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门庭 第289章

作者:青山见晓 标签: 豪门世家 天之骄子 历史衍生 正剧 无C P向

“若不用为南阳太守,则臣请杀之,以除后患。”这回说话的是法正。

“今荆州大族,昔皆奉刘景升郊祭,其不臣之心昭彰,不如趁此之机,除其首,而抚其众,则荆州一地平矣。”这回说话的是王凌,王允之侄。

两个年轻人,火气果然是旺。

“荆楚之地,素轻剽,易动而难安,明公当以威摄之,方得服膺。”

这位直接上升地域攻击了。

其后,众人各言其是,如陈群以为应当谨慎对待,或随大流附和这边、附和那边。

不过,总得来说,都偏向于要警惕荆州世族,不能给他们好果子吃。

荀柔展眼群贤,发现只有两个人没发言。

卢毓年少,就不为难他了,带着这位少年来,一是让功臣之后蹭点经验功绩,二则是他本人有个任务,要去徐州收敛卢植,送棺椁归乡。

但司马懿居然也划水,这就不可以了。

“仲达为何一言不发?汝兄昔日常上箴谏,垒书万字,仲达当效仿之,畅言胸臆。”荀柔动了动唇角。

当然,他老讨厌司马朗了,也就亏司马家在河内消息灵通,影响大,才一直忍耐至今。

司马朗在河内时,屡次上书,要求复井田制,要求允许地方自营兵马,要求复秦军功爵制。

看着明明白白是叫司马朗的,否则还以为王莽复活了呢。

趁着文武转向这机会,司马家果然想两头下注,他也是直接将司马朗丢去搞祭祀。

反正河内现在钟繇控制住了,他的确可以轻松愉快的卸磨杀驴。

司马懿敏锐的察觉到荀太尉情绪变化,不过作为一个刚成年入仕的小吏,他是绝想不到上面坐的那位看过剧本,对司马家天然好感负数,只以为荀柔是不满自己沉默不言。

他立即伏身一礼,“臣只是在想,刘景升欲为晋文公,若以蒯子柔为雍季尚可说,臼犯乃晋文公舅氏,蒯异度并不相宜,况晋文公有五贤,就以蒯异度为臼犯,余者魏武子、赵成子、原轸、贾佗,又是何人。”

这一论,可谓耳目一新,独辟蹊径。

且这话一说,晋文公其余四贤,也还真能找到对应。

魏武子掌兵,不就是黄祖么,一直忠心耿耿跟随侍奉的庞季,或许是刘表期望的赵衰,为其亲信掌兵的蔡瑁,当算是晋文公托以后事的原轸,而同姓,性情刚直的刘先,当是刘表的掌刑名的贾佗了。

且有意思的是,在刘表这里相反,臼犯这个唯一与晋文公姻亲关系重臣,与刘表全无关系,剩下四位,却是联姻、拐弯联姻、外甥以及同族。

若是从这个角度考虑,蒯越的南阳太守,就十分微妙了。

南阳的确是荆州军事重地,可从地理上讲,南阳盆地,与荆州其余几郡,相隔山阻。

这就好比,历史上刘表将刘备安排在南阳新野,重用的确重用,但防备也十分明显。

“仲达以为,刘景升对蒯氏,并不同表象一般信重?”

刘表“五贤”,居然只有蒯越被遣在外,其余都在其身边,司马懿这一回的确发现了一个盲点。

“正是,”司马仲达恭敬又行一礼,“臣以为,太尉可对蒯氏做出亲近之态,使其为太尉所用,以此收复荆州,仅愚见,望明公裁察。”

“仲达之言,亦有道理。”荀柔点头称许,然后请众贤出帐,各自完成自己的庶务,他要独自考虑后再作决定。

待众人全都告退离去,他往榻上一趟,长嘘一口气,命人端温水来。

话没说多少,但就是口干。

历史记录下的只有最后正确的言论,但这样乱哄哄的议事,才是常态,反倒过去他和堂兄、大侄子或者贾文和等,三下五除二达成一致,把问题解决的,才是少数。

贾文和是机智,明确他的需要,文若与公达,是与他目标立场一至,而方才在帐中这群人,每个人视角不同,观念不同,理解不同,说话目的也不同有要展现才能的,有揣度他想法的,有要一鸣惊人的,还有就是想展现一下存在感的。

在华歆之后,多少表示荆州士族,需要限制警惕的人,只是出于揣测他而已?

不过每个人都能展现一点独特观点,且能把这个观点,包装得前因后果完整,逻辑推理顺畅,这已经说明这群人却非浪得虚名了。

而这么多人,从各个方向分析清楚,也几乎把所有可能都举列出来。

他需要做的,是从他的需要出发,选择其中一条。

……明天,还是对蒯氏兄弟热情点吧。

唉,刘表比起袁绍还是差点。

各地大族,德性其实差不多,造反其实不想造反,就想本地百姓安安分分,老老实实被他们吮血吸髓。

但袁绍治冀州,能把不服从他的豪族干掉,让袁氏成为荆州最大势力,让大族跟着他才有肉吃,所以,他一造反,荆州大族都跟着他干,觉得他能成大事。

所以一仗打赢,冀州上下一清算,把附逆的宰了,就只剩些虾米,冀州神清气爽。

而刘表掌荆州的时间明明更长,却只一味联姻怀柔大族,开头杀的五十多个豪帅都是什么人呐,那些才是荆州的虾米,大族吃了虾米,吃成巨族,这下好,刘表更没法控制,果然都不听刘表的,都不感激他,不觉得跟着他有前途,直接给荀柔跪了。

这一跪,反倒不好处理。

若非顾忌大局,荀柔现在都不想处理刘表了,毕竟刘表若要代表朝廷出任荆州牧,身份立场就变了,按要求得籍田,得改官制,得扩隐,得放奴,得给百姓授田,说不定这样能冲锋陷阵,把荆州给平了呢,毕竟熟悉荆州形势嘛。

哦,对了,还是不行,刘表现在于荆州,属于三互法范围了,得避嫌,不能在老婆娘家当官。

刘景升,要你何用!

荀柔端起水碗喝了一口,面无表情。

他还是给文若写信吧。

【致文若兄,善勿恙!前信已见,兄所寄寿礼亦随信至,并未违期,木砚轻巧,今常随于身,信即出于此。弟今添一岁,更知光阴易逝,人之性命如草,盈虚有时,一瞬而过,更不可不惜时,虚度光阴。

已至南阳,暑期将至,愿兄幸饮食,察事,甚幸!长安无事否?幸兄大才,必无事,然兄亦当保重,勿违起居饮食。

果如兄言,荆州蒯氏,背弃刘表,已献南阳,其为荆襄巨室,门生子弟遍州郡,如是,刘表不复能为。

兄知,弟幼时,尝随先父流落汉水,母氏亦曾葬于是地,往事已不复记忆,此当寻故地以为纪念,只不能祭祀,以免惊扰百姓。

南方草木易于中原,闻果实有荔枝、龙眼等,木有鸡骨香、沉香等,亦有抱香履木,抱木生于水松旁,削之即成履,弟初至未见,次后若得,亦当随书寄回。

愿兄爱身,永安万年。

弟柔谨拜。(出河南颍阴汉简53A.B)】

第299章 大势所归

时已入夏,清凉幽幽的银丹草香,消解了尚书台室内燥热。

尚书令荀彧正整理案边一只硕大木匣,那木匣宽有三尺,高一尺,存在感十足,让人万分好奇。

方才御史台的使令刚走,这莫非是太尉自荆州寄送回来的信件?

这是寄了什么,用得了这么大匣子?

尚书们来往出入,不免探头张望。

然后,他们就见他们气质清雅的荀令君,从匣中拾出一双鲜黄木头做的履。

木头做的履,形制倒没错,但未免太过粗苯,都像只小船了,得多大脚的巨汉穿?

“令君,此为何物啊?”年轻尚书忍不住问。

荀彧工作时虽严肃,却并非不近人情,微微一笑,温声向众人解释:“此物南方称抱香履,抱木所制,乘湿刳而为之,气微香,轻若通脱木,据说夏月纳之,可御蒸湿之气。”[1]《南方草木状》晋。嵇含

居然真是用木头做的履啊!

一群出身中原的尚书啧啧称叹。

“南方之物,好生新奇!”

“南方之人,果然匪夷所思!”

“荀令君与太尉,真是兄弟情深!”

荀彧失笑摇头,复匣中取出一方纸包,“这是南方珍果龙眼,诸君拿去品尝罢。”

南方草木、果实异于中原,非为人熟知。

有见多识广者,当即向同僚科普,此龙眼果,出于南海、交州,从前朝就一直是宫中贡品,与荔枝并为南方珍果。

众人俱欢喜,连忙拜谢领受。

荀彧摆摆手,让他们下去品尝,尚书们离开后,却还是将木匣盖起来。

他知道,御史台很早就开始经营荆州,后来荀公达还成功招揽了长沙名士桓阶。

而去岁即使朝廷财政艰难,他还是依照前例,拨出重金给桓阶,以为游说之用。

并非为了收服荆州士族,只是让其从中挑拨,免其固结。

荆州大族,固有利益所在,非钱帛能动,唯势可迫之。

就这一点而言,他赞同荀公达。

而随着堂弟含光克定冀州,桓阶的书信呈现状态越发向好。

龙眼主要出于南海、交趾,荆州南部的桂林、零陵郡也有,零陵太守张羡与刘表不合,已有投效朝廷之心,堂弟此时能寄回此物,想来荆州之行,应当算顺利了。

只是,用驿道传信且罢,寄送私物……荀彧摇摇头,轻叹了口气,缓缓展平竹纸,镇纸压住纸张翻卷的边缘,提笔在木砚中蘸了蘸。

前一次忘记提醒堂弟,黄巾之后,有许多名士、学者避居荆州,使荆州文学昌盛,传遍天下。

含光既有意荡涤坐席空谈的旧习,改正天下风气,就不可不与这些著书立说的儒士接触,不能不收揽控他们。

“彧固知弟耻其人等惜身忘国,以家族为重,不念百姓,不欲与之交谈

“然,”他顿了一顿,续落笔纸端,“弟既为政,掌教天下,岂可不网罗遗士,博存百家

“斥邪崇正,端本澄源,以勘定正宗!”

“哒、哒、哒、哒”

是木履敲击青石砖发出的轻响。

与荀彧不同,收到抱香履的荀攸,当即就脱了穿着的布履,换上新履。

木履虽宽大却果然轻便,比布履更凉爽,荀攸当即愉快决定,直接穿着前往少府了。

少府在三台南面,位于未央宫前殿北侧,两道宫门,夹着一条三丈宽御道,遥相对望。

在从前,需先出御史台南门,沿围墙西行二里半,绕至御道尽头过道,再沿未央宫围墙回转东行,再行二里半,才能从未央宫前殿北门进入。

直到今年初,太尉向天子上书,才新颁下诏令,天子已迁居长乐宫,则未央宫御道便不再为禁道,可直接穿行。

如此,不止这一处,未央宫许多地方,都可以少行绕数里。

此令一出,宫内官吏,无论食秩大小,皆欢欣鼓舞,小叔父名声,都更上一层楼,全无一人站出来说,这不够尊重天子。

推荐阅读