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的夸夸小夫郎 第36章

作者:不喜秋风 标签: 生子 种田文 甜文 科举 轻松 穿越重生

等老夫子一走,教室瞬间炸开了锅,来了一个新学生,长得也不错,大家都很好奇,跃跃欲试的想上前打听情况,奈何这位新学生坐在罗平旁边,他们都不敢上前搭话,只敢在下面悄声议论着。

罗平被吵醒,皱着眉头,换了一边想继续睡,他忘了有个新学生坐在左边,他一转头就和新学生对视上了。

应有初看到他醒了,眼里突然发光,生怕他下一秒要闭眼似的,立马说道:“你好,请问你就是罗平吗?”

应有初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他是不是传说中的罗平,是那位让翰林院三顾茅庐却次次拒之门外的人吗?

罗平眼底透着无奈,“我是罗平,你有什么事吗?”

应有初摇头,面对他好奇了好久的人,他此时仿佛追星成功见到偶像时的心情,开始自保家门,“我叫应有初,今年刚考上秀才,家住在信德路,你呢?”

罗平并没有回答他,应有初开始掏了掏身上,想要找个见面礼送给罗平,摸了半天也没摸出个所以然来。

“你是身上痒?”罗平锁着眉头。

“不是,我在找东西。”应有初掏了半天掏出一盒橄榄膏,随即他又沉默的将橄榄膏放回袖袋,最后找到他早上在路上买的一个蛋饼。

“吃吗?”应有初递给他一个凉掉的饼子。

罗平眼神复杂的看着应有初,发现这人是认真的后,有些好笑的说道:“这不会是你吃过的吧?”

“没有没有,”应有初摆手道,他又说:“你吃早饭了吗?要不要吃一点?虽然它有点冷了,但味道还不错。”

罗平早上并没有吃早饭,现在离学校吃午饭的时间还早,起码还要一个半时辰,他挑着眉接过应有初的饼子,不做作的直接上嘴大吃了一口,“味道还可以。”

应有初笑了:“我也是第一次买。”

“你是新来的,还没有买饭票吧?”罗平肯定的说道,“吃了你的一个饼子,中午回请你吃饭吧。”

“饭票?夫子没和我说过。”应有初又问:“饭票是在哪里买?”

“在公厨找伙夫买,等吃饭的时候伙夫都在忙,你只能等下午买了。”罗平解释着。

公厨是食堂的别称。

应有初点点头,嘿嘿一笑,“你人还怪好嘞。”

一个饼子换一顿饭,他血赚好吗。

两人打开了话头顺理成章的聊了下去,火速地建立起友谊的桥梁。

罗平因貌丑,在科考未中举前一直没人和他做朋友,长期一个人,他性子也变得孤僻起来,后来他科考中举三次但都被刷下来,他因此出了名,也有一些人开始接近他。

在相处过程中他发现那些人都不是真心的,他们不是可怜他就是抱着猎奇的心态来接近他。

上次就有一个人,坐在他后面取笑他,他没忍住大发雷霆的把人赶走了,于是就传出他不近人情的谣言来,这就是他位置四周为什么没人的原因。

应有初来的第一天就主动坐他左边时,他内心十分忐忑,生怕这个长得好看的书生郎也是来嘲笑他的,结果聊下来发现这人挺好的。

特别是应有初说话的风格罗平很喜欢,诙谐又不触及别人的底线,和他聊天就很舒服。

两人相见恨晚般的畅聊了一早上,很快就到了吃饭的时间,一阵悠远的钟声传来,学生齐齐的一声欢呼。

老夫子敲了敲案桌,最后交代着:“月末就要岁试了,你们要及时温书,不可懈怠。”语毕,他卷起书出了门,学生也纷纷跟在老夫子后面走出教室。

下课后两人随便收拾了下桌面一同前往公厨吃饭。

来往的学生看到这一幕都惊掉下巴。

这新来的什么来头?竟然能和罗平走在一起。

“方才夫子说的岁试是什么?”应有初不解的问。

“你居然不知道,”罗平惊讶,作为一个要科举的人,居然不知道岁试,但看到应有初认真的表情后,又耐心的解释道:“岁试是学政大人巡视各个府县举办的一场大型考试,用来检验生员一年的学习成果的,成绩可分为六等,一等成绩名列前茅者为廪膳生……”

他话还未说完,应有初就急切地问:“若是没考到一等前列,那原来的廪生身份就会被新考上的廪生顶替是吗?”

罗平点头,“是的,应弟是今年的廪生?”

罗平今年二十二岁,比应有初大两岁,他们就以兄弟相称了。

应有初满脸沮丧的“啊”了声,“是呀,好不容易考上了,怕是只享受官府一个月的补贴就要没了。”

罗平抿嘴一笑,“应弟还是很厉害的,能在院试中考上廪生,以应弟的才华,这廪生之位未必会失去。”

“多谢罗兄夸奖,你再仔细给我说说岁试。”

“岁试成绩为一二等者为优,有赏,三等如常,四等以后的生员就有罚了,四等挞责,五等降级,六等罢黜生员的身份。”

应有初了然于胸,怪不得官学只有两百多人,原来是每次岁考都要黜革一批秀才呢,以这种方式激励秀才奋发,不要懈怠功课,不然是会剥夺秀才身份的。

“只有岁试优异者才能参加科试,”罗平想到应有初都不知道岁试,想来也不知道什么是科试,所以一并解释了:“科试是乡试前的一场考试,只有通过了科试才有资格参加乡试。”

应有初以为考上秀才后学个两三年就能参加乡试了,没想到会这么麻烦,参加乡试的人员都要经过层层甄别。

怪不得都说科举之路路漫漫。

罗平一路给应有初科普着科举的流程,两人的友谊又稳固了几分。

两人来到公厨,门外有一人收检着饭票,收一个学生的饭票,进一个。

罗平将一张饭票递给应有初,应有初道谢:“等明天我还给你带早点。”

进了公厨,大堂内三处领饭口排着长长的队伍,两人择了一个较快的队伍站定。

菜都是伙夫装好了的,学生排队领了菜就可以去一旁自主打饭,吃多少打多少,禁止浪费。

两人拿好菜,前去打饭,应有初看着罗平堆成小山的米饭,惊讶之余,望见罗平这两米多高的身高一下释然了。

应该的。

他自己默不作声的多加了一小勺的米饭,心里想,我也要长高高!

吃着吃着他突然想到明天要给罗平带早点这件事。

一个饼是不是还不够罗平塞牙缝?

可恶,他血亏!

第41章

经书阁没有应有初想象的大,三层高的阁楼只有顶层放有书籍,其余两层放满了案桌供学生自学用的。

应有初和罗平来到经书阁时已经有不少的人在里面了,由于这里是大家经常来看书学习的场所,很多人都有固定的位置,罗平也有,他的案桌在二楼一个临窗的角落里,四周依旧没人,这倒是便宜了应有初。

他选在了罗平的后桌,看见罗平的桌面上就简单的放了两本书,连笔墨砚台这些都没有,他好奇的问道:“罗兄,你这些桌面未免也太整洁了吧,你都不用习字吗?”

“这经书阁的书我都看过了,没什么需要动笔的地方。”罗平轻轻飘飘的说道。

应有初猛地感受到自己的心口被插了一箭,这是什么凡尔赛的话。

“那你都不用练习做文章吗?”应有初又问,看书不做笔记他能理解,但是总不能不写文章吧。

“文章?难道不是提笔就来的吗?”罗平用最平淡的语气说着最伤人的话。

又是一箭□□在应有初心上。

“你作诗也是张口就来是吗?”应有初想到之前在客栈听到有不少人夸赞罗平的诗句。

罗平坐在蒲垫上,他雄壮的身材一下挡住了大片阳光,他懒洋洋的回答道:“是呀,你不是吗?”

致命一击。

应有初捂着千疮百孔的心口,缓缓地坐在蒲垫上,脸上写满了生无可恋,想到自己写诗的过程,就跟便秘一样,半天挤不出来。

果然,学神和学渣之间是有壁的。

“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窗,但你却拆了他的天花板啊。”应有初呐呐道。

应有初说得很小声,罗平没听清问道:“什么窗?要关窗吗?”

他摇了摇头,“答应我,在外面少说话,容易被打。”

罗平觉得应有初说话总是前言不搭后语的,这可能是应弟的一种说话方式,很独特,他并不排斥,反而觉得很有趣,应弟说什么,他就接什么。

“应弟你觉得我这种身形会被打吗?”罗平反问。

应有初抬头就看见了罗平魁梧的身材,两米高的大个子,往人堆里一站都没人敢上前,谁敢打呀?

罗平想起之前一段经历,是他某天偶然遇到一个小贼在深巷中抢劫一个良家妇女,当时他只是咳了一声,那个小贼扭头看见罗平,瞬间丢下刀子,头也不回的逃出巷子,而那个被他救下的女子也是被吓得晕过去。

他将这段经历当作笑话讲给应有初听,他以为应弟听了会开心的,结果应有初非但没笑,还皱紧了眉头。

“罗兄,以后不要拿自己的容貌来开玩笑,这并不好笑。”应有初正色道。

罗平心中一暖,几次翕动着嘴唇想说点什么但又没能开口,于是“嗯”了声。

应有初去三楼挑了两本经书,登记后重新回到二楼,罗平正拿着他的毛笔在案桌上奋笔疾书中,他不敢出声打扰,万一罗平写的是千古大作呢。

罗平被应有初刚刚的一番话所打动,控制不住心中翻腾着诗意,于是用应弟的笔直抒胸臆。

应有初坐在案桌前认真地温书,罗平写完后还有点不好意思,没有立刻拿给他看,等他开口询问着罗平写的什么,罗平才将自己刚刚新作的诗词递给应有初看。

他看后呆滞片刻,合上惊讶的下巴,感叹着:“罗兄的诗句简直惊为天人,小弟拍马不及啊,能结交罗兄,是我的荣幸。”

罗平这首诗表达出自己觅得知己后畅快的心情,应有初亦能读懂罗平诗中意,虽未直白的表示出来,但也积极的正面回应罗平。

应有初不会知道,罗平在这短短的两刻钟写下的诗会让后世的学子全文背诵。

罗平的知识水平远在夫子之上,他来学校基本就是走个过场,学校也不会管他,所以之前他没什么事也不会来学校上课,平时的时间他会宅在家里,或者外出旅游。

这次回来学校是因为马上要岁试了,他没想到能在学校遇到终生知己。

下午自学时间偶尔会有一两个夫子来巡查,这时候的夫子通常会被求学的学生围成一个圈,然后替学生解惑。

应有初就不去凑热闹了,他有罗平这个天才朋友,还问什么老师,直接选择一对一的辅导教学效率更高更快。

“你写的是什么字体?瞧着还挺好看的。”罗平拿着应有初刚写的文章问道。

洋洋洒洒的文章,笔迹瘦劲,落笔锋利,字体看似纤细却不失其肉,风格鲜明独特。

“这是瘦金体,是我偶然在一本古书上看到的一种字体,我觉得好看,就模仿了下来。”应有初解释着,他还不敢将瘦金体说成是自己的创作出来的,他还没这个本事,于是,古书又替他背了一口锅。

“哦?”罗平来了兴趣,眼里放光,“何书?是哪位隐世大儒所作的?”

“不是我不想告诉你,这位书法家早就仙逝,留存下来的书籍最后也没有保存下来,我只是有幸看过一眼。”应有初道。

罗平惋惜着,“这么好的书法却没有保存下来,幸好应弟你会了,不然这书法怕是要失传。”

感叹过后,罗平征得应有初的同意,他伏在案桌上学习着书写瘦金体,应有初则是继续看书学习。

投入身心的学习时间总是过的很快,古朴的钟声响了三下,周围的学生开始细细簌簌的收拾着东西。

“下学了,一起走吗?”罗平放下手中的笔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