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酸模
谁来给他解答一下!
但……字幕已经落下,代表著作品也已经结束。
小玫瑰是一个售后服务极差的作者,这些作品里没有解释的东西,他在作品完结之后,更不可能会去解释的。
别说是写番外补充设置了,他本人连记者采访他都懒得回答。
于是这些没有被填补的空白,都只能成了永久的秘密,再也无法被真正解开了。
……
可即便《萤火相传》有着诸多莫名其妙的剧情设置,离谱荒诞的剧情逻辑,可要是把它和艾艾的《未完成的段落》对比起来,她还是把票会投给小玫瑰的。
(前提是她有票的话。)
因为不止是她,在场所有人也都清楚,《未完成的段落》今后可能有很多,但《萤火相传》只此一个。
它无法被任何人模仿,也无法被改编和翻拍,更不会被小玫瑰重写。
这次不投给它,恐怕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投给它了……
第352章 只是变得越来越像他自己了
比赛结束之后,就到了评委评选环节。
也就到了,属于杨柳枝的环节。
但她看着那个显示屏,大脑迟迟无法转动。
因为,眼前这东西……
她根本无法去评价。
因为《萤火相传》这种东西,你可以说你不喜欢它,也可以说你不理解它,或者不支持它里面的人物动机和观点,但你绝对不能说这种东西很烂。
因为小玫瑰那极致的个人风格,实在是太明显了!
在这部作品里,那种“作者性”简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
小玫瑰的处女作《双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剧情完整度,和叙事技巧。
可始终只能说是一个佳作。它可以说好,但绝对好得不够突出。
因为它的故事内容并不是很罕见的,其他的作者也能想到。
只是说,在写作技巧上面,与其他作者有所区别罢了。
(这也是小玫瑰本人承认的,他故意保留了比较老套传统的剧情,只是为了尝试用新的叙事技巧去拯救它罢了。)
换句话说,《双生》是形式创新,内容守旧。
而他其他的参赛作品,如《茧镇》和《燃烧》,是内容创新,但形式守旧。
小玫瑰总是能够在让所有观众都够看懂、都熟悉的叙事环境之下,保留一点点他自己的创新。
那种创新可能不多,顶多算是一点点奇思妙想。就是那一点奇思妙想,让他从比赛里面一路突围到这里!
过往的他,总是让读者觉得兼具安全感和新颖感。
这种安全感,来源于观众对小玫瑰叙事技巧的信任。
所有观众在翻开小玫瑰的作品之前都相信:
1.我绝对能看懂小玫瑰的作品。
因为他写的是“故事”,而不是“文学”!
小玫瑰是如此注重剧情,而不像某些作者那般自恋,总是喜欢写一些莫名其妙的认为自己很有文采的意识流。那种文笔很细腻,但是完全不发展剧情的东西。
2.小玫瑰写的东西应该不会太差。
因为他的写作技巧足够成熟。就算自己不喜欢,也绝对不会吃到一坨狗屎。
就是凭藉着这两点,让读者们对于小玫瑰有着极大的信任!
小玫瑰完全不需要给别人太多惊喜,他只需要在保持自己以往的水平和风格之下,每次给读者一点点惊喜就够了。
不用太多,一点点就好!
只要他不让大家大失所望,那么大家就会凭藉之前对他的印象,很喜欢他!一如既往地支持他!
他根本就不需要冒险!更不需要去颠覆自己!
尤其是在这种总决赛的重要场合之下,他肯定比任何人都知道。
照比艾艾,他已经有着巨大的优势。无论是他之前作品累积的粉丝和好感,还是他的人类身份。
只要他打一张“保险牌”,写一个和之前自己风格大差不差的作品。永远龟缩在自己的舒适圈里。
评委老师们,肯定也会把票都投给他的。
但万万!
但万万没有想到!
小玫瑰还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打了一张“冒险牌”。
他完全颠覆了自己给之前读者的那种“安全感”。
当他选择如此花哨的形式,去创作新作品的时候,就必然牺牲掉了“易读性”。
作品变得,不那么容易被别人理解了。
这东西就是个文艺片啊!文艺片!
杨柳枝很想在内心里嘶吼。
谁敢说《萤火相传》是个商业片?是个商业大片?是个爽文?是个甜文?
谁敢说?因为它根本就不是啊!
它没有大男主,没有开挂的爽文,没有甜蜜的恋爱,没有炫酷的打斗,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圆满结局。
它什么大家喜欢的商业元素都没有,反而用“几乎静态的PPT”、“大段内心独白”、“眼花缭乱的蒙太奇”、“晦涩难懂的意识流片段”来组成了自己的作品。
它抛弃了所有观众们最爱的东西,反倒把那些观众们最不喜欢的那些东西都拿出来了,拼接在一起。
彷佛故意要惹人讨厌!故意让人看得不耐烦!
因为它就是个“文艺片”!是个“先锋实验作品”!
它只追求自己的主观表达,而丝毫不顾及观众的感受。
观众,是不喜欢文艺片的。
观众喜欢的,那就必然不是文艺片。顶多是带有文艺色彩的商业片。
反正肯定不可能是纯文艺作品。纯文艺作品,是只能拿来去专业电影节评奖的。
但要是说,小玫瑰为了在总决赛拿奖,故意抛弃了之前自己擅长的“商业片”,而选择了“文艺片”,杨柳枝也不这么认为。
第一,轻易转变自己擅长的风格,其风险是巨大的。
稍微掌握不好一点,就不仅会失去自己之前的特色,还会无法把握新风格。导致两边都不讨好。
第二,虽然总决赛只有评委评选,但并不是所有评委都是内行。
三十个评委中,一半是内行,如作家、导演、编剧、记者等和文艺领域相关的行业。
比起内容好不好看,有没有趣,他们更关注“叙事技巧”、“结构创新”、“主题深度”。
小玫瑰这次形式上的创新,无疑是打动了他们。
但,还有一半评委,是外行。
他们可能是集团总裁、商业大亨、明星球员、贵族、政治家……等等跟文艺领域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的东西。
他们完全不关注你到底有没有革新什么手法,只关注这个东西看著有没有意思!
有意思,就往下看。没意思,就不看。谁有意思,就给谁投票!
他们的品味是很难把握的。
就单纯从“趣味性”领域来说,杨柳枝觉得小玫瑰的《萤火相传》和艾艾的《未完成的段落》差不多。
甚至后者的剧情节奏、紧张感,以及氛围渲染,可能还要更好一些。
……
说了这么多,杨柳枝只想说明一点。那就是,小玫瑰绝对不是为了讨好观众或者评委,才创作这个作品的。
他为了赢得谁的喜欢或支持,也不是为了向谁去证明自己的实力!
他之所以放弃安全牌,去打一张冒险牌,只可能是为了他自己!
为了他自己,他这次竟然做到了完全意义上的创新。
创新!
这个词听起来并不难!好像谁都会创新!谁的脑子里没有一点新脑洞呢?
小玫瑰之前也有啊,虽然并不多,但那也是创新。
可那,都不能是“完全意义上的创新”。那又得问,到底什么才是“完全”?什么程度才算是“完全”?
就得知道,作品一般都有哪几个维度:
1.剧情。
2.人物。
3.情感。
4.主题思想。
5.叙事手法。
6.视听语言。(这次特殊模式独有的艺术形式。)
……
评判维度当然还有很多,但这些是一般最重要的。
就单从这六个维度来考虑,杨柳枝都无法说,小玫瑰到底哪创新了?
下一篇:纯爱热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