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在八零 第62章

作者:大船小舟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小同学,你这章真不错,是田黄石吧。”他旁边一个老爷子笑眯眯的说。

“老爷子好眼力。”宋时雨笑笑,把章给已经垂涎欲滴的老爷子拿手里细看。

老爷子越看越喜欢,“黄中带赤,这是黄金黄啊,雕工也的出自老手,好章,好章。”他连连称赞,最后竟然实在舍不得放下了,“老头子写这么多年字了,还没一块好章,多少钱转让给老头子行吗?”

宋小三摇头,“不行,我朋友送我的,不能让。”

老爷子叹息着还给他,连比赛都没心思掺加,收拾笔墨直接走了。

宋时雨宝贝的收起来印章,这印他喜欢着呢,怎么可能让人?

说到这个黄石印章还有一个小波折,顾卫峰也不知道从哪里听来写书法的大家一般都有至少一个印章,不是萝卜刻的的随便玩意儿,是好玉石刻出来的好印章,很高级的那种。自打他听了之后就放在了心上,好不容易淘换来几块不同石材来他面前献宝,结果也就这一块田黄入了他的眼,喜欢的拿在手里很是把玩儿了一阵子,才让顾卫峰拿到省城找人篆刻成章。他本来是要规规矩矩的方形章,可那刻章的也不知道犯了哪门子的艺术家脾气,硬是给做成了不甚规则的椭圆形,把顾卫峰气得都想揍人。

可没想到这章歪打正着正合了宋时雨的眼缘,比拿到石材时更欢喜,这才让顾卫峰心里好过了。

抬起印章,一枚略不圆润的椭圆印记出现在右下角,里面是宋时雨三个字,字也不是规规矩矩的字体,带着卷边,有两分俏皮可爱的意思。

宋时雨大眼扫过,心下满意的点了下头,他的字又有了精进,很好。

等大家都交了作品,马上接着开始团体赛。团体赛跟个人赛完全不一样,不限文体,不限字数,不限篇幅,不限人数,只限时间,规定时间内交出作品就可以。

一开始现场还乱哄哄的,一大群人没头苍蝇似的乱窜。大家都是第一次掺加这样的团体活动,主办方也的第一次举行,谁都没经验,光搬桌子摆凳子就乱了好一会儿。怎么摆摆哪里也没个人管,现场一度差点因为两个队都选在了一个位置打起来。

这时井然有序的宋时雨“第一队”就显得格外游刃有余,因为他们都做过预演啦。

是不是很有先见之明?这些完全是宋时雨考虑周密的结果,当然,也是集体的力量查漏补缺。因为团体赛不限制字数和篇幅,为了让每个人都发挥出来,他们设计一个超长版的卷轴,三米长,半米宽,所写文章是千挑万选的毛伟人名篇《沁园春·雪》,这首词就宋时雨个人而言也非常的喜欢,大气磅礴,特有分量。

这么长的纸现场肯定是没有,得好几份接起来,这一接不就丑了?没关系,他们特意托人去省城买了丈二整纸,足有三米六六长呢。他们早打听好了,团体赛可以自备纸张。

这帮人把几张桌子一拼,然后先铺一层毡子以防桌子不平整,接着长长的纸卷一铺,镇纸两边压上,磨墨的磨墨,写字的写字,二十几个人有条不紊,接续进行,比得其他人都跟业余得似的。

可是他们专业吗?他们也一样业余,有的练字还没三个月呢!不过架势绝对比他们那些队伍专业得多。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可这样的就是外行看了也喜欢啊。

好不容易场地捋顺了,其他团队开始创作,宋时雨他们都写一大半啦。要是有人能近距离的观察他们,一定会为他们的调理分工给惊到。他们不是所有人都在写,也不是都在排队等着,他们各司其职,就是等着都安静的兴奋着。再看他们写字,没有一个人被忽略,就是只学了两个月的人也没有空看着,整幅字上也有他的一笔一划。

宋时雨在这整个作品上只是提了文章名字和负责最后落款,只要是在上面写字了的队员最后都会在最右方签下自己的名字,最后是宋时雨签上第一队的队名再盖上自己的印章。

加上他整整二十一个人,一个没落下。

写完略晾了晾,他们就用纸张把作品盖了起来,谁也没看到里面到底写了些什么。

“呦,盖上干啥?”旁边团队写完自己那部分的想凑上来看,只看到一张大白纸。

“保密啊。”

“这有啥好保密的,谁也抢不了你的。”

“那不一样,这是我们的秘密武器。”年纪小的忍不住炫耀,“我们的跟你的不一样。”

男人不在意的笑笑,能有什么不一样,不就是写了一幅长卷?就他们这大大小小的娃娃能有什么水平,胡闹还差不多。

当然,他们老师除外。

时间一到,不管的写完了还是没完的,通通交卷,不,交作品。

这回上午比完,下午就评判出结果,宋时雨他们全都回家吃了顿饭下午又聚集在了广场。

这时的广场跟上午又不一样了,所有的的作品全都挂在了半空中,分成两块,个人集体的分开。其实就是上中下三排,正反两面,两三百副作品全在这里,好不好自己看。

其中,最最显眼的不是宋时雨个人的作品,而是他们第一队的长卷。

长就不说了,有另一个燕回队也是长卷,跟他们这个差不多长,可再看其他那就大不一样了。

一个一本正经,满满的写了一篇字,水平似乎也都差不多,整体看着整洁工整,虽然还称不上有什么风骨,但算是不错的合作了。

可另一篇……

“好家伙,这可真有意思。”

“谁想出来的,第一队?”

“你看,这儿跟个孩子画的似的,怎么看着也挺不错?”一个人指着字中间的一小行字。

“可不是,看这,这儿像是没墨了硬挤上去,也挺舒服。”

“有意思,跟画画儿似的。”

不管懂不懂行,反正一个个评头论足热闹十足。

评论最多的还是他们第一队这字。为啥?有意思啊。你想,这才吃饱饭没多久,真懂书法的又有几个?大家还不的看个热闹。可一幅字又有多少热闹可以看?大部分人也看不出来你里面是练了三年还是十年,但是有意思的他们能看出来。宋时雨就是抓住了大家看热闹的性子,专门跟队员们一起设计了这幅作品。

他并没有采用平均分或者是让写的不好的不上场,而是巧妙的把字分成了几个段落,有大有小,有高有底,浓墨淡染,有笔写的,还有手指头蘸了墨划的,嗯,这是刚学字还写不好的小学员的手笔。整体下来错落有致,先不说字的好坏,光是美感就别有一番情趣。

看热闹的多看团队作品,懂行的就欣赏个人力作。宋时雨的字较去年那是更胜一筹,几个从省城来的书法大师个个都赞赏不以,不过,是真心还是假意就不知道了。

等人们也看够了,最最热闹的时刻到来,给作品打分。

个人作品由专业的书法大师评判,团体作品又加上了观众投票一项,这让现场看热闹的都惊呆了。他们还能当评委?

第44章 戏弄

这件事情的由来是这样的:几个评委很快评出了个人作品优劣,可到团体作品时,矛盾大发了。

宋时雨他们也听不到评委们说什么,就看两个年纪挺大的老头老太太吵了起来,争得面红耳赤,旁边好几个劝都劝不住。

过了好一会儿,就见一个工作人员拿着话筒站在广场中间,对这场地外的看热闹的人群说:“各位热心的同志们,你们想不想更加近距离的参与这次活动?让团体赛第一名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手中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