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反派首辅家的乖宝 第372章

作者:怀若谷 标签: 穿越重生

凤绵有点小小怨念,但还是老老实实走完了两圈。

谢循眼底含着笑,他其实知道凤绵在想什么,但是照顾凤绵已经成为他的本能,或者他心底里最重要的事就是凤绵能够过得平安幸福,所以哪怕再小的一件事,如果对凤绵的身体不利,他还是会管一下。

“别生气了,明日午膳给你做藤椒鱼吃。”

凤绵喜欢吃鱼,藤椒鱼这种麻麻辣辣的他更喜欢,唯一的问题就是吃多了容易上火,包括炸鸡腿这些,平日里都被管着要少吃。

这会儿听说明天中午有藤椒鱼吃,他当然是眼前一亮了,赞赏地瞅了谢循一眼。

谢循忍不住笑出声,搂着他的腰,试探着在他的唇边亲了一下。

凤绵砸吧了一下嘴,看出谢循眼底的渴望,就抬头在谢循的嘴上响亮地啵了一声。

谢循眼神一暗,将他拥紧。

·

十五这日,凤绵跟着孙缙到灵泉寺山脚下免费义诊。

每逢初一十五,孙缙都会过来这里摆摊义诊,凤绵也经常跟着孙缙一起过来。

凤绵穿着一身低调布衣,跟在孙缙身旁忙前忙后一个上午,临近饭点的时候前面还有长长的队伍排着。通常这个时候,凤绵和孙缙都是随便吃点包子馒头对付一下,继续给病人看病,一直到傍晚收摊。

今日也是如此,眼看快到饭点,雷虎和武忠就从食盒里拿出了包子、糕点,顺道在旁边搭起炉子烧壶热茶,一会儿给凤绵和孙缙就着吃包子。

前来看义诊的百姓们也都知道师徒二人的习惯,是以每次到这个时候都会默契地停下来,原地坐下休息,给他们师徒二人吃东西的时间。

这几年大周的情况还算稳定,尤其是谢循接手朝堂以后。

京城周围的百姓们生活都还过得去,坐下来后就会闲聊一些家常。

凤绵有时候也会加入他们,听他们闲聊八卦。

不过今日还不等凤绵凑过去听八卦,就有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靠近,看着那些马上的人穿的衣服,百姓们也都纷纷脸色一变,赶紧让出道来。

打头的是宫里的太监,那太监身后的则是宫里的侍卫,这群人是朝着凤绵他们这边来的。

到了义诊摊前,马队果然停了下来,为首的太监紧急下了马,朝着他们行礼。

凤绵一看是熟人,就问道:“夏公公,你怎么来了?”

来人正是盛海的徒孙小夏子,当然现在也不能叫小夏子了,毕竟人已经是二十七八的年纪了。

“林公子,孙神医,”夏公公看见他们,神色焦急道,“皇上的病情有变,急请孙神医入宫。”

凤绵和孙缙都是脸色微变。

孙缙看了一眼义诊摊前的百姓,微微蹙了下眉。

凤绵就立即对孙缙说:“师父,你去吧,我留下来就行了。”

孙缙对凤绵的医术也是清楚的,此刻宫里急召他也不能不去,便道:“那好,你自己当心。”

凤绵点头。

夏公公赶紧对身后的侍卫道:“护送孙神医进宫。”

凤绵看他没有要一起回去的意思,不由问道:“夏公公,你不一起回宫吗?”

夏公公对着凤绵露出一个苦笑,小声回答道:“公子,小的还要去灵泉寺将慧空大师请回去呢,皇上在榻上费尽千辛万苦地下了这个口谕,说是要见慧空大师一面。”

凤绵惊讶,都这个时候了,皇上还要见大师?

·

第367章 章是孤的长辈(2更)

慧空大师是孙缙的师伯,论辈分,也就是凤绵的师伯祖。

这些年,慧空大师一直住在灵泉寺,凤绵和孙缙有空就会去山上看望他老人家,有时候他们师徒二人义诊结束了,师徒二人还会上山去住一晚。

慧空大师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当初的老样子,瞧着像是不会老一样,被许多人誉为活神仙。

夏公公上山一趟,去将慧空大师请下了山。

凤绵看见有些担忧,过去行礼道:“师伯祖。”

庆熙帝的情况不太好,凤绵不知道他这个时候把慧空大师叫去是要做什么。

慧空大师倒是神色平静,笑看着凤绵,对他说:“莫担心。”

凤绵看他平静淡然,想到自己这位师伯祖的本事,便也冷静下来,想了下叫雷虎把自己的马车赶出来,送慧空大师进宫。

夏公公见状忙道:“哎哟,瞧奴才这,都急糊涂了,竟忘了给大师准备马车了。”

慧空大师阿弥陀佛了一句,道:“无妨,老衲身子骨还健朗,随夏公公骑马也得。”

凤绵:“师伯祖,您还是坐我这马车进宫吧。”

夏公公也请慧空大师上马车,又对凤绵道谢:“今日多谢公子了,奴才今日先送慧空大师回宫去,日后再亲自向您道谢。”

“夏公公——”凤绵无奈道,“咱俩又不是第一天认识了,你跟我客气什么?”

夏公公发自内心地笑了起来,“对对对,瞧奴才这嘴,那奴才这就先回去了。”

“好,路上小心,帮我照顾好师伯祖。”

“您就放心吧,奴才定让慧空大师安然无恙。”

目送着慧空大师等人离去后,凤绵心情也有些些沉重起来,宫里这么紧急把他师父和师伯祖都召去了,也不知道皇上到底是怎么样的情况了,不知道谢循和他爹那边会不会受到什么影响。他也想急着回京去看看,但今日是义诊,这么多百姓还在等着,不能就这么走了。

凤绵让自己冷静下来,赶紧就着茶水吃过了包子点心,继续下午的义诊。

百姓们也受到了当前气氛影响,私下里虽有窃窃私语的交流却不敢大声说话,也没有耽误时间,看完义诊的就快快离去了,如此一来倒是加快了下午义诊的速度。

·

皇宫,北苑。

庆熙帝躺在床上,一直扭头看着寝殿大门的方向。

旁边候着的太子和朝臣们都有些无奈,不知道庆熙帝为什么这么执着非要见到慧空大师。

外头先是一阵唱到:“孙神医到——”

庆熙帝眼里爆发出一阵光,显然也很期待孙缙的到来。

孙缙进来先行了礼,然后给庆熙帝把脉诊治。

“皇上肝火太旺,需要静心休养。”

换言之就是让庆熙帝别乱发脾气了,不然这身子经不起折腾。

太医们听见孙缙这话都松了口气,其实他们也是这么说的,只是庆熙帝他不信啊。

孙缙这话无疑是解救了他们。

庆熙帝眼中流露出失望,继而不再看孙缙,而是看向寝殿大门口。

孙缙也不在意,只是遵守本分,下去给庆熙帝开药了。

又过了一阵子,外头终于唱到:“慧空大师到——”

听见惠空大师终于来了,庆熙帝挣扎着就要起来,盛海和几个贴身伺候的太监,赶紧将庆熙帝扶了起来,让他靠坐在床头。

“宣、宣……”

庆熙帝艰难地吐出了不甚清晰的字眼,太子给了旁人一个眼色,那人赶紧去将慧空大师带了进来。

庆熙帝看着几乎和十几年前没有什么区别的慧空大师,眼睛里流露出了极大的希望,好像抓到了自己的救命稻草一样紧紧盯着慧空大师。

“阿弥陀佛,贫僧拜见皇上。”

庆熙帝艰难抬手,让他起来,“坐、坐……”

“慧空大师,我父皇请您坐下。”

“多谢皇上,多谢太子。”

慧空大师坐在了床前,给庆熙帝把了脉,叹口气后给出了和孙缙差不多的结论。

庆熙帝虽然眼底依旧流露出一些失望,但很快又重新振作起来,示意了一下盛海,把周围的人都遣出去,他有话要单独和慧空大师说。

太子领先退了出去,其他人见太子都这么干脆利落地退出去了,自然也跟着走了。

谢循在勤政殿听说了这个消息后,神色丝毫未变。

庆熙帝这个时候召见慧空大师,不外乎是为了活命,道士的丹药救不了他,就把主意打到了和尚的头上,这世上要真有长生不老的丹药,秦皇汉武怎么得不到?

历朝历代不知道多少的皇帝都想要长生,可有谁实现了吗?

·

北苑宫殿内,庆熙帝挥退众人后,果然是向慧空大师问起了治病仙丹的事。

慧空大师叹口气道:“皇上,这世上并无包治百病的仙丹。”

庆熙帝浑浊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锐利,他盯着慧空大师艰难地说道:“孙、孙缙……毒……解毒……丹毒……”

站在一旁的盛海低声道:“皇上是说,孙神医拥有解百毒的药,救过皇上两次,这药是否也能解丹毒?”

慧空大师摇摇头:“任何解毒药都要对症下药,丹毒并非一般的毒药,而是一种沉积在人体内的杂物,这些杂物以凡人之躯难以排解,这或许也就是服用仙丹要付出的代价。”

庆熙帝脸色煞白,难道他就真的没救了吗?

他服用仙丹是为了长生,可如果无法排解无法长生,他服用仙丹还有什么意义?

“大师……救朕……”

“皇上,您的病情,贫僧亦无力回天。”

庆熙帝眼中爆发出吓人的光芒,他伸出手死死抓住慧空大师的衣袖,“你……不老……定……能救……朕……”

慧空大师再次摇头,“贫僧并非不老,不过是修习了功法的缘故,瞧着不显年龄罢了,实则贫僧寿数亦早有定数,贫僧也已坦然接受。”

庆熙帝心如死灰,他不愿意相信,如果连慧空大师都没有办法,那还有谁能救他?

“功……功法……”

盛海再次对慧空大师道:“皇上的意思是,这功法能否传授给皇上?”

慧空大师回答:“贫僧三岁便跟着师父习武,日日年年不敢断,方有此成效,皇上不说三岁时开始学,便是十几岁二十几岁时能学一学也还能有一些效果,如今却是晚了。”

就在庆熙帝双目赤红,仿佛下一刻就要气晕过去的时候,慧空大师话锋忽然一转,“贫僧虽无法救下皇上性命,却有一法勉力替皇上稍解疼痛,能让皇上这段时间好过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