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的夸夸小夫郎 第38章

作者:不喜秋风 标签: 生子 种田文 甜文 科举 轻松 穿越重生

应有初魂不守舍的在教室里坐了一早上,等一下课,他就迫不及待地找到夫子请了假,坐上罗平的马车回了家。

罗平不方便探望,便离去了。

应有初急冲冲地走进家门,看到应财在院子里煎药。

应财见到应有初回来,并不惊讶,“早上柳南来看过俞安了,开了这副药,俞安已经好多了,现在周红珠正在里屋陪着他呢。”

应有初点着头,直奔里屋,听到里面的嬉笑声,他这才放下心,敲着房门,示意他回来了。

果然,坐在床上的俞安听到动静,扭头一看,应有初身穿蓝色校服,头戴方巾的站在门外。

尽管神色匆匆,但应有初这一身看着就是个儒雅书生,俊逸儒流。

俞安惊讶道:“相公?!你怎么回来了?”他声音带着生病时的沙哑。

“早上下课就赶回来了,你现在感觉怎么样?还难受吗?”应有初走进屋子坐在床沿上伸手探着俞安额头上的温度。

不烧。

“好多了,谢谢相公昨天照顾我。”俞安虽然烧得迷迷糊糊的,但他还是记得应有初在床边一宿未眠的给他降温。

应有初屈起中指在俞安额头上不轻不重的弹了一下,“谢什么?跟你相公还这么客气。”

俞安捂住额头,对着应有初傻笑起来,一旁的周红珠看不下去了,“既然你回来了,我就回去帮我家相公看店了,”他将相公两个字咬得极重,就是想打趣一下俞安,又对着俞安说:“安安,你记得帮我多要几盒。”

俞安瞟过应有初,心虚的点头,“好,你回去吧,路上小心。”

应有初送走周红珠,回到里屋,盯着俞安的脸庞细看,最后抱住俞安道:“你昨天发烧是不是因为在学校门口等我等太久了?”

俞安平时很少生病,应有初上课的时候复盘了一早上,得出结论就是昨天俞安在学校门口吹风太久而受凉的。

俞安默然,应有初暗叹了一口气,揉着俞安的小脑袋,“傻不傻。”

两人温存了片刻,应财煎的药也好了,他端进来,还贴心的给俞安备了一颗饴糖。

生病的俞安很敏感,看到大家都这么在乎他,他感动得眼泪婆娑的道:“谢谢爹。”

“哎,小俞好好养病。”应财应着。

应财没有久待,放下药就出去了。

应有初端起药碗,轻轻地吹气,直到药不烫了才递给俞安,“安安快喝药,一口气喝完,糖都给你剥好了。”

俞安接过药,看着手上这碗黑浓的药汁,皱紧眉头,听应有初的话,深吸一口气,一饮而尽。

顿时苦涩的中药沾满他的整个口腔,喝完药的他小脸皱作一团,还没反应过来,应有初眼疾手快的将饴糖喂进俞安嘴里。

然而,俞安憋着一口气喝的药,现在他一口气没喘上来,呛得他咳嗽一声。

“铛”。

饴糖被俞安咳进瓷碗里。

两人沉默的看着在碗底晃动的饴糖。

应有初:“哦豁。”

“没办法了,那换个方式止苦吧。”

俞安微苦的双唇就被应有初吻住,俞安推着他,怕把病气过给他,但应有初强势的吻让俞安天旋地转无力抵抗,逐渐沉沦在应有初的吻中。

第43章

日头高挂,晨光开始微微泛白。

应财坐在院子里沉默地编织着竹制用品,他本想继续做未完成的亭子的,一想到屋内还有两个人没起,怕刨木头的声音吵到他们就放弃了。

他抬头望了望天,又埋头继续手上的动作。

日上三竿,应有初抱着俞安不让他起。

“再躺会儿,难得沐休,我要睡够本儿。”应有初神态慵懒。

俞安轻微地挣扎着,“相公你自己睡吧,我要起了。”

应有初两只手像是铁钳般箍着俞安的腰身不松手,“一个人躺着没意思,”平时早起惯了,这会儿他其实也睡不着,但就是不想起,他很享受现在这样两人惬意的时光,“陪我说说话。”

俞安扳不开应有初的手,干脆趴在他身上,“相公要聊什么?”

应有初早就习惯做俞安的人肉垫子了,他不仅没感觉到不适反而整个抱着俞安开心的晃了晃,“安安,我想了想,要是做生意的话,我觉得我们可以开一家精品铺子。”

他将俞安说的每一句话都放在心上,自从那天俞安说过想做生意的时候,他就开始认真的思索起来卖些什么东西既轻松又赚钱。

“什么是精品铺子?”俞安问道。

“就是可以卖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比如绫罗锦缎,蚊香、肥皂、蚕丝皂这些。”应有初建议着。

大越朝没有这些东西,而他刚刚说的这些东西实用价值又高,别人还不会做,等同于没有竞争对手,他们可以直接垄断整个市场。

“我还可以做点别的小商品出来,唇膏、口红什么的,基础保湿的乳液也能做出来。”应有初脑中飞速地旋转,搜肠刮肚的想他还会做些什么实用好物。

俞安天生丽质,唇色红艳,又不似寻常的哥儿爱涂脂抹粉,所以之前应有初都没想过要做口红,但如果要是开店的话,口红是很有必要的。

想想现代女性对口红的痴迷程度,他想在大越肯定也是很吃香的。

俞安认真的考虑起来,“这确实可行,可重要的是该找谁来入商籍呢?”

应有初还要科举,他们两人和直属亲戚都不能入商籍,随意找个人来替他们入商籍肯定是不行的,关乎钱财,势必要慎之又慎。

远房亲戚这条路倒是可行,俞安的父母均不在人世,只能在应有初这边找。

“我问问爹,看还有没有我不知道的远房亲戚。”应有初说道。

两人意见达成一致,便起床问应财。

“远房亲戚?”应财皱着眉仔细回想后又说:“应朝他们和我们早就断绝关系了,他们肯定是不行的,你母亲那边的亲戚倒是可以,但时隔多年,我也不知道那边亲戚的具体情况了。”

两人同时叹了口气,现在再打听那边亲戚的下落,也不知道要浪费多少时间,就算找到了,人家也不一定同意入商籍,毕竟入了商籍三代内都不能科考,社会地位也会变低。

气氛一下低沉,良久,俞安倏地抬头,眼睛亮晶晶的望着应有初,语气带着兴奋说道:“我知道一人可行,而且,他就是商籍!”

应有初和俞安对视一眼,顿时福至心灵,“是呀,怎么把他忘了,等下吃了饭就去找他!”

应财在一旁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两人说的是谁?他怎么听不懂。

饭后,两人携手出门。

“相公,把这东西当作礼送,会不会不太好?”俞安走在大街上悄声问着应有初。

应有初提起用纸包装起来的橄榄膏,在眼前晃了晃,“这有什么不好的,不是你说,周红珠找咱们要的吗?我们这是送礼送到人家心坎坎上了。”

俞安有些迟疑,但想了想确实没有比送橄榄膏更实用的了。

来到医馆,柳南此时正在为病人看诊,两人就坐在店里给病人提供的凳子上候着。

周红珠从里面撩开帘子,端着一簸箕的药材埋头问道:“柳南,这些都要碾碎吗?”

他抬头一看,见俞安夫夫来了欣喜道:“安安你怎么来了?”

他立马放下簸箕也不碾药材了,直奔俞安而去。

“我来找你们商量一点事。”俞安答。

“来就来了,还带什么礼呀,”周红珠不客气的从应有初手中夺过纸袋,神秘的凑近俞安说,“是我要的那个吗?”

俞安微微颔首。

周红珠喜笑颜开的收起来。

他们两人说了一会儿话,柳南那边也忙完了,赶忙过来打招呼。

“应兄。”

“柳兄。”

俞安比周红珠大,若是随周红珠喊,应有初是兄,柳南是弟。而柳南比应有初大些,他不想当弟,于是,他两自动达成共识。

各喊各的,互不影响。

寒暄过后,应有初直言道出目的,“柳兄,今日前来是想和你们商量一件事。”

“应兄,但说无妨。”

“我和俞安想开一家铺子,我们商量后想将铺子记在你的名义下。”应有初直截了当的说。

柳南看了一眼周红珠,征求对方的意见,周红珠大大方方的说道:“我当然没意见啦。”

“这铺子你们放心记在我的名下,我这里倒是也没什么问题,就是应兄要想好才是。”柳南道。

铺子这种能变现成真金白银的东西还是要让应有初他们考虑清楚,就怕两家人往后闹得不好看,伤了和气。

“当然就想好了才来找你们的,我们很信任你们。”应有初说道。

柳南点头,好奇道:“应兄你们想开个什么样的铺子?”

“开家精品店,卖些布匹和肥皂这类小东西。”

肥皂和蚕丝皂柳南都用过,的确很实用,“精品…”他咂摸这两个字,觉得应有初很会起名字,“这些东西确实是能算得上精品。”

“之后还会做些别的小东西,到时候先给你家免费试用。”

柳南大笑着应好,他忽然想到应有初做出来的橄榄膏了,便小声的问道:“不知应兄做的橄榄膏是用何物所制?”

他之前拿着橄榄膏研究很久都没看出来是用什么东西制作出来的,只能大概猜测是某种植物榨出来的油,但是什么植物就不得而知了。

当时什么用途也不知道,还是周红珠问了俞安,两人才知道这是做什么用的,虽然疑惑俞安他们为什么会送他们这种东西,但他们当晚就试用了一番,果真好用!

用了橄榄膏后,周红珠也不会像之前那么疼了,还能从中体会到乐趣,两人用着都觉得很舒服,房事也和谐了不少。

总之就是用了橄榄膏,他们的夫夫的幸福指数蹭蹭往上涨。

就是太少了,没多久就用完了。

“是青果榨出来的油作为主原料,”应有初解释着,“不过我习惯将青果叫成橄榄果,说得多了俞安也跟着这么叫。”

“青果还能榨出油来?”柳南惊讶,“恕我孤陋寡闻了。”

应有初点头,“这橄榄油用途还挺多,这蚕丝皂就是用橄榄油做出来的。”

“应兄能一物多用,将其做成各种好物,真是天才呀。”柳南毫不吝啬的夸赞道。

“柳兄谬赞了。”应有初客气道。

一旁的周红珠说道:“安安,你以后开铺子了,我还能去给你帮忙,我天天在这医馆不是熬药就是碾药,身上都快和柳南一个中药味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