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在八零 第50章

作者:大船小舟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这时候在书法班学习了几个月的小破孩儿按耐不住挣钱的心,一个个约好了到十字街摆摊卖对联去。好家伙,从二十四开始,街中心一溜儿的小孩儿趴桌子上写大字,再加满墙的红对联,那叫个热闹,都成街头一景了。

有人能赚个块儿八毛的,也有的冻一天也没个生意,爸妈不忍心找人装成客户购买的,不管是写得好还是不好,大家都笑嘻嘻的。

最让他们振奋的是市政府从他们这里定对联啦,虽然就挑了几个写得像样的人,可其他人也觉得脸上有光,说不定明年他们也可以呀。

至此之后,每到年底禹城十字街都能看到一批写对联的,就是后来印刷的更精美也没能顶掉他们的生意,人们已经习惯了过年贴手写的对联,虽然不花哨,可意味十足。

今年上初中的第一次大考试宋时雨又是第一名,奖状照例上墙,宋老二每到这天就没好日子过,叨叨叨的跑出去玩儿了。

正当或不正当竞争都告一段落,大家不论如何都欢欢喜喜过大年了。这年还添了两件喜事,一个就是他大哥宋时雷立了二等功,政府敲锣打鼓的给送来的奖状,让刘二花狠狠的美了一把。另一个是他爸宋长河的棉纺厂要联合五金厂暖瓶厂和他妈呆的百货公司一起盖楼房,明年的这时候他们就能搬进新居啦!

这个消息那就更了不得了,楼房啊,有厅有卧室还带厕所厨房,那可是最高级的房子,他们这儿也就是市政府的去年住了进去。刘二花一个老姐妹家去年就搬了进去,当时可把刘二花羡慕坏了,她不图别的,有个厨房做饭不用挤楼道,上厕所还不用排队,多好。

现在他们也要分房,这简直就是太太美好啦。

为此,这个年大家都过得美滋滋的。

第34章 番外

顾卫峰很少做梦,每天都过得太充实了,常常倒头就睡根本来不及做梦。

今天,他恍恍惚惚做了一个梦,梦里,他好像自己变得非常非常的小,就连家里的牧羊犬都比他要高大。

呃,家里什么时候有牧羊犬了?还有,什么是牧羊犬?不知道为啥他就是知道那只跑的欢快的狗是牧羊犬。

“宝贝,看这里。”他听都一个清越的男人的声音,很柔和,带着笑意。

突然,咔擦一声,眼前一亮,他条件反射的闭上眼。

“哎呀,我的宝贝怎么这么可爱。”一双温柔的手伸过来,他还来不及抗议,就被抱进了香香暖暖的怀里,一点儿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紧接着,他发现自己被带进一个非常非常大的屋子里,四周都亮堂堂的,好多人在说话在笑,可他听不清,看不清。

我这是怎么了?他们是谁?顾卫峰急的满头大汗,可是不论他怎么想就是想不起来。

“顾卫峰,起床啦!”耳畔炸开一声惊雷。

顾卫峰猛的一睁眼,天亮了。

第35章 大火

过年走亲戚这项省不了的活计宋时雨又被当成别人家的孩子好好参观了一番,引来小辈们一片白眼加嫉妒。

小姑年前生了个小姑娘,刚出月子整个人肥了不止一圈,可人却精神头不好,姑父也没有出现,据说是家里有事走不开。

宋时雨没多在意,拉着小四躲外面溜达,趁着宋长菊抱着孩子去老太太屋里喂奶,几个年长的悄悄开起了小会。

“什么走不开,还不是嫌长菊生的不是儿子。”刘二花说得生气,“平时也看不出来他是个那种人,女娃怎么了?我想要还没有呢!”

“得了,你就别站着说话不腰疼了,现在国家就让生一个孩子,他们还是政府的,肯定不能要二胎,老刑家又就他一根独苗,没儿子可怎么办?”大嫂虽然人爱占便宜,可也真为小姑子发愁。

“也是,长菊后面的日子怕是要不好过。”刘二花也担心起来。

“他敢!”宋长河难得硬邦邦说,这个一向不发脾气的板起脸来显得格外有震慑力。

“行了行了,还没怎么着呢,你们别瞎猜,兴许他就是有什么事过不了,别在小妹面前瞎叨叨,好好的日子都得让你们叨叨黄了。”老大宋长海不耐烦的说。

“我们又不傻,没事挑事玩。”

“他要是敢对长菊不好,我饶不了他。”

“就是,别当我们老宋家没人。”

“行了,都歇歇吧啊。”老大说。

“你一个当大哥的还不如嫂子。”宋长河笑着怼了老大一句。

“长菊要是真出事,就是你们叨叨的!”老大笑骂。

大家虽然担心,但是也没有真觉得就会怎么样,大不了吵吵几顿也就是了,吃吃喝喝天一晚就散了。

接下来大家该上学上学,该上班上班,宋时雨的补习班还进行得如火如荼,在见识过春节毛笔字对联大舞台洗礼之后,一大把的人过来报班,可惜位置有限,收满二十个他就不肯再收,说是教不过来。

那些报不上班的一部分转移到其他看到商机的书法人手里,一部分就是认准了他的班,就等着什么时候有人退班,他们就插进去。

宋小三教学很认真,除了大讲外还有针对个人的一对一小讲,完全不用担心跟不上课。这也是大家愿意等的原因之一。

他们的生意也更上一层楼,因为两个人肯替下面人出头,货物还有质量保证,不少人都找上来要从这里批货,他是货物有限,只有增加了十来个就在不肯开口子。他的规矩还在那里,此时的人们不管年龄怎样,都心悦诚服。

也是从此,这些人再规矩没有,他们不知道的是,后来提起全国最规范最团结服务最周到的买卖人,大家一下子想到的都是禹城出来的商家。

增加十来个就相当于人数多了三分之一,出货量那更是一个大数字,他的小院根本装不下,不得不又在不远处租了个场地,当成临时仓库。

他们谁也没有想到,就着个临时仓库差点儿酿出大祸。

这场祸事来的突然得很,顾卫峰和宋时雨才决定接受来自临市的小贩批货请求,目前的形式就是求大于供,而且敢走出去的真心不多,想要找到靠谱供应商很不容易,而顾卫峰他们不光在禹城出名,就是临近的几个地方都听过他的名字,他们的名字是就是好货,就是秩序,就是靠山。

这么说真不过分,现在各处也都冒出来那么一撮搞小买卖的,可没有个人有他们这个规模诚信制度,能跟他们合作那就是躺上床上都赚钱啊,还不怕被坑,那名头可响着呢。当然,很大一部分也赖于下面小贩们的无意宣传。这些人跟着干的久的如孙二哥都干起了三道贩子,其他活泛的也都有或多或少干点倒货买卖,不少人想从他们这弄货去卖,这不现在就有人找来了。

那小贩并不是特别能说会道人,看着倒有几分老实,但男人拿出来的货款却很不少,足有两三千。言语里还透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勇气,似乎他们要是不批给他货他就要到更远的地方去闯一闯。

顾卫峰做事一直是稳打稳扎的态度,对现在就扩张表示有些着急了,他们的资本还不足以支撑这么大的摊子。宋小三可不这么认为,“你没看看外面已经多少摊子了?这个禹城还有多少市场可供我们开发?这时候不往外发展等人家自己起来还有我们什么事?市里都在招商引资,我们这点小买卖到时还怎么支撑都是问题。不如趁机做大,要做就做到最好最强,这么好的机会来了,当然要抓住,要知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他说的头头是道,好像一个经商老手,眼光独到,深谋远虑。

往往宋小三的意见都能左右顾卫峰这个大个子的决定,对了,这一年多顾卫峰的个头猛窜了好几节,整个人都窜到了一米七八,人也结实了,看着完全不像个刚刚十七岁的未成年。宋时雨倒是也长个了,可惜年龄有限,十一岁的小少年再长也还是孩子样,身条偏瘦,可是脱衣有肉,嗯,这是顾卫峰在他洗澡时无意义看到的,特白,就像他看过的珍珠,有着柔和润泽的光晕。为啥要无意中才能看到?男孩子夏天还不是这个大裤衩满街跑,讲究一点的穿个二道筋儿背心顶不错了。可宋小三不,永远是长袖衣长裤,顶天了实在太热挽两圈袖子露出半截胳膊,脖子上的扣子都永远只解最上面的一个,顾卫峰都替他热得慌。可他多固执?谁说都没用。

人家说了:“衣冠整齐才是我汉家风范,你们?都被西方蛮夷带坏了。”痛心疾首的要命。

而且他衣裳只用纯棉的,的确良的不透气,他嫌弃得很。也幸好他爸是棉纺厂的,供得起他这挑剔,当然纯棉的要比的确良便宜也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