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为官路 第479章

作者:瑞纱 标签: 情有独钟 生子 穿越重生

“这个怎么可以!怎么可以随便增加税收,那是苛政!万一引起百姓不满,岂不是得不偿失?”

“……”

叶君书坐在一边,安静地听在座的同僚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各自的问题和想法。

他请了三个月的假,说来还不怎么了解状况,不过此时听他们说的多了,就品出点来了。

总的问题和上次晋江民变时类似,只不过情况要严重更多。

起码那时候国库还没那么少东西,在同僚们眼里,他们是想能尽量不动用国库的东西就尽量不动用,即便要用也尽量用少点。

还是那句话,没钱没粮就没底气么?

表面盛世的大夏,实际情况却是要严重得多,有很多积弊。

叶君书觉得,如果不是现任帝王还有几分本事,朝廷能人众多,兵强马壮,大夏迟早会动荡不安。

但是也有这样的长期问题,大夏真是在摇摇欲坠。

叶君书觉得,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恐怕大夏强国的身份就要动摇了。

如今军需越难供给,一旦将来给不出来,朝廷只有耍赖了,让边塞将士自己养自己,如此一来,不是让将士们寒心?

届时将士和朝廷离心,面对外族入侵,消极反抗……

对内如果再出现像怀河水患,晋江民变这样的事,到时无力再解决,国内动荡不安,那是大夏真要完了。

而多年后泰安帝驾崩,如果是大皇子即位,以他多疑的性子,再有明相在……

更是会加快衰亡。

凡是都是有预兆的。

叶君书此时正在看大夏走向衰亡之路,如果再不改革,大夏危矣。

叶君书越想心情就越沉重。

他在这里生活这么多年,对大夏的情怀不浅,而且这里有他的亲朋好友,也有他的爱人,叶君书是不愿看到大夏没落的。

如果可以,他希望自己能做点什么。

吴即韫一直听着下面的人越说越激动。

相比之下一直未开口,面色严肃的叶君书倒引起他的注意。

待其他人的心情平复下来后,吴即韫便问道:“叶郎中,你年轻人脑子活,可有想法?”

吴即韫对叶君书的印象很好,上次的新商税法虽遭阻碍未能推行,但从中也看到了叶君书的能力。

吴即韫这话一出,众人的目光便齐齐落在叶君书身上。

叶君书身子微微前倾,随后对众人谦逊道:“我离京三月,对很多事情还不太了解,不过方才听了诸位的话,心里倒有一二想法,如有说到不妥处,还望海涵。”

“但说无妨。”吴即韫如此说道。

其他人更是没意见。

“方才听众位的想法,我都觉得有几分道理,比如尹郎中所说的,从未波及到的地区多加税收。不过,百姓们如此支持朝廷的工作,我们也不能让老百姓寒心……”

说到这,叶君书微微顿了顿。

吴即韫见他是真有想法,不由更感兴趣,示意叶君书继续说下去。

“我觉得如果增加两成税收,下一次税收让那些增税地区免税补偿;或者由官府出面,以合理价位向百姓购买粮食,税收正常。”

其实这两个办法都不是很好,增税的话,用免税一季补偿,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老百姓的不满,但是对朝廷来说,无疑是拆东墙补西墙,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第二种方法,需要严格管控,否则容易让人钻空子,而且容易造成市场秩序紊乱,粮价哄高,也容易被贪墨。

不管哪种,一个不注意,都容易对百姓造成损失。

叶君书这是基于其他人相出的办法上做出的补救。

不能说好,也不能说不好。

其他人纷纷发表意见,“这不失为一种方法。”

“只是如今未受影响的地区大都地势偏高,粮产并不比江南地区,一时增加税赋也会造成当地百姓过得更艰难。如果被有心人引导,容易出乱啊!”

只可惜江南两地亦受到部分影响,虽然不是重灾区,但素为鱼米之乡的江南这次的秋收不同以往,正常征收已经有些勉强了。

否则这是个好方法。

高产之地多征收些,对百姓的影响没那么大。

 

第217章 第二百一十七章

“向老百姓购买粮食, 我们恐怕没那么多银两。”朝廷需要用银子的地方多了去了,如果要去购粮,恐怕会更缺银子。

而且钱货交易,在他们看来太不入流, 他们朝廷哪能行商贾之事? 更别说这么做容易被哄抬物价, 或被人贪墨了去。

叶君书想了想, 又道:“或许还有一种方法。”

虽然他们没怎么提对第二种方法的意见,但是叶君书知道,在他们心里,第二种方法更不可取。

吴即韫本来是有些失望的, 他对叶君书期望甚高,但是叶君书所提的两种意见, 不过是在其他人说的基础上升华出来的,并不让他觉得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