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有话要说 第93章

作者:萧泠风 标签: 娱乐圈 快穿 穿越重生

当廷杖落在身上的时候,禁卫军统领忽然想起来,那一日,他也是看着下身还流着血的林修竹被压在了青石地上,看着那廷杖一下一下落在他的腰臀脊背之上,看着他本就虚弱的呼吸越发如风中残烛一般,随时可能熄灭。

也不知是不是因果报应,同样的地方,他挨了五十廷杖。行刑人不敢下死手打他,但他依旧被打得鲜血淋漓,还得向着皇帝寝宫的方向叩谢皇恩。

他这一生忠于大宋,忠于皇帝,唯一的私心应在了这个女人身上,为了她做出很多大逆不道的事情。他心甘情愿,但夜深人静的时候也会问自己,这一切到底值不值得。

他看着曦婕妤充满仇恨的眼睛,又一次问自己:这到底值不值得。

他慢慢地闭上眼睛,背后鲜血蜿蜒,是廷杖留下的伤,也是他为这个女人沾上的无谓鲜血。

他已经变成了她的同谋。

***

“阿忻你且看着吧,那个禁卫军统领不是一个好相与的。”京城外某处隐蔽的宅邸中,林徽末坐在一块红棕色的砥石前,手握一把长五尺的苗刀,一边沙沙地磨着刀,一边道。

“那人是无利不起早。”杨毓忻附和一声,然后撩起一点清水洒在磨刀石上。

磨刀擦刀是林徽末绝不会假以他人之手的活计,这是他从前使普通长刀时养出来的习惯。普通长刀承不住林徽末的刀意,用两次就卷刃,一没留神就断刀,刀在林徽末的手上就是个消耗品。后来林徽末有杨毓忻亲手为他锻造出来的长刀末忻,仙器级别,被林徽末炼成了本命法宝,但磨刀擦刀的习惯一直留了下来。即使是道侣,杨毓忻的工作就是帮他洒洒水。

从前洒灵水,现在洒普通清水。

想要上战场,林徽末总得有趁手的武器。这个世界顶头也就筑基级别的灵气,仙器末忻压根不会有表现的机会。于是,林徽末就花银子在这个世界里打造出一把苗刀来,现在磨磨刀跟它沟通一下感情。

林徽末略有一点心虚,毕竟,他的本命法宝沉睡在他的识海中,而在却在磨一把普通的苗刀,简直就像是偷情……呸。他的情是阿忻,跟末忻才没有这么复杂的关系呢。

他从前还握过菜刀,在厨房里给阿忻打过下手呢。

林徽末脑子里胡思乱想,却不耽误嘴上八卦系统任务者的爱恨情仇。

那曦婕妤和禁卫军统领都坑过原主,杀人不过头点地,托上辈子出演不少电影电视剧的福,林徽末搞事的能力直线上升。

“那人愿意帮曦婕妤,是因为他觉得有得偿所愿的那一日。”林徽末撇了撇嘴,“等他意识到曦婕妤心里压根不会有他的时候,就是他们闹掰的时候。”

林徽末用一副他很懂行的语气道:“那位统领大人,可不是什么深情不悔的经典男二。”

女主虐他千百遍,他待女主如初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杨毓忻在一旁很配合地道:“因为她不值得。”

林徽末啧啧两声,感慨道:“那姑娘太毒了。”

原主又没有对她骗情骗身过,至于毁他情缘,让他变太监吗。

两人扯东扯西,终于到林徽末磨好刀的时候。

林徽末举起手中的苗刀,对着阳光眼眸微眯,他拽下一根头发,将那根头发对着刀刃轻轻一吹。

吹毛断发。

林徽末满意地点点头,收刀入鞘。

“去郑国怎么样?”林徽末偏头看向杨毓忻,认真分析:“郑国毗邻的北狄是外族中实力最强的,郑国建国起来大战小战没完没了,郑国的边关是刷战功的好地方。”

“郑国。”杨毓忻略一沉吟,道:“论总体实力,确实是三国最强。若不是夺嫡内乱,郑国日后也不至于被宋国所灭。不过,阿末你有没有想过,既然这一次助世界升级的办法是一统中原,最后的皇帝姓什么,天道并没有限制,你何苦为他人做嫁衣。”

林徽末斜眼看杨毓忻,慢吞吞地道:“说真心话。”

杨毓忻静默片刻,直接道:“区区人间帝王,何德何能,有什么资格让你为他们效命!”

给他们打天下,然后被忌惮,被算计,被排挤?

什么东西。

林徽末顿时就笑了,他本想说他现在不是林徽末,而是林修竹,但话到了嘴边,林徽末蓦地灵光一闪,下意识道:“那我将天下打下来后自己做皇帝,你来当皇后?”

杨毓忻神情淡淡地看了林徽末一眼,琥珀色的凤眸里似乎写着一行字——

有何不可。

林徽末呆了呆,瞬间觉得,这个好!

他现在的名字虽然是林修竹,但他这具身体还未及冠,加冠后给自己来个表字徽末也未尝不可。杨毓忻原本的身份已经死了,他也不可能用个女子的名讳,改回杨毓忻正好。

开国皇帝林徽末,开国皇后杨毓忻。

嗨呀,一想到后世史书上的一笔,林徽末整个人都振奋了。

从来没在床上占到上风的他,可以在这种事情上找找优势的。

“打!必须打,咱们自己打!”林徽末神采奕奕,他将苗刀背在身上,伸手握住自己未来杨皇后的手,笑得眉眼弯弯,先入了戏:“梓潼,你且看着,朕一定给你打下一片江山来!以江山为聘,你我结永世之好!”

杨毓忻张了张嘴,他想说他们早就成婚了,但看着林徽末这么兴高采烈神采飞扬的模样,他忽然觉得心里有些痒。

未来皇后向未来陛下讨一点温存,争一争宠爱,应该不为过吧?

***

郑国未来会耽误好时机,甚至被宋国一举倾吞,仔细算起来,除了原主角林修竹在行军打仗上的绝佳天赋和宋帝倾全国之力的支持以外,郑国内部的夺嫡内乱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郑国皇帝膝下成年皇子有三个,数量可以说是三国皇室中最少的,但因教导有方,个个不是好相与的,能力相当出众。

郑国皇帝没有嫡出皇子,就没有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他虽然觉得这三个儿子都不错,但他自认还年轻力壮,新娶的皇后又不是不能生,庶子终究不如嫡子贵重,所以就没有急着立储,而是在一众儿子中间玩了一手好平衡。

皇子羽翼未丰的时候,郑国皇帝这一手平衡还玩得好,等郑国皇帝发现儿子教得太好,自己都有些控制不住的时候,已经晚了。

嫡子还没有影子,成年的皇子一个个对储君位置虎视眈眈,不,这哪里是对储君位置虎视眈眈,这分明是对他屁股下的龙椅虎视眈眈!

天家的父子亲情有时候还真不如权势地位重要,郑国皇帝一想到这三个儿子都惦记着他的龙椅,看他们的目光都不对劲了。正巧皇后有孕,郑国皇帝立刻对皇后大加赏赐,以示对中宫嫡脉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