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的夸夸小夫郎 第6章

作者:不喜秋风 标签: 生子 种田文 甜文 科举 轻松 穿越重生

应有初说什么,俞安就听什么,他好笑的逗问:“回门礼我都舍不得买猪肉给你的亲戚,你不觉得我很扣吗?”

俞安摇头真诚的说:“相公,你一点也不扣,你是天底下对我最好的人了。”

“夹几片肉给你就天下最好了?那可是花的你的钱。”

“我的就是相公的。”俞安反驳。

这么乖巧可爱的夫郎,应有初不忍心再逗他,路过一个书肆,俞安驻步不前,他忆起应有初的墨锭已经用得只剩一小截,都不好磨墨了。

“相公,还得买些你读书的用具。”

应有初颔首,确实该采买些纸回去,这个时代的纸张偏薄,墨水很容易浸透到背面,他想双面使用都难,用毛笔写的字也偏大,纸张简直就是读书人的第一大的消耗品。

两人踏进店铺,只有一个掌柜的在柜台专心的打着算盘,连他们进门都没注意到,嘴里嘀咕着:“《四书大全》共七本,一本售价一两七百文,那一共就是……”掌柜的拨动这手上的算盘。

“十一两九百文。”应有初不假思索道。

掌柜的抬眼,见两人一身窄袖短打,就知道是乡下来的,不屑地撇嘴低头继续算刚才的账目,过了一会儿,掌柜拨算盘的手一顿。

还真是十一两九百文。

别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吧,掌柜的又道:“这《五经大全》共四本,一本二两五十文……”

“八两二百文。”应有初脱口而出。

掌柜一算,还真是。

“你们是来买书的?”掌柜这才拿正眼瞧他们。

“敢问掌柜的,你刚才说的这两本书是……”应有初问,他只听说过四书五经,难道在这个朝代,四书五经变成大全了?

“这可是今年翰林院编著出来的新书,里面除了四书五经外还囊括了各个大儒的注解,是科考必买书籍,这全是印刷出来的,字迹清晰,纸张也是上好,怎么样,你要买吗?”

应有初了然,说这么多,直白点就是官方教材而已。

他将书从掌柜手中借过来翻看,确实有名家大儒的注解,买一本回去看倒也不亏。

俞安在一旁默不作声的听着,心里暗想,今年新出的?那相公肯定没有,买!

“掌柜的,你说的这两本书各拿一本,还要两寻纸,一个墨锭,别的我再看看。”俞安豪气的说完,四处观看着店内商品,想着相公还缺些什么。

掌柜一听来精神了,本以为是两个乡下人,没想到是两个大客户,顿时喜笑颜开,眼角的都笑出好几个褶子,“哎,哎,二位客官请随便挑选。”

俞安一开口,四两多银子就没了,应有初要不是知道家里的真实经济情况,不然真觉得自己不差钱儿。

应有初立马和掌柜的说,先买一本就够了。

在他和掌柜的讨论好只要一本《四书大全》的抄写本就行时,另一边,俞安已经怀里抱着一方砚台,一块镇纸,一个笔架了。

应有初傻眼,这是要干嘛,差生文具多吗?

他连忙按住俞安拿搁笔的笔枕道:“安安,撒手,听话,咱该省省,该花花。”边说边抽俞安怀里的东西。

俞安看着被应有初拿走的砚台说:“相公,你砚台旧了,该换新的了。”

“还能用。”应有初没有一丝犹豫的将砚台放回原位。

又被抽走镇纸的俞安撅嘴,“相公你都没有镇纸的。”

“爹用剩下的木头块儿我用着很趁手。”

俞安紧紧握着最后的笔架不松手,委屈巴巴的望着相公,“这个可以用来悬笔,很方便的。”

应有初冲俞安咧嘴一笑,然后毫不留情拿走笔架放在桌上,“就一支笔,悬什么悬。”

俞安两眼放光,“那买两只毛笔?”

应有初屈起食指,在俞安的额头上轻弹一下,留下一句“不买”。

最后掌柜含笑送走两位顾客,等他们走远后瞬间垮起个批脸。

还以为是个大客户,结果就买了两寻纸,一个墨锭,一本书,书还是手抄版的,价钱要便宜一半呢!

医馆内,应有初向馆中学徒描述他要买的石灰粉,最后说到是石头烧制后磨练而成的粉末学徒才恍然大悟。

学徒转去后院拿出一包白色粉末递给应有初查看,得到应有初肯定回答后,“早说是石头烧出来的粉末不就行了,这叫散灰,你要多少?”

“两百斤。”应有初拍了拍沾有石灰粉的手,轻飘飘的说着。

学徒目瞪口呆,“多少?!”

应有初又耐心的回答一遍,学徒摆手:“我们这里没这么多的散灰,只有半袋,十斤左右要不要?”

如今一没疫病二没战乱,医馆购置散灰也就用来日常消毒罢了,没有这么多的存货卖给他们。

“你是用散灰建房吗?”学徒好奇的问。

古人用散灰加上糯米浆混合后可建房,这样的房屋会更坚固,但是这都是有钱人才这么做,寻常百姓哪里会花这么些钱来搭屋子。

“你们医馆平时都是在哪里置办散灰的?”应有初没有回答学徒的问题,反而问石灰粉是在哪里买的。

他现在还没有试验成功,没有依据摆在眼前,贸然说出去的话只会引来无数人的质疑和嘲讽。

学徒被他成功带跑偏,如实说城外西边三公里处有个烧窑,散灰就是从那里定购的,应有初了然,谢过学徒后和俞安一同去城外找烧窑。

“相公,这散灰真的能用在蚕身上吗?它们吃了会不会毒死?”

昨天应有初就和他和爹说要买石灰粉回来,当时他们都不知道什么是石灰粉,听到可以减少蚕的折损都欣然同意了。

但现在他知道石灰粉就散灰,散灰是有毒的,人都不能多吃,吃多了可是要死人的。

“不会,不是给蚕吃的,只是消个毒而已,没事的。”应有初肯定道。

俞安小幅度地点头,算了,相公开心就好,不过两百只蚕嘛。

烧窑离城很近,现在置办完大部分的东西就差石灰粉,时间充裕足够应有初两人来回。

应有初问过路人,确定烧窑的方向后和俞安一起去烧窑,路过一片树林,应有初正巧被树上成熟的果实砸到头。

果实小小的一颗,砸得不疼,要不是没听到鸟叫,他都以为是鸟屎拉到他的头上了呢。

应有初伸手把果子从头上拿下来一看,是一颗黑色椭圆形的果实,他皱眉,他好像在哪里见过这种果子,但一时想不起来。

他捏开果实,露出尖尖的果核,多番思考后,他决定尝一下来证实心中的猜测,刚要喂到嘴里,俞安眼疾手快地拦下。

“相公你怎么什么都往嘴里送?这不好吃的。”俞安操心的说道。

应有初哑然,无奈的抽动嘴角,听俞安的话,怎么感觉他像个小孩子似的,还是那种手里有个东西就往嘴里炫的小屁孩。

“你知道这是什么果子?”应有初问。

“这是青果,虽然没有毒,但是又酸又涩,不好吃的,相公呀,下次不认识的东西不能吃哇。”

应有初已经懒得和俞安解释了,确信没毒后大胆地丢进嘴里,一股强烈的酸涩瞬间占满他整个口腔,口水止不住的分泌,片刻就吐了出来。

“看吧,我就说很酸的,你不信。”俞安嘴上抱怨着,手却很诚实的从竹筐里找出一枚饴糖剥开递到应有初嘴边。

应有初吃到糖才慢慢缓过来,深吸一口气。

他猜得果然没有错,这颗黑色的果实是成熟后的橄榄果。

他抬头望着头顶一片片的密密麻麻无人问津的果实,这哪是青果,这是上苍的馈赠呐。

第7章

应有初已经头脑风暴出橄榄的一百种用法,当然最有价值的一种就是橄榄油。

橄榄油既可以炒菜,还可以用来制作洗护用品,身为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他太清楚女性的消费能力了。

不是说女性的钱好挣,而是这个时代的女性和哥儿掌握一个家庭的消费力。

应有初来城里就发现了,外出采买的通常是女人或者哥儿,他们除了操持好家务事外,给丈夫,孩子购置物品都是由他们来的,而大部分男人只需要赚钱养家。

因此,这个消费群体是庞大的。

现在只是应有初发家致富计划的雏形,具体该怎么实施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两人不紧不慢的找到烧窑,一个三米高的窑散发出阵阵热浪,俞安白皙的脸颊被热气熏得通红。

窑外有个岔开腿坐在土坡上的汉子,衣衫大敞,仗着四处无人就肆无忌惮的袒胸露乳,应有初虽是个现代人,但考虑到这个朝代思想比较落后,便让俞安在远处一旁等着他。

俞安显然也看到了,点头之后还背过身等应有初,有种将男德刻进骨子里的感觉。

那汉子见有人过来也收敛起来,将衣裳穿戴好后中气十足的问:“干什么的?有什么事吗?”

“我是医馆介绍过来买散灰的。”应有初彬彬有礼的回答。

那壮汉了然的“哦”了声又道:“要多少?”壮汉不以为然,他们能买多少散灰,应当是医馆的散灰用完了,才让人过来这儿买的,顶多买个几十斤。

“两百斤。”

壮汉愣住,“什么?”两百斤的散灰有四袋,平常一个医馆一年也就用个两袋的散灰。

“你们确定要两百斤?”壮汉向应有初确认。

得到肯定后,壮汉乐呵呵的从烧窑后面搬出四袋散灰,“一袋有五十斤,这里是四袋散灰。”壮汉撩起衣服边擦拭脸上的汗珠边和应有初说。

“这一袋多少钱?”应有初问。

“一袋两百七十文,你买得多给你算便宜点,给一贯钱就行。”

应有初爽快的答应了,“能送货到桑定村吗?以后散灰我就在你这儿买了。”

“今天不行,桑定村太远了,我还得看窑呢,这样吧,给你们送到城门,那里有拉货的,给个二三十文就能走,”壮汉又补了句,“以后你提前说就能免费送到桑定村。”

应有初颔首同意,能送到城门也是好的,到时候放在牛车上就行了。

壮汉麻利地将散灰抬上板车,再用绳索套在上半身,应有初盯着壮汉被麻绳勒出来的胸大肌,心里一阵唏嘘,他什么时候才能拥有八块腹肌呀?

壮汉拉着板车在前面走,应有初和俞安悠哉游哉的跟在后面。

他们到城门时间还早,就坐在城门旁边的茶铺要了一壶茶慢慢等着村长等人集合回家。

临近中午,气温越来越高,这么大的太阳等会还要赶路回家,应有初在想要不要买把伞遮阳,他晒黑点无所谓,可不能晒着俞安了。

“相公,要不要进城吃点东西再走?”等会儿还要走一个时辰的路,他怕应有初路上饿了没东西吃。

“回家再吃吧,都让爹给我们留饭了,我们悄悄吃独食不好。”应有初开玩笑的回着。

俞安听话的点了点头。

应有初等得有些无聊,时不时就戳戳俞安的小脸,动动俞安的小手,搞得俞安面红耳赤的也不停手。

“太无聊了,我去城里买点东西,很快就回来,你坐在这里看着我们的物资啊。”应有初站起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