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侯 第342章

作者:来自远方 标签: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被赵嘉盯了半晌,李当户头皮发紧,当下找了个借口脚底抹油。

魏悦依旧镇定,再次握住赵嘉的手,手指似不经意擦过赵嘉的掌心,笑容如春风和煦。

“这些时日,辛苦阿多了。”

看看被握住的手,再看看表面济济彬彬,内里黑赛墨汁的魏三公子,赵嘉脑门鼓起青筋,按下,再鼓;继续按,继续鼓。

魏悦半点不受影响,甚至倾身向前,额头抵住赵嘉,黑色的眸子,清晰映出赵嘉的影子,唇角弯起,声音愈发柔和。

“阿多这样性情,甚是招人喜欢。”

一声轻语,彷如轻风拂过。

平静的水面荡开水纹,漾起层层涟漪。

建元元年五月,赵嘉、魏悦和李当户奉天子召,率所部兵卒离开边塞,出发前往长安。

与此同时,远在长安的平阳侯府内,家僮居住的排屋中,传出一阵婴儿的啼哭。

屋门推开,卫媪抬着一盆血水走出,很快被门前的卫长子接过。

卫媪返回屋内,绕过屏风,看向躺在榻上的二女,双眼微红,恨铁不成钢道:“少儿,你糊涂!”

卫少儿哼了一声,强撑起身体,解开衣襟,将婴儿抱在身前。

“阿母不也如此,何来说我?先前我带回蒸饼、炙肉,阿母不也吃了?得来的细布,阿母还给长兄和阿妹做了衣裳。”

卫媪气得直捶胸口,卫子夫走上前,扶住卫媪,看向抱着婴儿,面色苍白,笑容却带着慈爱的卫少儿,贝齿咬住红唇,眸中闪过一抹坚定。

她绝不会如阿母和阿姊,绝不!

☆、第159章 第一百五十九章

卫少儿生子满月, 孩子的生父托人送来两匹细布,一斗粟, 一册木牍。

卫媪及诸子女皆不识字,看不懂木牍所载,还是卫长子想出办法,寻到平阳侯府的一名老仆, 奉上半匹细布,方知其中内容。

“许我子姓霍?”

听完卫长子转述,卫少儿抱着婴儿, 将木牍紧紧抓在手里。

“阿妹,”卫长子眉心紧拧,沉声道, “亲父不愿养,何不随母姓卫?”

“不。”卫少儿摇头道,“冒母姓就一样为僮。他父为县中吏,纵不愿养, 凭此信, 他日也能为庶人!”

“不如将他送走。”卫长子继续劝道,“送去其父家中, 到底是亲生骨血, 还能弃子不成?”

卫少儿仍是摇头。

“我养。”

“少儿!”卫媪听了半晌,出声道, “留下他, 你可知要过什么日子?”

“我知道。”卫少儿抱紧婴儿, 轻轻晃动两下,语气愈发坚定,“我生的,我自会养大。他父总归有些良心,许我子有姓。看在这份上,既不愿养,我就一字不提!”

卫少儿说着,亲了一下婴儿的小脸。

心知劝说无望,卫长子留下半罐米浆,转身离开室内。

卫媪看着女儿,想起被送到郑家的次子,到嘴边的话终究咽了回去。摇头叹息一声,将陶罐带去灶下,米浆温热之后,倒进碗里,递到女儿面前。

两个幼子凑过来,被卫媪拦住。

“这是你姊的。”

卫少儿接过碗,饮下两口,单臂抱着孩子,另一只手空出来,将还有大半的米浆递给两个弟弟。

“阿步,阿广,来。”

两个孩童先是抬头看向卫媪,见后者没有阻拦,才捧起碗,你一口我一口将米浆饮完。

卫媪收起碗,身形似乎伛偻许多。

卫少儿靠在榻上,正要开口说话,屋门再次开启,卫孺和卫子夫先后走进来。卫孺提着一只藤篮,掀开盖布,里面是从宴上撤下的蒸饼和糖饼。

卫子夫捧着一只陶豆,里面满盛着肉酱。

“如何得来?”卫媪接过藤篮和陶豆,看向两个女儿。

“今日府内设宴,我为讴者,因唱得好,得了赏赐。”卫子夫声音轻柔,略微带着沙哑,大致是用多嗓子,有些伤到。

“赏赐?”

“本是布和一枚钗,我寻上王媪,请她帮忙说话,将布换成蒸饼和酱。”卫子夫一边说,一边取出仔细包裹的银钗,递到卫媪面前,“阿母让阿兄换粟和盐吧。”

听到女儿解释,卫媪松了口气。

她担心三女走上自己和二女的老路,心中时常惴惴。然而,以奴婢之身,又能有什么更好的出路?

等卫媪接过银钗,卫子夫走到榻边,靠着卫少儿坐下,道:“阿姊今日还好?甥也好?”

“好。”卫少儿点头,看向卫子夫,眼神颇为复杂,许久才低声道,“阿妹,我知你聪慧,也知你的心气,但你我终究为家僮,这是命,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我知。”卫子夫颔首,长睫低垂,“阿姊放心,我有分寸,不会给阿母招祸的。”

卫少儿本想再说,卫孺却在这时走过来,放下装着蒸饼的木盘,俯身接过她怀里的婴儿。

“我帮你抱着,快些吃,才好有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