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缠缠
宫里的“黑气”已经随着宣和帝驾崩而烟消云散,原先被宣和帝养在后宫之中的那些术士早在宣和帝驾崩之前,就已经被宣和帝安排好了“出路”。
与中亨帝(牵复帝的皇考)的安排不同,宣和帝不单单是将那些术士赐死,而是按照自己精心收集到的各种秘方、丹方、术法,逐一在他们身上试了个遍。
宣和帝倒了临死之前,身体已经没什么感觉了。但他只要心情不好,就会想起这些术士,就会想法设法折磨他们。
这本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宣和帝自然只会交给自己的心腹去做。
而齐公公与马公公,自然是宣和帝的心腹没跑了。
那些术士在得宠的时候,自然是不将像齐公公与马公公这样的阉人放在眼里的。甚至还明着说阉人不干净,如果触碰仙丹,便会使仙丹失去效用云云。
本来阉人就少了个物件,自己心里清楚便罢了,哪里听得了人提?
更何况,那些术士仗着炼制出了丹药就在两位公公面前耀武扬威。
齐公公和马公公两人可不是什么大善人,善人可爬不到宣和帝心腹的位置,也活不了这么长时间。
那些术士无法再为宣和帝提供有用的丹药,那便等同于是在宣和帝心中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宣和帝此人锱铢必较,一旦付出,便定是要看到收获。
就拿雅砻的事来说,宣和帝苦心布局多年,却被天灾给就搅了局。如果换做是其他人,可能就等上一等,好歹将这个流年熬过去再说,可宣和帝一刻都不愿意多等,直接就跟雅砻撕破了脸……
这些术士亦是如此,宣和帝前期投入巨大,但这些术士的后续产出却无法满足宣和帝的需求,在宣和帝心中自然就与死人无异。
将这些术士交由齐公公与马公公二人处置之时,两人也曾探过宣和帝的口风。只有知道了宣和帝的底线,他们才能更好地“办事”。
齐公公与马公公两人一合计,觉得宣和帝的话有点儿模棱两可,不过,听着就像是,只要留那些术士一个活口就行。
既然如此,那些术士不是向来瞧不起阉人吗?
那就先净身吧。
反正宫里负责给人净身的老内监手脚麻利,一刀下去也不定会见血。
一般人被净身之后多是用香炉灰、猪胆这些来止血,但这些个术士,干脆就拿烧红的铁一烙,也一样止血的。
齐公公将自己的想法说给马公公听了之后,马公公听了立刻点头赞同。
几个年轻术士见他们要对自己处以宫刑,当即破口大骂起来。
言语之中诸如“阉狗”、“阉贼”一类的词。
若是以往,两位公公听到“阉”这个字的时候,定是会心中不忿,敢怒不敢言。
但今时不同往日,这些术士已经没了宣和帝撑腰,且马上要被净身了……两位公公再听到这样的字眼,只会觉得心里舒坦。
“放心,你们马上也要跟咱家一样啦!”齐公公已经憋了好些年头了,今日终于得以释放天性,自然是要亲眼看着他们被去势才肯罢休。
这些术士一口一个“阉狗”,得罪的可不仅仅只是齐公公和马公公两人。
等到全都净身完毕,术士们也就再没有气力骂人了。
齐公公瞧得乐呵,又因为担心他们对宣和帝还有用处,便命人给他们灌了汤药,且把命吊着。
后来,宣和帝倒又见了他们一次,服了他们新炼制出来的丹药之后,根本没有什么感觉,只当他们是为了活命,随便拿面粉搓了丸子谎称仙丹,便也直接下令,将他们处置了。
而这个处置……原是要由禁卫军动手,偷偷处理掉的,但齐公公与马公公两人主动将这件事揽了过去。
禁卫统领一合计,觉得卖齐公公与马公公一个好也没什么,但必须保证处理干净。
马公公知道禁卫统领是担心宣和帝要查验,便跟禁卫统领打包票,说是处置的时候可以有禁卫军在旁观看。
后来,前去查验的禁卫军向统领复命的时候,带着满脸郑重其事,绷着一张脸,仿佛受到了惊吓一般对统领说:“千万不能得罪内监。”
禁军统领深以为然地点头。
*
当初礼部给新帝提供了几个年号,而新帝直接就挑了个“牵复”,取的也是“牵引回正道”的意思。
异星见,天失其常。
地震,地失其常。
……
这一年间,出了这么多的事,可不就是“失常”了吗?
“牵复”就正正好了。
而且,京里人口失踪的案子,可不止怀阳府尹在查,当初的赤几王,现在的牵复帝也查过。
怀阳府尹是直接被宣和帝勒令不要再往下查了,但牵复帝毕竟在宫里宫外都有人手,一查就查到了宣和帝头上。
这个“牵复”,也算是为了这件事取的。
牵复帝的想法与越国公一样,“宣和帝用活人炼丹”,那是个明摆着的亡国之兆。也正是以为宣和帝不仁,上苍才会连降灾祸。
宣和帝已经驾崩了,这件事也就只能随着宣和帝的驾崩而长埋地下。
周行王生活作风奢靡的事都能被人拿来做文章,更遑论是宣和帝数十年来以活人炼丹,纵容人贩子拐走孩童这样骇人听闻的事。
本来朝廷就已经岌岌可危,在百姓心中的信誉就不剩多少了,这样的一件事再被爆出去,根本不需要叛军做什么,百姓一人一口唾沫星子就能将皇室淹死。
而昭瑾翁主的事,牵复帝也查了个一清二楚。
尽管心里是同情五翁主的,但身在皇家就是有这样或那样的身不由己。
昭瑾在前往雅砻和亲的路上落水,那个时候就不该再回京。不拘他是躲起来隐姓埋名,还是偷偷给宸侧君递消息都好,只要不回京,命都还保得住……
不过,德音王因为昭瑾翁主向牵复帝投诚、企图揭露宣和帝的恶行,从而令宣和帝遗臭万年的事,牵复帝并不知情。
毕竟,德音王并没有向牵复帝提到过昭瑾翁主的事,也没有在牵复帝面前表现出选宣和帝的憎恨。
牵复帝是一个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人,这点就与宣和帝有着很大的不同。
宣和帝会为了求长生而冒天下之大不韪,而牵复帝也会为了维护大周的统治而将宣和帝炼丹的事隐藏起来。
如果德音王一开始就向牵复帝透露出自己的想法,非但不会得到牵复帝的信任,令牵复帝以为德音王对自己推心置腹,反而会令牵复帝心生警惕,对德音王处处防备。
德音王从决心为五翁主报仇开始,就已经没有在去想过什么大周江山,什么周室百年基业了……
只是,德音王虽然知道这整件事,但宣和帝从发现怀阳府尹在查的那个人口失踪案与自己有关开始,就已经将人证、物证尽数销毁了。
空口白牙,德音王还真……不敢保证自己说出来会有人信。
而且,人口失踪这个案子,在宣和帝驾崩之后不多久就已经结案了。
除却卖给了宣和帝的,其他被零散卖掉的那些孩童倒还能找着。
实在找不到的,干脆就推说是那些人贩子见卖不出去,直接将人杀了烹食。
凌迟处死的时候,已经给他们灌了药,将他们都灌哑了,自然不可能在百姓面前说什么。
而且,群情激愤之际,就算这些人贩子再说什么,也没人会信的。
第401章
“报!!”
“禀皇上, 边关急报!”
“我军已退守玉门关了!”
“退守玉门关”这几个字自然不必说,明摆着就是被雅砻打得退回来的。
牵复帝面色铁青, 急喘了几口粗气, 这才佯装镇定地开口道:“守住, 玉门关一定要守住。”
牵复帝这话,也不知是在跟朝臣们说,跟报信的士兵说,还是在跟自己说的。
等牵复帝的话说完,朝臣们才继而开口讨论起来。
“怎么会……怎么就打到玉门关了?!”
明明去年还跟雅砻有分庭抗礼的实力,怎么从今年开始,收到的都是吃败仗的消息?
“是啊, 前些日子不是才说收复了一座城, 怎么今儿个就……”
玉门关乃军事要塞,在中亨帝在位的时候就曾被雅砻打到玉门关过。但经了宣和帝之后, 大周与雅砻几乎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战事,倒让他们忘记了这点。
再加上去年, 大周与雅砻之间一直僵持不下, 雅砻也起了退兵的意思……这会儿突然被雅砻蓄力一击,连败几场……任谁都有些稳不住了。
墨珣曾去过雅砻,比太和殿里一些文官, 甚至比牵复帝都更知道得清楚一些。
玉门关,有个“关”字, 颇有“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的架势。
玉门关旁边戈壁连绵, 山峦重叠陡峭,迷路的可能性极大。
所以,雅砻想绕开玉门关直接攻打大周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玉门关易守难攻,中亨帝时期,雅砻也就止步于此。否则,以军事实力想要一举拿下大周,并不是什么难事。
可以说,只要玉门关没守住,雅砻长驱直入,直取怀阳,指日可待。
朝堂上一时之间说什么话的都有,牵复帝看着跪在殿内的兵丁,眉头紧蹙,朗声问道:“究竟怎么回事?你细细说来!”
“先前我军刚夺回了星石岭,却不料中了雅砻的计。雅砻利用星石岭的地理条件,绕后,从后方切断了我军的给养和增援,将五千多将士全都围困在了星石岭。”
士兵说着说着就要抹泪,“我方损失惨重,五千多人突围而出,最后只剩下不足两千了。”
牵复帝这么听着,嘴唇一抿,好半天没有说话。
士兵几乎没什么机会见到皇帝,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但进宫前面已经有人提醒过他,叫他不要乱看,乱说话了,所以他这会儿也就闭了嘴,等牵复帝发问。
“当时领军的将领是陈将军,陈将军已经以身殉国了。”
士兵的眼泪这下就没再在眼眶里打转,而是直接流了下来。但是,此时他在皇帝面前,又有这么多文武百官在场,他也没敢放声痛哭,只是随手抹了一把衣袖。
其实,士兵心里有句话一直想问问牵复帝的。
打仗死伤了这么多人,朝廷给的那笔补助到底什么时候能下发。
这次打仗时间拖得太长了,而打一仗就要死一大批人……现在的许多士兵都是庄稼汉被临时征调去的。已经这么长时间了,家里的田地恐怕都要荒了。家里没人干活,没有进项,不就指着朝廷给的那一点点补助款了?
士兵一想到死了那么些人,还有跟自己同村的,大家一起出来服的兵役,说好要一起回去的……
士兵一想到这些,哭得就更凶了。
他是真的想问问朝廷,什么时候能将那笔“买命钱”落实了。但他是什么人,牵复帝是什么人?哪能轮到他问牵复帝问题?
“雅砻……”牵复帝想了想,雅砻既能绕后断了大周的增援,那就意味着他们留在星石岭的人必定不多。当大周夺回了星石岭之后,雅砻那边直接就把人围了……“雅砻到底有多少兵马?”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两军开战之前,大周已经探过雅砻的底了,得到的消息是——雅砻那边出了十几万人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