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门庭 第236章

作者:青山见晓 标签: 豪门世家 天之骄子 历史衍生 正剧 无C P向

第247章 利有攸往

“不知可将兵马开入城来?”

步出殿堂,一路走下石阶,荀襄一手扶剑,落荀彧一步后,问道。

虽说商议应对袁氏兵马,然出了这一桩事,众公卿哪还顾得,俱噤了口,也未议出什么,多为方才自己多嘴打点不着边际的圆场,然后草草散了。

“岂能至此。”荀彧摇摇头,驻步回首望去。

诸荀在朝者跟随荀彧之后,自然也停下脚步来回头。

许多官吏都围着王司徒,将之堵在殿前,或有注意到他们观望,也有犹豫着离了王允望这边来,只是见着荀彧身后的荀襄,终究逡巡,不敢过来。

荀襄见此轻哼了一声。

方才殿中,王司徒倒还记得问防御袁氏兵马,她不喜其行事,知道对方不曾掌兵,故有意胡诌,问左言右应付,说得对方只得默默。

此时但见他竟还颇受拥戴,心中又觉不快。

“君子当守谦谨之道,岂可得意忘形。”荀彧温声教导,“不要如此。”

“唯。”荀襄听他不曾提殿上无礼,知道已是饶过一回,连忙端正神色答应。

“非是王子师得众,”荀颢笑着凑近道,“向来群下多非其刚棱,乏温润之色,不过眼下诸辈各自忧惧前途,欲求其保全再寻不着第二个。”

“原来如此。”荀襄点点头,心领神会,与之相对一笑。

虽则收复兵马的过程并不容易,不过就同姑母所说,乱世之中,诸事皆从兵权上来,如今兵马在握,长安一切波澜,果然就此解了。

诸荀方才何不见殿中情境,也甚觉一解近来郁气,彼此目光交接,都轻松许多,只勉励维持着仪礼姿态,不得放飞心情而已。

“眼下,你需尽快整备兵马,前往河东抵御袁军。”荀彧不与他们欢喜,神色依旧凝重。

众公卿固然畏惧胆怯,但所虑之事,也非全无根由。

“长安可需留些人,待汉中兵马至?”荀襄问。

“不必,非但你的人马不用留在长安,待张公祺兵马至,也劝分些支援你。”荀彧摇头,“你勿要小觑袁绍,河北兵卒勇悍,名将颇有声威,你初掌大军,诸将亦未全驯服,应对绝不会轻松。”

荀襄听出堂叔语气中的郑重,也知道自己向来无军功,难让人信服,忙将骄矜之心收敛起来,低头应诺。

“出宫之后,我即刻就往营中,就与兵将同食同宿,整理军务,若叔父再清醒,就归家辞行,若未即等得,最多五日,我就领众将拔营起行。”

荀彧只点点头。

……

“……吾家凤凰,也挂帅了。”

寝室内,火盆不熄,帷幄中,药气难散,熏得呼吸间都是苦涩味道,荀柔躺在床上,侧过头,神色温温望向侄女。

自上一次清醒后,他又醒过两次,只是先前耗损了精神,都神思昏懵,无法视事,服过药就睡过去,故这中间发生的事,至此方知。

荀襄跪在床边,垂下头微露出些许腼腆,“叔父放心,我定会守好关中。”

荀柔心底无声一叹。

如何能放心?

他喘了一口气,实在目眩得厉害,只得仍旧闭上眼睛。

“你回营后,要向众将申明赏罚,功赏……可放手大方些。”

“粮草、军械……必不短缺,你也如此告诉诸将。”

“勿信左冯翊都尉杨奉。”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长安,难料阵前,战机,转瞬即逝,若有不决,多向钟繇、段煨、徐荣、贾诩请教。”

“意见不同,先弃段煨,次则徐荣,钟、贾二人……”

钟繇经营雒阳日久,熟知关东诸侯,贾诩则应变机巧非常人所及,论才华眼光,二人也难分高下,若此二人意见相左,必然是战局关键之机。

相较而来,钟繇性情旷达,却更善守,贾诩看似持重,偏能出奇计。

“……若建议不同……取贾文和之计。”他终于道。

关东局势变化,牵连南北诸侯,不止阵前,观以大局,还是贾文和稍胜一筹。

“唯。”荀襄倾听至此,见再无吩咐,当即点头道,“我记住了,定不负叔父之望。”

“去吧。”荀柔睁开眼,“此战,必使你天下扬名。”

“是!”荀襄露出一个紧张又激动的笑脸,在床前重重一拜,“叔父,我就去了。”

坚实有力的脚步渐渐远了,荀柔笑容缓缓淡去,“文若……”

“彧在。”淅索衣声靠近。

“粮库……总共还有多少存粮,可支持多久?”荀柔闭上眼问道。

“尚有二十万石。”荀彧唇角一抿,“若得汉中支持,当可支持到秋收。”

一石可供一人一月之食,以五万算,一月需五万石,再加运送路途损耗,至少翻倍,即十万。

“……只得二月之用啊。”

这还是不发官吏俸禄的前提下。

“不过还可从益州、陇右调些来,押运安排细致些,也可省出一些。”荀彧宽慰道。

“未必能足,也不可抽剥过分。”荀柔喘出一口气,“未想会……此战,原当我亲往阵前。”

兵者,死生之道,存亡之地。

且不论凤卿是女孩儿,初次为帅,所领就是一群百战沙场的傲将,面对的又是如此复杂局势。

稍有不甚,就易倾覆。

荀彧知他担忧,温声道,“关中既有山川之险,凤卿又有元常、贾公为谋,徐将军、段将军为翼,小心谨慎,定能固守,袁绍并无明主之资,仰仗姓氏而已,见朝廷匡复在即,一时铤而走险,群贼之心亦未必安,只要坚守数月,待其势渐竭,人心渐散,必能一战定之。”

“若败袁绍,复中原,天下则定十之七八。”

“矫饰之辞。”荀柔知道堂兄有意宽解,阖着眼轻轻一笑。

荀彧亦垂眸轻轻一笑。

“不过……也许我果然,小看了人。”荀柔赞叹,“阿妹……女中豪杰,我也不如。”

荀光竟杀吕布,实在出乎意料。

有此一事,荀氏与汉室朝廷之间,摇摇欲坠的平衡就此打破。

这也是他,以及荀氏先前一直未敢走出的一步。

走了这一步,荀氏真的就是名副其实的权臣,张告天下,再无退路。

然而,走得好。

是他优柔寡断了。

若让他翻覆回三月之前,与现在作选择,他宁可要现在。

固然也有艰难处,但与那番困难相比,倒是现在更好。

“令妹果敢之处,亦令彧惭愧。”荀彧亦道。

他固以为不至如此,但也佩服一女子能有此忠义孝悌,果决勇敢。

“凤卿,伯昭,亦未必不能胜我。”

荀襄是唯一挂帅之选,荀欷是唯一往徐州人选,他醒时已经如此,自忖也再无它法,唯有相信他们的能力。

“是。”荀彧点头。

“张公淇可有消息?”荀柔笑了一笑,又问。

“信使昨日来报,张公淇亲领五百骑兵,一万步卒,长则五日,短则三日,当至长安。”

“张君将至,即来告我另,征募……咳咳……征发丁壮之事,如何?”

荀柔说多了话,喉中发痒一径轻咳一阵,又不禁虚喘,只得指了指床边小炉上的铜壶。

荀彧起身去到了一盏温水回来,见堂弟着实虚弱,执盏凑近他唇边。

荀柔低头饮了两口,“多谢。”

“征发之事,已传令各郡,”荀彧将盏至于一旁,见他眉宇不时紧蹙,定十分不适,“含光,眼下诸事并不急切,你先好生修养,勿过劳神。”

“三辅各郡征发,先至长安,京兆本地之兵,月内集齐,”荀柔重新躺回榻上,“扶风、冯翊二郡,多推迟半月,亦当至京。”

“……期限是否略紧?”荀彧担忧道。

“那就各郡先征三千。”对于惯熟政务的堂兄的意见,荀柔当即听取。

“是。”人数如此,难度当然就降低了。

荀柔舒了一口气。

“可还有什么话吩咐?”荀彧轻声问。

“哦,辞表”

“尚未递出。”荀彧歉意道。

“那就罢了。”他家连朝廷兵力都掌控了,此时再说辞职,就有点太不要脸了。

“……是。”

荀彧低头应了一声,见他阖了眼再无话说,便道一声告辞,离去。

荀柔轻轻撩起床帷,才望一眼他的背影,就觉双目畏光昏花,不能视物,只得不甘的心底暗咒了一声,下帘闭上眼睛。

片刻,就有侍童端了药盏进来,服侍他服药,再将盏端出与人,又回屋内守着。

荀柔再次阖眼休息。

这数年,他竟自误了。

原以为自己已从思想、习惯、观念种种,已全然融入如今的世界,可实际上,他仍然运行的是后世的逻辑。

更糟糕的是,他用后世的逻辑,来运作此世行为价值、道德、规则。

于是,都乱了套了。

以为用了大汉之名,作为交换,就该尊重刘辩天子的身份。

以为外戚与卿大夫,是皇权必有的附属,就渡让出京兆的利益,作为安抚和妥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