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怀了摄政王的崽 第34章

作者:小文旦 标签: 情有独钟 甜文 生子 穿越重生

他刚回朝,想歇一歇,不要玩这么大好么?

萧蘅下意识朝楚昭游身上看去,阳光真的落进他的眼睛,将瞳仁化成一汪琥珀色的清水,眼波微荡,深情款款,映出北门的宏伟城墙和千古官道,以及官道上刚刚下马的人,简直比闺妇望见征夫还要高兴。

什么眼神,看他的时候就横眉冷对,看别人就温柔百倍?

摄政王怀疑楚昭游是不是因为谢朝云给他行礼,而自己无视了他,所以阴阳怪气?

遂皮笑肉不笑道:“来人,送陛下回去。”

刚见到谢将军就要被送回去,楚昭游心里想,我懂,朕就是个站街的吉祥物,目的达到了就可以扔了。

接下来摄政王和他的好兄弟估计要谈论一些“皇帝不能听的军事”,楚昭游笑眯眯地和谢将军告辞。

冷气来了几阵,京师的寒意一日比一日深重,楚昭游身上 的龙袍单薄,新的加厚龙袍这一年不知为何有些迟。

被摄政王教训“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楚昭游好不容易出来一趟,抓紧和他的子民进行友好会晤。

上次出宫走得太急,没心思好好看看京城风貌,楚昭游故意走得磨磨蹭蹭,目光流连在酒肆摊贩之上,就差一步三回头。

古朴的城墙下,城门方圆开阔,切割一片天空。萧蘅和谢朝云并肩站着,并未谈话。

谢朝云在观察萧蘅,准确来说,在观察“看楚昭游”的萧蘅。看着看着,谢朝云心里卧槽了一声,萧蘅不会以为小皇帝这一步三回头是舍不得走吧?

他听见萧蘅低声对身边人吩咐了什么。

谢朝云有些奇怪,他当然不怕小皇帝的挑拨离间,萧蘅要是会轻易听信,他今天就不会是摄政王,也不会把大楚的后背兵力完全交给他。

他讶异于萧蘅对小皇帝的过度关注,要知道,在以前,萧蘅在上朝之外的时间,可从没有问过小皇帝一句话。

太后愿意拉拢小皇帝,萧蘅就让她母子情深,无动于衷。

原因有二,一是太后和皇帝捆起来都不够看的,二是……七年前萧蘅知道那件事后,就改回原姓,和楚氏划清了界限,如果说他和楚昭游之间还剩下什么,那必然是你死我活的深仇。

这些年他看着萧蘅游走在正道与毁灭之间,一念之差,就是江山颠覆。谢朝云眼中不由得带上了担忧,听说萧蘅的蛊已经发作一次了。

楚昭游逛了一会儿,一名护龙卫追上来,恭敬地呈上一件狐裘。

雪白的狐裘手感顺滑细腻,如同绸缎一般,穿起来也不笨重。楚昭游任由护龙卫给他披上,顺手在前面打了个活扣,阳光下,像个白玉雕琢的少年郎。

谢朝云眼尖道:“这不是八年前我和你猎的南山狐么?”

摄政王冷笑:“本王只想告诉他,阳光不见得有狐裘暖和,老老实实做皇帝,别贪得无厌学人玩弄权势。”

谢朝云:“……”说的什么玩意儿,听不懂,你开心就好。

……

不知道是不是楚昭游的错觉,自从摄政王在内廷行走频繁之后,太后就没有来找他的麻烦了。

他现在的生活就是等姨母回信,混吃等死,偶尔想办法能不能从太后那里把另一半虎符拿回来。

后者有一定难度,楚昭游暂时不为难自己。

他向史官崔庚招手:“把小本子拿过来给朕看看。”

头一回干什么都有人记录,楚昭游比当初拍京剧世家纪录片还不自在,谨言慎行,时刻谨记不能骂人。

他小口喝着茶水,翻开小本子,看见崔庚在十月初六那一栏记载:摄政王亲自接陛下上朝……

“咳咳……”楚昭游差点呛到,“崔大人,这样不行,得改改。”

“回陛下,臣如实记录,绝无杜撰。”

楚昭游:“你不能平铺直叙,要加上一点渲染,比如,朕失踪刚回,惊魂未定,摄政王胁迫朕上朝,朕贤明大度,无奈答应。朕饥寒交加,据理力争,摄政王终于答应传膳……”

崔庚跪在地上:“微臣无能。”

“起来起来。”楚昭游也就过过嘴瘾,起居舍人哪敢像他这么编排摄政王。眼看起居舍人又要把他这段不靠谱的话记录下来,楚昭游一脸严肃地阻止他。

“爱卿没有领会到朕的用心。”楚昭游故做痛心,“朕是想告诉你,可以稍微带一点感情进去。你看那流芳百世的史家绝唱,也不是干巴巴地记录,可以赋比兴骈,陈情揭理。百年后,君臣具是黄土,你要是传记写得好,后世研读传颂,选入启蒙,斯人已逝,文章千载,岂不妙哉。”

崔庚瞪大眼睛:“当真如此?”

楚昭游深沉点头:“嗯。”

“人要有志向,难道你是起居舍人,一辈子都日复一日记录朕的衣食住行么?”楚昭游趁机狂灌鸡汤,听我的,都听我的,就按照我的想法写。

崔庚热切地看着他:“微臣愚钝,请陛下明示。”

唔,朕其实也不会。

楚昭游不靠谱地出主意:“要不爱卿你去街上买两本话本,看看人家怎么增加可读性?”

“臣明白了。”

楚昭游后来万分后悔,让史官看话本是多么可怕,正史秒变艳|史。

当下顺利揭过这一茬,他八卦地问,“你不是史官吗?怎么跑来当起居舍人了?”

跟着傀儡皇帝,这不是埋没才能吗?

崔庚老实道:“摄政王下令,编史部门可以写民史,地方史,大事史,唯独一点,任何地方都不能出现摄政王。臣无史可编,故被调来内廷。”

萧蘅参与到大楚军事国事民生方方面面,却要把自己在史书上生生抹去,这也不能写,那也不能写,大楚的史书上基本只剩留白。

编史部门被摄政王大刀阔斧地裁员,崔庚算是幸运的一员。

楚昭游脱口而出:“为何不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