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的夸夸小夫郎 第95章

作者:不喜秋风 标签: 生子 种田文 甜文 科举 轻松 穿越重生

当然,他肯定是没能力也没条件制造出枪支炮弹来的,毕竟他只是各理工生,不是国家造热武器的科研人员,不过,一些简单的爆破小玩意儿他还是能做的。

应有初捧着手札,思绪一不小心就扯远了,他回过神来找到当初记录珍妮纺纱机的这页,开始专心研究起来。

半响,

“爹,要不您帮我看一下,”应有初托腮看了好一会儿都没看懂自己画的草图,只得求助外援,“这一部分该用什么连接起来?”

应财表面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走过来,实际心里十分得意,“这难道不是你自己画的草图吗?怎么问起我来了?”

“这可是我在桑定村画出来的,时隔多年,认不出来也是应该的,”应有初狡辩道,末了还嘟囔了一句,“相比之下,看来我的画技还是进步了不少。”

应财斜睨了他一眼,知道自己儿子是个什么德行,他都懒得说什么。于是两人在营缮司讨论起纺纱机的该如何连接的问题。

应财近来应儿子的要求来营缮司教导几百名工匠改造织布机,一开始听到应有初让他来官府教工匠时惶恐不已,想也没想就推脱了。

他一个乡下来的泥腿子,大字不识一个,怎么能来官府教人呢。

可最后还是架不住应有初的劝导,想着儿子有难,老子岂有不帮的道理,硬着头皮来了营缮司,结果没想到他刚来这里就受到极大的尊重,几百名的工匠对着他一口一个“应老爷”的叫着,叫得他那个心花怒放的。

应财可能不知,抛开他是应有初他爹这层身份不说,就凭他们受了应有初两天看不懂还要装懂的草图折磨,他们对应财的到来表示极力欢迎,简直就是救他们于水火。

应财做了一辈子的木工,现在能在营缮司教导工匠,这件事够他吹嘘后半辈子了。

应有初一边和应财讨论,他一边拿出纸重新画着草图。应财半眯着眼瞅着儿子用炭笔勾勾画画,时不时还要用白面馒头擦一擦,桌面上摆放着不同大小的毛笔等物品。

如果应财知道什么叫差生文具多,他一定会这样形容自己儿子的。

经过他们和营缮司的共同努力,应有初总算在过年休假前把珍妮纺纱机的具体制作摸清了,只等年后照着草图做就可以了,可能具体做的时候还需要稍微改动一下,但这些比起他们这些天费心费力抠细节来说算是微不足道了。

大越的年假是放七天,从初一前三天开始放,一直到初四收假。

今年是应有初他们来京城过的第一个年,应宅的下人早就将宅子里里外外布置得十分喜庆,随处可见的大红灯笼和精美的窗花。

应有初写着对联,俞安就和林婶儿坐在一旁剪窗花,颗颗则是由应财抱着。前几天应财和应有初两人同进同出到营缮司上值,他陪伴颗颗的时间就少了很多,如今得了闲,他几乎孙子不离手的带着。

应有初对此完全没有意见,有了应财带孩子,每天晚上就他和俞安两个人睡在炕上不知有多幸福。

应家的宅子是有修有地龙的,地龙连通了他们的卧室和大厅,不过烧地龙要耗费很多的木炭,他们也不是喜好奢靡之人,平时白天都用炭盆取暖,晚上才烧炕。

想着过年了,他们才决定烧几天地龙享受一把。

大厅的地上铺满了厚厚的羊毛毯,加上烧着地龙,他们脱鞋踩在毯子上也是热乎乎的,颗颗就被放在毯子上满地乱爬。

八个月的颗颗穿着俞安给他做的新衣服,是一套绣有“福”字的红袄,袖口和领口处还有一圈毛绒绒的兔毛,戴着虎头帽,看起来憨态可掬。

应有初盘腿坐在桌前执笔认真的写着对联,突然感觉到腿被一个温热的物体抱住了,他低头一看,是颗颗。

应财转身收拾地上玩具的功夫,一个没看住,颗颗就爬到应有初跟前了,他费力的仰着脑袋,看到是自己熟悉的人后,对着应有初打招呼似的“哇”了声。

“你好呀,颗颗。”应有初回应着他。

应有初瞧着颗颗虎头虎脑的小模样儿,嘴角扬起一个弧度,搁笔俯身抱起颗颗就来了个亲亲抱抱举高高。颗颗被逗得“咯咯”直笑,晶莹剔透的口水从他咧开的小嘴淌了下来。

应有初拿过手帕替他擦拭干净,又点了一下他小巧的鼻头,单手抱着颗颗继续写对联,而颗颗刚会爬,怎么会安分的趴在他怀里呢,没两分钟,颗颗就扭着身子,哼哼唧唧的要下去,怕摔了他,应有初只得将他放回毯子上。

重获自由的颗颗以最快的速度窜出去,瞬间给应有初表演了一个什么叫撒手没。

颗颗寻着声儿爬到俞安身边,结果因为速度太快没能及时的刹住,一头撞到软榻下的木头上,随着“咚”的一声响,颗颗仰翻在地,娇娇软软的哭了起来。

一旁目睹全过程的应有初不厚道的嘲笑自己的傻儿子,颗颗听到他的笑声后,似乎哭声又大了些。

下午,应有初准备了四份年礼,装的也不是什么贵重物品,但基本都是他们亲手做的东西,比如一些蚕丝皂和冬天保湿且男女通用的润唇膏等,还有他独家秘方的卤牛肉,再加上他手写的对联,最后附上使用说明,这份年礼简直诚意满满。

四份年礼分别送往孟阁老、翰林院的严老、陆景时家和罗平家。

在冰天雪地的京城里,年夜饭当然要吃热气腾腾的火锅才有氛围,大人围着冒热气的锅子吃年夜饭,宅子的下人则是聚在另一个房间吃着和主家同款火锅,而颗颗只能坐在自己的专属婴儿座位上看着他们大快朵颐干着急。

小孩子六个月就能吃一些软烂的辅食,颗颗也不另外,他最喜欢吃的辅食就是用加了肉糜的粥。

俞安自然早就给颗颗准备好了肉糜粥,用应有初做的软勺舀了一勺热粥,等放到温度适宜才喂给颗颗。

颗颗显然等得有些着急了,刚吃了一勺又不停地拍着面前的小桌板催促着俞安,应有初斜着瞅了一眼嗷嗷待哺的小崽子猛地起了逗弄之心,便主动揽过给颗颗投食的任务。

应有初舀了一勺肉粥,吹凉后左右挥动着小勺子,颗颗的眼睛就集中在勺子上,“啊啊”的张大小嘴等投喂。

“小飞棍来喽~”

颗颗“嗷呜”一口吃了,满足得两眼都弯成小月牙。

接下来颗颗为了吃辅食不得不配合应有初一些奇奇怪怪的话语,什么小飞机,小火车的,他太小了听不懂,知道飞来飞去的勺子最后能进到他嘴里就行。

一旁的大人则是一脸迷惑的望着自得其乐的应有初,表示不理解。

吃完年夜饭应财给所有下人都发了个大红包,让他们可以高高兴兴的过年,又给了应有初和俞安一人一个红包,当然也没忘记他的宝贝小孙子。

应财将一个最大的且绣有福字的红包压在了颗颗的枕下,应有初不着痕迹的瞟了一眼颗颗翘起来的小枕头。

翌日清晨,俞安睡醒后让人送来热羊奶,他拿着奶瓶回来正好颗颗刚醒,不哭也不闹的撅着着小屁股到处拱,像个小猪一样。

俞安好笑的抱起颗颗,又在他身上四处拱,他摁住颗颗的脑袋,将奶嘴塞到颗颗嘴里,这才安分下来。

昨天应有初守岁,一直撑到子时过后才睡下,因此现在还在床上熟睡着,俞安便悄悄的抱着颗颗在一旁看着应有初睡颜。

倏然他见到自己枕下有一个红色物体,他俯身探去,摸到一个厚厚的布袋,明白这是什么后,顿时眼中爱意涌动。

这是应有初给他准备的红包,晚上放在他枕头下压岁的,把他当小孩子一样。

待应有初睡到日上三竿才醒,此时屋内已经没人了,暖黄的光束从窗口透进来,细小的尘埃在空气中上下浮动。

他缓了片刻后起身,穿戴好衣服刚要出门,突然想起什么,回过头在颗颗的枕下掏出一个红包来,开心地打开一瞅,应财给颗颗包得不少呢。

他嘴角勾出一丝得意的笑容,抛了抛到手的红包。

儿呀,年已经过完了,你还太小,这压岁钱就由你爹替你保管吧。

过完年假,应有初又回到营缮司上班,现在珍妮纺纱机还没做出来,所以他依旧拖着应财和他一起去营缮司。

毕竟营缮司那群工匠太笨了,都看不懂他的草图。

营缮司的工具和木材一应俱全,他们做起纺纱机的速度自然也快,不到五天,珍妮纺纱机就让他们父子二人做出来了。

应财功成身退,他还有别的事要忙,俞安之前在京城物色好了一家商铺,年前就定了下来,现在还需要他去简单的打理一番才能正式开业。

珍妮纺纱机做好后,应有初迫不及待地开始实验,营缮司的工匠们纷纷上前围观,将营缮司唯一的一块宽大的空地围得水泄不通。

应有初慎重的组装好纺纱机,依次装上粗纱锭,正要正式启用机器时,听到外面一阵嘈杂,接着就是一道尖声穿破喧闹声,“陛下驾到!!”

第119章

皇帝前几天就看到工部尚书的奏折,说工部的工匠已经掌握改良织布机这项技术,织造局的织布机也派出三百名工匠进行改造,三天之内就能全部改造完毕。

提高丝绸的生产力于国于民都是大事,处理完过年前留下的公务后,皇帝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好奇,今天得闲便亲自来营缮司巡视一番。

皇帝刚进门就瞧见宽阔的院子里挤满了人,他还以为是收到自己要来的营缮司的消息,这些官员主动集合在这里迎接他的。

待营缮司的人乌乌泱泱的跪倒一片,空地中心的珍妮纺纱机暴漏出来,瞬间就抓住了皇帝的眼球。

“都起来吧,”皇帝挥了挥手又道,“地上放的是何物?”

皇帝缓缓地朝纺纱机走去,营缮司的人也自觉的为皇帝让开一条宽敞的路来。

“回陛下,这是下官新做出来的纺纱机,”应有初在一旁介绍着,“这台纺纱机一次性可放多个粗纱锭,纺线速度是传统手摇纺纱机的八倍。”

此话一出,引起阵阵惊呼,一个顶八个,算上人力的话,纺线的效率是岂不是原来的百倍不止。

皇帝听后都不禁哑然,没想到应有初能给他带来那么大的惊喜,略激动道,“可做好了?真有你说的这般神奇?”

应有初肯定的回答了皇帝,应所有人的要求,他放上粗纱锭,开始了他的表演。

被几十双眼睛盯着,说不紧张是假的,他倒是不怕这次纺纱机不成功,而是现在夸下海口了,等会儿演示失败的话很尴尬。

应有初在众目睽睽下转动大转轮,带动转轴,拉出粗线,利用转轮将粗线拉紧,同时线轴转动绕上纱线,再拉动控制杆不让细线锭回转。

重复以上步骤,就能将粗纱锭纺成细线。

应有初抽出新鲜出炉的一段细线,他自己还没来得及细看,就被皇帝夺过去捧在手心细细端详。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皇帝手中的那段细线。

旁边的总管太监尖声的“哎呦”一声,又说道,“陛下,这纺出来的细线比好些经验老道的秀女还要细腻。”

皇帝拿着细线对着阳光仔细观看,细线被纺得十分均匀,不由得满意的点了点头,递给身后等候多时的公公,“拿下去给他们都看看。”

应有初想起上一次在殿内皇帝也是这样不经过他的同意就分享他的作品给别人看,不禁一脸无语,这皇帝还真是不管好的坏的都要给手下人欣赏一下。

拿到细线的人对此也是赞不绝口。

织布的速度有改良的织布机提高,原本还在担心纺线的速度跟不上织布的速度,从而耽误了丝绸的产出,没想到应有初又制造出新的纺织机,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解决了这个难题。

一个不到而立之年的人就有如此智慧,众人被他折服的同时又在心里暗自咂舌。

珍妮纺纱机的成功让皇帝喜不自胜,当即就封应有初为工部郎中,正五品,又赏赐黄金万两和一些其他的赏赐,如水果之类。

每个朝代衡量标准是不一样的,像是大越,金又分赤金,白金,铜金,所以皇帝说的赏黄金万两赏的是铜金,并不是真的就赏他一万两金子,折算下来差不多能有五六百两就不错了。

试想真的赏他一万两黄金才吓人,这么多钱足够养活一个军队了,皇帝又不傻,本来国库就空虚,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赏别人一万两黄金。

皇帝说的赏金万两不过是为了传出去好听些,真正让应有初诧异的是封他为工部郎中,他一下就从七品编修晋升到五品郎中,这升官速度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虽然工部被称为六部中的贱部,它的地位是六部中最低的,但工部掌握着营造和铸币的权力,也成了不少权贵的争先抢夺的对象。

应有初被封工部郎中的消息不胫而走,皇帝赏赐也没有避开旁人,大张旗鼓的论功行赏,短短一天的功夫就传得朝中上下无人不知,一时间,京中大大小小的家族都知道朝中出了位新贵。

应宅很快也收到了来自各大家族的拜帖和贺礼,俞安之前参加过罗府的花宴,那会儿还受到京中世族不同程度的冷落。

如今应有初刚获圣宠,各大家族闻着味儿就寻了过来,又是送礼又是宴会的,甚至还有人送了两个年轻貌美的奴婢过来,这打的什么心思昭然若揭。

俞安将礼品统统原封不动的退了回去,还嘱咐俞三看好宅中上下,万不能有人私自收贺礼。俞三来京中这些日子一直跟着俞安学管家,对俞安言听计从,下去狠狠的敲打了一番宅中的下人。

晚上俞安心不在焉的哄着颗颗入睡,忽然一个温暖的身躯贴了上来,他吓得微微一抖,意识到身后熟悉的味道后又放下心来。

应有初将俞安揽入怀中,在他耳边沉声道,“想什么这么入神,我什么时候进来你都没注意到。”

俞安垂下眼眸,后背靠着应有初的胸膛,右手覆在他的手背上轻轻摩擦着,本是夫夫两人温情时刻,俞安突然想到今天有人送的两个美娇娘。

他顿时直起身子,干巴巴的说,“没想什么,相公身边就一个朱阳跟着,伺候起相公难免有疏忽,所以张家才特意送了两个婢子给你贴身伺候。”

他刻意咬紧了“贴身”这两个字。

应有初轻笑出声,这件事他回家后就听俞三简单的汇报了一下,说是有人给他送妾,他立即紧张的询问俞安收下没有,在听到俞三说没收下后,应有初顿时松了一口气,他真怕俞安看到别人卖惨就应了下来。

还好还好。

这说明俞安对他有着强烈的占有欲,不允许有别人和他共同分享自己,想到这儿,应有初不由得勾起嘴角心里满满的得意。

他的夫郎吃醋啦!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