大自然习惯。”

“下官问的是林大人的家人可还习惯,浙州气候宜人,最是出美人,林大人在浙州纳了三房小妾又生了两子,幼子娇弱,可要小心着京中的朔风了。”

自打上次发现新铜有问题后,姬景璃就派人暗中查过户部的所有人,其中就有这位风头正盛的林大人。

既然林大人拿他的家人说事,那他用魔法打败魔法也不算过分吧。

相信长脑子的人都能听出应有初的言外之意,毕竟他捐的五千两可是实打实的在做善事,不像有的人,拿着朝廷的钱养这么多房小妾。

况且养小妾可比捐善款要费钱多了。

林大人被应有初几句话就说得面色铁青。

老皇帝也适时出面阻止两人,“行了,今日若无其他事就散了吧。”

这一年一度的清算会议又一次糊里糊涂的结束了,大臣们如释重负的出了大殿,应有初和林大人“友好”的作别,转头上了陆景时的马车。

“今年陛下未叫一个皇子来参议,看来是对所有皇子都起疑了。”陆景时叹气。

应有初瘫坐在马车上,有些疲惫抬手道,“早就起疑了,管他呢,我累了,什么事等过完年再说吧。”

一想到过完年就是万国朝拜,然后举行阅兵仪式,自己这边还有封店的事没有解决,所有事情堆在一起,他就一个头两个大。

好在造船的事已经接近尾声,而调查新铜的事件也交给姬景璃他们去处理了,不需要他多操心,不然他真的会忙到原地爆炸的。

陆景时拍拍应有初的肩膀,“应弟能者多劳嘛。”

应有初斜眼望了一眼陆景时,“你说得轻巧,对了,封店的事你问得怎么样?有新消息了吗?”

陆景时正色道,“此事已经交予大理寺受理了,估计新年一过,就会来提审铺面契子的人了,即时就知道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当初开店铺的时候是用的俞三名义,提审也只会先提审俞三,待查到他们头上时,他们也能想出个应对之策了。

就是只能先委屈俞三一阵子了。

应有初眼神晦暗不明,莫须有的事,想来也是上不了台面的手段,他是不会轻易放过幕后之人的。

“放心吧,不是什么大事。”陆景时安慰。

若大理寺少卿存心诬陷应有初一家,他们也有能力把大理寺少卿一职换个人当,重新调查此事,只是会提前暴露他们一党的实力,不利于往后行事罢了。

俞安和家人在街上逛了一天,又去了一趟秀坊,冬日天色黑得早,等俞安他们回家时,天色渐沉,应有初从宫中回来,见家里没人在,便去了书房处理公务。

应有初听到下人来报,说俞安回来了,果断丢下公务就去找人了。

俞安正将熟睡的颗颗放在小床上,后背就贴上一具温热的身体,在他耳边轻语,“都买了些什么?”

颗颗刚放在床上就有了要醒的动静,俞安连忙伸手拍打着,哄了两声,很快颗颗又进入了梦乡。

俞安哄着颗颗就暂时没理应有初,他瞥了眼睡正香的颗颗,略略吃醋,不满道,“睡这么早,别晚上半夜又闹我们,我这就把他摇醒!”

说着应有初就朝颗颗伸手,俞安眼疾手快地拦住他,把捣乱的人牵出房间。

“相公都多大了,还这么小孩子脾气。”俞安嗔怪完便说着今日都去何处卖了什么年货。

“爹呢?也睡下了?”

俞安摇头,“没呢,爹现下应该在库房吧。”

店铺被封后,之前做的新春限定商品就积压在库房,家里只存放了一部分,大部分放在了城西租来的仓库中。

应财自知道店铺被封以来,不曾过多询问什么,知道自己帮不上什么忙,又怕问了给他们压力,虽面上不显,可心里终究是担心着他们的。

应有初抚上俞安的脸颊,柔声道,“你别想太多,这件事和你们半点关系都没有,等年一过,你相公就马上解决这件事,让我们家的俞老板重回商场大展身手。”

俞安眉目带着担忧,“会很麻烦吗?其实我也……”

他这天想了很多,大越历来重农抑商,以前他看不懂为什么商人的地位会这么低,后来随着见识增长也明白点了。

商人多迁徙,抑商一部分是为了防止人口流失,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商人往往能聚集大量的财富,历朝历代的皇帝为防止商人对朝廷造成威胁,为了稳固皇权,颁出商籍三代不可科举的律法来打击商人的地位。

他同应有初来京城后,生意越做越大,甚至结识了不少官眷,以前不觉得,如今细细想来,实在是太高调了。

如果因为他经商而影响到应有初的仕途的话,他可以做出让步,不是因为应有初是他相公,而是他知道,应有初留在朝廷更能为百姓谋福。

应有初捂住俞安的嘴,“别呀,京中哪个朝臣不在背后做生意?不然真靠朝廷发的那几个币子,在这寸土寸金的京城怕是自己都养不活。”

他搓揉着俞安的脸蛋,边玩边说,“就连皇子还经营着好几个酒楼呢,官家对此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只要别太过分就行。我们行得端坐得正就不怕他们调查,是不是?”

俞安的脸蛋被应有初挤变形,嘴唇都嘟了起来,含糊不清的说道,“是哦。”

“我还靠着俞老板养家呢,你要是撂挑子不干了,奴家怎么办呢?当初说好跟着俞老板吃香喝辣的,可不能委屈了奴家啊。”应有初开着玩笑道。

俞安被他逗笑,踮起脚尖对着应有初轻声耳语,“俞老板赚的钱都给你。”

说完刚要撤身,就被应有初一把揽住了腰身,“那奴家现在就好好服侍俞老板。”

俞安笑着偏头躲开应有初的胡亲乱啄,“好了别闹了,相公,我们一起去找爹吃晚饭了。”

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晚饭刚吃完,应有初被应财单独叫住,应财神情严肃,应有初也正经危坐的问什么事。

“有初……你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应财支吾其词小心的问着。

应有初一愣,“爹,您为什么会这样问?”

“我是老了,不是傻了,咱们家一直本本分分的做生意,现在出这档子事,不像是生意人所为,倒像是……官场的手段。”

真是京城的生意人举报他们的话,多半从他们卖的东西入手,比如缺斤少两,东西用了伤人之类的,总之不会是举报他们通敌卖国。

“有初,你寒窗苦读爹都看在眼里,原先想着你若真考不上,凭着会识字的能力,可以在县里找个账房先生的活儿,日子也不会差,没想到我儿如此争气,竟然一举高中,我又想着,等着朝廷封官,当个地方县老爷也是极好的……”应财回忆着当年的想法徐徐道。

应有初弯起唇角,“然后爹又没想到儿子一路披荆斩棘当上朝廷命官。”

应财望着应有初平缓的说,“是啊,可官场如戏,哪是这么好当的,爹想说的是,你不必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实在不行咱们一家回桑定村都行,只要是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就好。”

“爹,我知道了。”应有初郑重地点头,“我有分寸的,您放心。”

应财微微颔首起身回房了。

应有初和应财促膝长谈完,俞安刚好洗完澡,身着雪白的素衣,坐在梳妆台上擦拭着长发。应有初一进门就看到俞安被热水洗涤过后的样子,像一个浑身散发着热气又粉嫩多汁的桃子。

他眼睛一眯,勾脚关上房门朝俞安直勾勾的走了过去,一副饿狼扑食的模样。

俞安躲避不成,刚洗完的澡又被应有初弄脏了。

最后,累到极致的俞安终于在应有初事后清洗下昏睡过去,眼皮合上的前一秒,俞安还在想,好像忘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半夜,一声啼哭响彻应宅。

俞安躺在应有初的怀里猛地睁眼,“坏了!颗颗!”

颗颗在马车上睡过去后,本来打算等他们吃完晚饭再把人叫醒喂饭的,谁知道被应有初一打岔,竟然把人忘了。

临近年关,应宅给不少下人放了假,现在应宅人手不够,俞三每日打理宅子已经够累了,就没再让他在颗颗屋外守着了。

颗颗在隔壁房间饿醒过来,一睁眼四周漆黑无比,轻哼两声也无人回应,顿时就被吓哭了。

俞安掀被就要起身,应有初搂住他的腰身,睡眼惺忪,“外头冷,我去就行。”

说罢,不顾俞安反对披上大氅往外走,俞安在他身后嘱咐道,“别忘了弄点吃的给颗颗,他今日晚饭还没吃呢。”

应有初懒懒散散应了声随后关上房门。

他趿的鞋子来到隔壁,俯身一手把啼哭不止的小崽子抱在怀里,轻声安抚两声,颗颗听到熟悉的声音不再大声哭啼,呜呜咽咽的说着,“爹爹……黑黑……”

“行了,别哭了。”应有初一边嫌弃的用袖子把颗颗脸上的眼泪胡乱抹去,一边用大氅把人包裹住,“哭得眼泪八叉的,丑死了。”

“走吧,爹给你做宝宝辅食去。”

第156章

过年这天,应有初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吃着年夜饭,忽然朱阳急冲冲地跑上厅前来报。

“应大人,御前魏公公来了,说是新春纳吉,陛下亲赐了两道菜送来,现下送菜的公公正在大门口等着大人呢。”

应有初夹菜的手一滞,皇帝赐菜一般给朝中重点大臣,他虽是工部侍郎,但也才是个四品小官,远远不够老皇帝赐菜的地步。

一般的赐菜是由皇帝身边的公公送到正厅他们再行叩拜礼,应有初询问道,“你可有请公公进来?”

“有的,但公公让我进来通报您。”

这就有意思了,应有初放下筷子牵起俞安的手淡淡道,“走吧,我们都出去叩谢皇恩。”

魏公公当众念完陛下的口谕,应有初一家人齐齐叩谢隆恩,魏公公上前一步作势要将应有初扶起来,没想到应有初腿脚好,跟装了弹簧似的“噌”一下站起来。

他只得讪讪地收回手,谄媚道,“应大人得陛下喜爱,这赐菜的恩宠您还是头一份儿呢。”

应有初抽了抽嘴角,这话说得好像他是皇帝的爱妃一样。

应有初客套的打发完魏公公,正要回屋继续吃年夜饭就瞟见他家门口围了一圈的吃瓜群众,便吩咐朱阳包一些小红包发给这些人。

大过年的还来他家门口吃瓜挺不容易的。

老皇帝此举的用意他明白,既可以告知天下人陛下仁厚,他们君臣一体,让他出来受礼也是暗示他现在获得的一切都是皇帝给的,不可居功自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