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反派首辅家的乖宝 第220章

作者:怀若谷 标签: 穿越重生

屋内暖和着,凤绵的小披风被解了下来。

老管家周叔笑呵呵地带着仆人进来,在碳炉上架了一个铁架子,把清洗干净的地瓜、花生、柿饼等放在铁架子上烤。

凤绵一看就眼睛亮起来,烤地瓜!

他在兴平县的时候吃过,现在还记得烤地瓜的香甜味道呢。

梁筠看他感兴趣,就把他放到炉子旁边的小竹椅上,让他可以近距离看着,问他:“乖宝喜欢烤地瓜?”

凤绵点头,奶声奶气道:“吴爷爷烤呀好次呀……”

齐越川:“吴爷爷是谁?”

谢循顺口解释起了他们在兴平县烤地瓜的事。

齐越川点头,兴平县的事他也听林清弦说过,那件事林清弦做得很好。

不过……

齐越川对凤绵说:“师公比你说的那个吴爷爷烤得好。”

凤绵好奇:“真呀?”

齐越川:“当然是真的,想当年你师公我进京赶考,路上银钱不够花,靠着烤地瓜填饱过不少肚子,这一手功夫已经是炉火纯青。”

凤绵哇了一声,“师公腻害呀!”

梁筠笑着拆齐越川的台说:“别听你师公吹牛,他那烤地瓜也就勉强能入口。”

齐越川:“你们别不信,等我露一手就知道了。”

于是凤绵和谢循都期待了起来,两人一起围坐在齐越川身边,眼巴巴地看着齐越川烤地瓜,为了方便烤熟,捡的都是小一些的地瓜来烤的。

梁筠微笑地看着他们眼巴巴的样子,先给他们一人烤热了一块柿饼。

凤绵接过柿饼,先说了谢谢师奶,然后才嗷呜了一口。

“好次呀!”

甜甜糯糯的柿饼,温温热热的刚好入口,不比精细蒸作的糕点差。

再喝上一口清清甜甜的乳酪,简直就是美滋滋。

凤绵坐在小竹椅上,开心地晃动着小脚丫,头上兔耳朵帽子上的耳朵跟着他一晃一晃的,浑身都散发出欢快的气息。

其他人瞧着他这小模样,都忍不住露出笑容来。

章砚之带着弟子纪兰辞上门来拜访的时候,就瞧见了这一幕,不由微微一愣。

好一个钟灵毓秀的小娃娃。

“哟,这不是章大祭酒吗,这么多年不见,怎么多了一个大肥肚子?”齐越川的声音打破了氛围,开口就有些损。

章砚之:“……”

一旁的纪兰辞则恭敬地向齐越川和梁筠行了礼,“学生纪兰辞,拜见齐老,拜见夫人。”

齐越川指着纪兰辞,对章砚之说:“瞧瞧,你这弟子都比你讲究多了。”

章砚之笑呵呵道:“青出于蓝胜于蓝嘛,我的弟子自然是不错的。”

这时候凤绵和谢循都好奇地看着他。

凤绵见过纪兰辞,但是没有见过章砚之,不知道他是谁。

梁筠笑着道:“乖宝,这位是国子监祭酒章砚之章大人,这一位是章大人的弟子纪兰辞纪叔叔。”

凤绵明白了,这位爷爷就是那位被人说和师公齐名的大儒呀!

凤绵是个有礼貌的好宝宝,知道章砚之是谁后,奶呼呼地叫了人:“章爷爷好呀……纪叔叔好呀……”

章砚之的目光一下子又回到了凤绵身上,也笑弯了眼睛。

这个孩子不仅长得钟灵毓秀,还是个懂礼貌的乖巧小娃娃。

比齐越川这老家伙可爱多了。

“你好啊绵哥儿。”

凤绵眨了一下乌溜溜的大眼睛,有些惊讶道:“章爷爷知道窝呀?”

旁边的纪兰辞温声向众人解释道:“学生去年在清风县见过绵哥儿,也是学生向恩师提过绵哥儿。”

凤绵恍然大悟,原来纪兰辞还记得他呀。

章砚之这一次过来,是得知齐越川回京后,来见一面,顺便让外头那些风风雨雨的传言消停一会儿。

齐越川得知外头的传言后并不在意,摆摆手道:“随便他们传去吧,我早就料到了。”

章砚之笑呵呵道:“你是不在乎,可你不是还有弟子和徒孙嘛,总不能让孩子们跟着被人议论纷纷的。”

齐越川倒是不担心弟子们,就是凤绵……

他和凤绵无辜的大眼睛对上。

心想那他确实是不舍得徒孙被人议论的。

于是便没再说什么,随手挑起了一块地瓜道:“算我领你一个人情,请你吃块地瓜吧。”

面对他的敷衍,章砚之也没介意,笑着接过地瓜。

烤地瓜的香气已经飘散了许久,凤绵的注意力也跟着转移到了地瓜上。

齐越川得意道:“如何,你师公我这个烤地瓜的手艺不错吧?”

凤绵和谢循一人手里捧了一块地瓜,眼睛放光地点头,确实好吃。

“师公腻害呀。”

“师公不愧是烤地瓜水平炉火纯青第一人。”

旁边的章砚之和纪兰辞听见谢循也叫了齐越川一声师公,都不由朝他看了过去。

章砚之主动开口:“这个孩子是?”

齐越川:“哦,他是清弦的弟子。”

林清弦年纪轻轻就收了弟子?

章砚之这倒是有些意外了,不由又多看了谢循一眼。

谢循淡定地向他们行了一礼。

章砚之暗暗挑眉,刚才这孩子挺安静,他还没发现,现在看着倒是挺沉稳的。

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心态……

章砚之莫名有种自己好像输了一筹的感觉,开始思考着自己是不是也该给纪兰辞物色一个弟子,免得被人比下去了。

因为想着这个事儿,章砚之和纪兰辞没有留得太久,一个时辰后就告辞了。

临近中午的时候,褚翊也过来了,并且带来了一个消息。

“老师,在京的同窗们想给您举办一个接风宴,地点就定在青松楼,时间就在后天,您看怎么样?”

褚翊说的青松楼是京城比较风雅得酒楼,一般是读书人聚集比较多。

齐越川不太乐意去这种人多的场合,但也知道这次他回京来和以前不一样,得换个处事方法了,就也点了头。

“让他们别搞得太复杂,简单吃个饭就行。”

“弟子明白。”

凤绵眨了一下乌溜溜的大眼睛,去青松楼吃饭呀,他还没去过呢。不过他也知道这个接风宴是师公的学生们替他举办的,自己去凑热闹不合适,就没有出声。

---

春闱放榜前,京城发生了一件大事。

吴坤案终于审出了结果,五皇子最终被证实参与了贩卖铁矿,还参与了吴坤私下里的卖官等一系列罄竹难书的罪案当中。

庆熙帝当朝发了一顿大火,下令处决吴坤能一众牵涉其中的官员,五皇子被削去了皇子头衔,贬为庶人,圈禁府中。

五皇子虽然被留了一命,但被贬为了庶人,其母妃及外家也受到牵连,一众党羽被砍的被砍,没被牵连的也树倒猢狲散,五皇子一派就此倒台。

紧接着就是三皇子和六皇子在朝堂上激烈争夺五皇子一脉倒下后空出来的位置。

京城先是血流成河,紧接着又被两派相争的紧张气氛笼罩,搞得整个三月里京城都是风声鹤唳,也就是没有参与进去的官员权贵们有心思看热闹了。

武安侯府,陆家,钱家,褚家等都是没有参与的,自然也能旁观看戏。

凤绵虽然是一个小娃娃,但是也跟着家里大人一起看了不少的戏。

谢循对五皇子的倒台也没有半点同情,要不是情况不允许,他还想去踩上一脚呢。

“乖宝,咱们不听这些污染人耳朵的事,明日我向先生告一天假,咱们去京郊踏青吧。”

这会儿已经是四月初了,京城郊外已经是一片青绿之色。

会试放榜在这个月月中,这会儿还不到放榜的时间。

正好这两日的天气也不错,谢循便想带着凤绵去郊外踏青。

灵泉寺一带就是不错的踏青去处。

凤绵这段时间也有些憋坏了,他很久没有出城了,自然是毫不犹豫就点了头。

林清弦听了他们俩的请求,想了下道:“去散散心也好,那就明日一起去吧。”

凤绵要去踏青,侯府众人自然是要一起去的。

灵泉寺山脚下已经是绿幽幽一片了,风景极好。

许是天气不错的原因,这一天出来踏青的人还不少,官道上马车来来往往的。

看这阵仗,侯府众人没去人多的地方挤,而是改道去了农庄。

农庄是武安侯府的庄子,庄上安置的都是过去那些年从战场退下来的伤兵,这些伤兵因为一些原因,家里也回不去了,老武安侯收留了他们,让他们在庄子生活。

这些伤兵有人去世,有人娶妻生子后在庄子里扎下了根,现在都已经安稳了下来。

他们对武安侯府特别敬重,听说侯府的人过来踏青,老早就站在庄子门口迎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