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啊,太子殿下 第119章

作者:遥的海王琴 标签: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穿越重生

然而此意完全跟贺惜朝平日里所说所做背道而驰, 贺惜朝什么时候是一个遵循古制的人?他可是连孔孟圣人都能批判的啊!

魏国公有些担忧, 他倒是不怕贺惜朝写不出文章来, 就怕太胆大妄为,要是写了不该写的话,到时候这朝堂吵作一团,大皇子和贺惜朝得成为众矢之的。

他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

然而他还没出列, 便听到贺惜朝问:“皇上,学生是否开始答题?”

天乾帝没觉得这题目有什么不好, 可是萧弘皱眉, 想必并不容易,院试是一天的答卷时间,今日临场时间短暂,的确为难这个孩子, 于是便道:“以此做题, 一个时辰可够?”

天乾帝的话让众位大人顿时皱眉,如今已是巳时两刻, 加上一个时辰的作答时间,还有评阅,回府, 怕是得未时才用得上午膳。

早晨都是天不亮起床,胡乱吃了些垫垫肚子便来上朝,这一早上站下来,本就又累又饿,再拖延,身体吃不消呀。

大臣有心反对,可想想却无正当理由,毕竟一场考试就算两个时辰也是应当的。

这个时候从头至尾没参与议论的大臣,便对那些质疑贺惜朝舞弊的官员不满了。

大皇子说的对啊,好好的,没有证据全靠猜疑,凭什么重考?

再说,他们吃不上饭,这孩子也吃不了,还得绞尽脑汁做题,要是考得不甚理想,似乎也情有可原。

大臣们窃窃私语中裹着这股怨念和同情,大多都感受到了。

内阁学士之中,有人对谢阁老说:“谢大人,虽说再多一个时辰也是应当,可大臣之中毕竟年老者不少,您看……”

谢阁老抚着短须,合眼微眯,贺惜朝的文章他也看了上百篇了,此题并无难处。可是就因为看的多了,便能瞧出这孩子骨子里的离经叛逆,于此题正好背道而驰,一个时辰怕还真不够。

他正准备出列,然而贺惜朝却说:“谢皇上,不过无需那么久,半个时辰够了。”

此言一出,顿时让人吃了一惊。

谢阁老迈出去的一只脚缩了回来,却皱眉看向贺惜朝。

小子狂妄!

这是所有人的心声,就连天乾帝也是面露惊愕,“半个时辰?”

贺惜朝微微一笑,“是,时辰已经不早了,大臣们都是一早上朝,为了惜朝这点小事拖到现在,学生心里很是愧疚。”

“你可要想要了,做不出院试卷子的水平,就是你话说的再好听,也是无用。”御史大夫提醒道。

贺惜朝转过头看他,清澈透亮的眸子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他一字一句道:“大人,学生说了,半个时辰,足矣。”接着他面朝天乾帝,躬身行礼,“皇上,开始吧。”

贺惜朝给砚台里加了清水,执起条墨,不缓不急地开始研磨。

他手法很漂亮,轻缓有序,腕正身直,目光认真而专注。

礼部侍郎看着,微微颔首,他想起考场上的贺惜朝也是如此的淡定,周身透露着一个稳字。

不管最后考得如何,便是此刻的气度,也让人对他充满了信心。

半个时辰,放后世便是一个小时,高考语文最后的作文时间一般45分钟,尽够了。

贺惜朝花了十分钟的时间研磨,而在十分钟的时间里,一篇千字的作文已经构思完毕。

不愆不忘;率由旧章。出这个题目的意图就是为了从各个角度谭明遵循古制旧章的好处,儒家文化之一,谈及祖制祖训,必然崇尚仰慕,一切文章开端便是“先贤”“先圣”之言,就如当今大齐朝已经经历几代,可开国太祖之言依旧为后代皇帝所遵,可见尊崇至深,若是偏离其轨,必然遭受责难质疑。

这当然是有好处的,遵循古制即便会犯与先贤同样的错误,可毕竟有先人的解决办法可依,借鉴或照办便是,极利于稳定,不至于因为“推陈出新”引来让人无措的灾难。再者“先圣”“先贤”深谙世道,因为经历过动荡,考虑问题较为详细深刻,知道矛盾所在,故而不管是立法还是制定章规,总是适应当时社会发展,利于稳固统治,自然受后世推崇。

谭述了这些,将好处一一罗列起来,再举几个例子,最后来一个歌颂大齐,赞美旧制的结尾,这篇文章就这么完成了。

在儒家思想大行其道,孔孟先圣为世人准则的时代,这篇文章不会出错,加上文笔用词,典故加成,可以算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今日便可以用此给出个交代。

可是贺惜朝不想这样。

且不论他告诉萧弘,也是一直在传述的理念便是务实求新,就是天乾帝,他也想试试。

他在宫中三年,虽然没有怎么直接接触过天乾帝,可这位年富力壮的帝王心胸开阔,每日勤政不怠,从萧弘、谢三或是魏国公及谢阁老依稀言语之中,他可以感觉到这位天乾帝是想要一番大作为的。

他似乎并不满足于人们歌颂中的开国盛世,因为壮年,他还想要更上一层,开创属于自己的时代。

而一味地遵循古制,成就最多复制,却无可超越。

甚至因为时代的局限性,开国初始还未显现的问题,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到了现在,有些弊端苛漏已经不是单单用祖制就能捂住了。

天乾帝若是想要成就一番大业,最好的办法便是挣脱祖制的枷锁,与时俱进,因地制宜,时刻发现阻碍国家发展的矛盾,解决矛盾才是真正推进社会发展的根本所在!

可是此积极想法光有帝王响应,若无百官跟从,甚至反对,也是灾难。

祖制虽然求稳,可也禁锢人的思想,造成懒于思考,得过且过的惰性。

四书五经选进士,光有嘴巴,没有脑子不在少数,从一开始便被孔孟戴上了思想枷锁,到后来挣脱者能有几人?有谁敢问孔,刺孟,发展新的学术?

太少了!

俯瞰泰和殿文武百官,有多少还在想着如何干实事,造福百姓,发展国家的问题?

一个新思维的提出,怕不是思索其可行性和局限性,完善试行,而是一竿子打死的有违祖制。

贺惜朝想到这里,笔根暂停,没有写下去。

这可是封建时代,如此标新立异怕不是收到嘉奖,而是以大不敬先祖的名义给予地牢的待遇。

他皱起了眉头,然后将跨时代的话给划了去。

众人只看奋笔疾书的贺惜朝忽然停下笔,面露出难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