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云长歌
实际上李谈也不怕人知道,如果大家都跑了,最后给安禄山留一座空城才好呢。
可问题是就算这个消息散播出去,也未必会有多少人相信,到时候若是让李隆基发现“谣言”的源头是他这里,就算再受宠估计也要喝一壶。
李谈还想好好回凉州呢,在尽自己所能的情况下能救就救,不能救……那就算了吧。
王紞回家之后也不知道跟家里是怎么说的,第二天他就回来说道:“家兄说了,承蒙大王看重,若有机会,自当去凉州看看大好河山。”
李谈一听不由得笑道:“此事交给我,必能让令兄满意。”
王紞摇摇头说道:“家兄说此事他自有处置,多谢大王美意。”
李谈估摸着王维可能在朝中也有自己的人脉,或许能够转圜一下。
如果他亲自出手的话,说不定还会把别人的目光吸引过来,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所以他也就放心大胆的让王维自己去搞。
而他则在第二天就又进了宫。
李隆基有些惊讶地看着他问道:“你说什么?让宗室子弟去锻炼一番?”
李谈一脸当然说道:“那是自然,大唐也是从马上得的天下,祖辈能征善战的血液还留在我们身体里呢。六兄此前也未曾领兵,如今不也将反贼兵马拒之门外?假以时日说不定便能独当一面,如今大唐将领缺乏,有什么比自家人更加让人放心的呢?”
李隆基听后也不得不跟着沉思,的确,用自家人总比用外族要省心的多。
他转头看向高力士问道:“力士觉得如何?”
高力士看了李谈一眼,摸不准他什么意思,便躬身说道:“殿下所言甚有道理。”
李隆基显然十分信任高力士,一听高力士如此说来,便说道:“如此……让宗室将适龄孩子报上来,考个试吧。”
李谈一看这件事情就有门了,至于建宁王能不能考过去……李谈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剩下的只能靠他自己。
将这件事情也搞定之后,李谈就开始准备过年了,毕竟回来不久,家中什么年货都没怎么准备,而且他还要给下属发红包。
就在李谈计算着要给下属发什么红包的时候,杨昢急匆匆过来说道:“大王,刚刚接到急报,安贼急攻陕郡,荣王不敌战死,圣人悲恸,有意以大王为征讨元帅。”
李谈:别了吧,还是放我回凉州吧!
作者有话要说: 李谈的待办事项:阻止杜甫睡茅屋√ 阻止王维铁窗泪 √
我今天真的设置更新时间了,这次真的是jj的锅!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时而浅薄 2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春日向晚 20瓶;黄桃小笼包、J哈哈哈、小腐即安 10瓶;别走!我是美男子 8瓶;时而浅薄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0章
对于安史之乱, 李谈的感觉还是比较复杂的,如果真的让他去参与的话,他肯定会忍不住努力打赢, 到时候执夷恐怕又要跟他跳脚。
所以最好还是不要管,反正历史上安禄山也没有打到过西北, 他在西北上天估计也没有人能管得到他。
李谈担心李隆基真的让他去当什么征讨元帅, 便赶忙去了一趟杨府——只是他一个人的话想要说服李隆基太难了。
毕竟李琬是真的战死,李隆基伤心愤怒之下, 说不定就听不进他的话, 还可能认为是他怯战。
李谈一点也不想踩地雷,那么只要反对的人足够多就行了。
同时李谈还用信鸽给非城那边去了个消息,让他们弄出点事情来, 别管什么事情,反正让他有机会回去就行了。
李谈到了杨府的时候, 杨国忠正在原地转圈, 之前所有人都对李琬抱有十分大的希望,毕竟之前高仙芝和封常清败的太惨。
结果没想到连李琬也没有抗住安禄山。
杨国忠看到李谈就唉声叹气,李谈心中就觉得奇怪,为什么这些人会觉得李琬能赢?封常清和高仙芝不管带的队伍怎么样, 好歹是有经验的。
李琬……李琬的风评的确不错,长得也好看,但是……不是他说,估计李琬打仗还不如袁哲他们。
杨国忠发完愁之后,便问道:“三十一郎找我可有要事?”
李谈说道:“我听闻阿爹有意以我为征讨元帅?”
杨国忠点头说道:“是啊, 现在皇子里也就你像点样了。”
李谈看了他一眼,觉得杨国忠膨胀的厉害,现在连皇子都敢点评了,以前他可不敢这么说话。
不过他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说道:“我毕竟年幼,只怕不能服众。”
杨国忠笑道:“献俘之后,谁还敢有异议?”
李谈心里特别后悔,早知道就不为了打御史的脸来献俘了,这不是给自己找事儿干吗?
李谈只好说道:“那我就直说了吧,我没有把握。而且若是论经验的话,哥舒将军更加有经验一些。”
杨国忠叹了口气说道:“哥舒翰……他倒是不错,可是他的风疾。”
李谈立刻说道:“我回头去帮他看看,这样一员大将闲置长安也太过可惜。”
杨国忠一拍大腿说道:“我怎么忘了这个?”
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看着李谈问道:“你……可是遇到了什么难事?”
李谈这个人不说一直勇往直前吧,但也绝不会怯战,如果他真的怯战就不可能一声不吭就去打吐蕃。
所以杨国忠猜测李谈肯定是遇到了什么难事,难不成……还有人敢说三道四?
李谈沉默半晌才说道:“我怕我走了吐蕃那边会卷土重来,到时候大唐就是腹背受敌,更何况……若真有意外,我们总还有个能够容身的地方。”
杨国忠对于他说的意外十分不以为然,倒是对于吐蕃那里的分析十分认同,他起身说道:“如此,还要跟圣人说一声才行啊。”
李谈点头:“我是要进宫同阿爹说一声,只是阿爹此时未必听得进去,只怕到时还是要阿舅帮忙。”
杨国忠点头说道:“你且去。”
李谈说道:“我明日便去。”
今天是不能去的,李隆基刚有这个倾向他就匆匆进宫,这不就明摆着他刺探禁中吗?
虽然这个消息是杨昢带给他的,所以按照道理来说应该是杨家所为,然而李隆基怎么可能会真的去追究消息的源头?
肯定都算账在他身上的,还是等等吧。
最好在去说服李隆基之前,先将哥舒翰治好再说。
李谈想到这里开始思索要怎么才能不着痕迹的去帮哥舒翰治病。
毕竟之前他跟哥舒翰别说来往,连面都基本没见过,好歹是亲王之尊,主动上门要求治病,怎么想怎么奇怪。
李谈在回王府的路上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结果刚到王府,清空就说道:“大王,哥舒曜求见,已经等了半个时辰有余了。”
李谈听后便笑道:“来的正好。”
清空听后有些迷糊,不知道李谈是什么意思,李谈却已经大踏步走进去。
此时哥舒曜正坐在小花厅之中神思不属,等到脚步声近前才转头看了眼,在看到李谈之后瞬间站起来行礼说道:“拜见宁王殿下。”
李谈抬了抬手颇为和颜悦色说道:“子明不必多礼。”
哥舒曜,字子明,他如今是尚辇奉御,称呼官职实在是太麻烦了一些,李谈索性称了字。
哥舒曜直起身体看起来似乎在思索怎么说,李谈便问道:“当初我去凉州之时曾经听闻哥舒将军风疾严重,一晃半年过去,不知哥舒将军的病可有好转?”
他这句话问完之后,哥舒曜直接双膝一弯,跪在了里谈面前。
李谈十分惊讶问道:“子明这是何意?快快起来。”
哥舒曜虎目含泪说道:“家父重疾未愈,宫中圣手也无计可施,下官斗胆求殿下救家父一救!”
李谈一边将他扶起来一边说道:“此事不难,你先起来,哥舒将军的病居然严重到如此地步了吗?”
哥舒曜见他似乎没有拒绝的意思,一边站起来一边拭泪说道:“侍御医说若是再拖下去,只怕……”
当然最主要的是哥舒曜得到消息,似乎圣人有让哥舒翰出征的意思。
以哥舒翰如今的状况,出征很可能就死在外面了啊!
然而若是真的让他出征,只怕也是事情到了无法回转的余地,不得不启用这位尚在病中的大将。
不过,哥舒曜对于李隆基心中还是有些不满的,当初哥舒翰的病情并没有到必须回来休养的地步。
只是李隆基不知道听信了哪路小人的谗言,担心哥舒翰坐大,这便将哥舒翰召回。
哥舒翰当初也曾如宁王一般想要将吐蕃打怕,结果半途被召回,一时之间颇有些心灰意冷,身体本来就有病,再加上心病,哥舒翰的身体在路上就不太好。
等回到长安之后,他深居简出,就更是一日不如一日,到了如今竟有些油尽灯枯的意思。
李谈听到哥舒曜的意思之后,便起身说道:“既然如此,便立刻出发吧,治病耽误不得。”
哥舒曜自然对李谈千恩万谢,立刻引着李谈到了哥舒府。
对于李谈只带了一把琴,什么都没带这件事情,他也没有多问,毕竟也是在京中长大,以往对于李谈的传言也听了不少。
哥舒家上下可能都没有想到李谈居然这么有行动力,来的这么快,看到他的时候颇有些惊讶。
李谈看到他们行礼便抬手说道:“情况紧急就不要讲究这些虚礼了,带我去见见哥舒将军。”
李谈到了哥舒翰的主院的时候,哥舒翰正坐在院子的松树之下一点点仔细擦拭他手中的十字槊。
李谈看到哥舒翰心里不由得咯噔一声。
虽然哥舒翰是坐着的,但是他的状况看起来实在不太好,那模样竟似有些回光返照的意思。
可是这不应该啊,哥舒翰虽然身患疾病,但在真正的历史上,十年之后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他还是出征了的,也就是说他至少还有十几年的寿命,怎么现在看起来就不太好了?
哥舒曜显然也看出父亲状态不太对,不由得直接扑过去哭道:“阿爹,阿爹你怎么起来了?我将宁王殿下请来了,阿爹你一定没事的!”
哥舒翰抬头看了一眼李谈,此时他眼睛有些浑浊,但目光温润,浑身气质平和,看上去竟然不似一个常年征战的将领!
哥舒翰撑着想要站起来说道:“下官……”
李谈走过去按住他的肩膀说:“哥舒将军不必多礼。”
哥舒翰听后自嘲笑了笑:“我如今并不是将军了。”
李谈沉默,李隆基为了彻底卸掉哥舒翰的兵权,连将军衔都收了回去,只给了他一个勋职和爵位。
哥舒翰说完之后看了一眼哥舒曜说道:“起来,哭哭啼啼像什么样子?日后如何成为一家之主?”
上一篇:被迫虐渣的日子
下一篇:豪门老攻总在我醋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