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反派首辅家的乖宝 第235章

作者:怀若谷 标签: 穿越重生

凤绵小小一团,目光专注在谢循的讲解上,和谢循靠在一起。

谢循耐心解释。

程少如看着他们的相处,挑了挑眉。

小太孙对乖宝还挺有耐心的,就是不知道装的还是一直如此了。

程少如藏起眼睛里对谢循的打量和探究。

---

凤绵生辰前两天,侯夫人和程乔带着他和谢循去灵泉寺。

他就要过两周岁生辰了,侯夫人和程乔想帮他在寺中祈福。

马车咕噜噜朝着城外去。

松墨与候府的护卫们守在马车两边,护送他们过去。

“真热闹呀。”

凤绵穿着嫩黄色的衣裳,脑袋上扎着小揪揪,和谢循一起趴在马车窗户边上往外看。

不知道是不是今天天气好的原因,出城的人很多。

驾着马车的也不少,他们的马车在出城的时候还被堵了一会儿。

谢循打量了外头一会儿,觉得有些不对,这些人怎么都跟着他们一块儿往京郊的灵泉寺走方向走?

侯夫人掀开另一边的窗户,蹙眉道:“为何这么多人?”

今日也非灵泉寺庆典之日。

随行的护卫很快打听清楚,回来禀报:“灵泉寺来了一位佛法高深的大师,这些人都是去听高僧讲经的。”

侯夫人眼睛微亮,岂不正好请高僧给乖宝祈福。

“快,我们也去抢个好位置。”

“是。”

候府的马车加快了。

刚才凤绵和谢循也听见了护卫的禀报,不由对那位引起轰动的高僧好奇了起来。

马车到了灵泉寺,果然不太好进去了,门口乌泱泱都是车马和人群。

好在灵泉寺的僧人认得武安侯府的马车,过来帮他们领了路。

马车停稳后,侯夫人就带着凤绵他们下了马车,询问高僧讲经在何处。

知客僧领了他们过去,一路上忍不住对凤绵这个钟灵毓秀的小娃娃多看了好几眼。

凤绵则坐在松墨的臂弯上,好奇打量着四周。

谢循跟在他身旁。

灵泉寺有别于皇家寺庙的庄严,这里更显古朴清幽,香火也更旺盛。

空气中飘荡着熟悉的檀香气息,到处都能看到热闹的身影。

护卫们紧紧把凤绵等人护在中间,以免有什么闪失。

过了一会儿,知客僧领着他们到了讲经的大殿,找到了位置坐下。

凤绵一转身,就看见了讲经的高僧,那是一位面目平和,目光睿智悠远的老和尚。

老和尚也看见了凤绵,冲他微微一笑。

凤绵是个讲礼貌的乖宝宝,看见老和尚对自己笑,就也学着周围人的样子,双手合十,作了个乖巧可爱的礼。

老和尚的笑意更深了。

“乖宝。”

谢循低声叫了凤绵一声,叫他和自己一块儿坐。

这时侯夫人和程乔已经坐下。

大殿内气氛比较严肃,凤绵和谢循都没敢多说话,肩膀靠着肩膀地坐在一起后,就齐齐看向讲经的高僧。

听不听懂另说,乖巧是真乖巧,让人看了就忍不住会心一笑。

老和尚的目光落在他们身上几息,随后才转移的目光,讲经也并未有所中断。

高僧不愧是高僧,佛理讲得通俗易懂,并不让人难以理解的同时又处处蕴含哲理,让在场众人都听得入了神。

侯夫人和程乔也频频点头。

谢循若有所思。

凤绵微微仰着小脑袋瓜,眨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看着高僧。

老和尚说了这么多,他居然听懂了不少,也没有像听念书一样听得头晕,真神奇。

不过……

他的小屁屁有点儿坐疼了,还没有讲完吗?

凤绵小小心地挪动自己的小奶臀,以为没人发现。

殊不知老和尚目光看似无意扫过他的时候,眼底含着笑。

谢循也注意到了,悄悄把他抱了起来,低声说:“乖宝,你靠着我。”

凤绵眨眨眼,又看向好像没发现的高僧,靠在了谢循身上。

又半个时辰后,讲经终于结束,这个时候凤绵都快睡过去了。

老和尚讲经很有意思,但是有些对于凤绵来说还是太深奥了,听着听着就有些催眠。

侯夫人笑吟吟地揉着他的小脸蛋,把他唤醒。

“乖宝,醒醒,我们要去吃斋饭了。”

这时候他们已经从讲经的大殿出来,凤绵趴在程乔肩膀上迷迷瞪瞪的。

一听说有吃的,他就醒神了。

“次呀?”

“对,吃斋饭,灵泉寺得斋饭远近闻名,一会儿我们就能吃上了。”

凤绵眼睛亮了,困意也消退了,对这个斋饭无比期待了起来。

候府女眷和孩子贵重,知客僧没把他们领去大堂,而是领着他们去了比较清静的屋子。

斋饭很快就送过来了,凤绵眼睛亮晶晶,吃了第一口后就没有停下。

果然像外婆说的一样好吃!

就连谢循都觉得味道极好,连着干了两碗饭。

吃完斋饭后,侯夫人和程乔在里面休息,凤绵和谢循手牵着手,在外头走动消食。

“乖宝,困不困,我们回去睡一下吧?”

谢循知道凤绵有午睡的习惯,担心他困了,就提议回去。

凤绵却摇摇头,指着前面清幽的树林说:“看看呀。”

他现在还不是很困,还想去走走看看。

今日的天气也不错,不冷不热,眼前这清幽的树林瞧着就舒舒服服的,自然吸引了凤绵的注意。

谢循见他感兴趣,便道:“那我们就过去瞧瞧,一会儿你困了就告诉我,我抱你回去。”

凤绵点头。

两人继续手拉着手,进了树林。身后的松墨、武文和梅香紧跟着他们。

灵泉寺的风景很出名,树林里的景色就很好看。

然后他们在林中的凉亭里见到了上午听着讲了一上午经的老和尚。

老和尚似乎不意外在这里看见他们,慈眉善目地朝他们温和微笑,双手合十,竟对他们行了个礼。

凤绵和谢循都吓了一跳,赶紧双手合十,还了这个礼。

“大师呀,咿怎么在这呀?”

凤绵好奇看着老和尚。

老和尚请他们入亭子里落座,语气温和道:“老衲出来消消食,恰好遇上两位小施主,是老衲的福分。”

谢循觉得老和尚讲话怪客气的,遇上就遇上,为何还说到福分了。

凤绵则微微意外,原来老和尚也吃多吗?

意外过后,凤绵大大方方地回了一句:“大师客气呀,这系缘分呀。”

老和尚哈哈一笑:“小施主说得对。”

凤绵抬手摸摸自己小肚肚:“窝也次多多消食呀。”

老和尚笑得更开心了。

谢循等老和尚笑完,客气问道:“敢问大师法号?”

老和尚回答:“老衲法号慧空。”

谢循又问:“慧空大师,您讲经很厉害,您是从何处来的?”

凤绵也好奇地看着慧空大师。

慧空大师答:“老衲出自永宁府善福寺,云游四海多年,数日前挂单灵泉寺。”

谢循知道永宁府,但是没听说过善福寺,不过既然能出高僧,应该也是个有名的寺庙吧。

“大师去过哪里呀?”

凤绵听说慧空大师曾云游四海,不由好奇了起来。

慧空大师微微一笑,对他们说起了自己这些年走过的地方。

凤绵听他说去过大周各府,去过西域,去过北戎和南疆,看过大漠孤烟,看过海浪翻飞,见识过雪山,也见识过常年酷热之地时,佩服得眼睛睁得大大的。

“好厉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