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侯 第312章

作者:来自远方 标签: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这样一来,原本的铁板一块就被砸出缝隙。

说白了,面上是公主,背后实为天子。

通过在渔阳县的税收,景帝可以清晰掌握盐场获利。

如果封的是皇子,渔阳归入诸侯国,势必难有好的效果。公主则不然,身为太子亲姊,赐婚的南宫侯又是鲁元公主曾孙,哪怕是为儿孙考量,也必要坚定的站在太子一边。

有了这样的基础,太子登基后,无论是要重置献费,还是要将盐场收归国有,都有了可以打开的缺口。

赵嘉初涉官场,又是常在边郡,对于其中的弯弯绕,一时没能想明白。听过魏太守的讲解,方如醍醐灌顶。

事情想透彻之后,不由得心生佩服。

姜是老的辣,能开创文景之治的天子,自是不能用常理估量。世人常言走一步想三步,换成这位,基本能走一步想十步,甚至是百步。

可以说,汉武朝能揍趴匈奴,文景两朝功不可没。正是两代帝王积累的资本,才给后代夯实根基,创下能尽情挥洒的舞台。

景帝这神来一笔,对赵嘉利大于弊。换成世代扎根渔阳,辛苦拿下全部盐场的彭氏,却如同晴天霹雳。

渔阳成为公主汤沐邑,无异于在彭氏身上割肉。奈何持刀的是天子,再痛也得忍着,除非想被连根-拔-起。

归根结底,西汉的世家,尤其是汉初,多数还属于正常范畴。不似东汉,成长为一个个庞然大物,强势到天子都难以撼动。

彭氏在渔阳的名望的确不错,也很得百姓爱戴。郡县官寺中不缺耳目,甚至曾担任过渔阳太守。

可闹心的是,家族中没有将才。

历经秦、汉两朝,别说彻侯,连个关内侯都没有。他们在渔阳的根基再深,没有侯爵,相比其他世家高门,底气总有点不足。正因如此,彭氏才会同魏氏结亲,将家主的嫡女嫁给魏尚次子。

实事求是的讲,彭氏家主更想魏悦做自己的女婿。

毕竟魏尚明摆着要以从子为继承人,比起在长安出仕的魏俭,魏悦常年驻守边郡,几次击退匈奴来犯,更兵发草原,战功赫赫,前途委实不可限量。

可惜事情没成,而且不只彭氏铩羽,其他想要嫁女的人家,也都未能得偿所愿。

时至今日,魏悦官至部都尉,依旧没有定亲。

众人心生疑惑,实在猜不透,只能归结于魏太守另有打算,八成是想等魏悦的官职再升一升,同长安世家结亲。

不提彭氏如何肉疼,有了天子这道旨意,赵嘉就像穿了十层护甲,再不用担心彭氏背后捅刀。

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渔阳县的晒盐场要建,云中郡内的也要建。毕竟辽东辽西都有盐场,等到生意做大,不愁没人找上门。

只是合作对象必须慎之又慎。世家高门之外,诸侯王能避则避,避不开就上报长安,由天子定夺。不能因为贪图一时,碰到最不该碰的神经。

小心驶得万年船。

赚钱固然重要,若是脑袋没了,钱再多也无用。

最重要的是,天子的好感刷上来不容易,掉下去却很简单。真到那一天,后悔药都没处买去。

☆、第145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

四月底, 景帝又一次拒绝梁王留京。

天子态度坚决,窦太后没有再开口, 在长乐宫设宴,召景帝、馆陶长公主和梁王共饮,隔日就打发梁王返回封国。

“阿启主意定下,轻易不会改变。”

梁王虽不甘心, 奈何窦太后也无能为力,只能告辞天子,启程返回梁国。

途中, 车队遭遇雨雹,梁王车驾厢顶被砸破,梁王也被砸伤, 路上就发起高烧。随行国官不敢耽搁,命大队人马后行,点出梁王亲卫,快马加鞭护送刘武返回都城。

梁王高烧不退, 抵达封国时, 人已经昏迷不醒。

李王后大惊失色,不明白出去时还是好好的, 为何回来就病成这般。心中忐忑不安, 召亲子刘买商议,决定广召王国内医匠, 并与长安书信, 请遣宫内侍医。

刘武一直昏迷不醒, 王宫人心惶惶。

虽说刘买已经及冠,并在梁王离开期间监理国政,有一定建树。但比起父亲,终究缺少魄力,难以压服有功国官。

更重要的是,梁国区域广阔,国库巨富,在诸侯国内都是数一数二。

刘武坐镇都城,他的几个儿子都不敢造次。一旦生出不测,不服刘买的几个王子必定生事。届时,王国极可能内部生乱。

正因如此,李王后才会着急去信长安,一来是怀抱希望,希望宫内侍医能治好刘武;二来也是为震慑诸子,确保刘买的嗣子地位。

李王后是梁王发妻,无论王宫中有多少美人,始终得刘武敬重。更生下梁王长子,如今的王太子刘买,地位屹立不摇。

她不缺手段,也能下狠心。

若是刘武真有万一,她不会给庶子任何机会。如果谁敢觊觎属于刘买的王位,她绝不会手软!

李王后做好一切准备,为压服庶子,不惜背负恶名,严惩刘武的两名夫人。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事情的发展超出她的掌控。

她做了能做的一切,书信送到长安却如石沉大海,久久没有回音。等长安送来回信,医匠日夜兼程赶来梁国,刘武已经病入膏肓,药石无医,在昏迷中薨逝。

梁王薨,国相拟讣文,随刘买的奏疏一同送往长安。

长安宫内,窦太后闻听刘武死讯,手中漆盏跌落,当场晕了过去。

醒来之后,悲痛大哭,景帝、馆陶来劝,都被窦太后斥责。灰蒙蒙的双眼没有焦距,脸颊上挂满泪痕,仿佛一夕之间苍老十岁,发近乎全白。

“帝果杀吾子!”

此言可谓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